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化资源池环境下的资源共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0577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虚拟化资源池环境下的资源共享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网络服务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化资源池环境下的资源共享系统。



背景技术:

未来,金融发展的目标是要践行普惠金融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平等地享受到金融的服务。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成为新一代商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正在改变,前所未有的技术红利将推动金融行业进入到飞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我认为,未来银行必将进入“共享+智能”的新时代。这既是践行普惠金融的理念,也是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路。

共享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宽带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的融合,催生出的一种全新形态。它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产权交易制度安排,改变了我们传统上注重“拥有”、“产权”等核心观念,转而强调“使用”“信任”“合作”“共享”“人人参与”等理念。

运用共享的理念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二是把闲置资源调动起来;三是通过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实现共享。在互联网技术大幅降低交易成本的背景下,一些具有高交易成本特征的传统领域,将会借助互联网技术来突破信息不对称的约束,降低交易成本,实现逐利的便利化。目前常见的共享经济模式是一种被称为互联网租赁经济的新兴模式,即通过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实现个体之间直接的闲置资源使用权的交易,本质是占有权和使用权的暂时性分离,强调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或模式为uber、airbnb、猪八戒网、lendingclub等为代表的共享模式。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方面,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中介机构或场所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传统商业银行所特有的支付中介、融资中介职能也会慢慢弱化。未来,银行的服务将成为所有用户“共享的基础设施”,“人人是银行”的概念将得以实现。银行必须转而向类似uber、airbnb的信息中介功能升级,成为融资交易的撮合者和代理者,为交易双方提供信息及增值服务。金融资源的供求个体可以直接通过商业银行构建的现代信息技术共享平台,实现金融资源与服务的直接交易,真正实现金融的融合和共享。另一方面,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来看,伴随大量新兴技术的运用,金融服务也不再只是少数高端客户的专利,大量小微客户和草根客户也能获得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的共享和金融普惠,与共享经济的理念也具体一致性。以前,受制于数据及风险管理能力的局限,商业银行只能更多关注大企业、大项目,忽视小微和草根,导致金融服务高门槛,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没有完全覆盖等等。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这一格局。随着数据可获得性的提高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商业银行可以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为更多以前无法获得信贷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提高客户服务体验和效率。

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商业银行与新技术的结合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第一阶段是在传统商业银行的框架下,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实体分行为基础的跨行整合服务。第二阶段是采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改造银行的业务系统与流程,打破实体分行体系,将银行产品及服务统一在一系列流程之中。目前,正在迈入第三阶段,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全面改造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通过机器智能叠加人类智慧,体现智能、智慧特征。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在金融产品、服务渠道、服务方式、风险管理、授信融资、投资决策等领域,促进商业银行实施新一轮的重大变革。人工智能在前端可以用于服务客户,在中台可以对授信管理、金融交易、绩效分析等方面提供集约化的决策支撑,在后台可用于风险防控和动态监测。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将显著改变金融行业的现有格局,使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化、定制化与智能化。例如,美国智能投顾平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快速识别、筛选用户的功能,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用户界面,进而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和创新型的金融理财产品组合和相关增值服务,能够切实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此背景下,银行在产品、服务、渠道、管理等领域,智能化都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发展趋势,各类以智能化为突出特征的创新模式不断涌现。金融机构在网络贷款、机器人投资顾问、智能网点、智能机器人等领域都可以开展大数据系统。

所谓“云”是指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通过集成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网络计算、分布存储等技术,构建虚拟化、高效率、低成本开放共享的it系统架构,为低成本使用计算资源打开方便之门。“端”则是用户直接接触的各种智能模式的载体,包括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传感器,智能机具乃至软件形式存在的app应用。端是数据的来源,也是服务提供的界面。

