一种标准化营业额预估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2193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数据预估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标准化营业额预估方法,以及一种标准化营业额预估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门店选址方法,都是凭经验进行判断。而判断依据的获得则需要进行实地考查,先凭经验筛选出几个备选地址,然后分别前往各个备选地址进行实地考查。而考查的内容可以采用定量或定性指标。对于定性指标,则是凭借主观感觉进行体会;对于定量指标,则需要进行繁杂的记录、分析工作。在获得各项指标后,还要进行关键的决策判断。决策判断没有任何标准化规则作参考,判断结果也存在因人而异的情况。即不同的人由于经验、认识不同,得到的判断结果也不同。而且,考查获得的各项指标不管正确与否,也往往不可共享复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标准化模型进行估算的标准化营业额预估方法,以及标准化营业额预估系统,可对过程数据进行存储,实现共享与复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标准化营业额预估方法,预建针对各行业的各类型的对比店模型,对比店模型关联若干属性,每个类型的对比店关联有营业额预估模型,营业额预估模型包括若干预估指标;选择与待预估门店属性相匹配的对比店模型,采用该对比店模型对应的对比店关联的营业额预估模型;采集营业额预估模型的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得到预估值。

作为优选,对比店模型关联的属性包括口味评分、人均消费、品牌知名度、核心商圈数、核心商圈人口、次商圈数、次商圈人口、人流热度、地段房价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营业额预估模型的预估指标包括核心商圈预估营业额、次商圈预估营业额、流动商圈车流量捕获值。

作为优选,核心商圈预估营业额包括固定商圈预估营业额、流动商圈人流量捕获值。

作为优选,固定商圈预估营业额对应的数据包括预设范围内的总人口数、渗透率、单位时间消费频次、客单价,进而计算固定商圈预估营业额;流动商圈人流量捕获值对应的数据包括单位时间人流量、捕获率、客单价,进而计算流动商圈人流量捕获值。

作为优选,次商圈预估营业额对应的数据包括预设范围内的总人口数、渗透率、单位时间消费频次、客单价,进而计算次商圈预估营业额。

作为优选,流动商圈车流量捕获值对应的数据包括单位时间车流量、捕获率、客单价,进而计算流动商圈车流量捕获值。

一种标准化营业额预估系统,执行所述的标准化营业额预估方法,系统内置针对各行业的各类型的对比店模型,以及对比店模型关系的属性;内置每个类型的对比店关联有营业额预估模型,营业额预估模型包括若干预估指标;输入待预估门店属性,匹配得到与待预估门店属性相匹配的对比店模型,采用该对比店模型对应的对比店关联的营业额预估模型;输入营业额预估模型的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得到预估值。

作为优选,存储进行预估的门店输入的对应预估指标的历史数据,供对另一待预估门店进行营业额预估时进行取用。

作为优选,通过输入预期的营业额,以营业额、行业、类型为约束条件,筛选得到符合约束条件的对比店模型,根据对比店模型的属性查找相似或相同属性的其他地址,得到选址推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标准化营业额预估方法与系统,通过海量指标作为参考值,对各种行业的各种类型的门店进建立对比店模型。同一类型的门店的营业额预估中,以对比店模型作为标准,即可得到相对标准化的结果。而对比店模型的基础数据来自已有门店,数据可靠,判断结果与实际营业额之间的误差可控。在本发明的系统中,可实现所有数据的共享与复用,节省大量重复采集工作,以及人力成本,并且采用同一个数据,在进行选址推荐时,更具一致性,能够得到最可靠有效的推荐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对门店营业额进行统一标准的预估,提供一种标准化营业额预估方法,以及一种标准化营业额预估系统,根据所述的方法与系统进行标准化预估与选址推荐。

所述的标准化营业额预估方法,预建针对各行业的各类型的对比店模型,对比店模型关联若干属性,每个类型的对比店关联有营业额预估模型,营业额预估模型包括若干预估指标;选择与待预估门店属性相匹配的对比店模型,采用该对比店模型对应的对比店关联的营业额预估模型;采集营业额预估模型的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得到预估值。所述的方法以对比店模型与营业额预估模型为基础,具有稳定的参考意义,保证预估结果的标准化输出。

用于执行所述的标准化营业额预估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营业额标准化预估系统,系统内置针对各行业的各类型的对比店模型,以及对比店模型关系的属性;内置每个类型的对比店关联有营业额预估模型,营业额预估模型包括若干预估指标;输入待预估门店属性,匹配得到与待预估门店属性相匹配的对比店模型,采用该对比店模型对应的对比店关联的营业额预估模型;输入营业额预估模型的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执行所述的标准化营业额预估方法,得到预估值。

其中,对比店模型关联的属性包括口味评分、人均消费、品牌知名度、核心商圈数、核心商圈人口、次商圈数、次商圈人口、人流热度、地段房价的一种或几种。对比店模型随调研的深入与改进,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属性,进而更准确地匹配待预估门店与对比店模型,提高匹配准确性,保证预估结果与实际结果的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具体实施时,可将各属性转化为具体数值,通过数值的比较进行匹配。而数值对应于属性,可以是实际值、等级值等形式,可根据需要的评估准确度进行选择。

本发明中,营业额预估模型的预估指标包括核心商圈预估营业额、次商圈预估营业额、流动商圈车流量捕获值。

其中,核心商圈预估营业额包括固定商圈预估营业额、流动商圈人流量捕获值。固定商圈预估营业额对应的数据包括预设范围内的总人口数、渗透率、单位时间消费频次、客单价,进而计算固定商圈预估营业额;流动商圈人流量捕获值对应的数据包括单位时间人流量、捕获率、客单价,进而计算流动商圈人流量捕获值。

次商圈预估营业额对应的数据包括预设范围内的总人口数、渗透率、单位时间消费频次、客单价,进而计算次商圈预估营业额。

流动商圈车流量捕获值对应的数据包括单位时间车流量、捕获率、客单价,进而计算流动商圈车流量捕获值。

在所述的系统中,为了实现对数据的共享与复用,存储进行预估的门店输入的对应预估指标的历史数据,供对另一待预估门店进行营业额预估时进行取用。不仅节省大量的数据收集工作,控制人工成本,而且对多个待预估门店同时进行预估时,可实现无差别输入,进而输出的预估结果之间不存在其他干扰因素,保证预估结果的一致性。

本发明还可进行方法倒推,实现选址推荐功能,在本发明中通过输入预期的营业额,以营业额、行业、类型为约束条件,筛选得到符合约束条件的对比店模型,根据对比店模型的属性查找相似或相同属性的其他地址,得到选址推荐。然后根据需求,对选址推荐结果再进行一一预估,得到预估结果,提高选址的效率。

下例为连锁餐厅进行营业额预估,其中,核心商圈的范围设定为500米,次商圈的范围设定为500-3500米,核心商圈、次商圈的消费频次的单位时间为月,流动商圈人流量捕获值、流动商圈车流量捕获值的消费频次的单位时间为周。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连锁餐厅营业额预估值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