通过“云+端”的扁平式双层it架构体系,使其能够有效地以标准化的模式剥离出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it模块,并以开放式架构完美衔接api(应用编程接口),将服务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态系统中,不断扩展共享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形成垂直整合、横向延伸的开放生态圈,使“共享”成为可能。比如,通过平台化、云服务等形式,可以为中小银行等同业机构构建按流量、使用量计费的共享服务平台,针对客户差异化的需求,提供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服务。

此外,以“云+端”为基础架构,通过深度融合ai(hi)(人工智能、人类智能)技术,可以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智能分级服务(从1级到7级)。比如,银行可以基于手机银行智能投顾系统——“财智机器人”,它使普通投资者也能享受到更专业化、更高效的智能理财服务,进行财富管理智能投顾。其主要特点在于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客户需求实现银行理财、基金、贵金属等跨产品类别的组合产品推荐和交易,更加契合客户实际风险承受力;同时,还能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人机交互服务,真正做到客户资产配置需求,一站式得到满足。针对普通个人投资者的智能理财服务“智投”。它依据客户的投资偏好、风险偏好和理财期限等要素,自动筛选并组合成一揽子基金,客户只需要按下手指一键购买。这些率先应用的案例,表明以“云+端”技术为基础架构,可以使“共享+智能”模式成为可能。

目前,商业银行其实还未真正了解他的客户,表现更多的是“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

传统银行是人工主导的后台系统,很多决策依靠人脑分析决策,存在如下问题:首先,人工分析效率低、流程长,无法适应当前以海量数据为分析对象的实时高效决策;其次,人工分析有时间和地域限制,后台决策人员不一定能够实时满足客户需求;最后,人工分析带有主观性,无法实现“数据驱动”的客观决策。

创新“去边界化”的运营模式。目前,金融服务对象的主体正逐步转向数量庞大、但单体需求量有限的小众“长尾”客户。为此,共享银行将以c端为中心,以客户新需求为标准,打造线上与线下互动协同、交叉引流,形成多场景、全触点的o2o价值链和完整的金融生态圈。

一是从外部看,建立“多元接入、全程响应”的“去边界化”服务渠道。首先,继续加强智能网点的建设,未来,共享银行智能网点建设将是创造超预期客户体验的重要手段。智能网点通过建立在人工智能基础上的大数据分析,构建“360度”全视角客户画像信息,帮助共享银行完成从了解客户、理解客户、洞察客户,到最终“掌控”客户的过程,使随时、随地、随心的金融服务真正成为可能,实现网点由交易结算向销售服务转型步伐。其次,借助新技术手段,继续发展和挖掘新的数字渠道和新的移动应用,构建更多场景化服务形态,为客户提供场景化的在线服务。另外,以改善用户体验为核心,继续加强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实现从o+o到o2o到o2再到o3的转变,打造全方位的共享银行和共享银行外部生态体验渠道。

二是从内部看,建设协同互动、高效便捷的服务流程。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和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深度融合。要打破现有的零售业务、对公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不同业务板块之间的界限,从客户角度出发,对客户关系管理、产品管理、风险管理等服务流程进行整合和再造,从而构建协同互动、高效便捷的服务流程,缩短客户的响应时间,及时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是建立“数字化”的业务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共享银行必须加快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融合,积极推进数字化经营,才能避免在数字化浪潮中被颠覆。为实现数字化企业这一目标,有三条路径可供选择,包括:营销和客户渠道的数字化、运营和流程的数字化、业务模式的数字化,但前两种模式更多地是从银行自身的渠道延伸和提高成本效率的角度来看待数字化,而第三种模式则更多地是从客户角度去看待数字化。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度安排和模式创新,对银行的发展理念和服务方式带来颠覆性的变革。目前,uber没有一辆汽车,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服务公司;airbnb是一家没用床位的酒店管理集团,但估值据称已经超过万达集团;p2p网贷、网络众筹等使私人资金盈余得到快速的“共享”,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匹配,成为资金“盈余”共享的主要形式,削弱了传统金融中介的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构建新的盈利模式。

一是从赚利差向提供服务转变。对于共享银行而言,传统的中介机构或场所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传统商业银行所特有的支付中介、融资中介职能也会慢慢弱化。银行必须转而向类似uber、airbnb的信息中介功能升级,成为融资交易的撮合者和代理者,为交易双方提供信息及增值服务。比如:共享银行可以借助互联网,发挥在商业信誉、风险控制、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优势,搭建直接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点对点的直接投融资信息发布和交易撮合服务。银行居间发展咨询评估、信息见证、数据处理、平台提供等中间业务,从“融资的提供者”向“融资的组织者”转变,形成轻资本的运营模式。

二是从产品思维向构建金融生态思维转变。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多元化、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往往围绕着推出新产品、上线新业务来推进金融业务创新。但这种单一、零散式的产品创新已经无法适应客户的金融需求,必须将互联网平等、公开、共享等创新思维模式融入传统金融形态,从而构建起全新的金融生态。未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是生态圈之间的竞争。从生态系统的产业链角度来看,智慧银行需要在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的同时,着力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与母子公司、关联方及同业构建起全链条、全平台、可应用于更多场景的金融生态圈,为广大用户提供从消费到支付、到财富管理的一站式金融生活需求。目前,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以搜索、电商、社交、支付等为核心构筑了强大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形成了领先发展的格局,将生态圈建设的重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未来,商业银行需要对传统的零售银行、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的产品和业务服务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和变革,有效整合多牌照优势,在集团内的各法人机构间、各外部合作伙伴间形成客户共享、产品互通、系统互联、内外互动的新格局。

三是从“利己”向“共赢”转变。以前,商业银行利用资金优势、牌照优势,把资金当作自己的资源,挣利差的钱,主要是“利已”。未来,商业银行应该运用“共享”的理念,秉持“痛点”思维,把自己的资源共享给客户,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痛点解决方案,设法“利他”,实现利益共享。客户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痛点,银行应该都能感知到,并且要通过提供低成本甚至是“免费”的金融服务,融入到客户的成长过程中。未来,谁能更了解他的客户,更能为客户创造价值,更能满足实体经济和客户“痛点”式金融服务需求,那么谁就将在竞争中胜出。这种转变理念正是共享银行创新的精髓所在。

一直以来,银行核心系统的建设以“稳定”为主要目标,然而在今天,“稳定”的核心系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实时处理互联网上的海量高并发数据,能否快速响应;结构是否足够灵活,以适应银行不同的发展阶段;是否具有更好的业务创新能力,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银行,并成为我研发共享银行核心系统的初衷。

“在‘互联网+’时代,共享银行需要一个更快、更灵活、更有创造力的核心系统”,以此为目标,并在充分理解行业融合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发明人对共享银行的核心业务进行了创新性重构,采用分布式技术,实现像乐高积木一样可自由组合的系统模式,构建出双核功能(未来更可以是多核功能)的分布式共享银行核心系统。它灵活的搭配、组装可适应不同银行的发展需求,真正引领互联网时代飞速变化的金融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虚拟化资源池环境下的资源共享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化资源池环境下的资源共享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服务器,服务器将可管理范围内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虚拟化资源池;然后对虚拟化资源池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动态地调配,使用户可以按需使用共享虚拟化资源池中的各种资源;

至少一个共享自助服务终端,共享自助服务终端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手段,获取用户数字化的信息,再通过大数据的甄别和风险计量,对用户进行授信分级,并按照授信分级对于虚拟化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对应的权限分配;

以及,

至少一个与用户相关联的服务发起设备,服务发起设备用于储存用户信息,并向服务器发起请求资源的共享请求或者发布资源的分享请求;

服务器先通过采集服务发起设备发布的分享请求,并将其进行整合,形成虚拟化资源池,共享自助服务终端获取服务发起设备发出的共享请求后,首先对服务发起设备关联的用户进行授信分级,以确认是否回应共享请求,共享请求通过后,共享自助服务终端根据共享请求的内容在虚拟化资源池中进行查找,匹配到相应的资源后,共享自助服务终端将资源发放至服务发起设备或者与服务发起设备相关联的用户的持有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共享自助服务终端可以获取用户数字化信息、用户生命体征信息以及用户位置信息,并通过大数据进行甄别和风险计量,使缺乏信贷历史的用户也能有机会获得共享服务,用户数字化信息包括个人情况、社交数据和交易记录,用户生命体征信息包括指纹信息、面部信息、虹膜信息、脉搏信息和声音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服务发起设备配备有存储用户个人数字化信息的智能芯片,智能芯片为采用felicaic技术的共享caic卡。

felicaic技术是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开发的非接触智能芯片技术。felicaic技术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而且在日本被广泛应用。

从技术上来讲,共享caic技术适用于移动支付技术。首先,共享caic卡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适合存储安全要求很高的用户个人信息;其次,共享caic技术传输速率非常高,操作简单,用户只需在特殊的读卡器前晃动安装有共享ca芯片的手机就可完成支付,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使用,能够增强用户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体验。

从共享ca芯片在未来发展来看,在众多领域都有应用,并且已经应用于电子支付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采用共享caic技术一来可以省去许多安装特殊读卡器的费用,从而更容易调动商家对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积极性;二来在用户中进行宣传比较容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服务发起设备为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穿戴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虚拟化资源池中的各种资源包括虚拟货币、服务或产品实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共享自助服务终端可以通过服务发起设备提供多个服务,多个服务至少包括:

取款服务、存款服务、余额查询服务、资金转账服务、支付服务;

以及从下述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服务,组至少包括:存折更新服务、用户对账单打印服务、存折发放服务、卡发放服务、开户服务、销户服务、贷款应用服务、信息收集服务、信息恢复/更新服务、信息分发服务、以及顾客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个人通信服务,其中每个共享自助服务终端适于或能适于为每个参与金融机构提供等同的服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付业务包括:

(1)虚拟钱包业务:用户在帐号中预存一部分金额就可以使用后即可使用该服务,购买商品所付的款项直接从在预存的账号中扣除,无需输入密码;

(2)虚拟id借记卡业务:虚拟id借记卡能和合作银行的普通信用卡相连,用户可以从合作银行的普通信用卡向id借记卡转账,id借记卡业务搭建了一个移动信用卡平台,以吸引金融机构加入;

(3)共享信用业务:用户使用共享信用业务无需预存金额就可以透支消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共享自助服务终端根据其收集的用户数字化信息将虚拟化资源池划分为多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块化单元,并模块化单元按照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和多层决策树技术组成大数据资源网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共享自助服务终端根据用户痛点需求能够提供或者依请求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服务基于大数据的实时智能风控系统给用户提供最安全的服务体验,最便捷的决策服务,共享自助服务终端能够把虚拟化资源池共享给用户,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痛点解决方案,实现利益共享,从而通过提供低成本服务,融入到用户的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

通过将人类智慧与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金融服务的共享化,智能化,达到“供需两便、化繁为简”的商业银行新境界。未来,共享银行的核心就是要打造成客户身边的银行,要无处不在,且要更灵动、更安全和更智能,这是和传统银行最大的区别。实质上,银行根植的土壤仍然是以传统银行为主,只是在此基础上,借鉴互联网的基因,逐渐过渡到共享银行。

基于这一逻辑,共享银行的构架将按照“云+端+ai(hi)(人工智能、人类智能)”的技术路径,通过深度融合ai(hi)(人工智能、人类智能),不断完善“云+端”扁平式双层架构体系,形成垂直整合、横向延伸的开放生态圈,使金融服务更加便共享化,捷化、定制化与智能化。共享银行模式将由传统的“系统+客户经理”向“系统(由银行专家训练的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工程师”转换,从而为客户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金融服务。

共享银行的转型方向将实现智能感知、智能交互、智能分析、智能推断,做到近似于人那样的“认得见”、“听得清”、“说得出”、“读得懂”、“猜得到”。未来,通过各种移动设备,共享银行服务无时无处不在,银行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客户可以用最佳方式享受银行服务。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虚拟化资源池环境下的资源共享系统,在商业模式、运营模式、业务模式、盈利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转型,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和设计现有的业务流程,专注于改善客户的整体体验,把更多的控制权放在客户手中。在技术和制度的双重保障下,iaas(基础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将逐步演进到faas(financeasaservice金融即服务)。具体表现为:

(1)通过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等科技手段,能广泛提升服务的可触达率和覆盖率,实现共享交互、智能感知。

(2)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可以获取客户数字化的信息,比如个人情况、社交数据、交易记录等。通过大数据的甄别和风险计量,使缺乏信贷历史的用户也能有机会获得金融服务。

(3)通过流程优化、技术更新、费用降低等方式降低成本,既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也带来成本和费用的下降,能更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难”的困局。未来,共享银行可以使客户获取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

(4)运用基于大数据的实时智能风控系统给客户提供最安全的服务体验,最便捷的金融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虚拟化资源池环境下的资源共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虚拟化资源池环境下的资源共享系统。如图所示,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1、至少一个共享自助服务终端2以及至少一个与用户相关联的服务发起设备3。

服务器1将可管理范围内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虚拟化资源池;然后对虚拟化资源池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动态地调配,使用户可以按需使用共享虚拟化资源池中的各种资源。

共享自助服务终端2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手段,获取用户数字化的信息,再通过大数据的甄别和风险计量,对用户进行授信分级,并按照授信分级对于虚拟化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对应的权限分配。

服务发起设备3用于储存用户信息,并向服务器发起请求资源的共享请求或者发布资源的分享请求。

服务器1先通过采集服务发起设备3发布的分享请求,并将其与其他信息进行整合,形成虚拟化资源池。

共享自助服务终端2获取服务发起设备3发出的共享请求后,首先对服务发起设备3关联的用户进行授信分级,以确认是否回应共享请求。共享请求通过后,共享自助服务终端2根据共享请求的内容在虚拟化资源池中进行查找。匹配到相应的资源后,共享自助服务终端2将资源发放至服务发起设备3或者与服务发起设备3相关联的用户的持有方。

共享自助服务终端2可以获取用户数字化信息、用户生命体征信息以及用户位置信息,并通过大数据进行甄别和风险计量,使缺乏信贷历史的用户也能有机会获得共享服务,用户数字化信息包括个人情况、社交数据和交易记录,用户生命体征信息包括指纹信息、面部信息、虹膜信息、脉搏信息和声音信息。

服务发起设备3配备有存储用户个人数字化信息的智能芯片,智能芯片为采用felicaic技术的共享caic卡。

felicaic技术是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开发的非接触智能芯片技术。felicaic技术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而且在日本被广泛应用。

从技术上来讲,共享caic技术适用于移动支付技术。首先,共享caic卡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适合存储安全要求很高的用户个人信息;其次,共享caic技术传输速率非常高,操作简单,用户只需在特殊的读卡器前晃动安装有共享ca芯片的手机就可完成支付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使用能够增强用户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体验。

从共享ca芯片在未来发展来看,在众多领域都有应用,并且已经应用于电子支付领域,具有一定的基础。采用共享caic技术一来可以省去许多安装特殊读卡器的费用,从而更容易调动商家对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积极性;二来在用户中进行宣传比较容易。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发起设备3可以为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穿戴设备。

虚拟化资源池中的各种资源包括虚拟货币、服务或产品实物。

共享自助服务终端2可以通过服务发起设备3提供多个服务,多个服务至少包括:

取款服务、存款服务、余额查询服务、资金转账服务、支付服务;

以及从下述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服务,组至少包括:存折更新服务、用户对账单打印服务、存折发放服务、卡发放服务、开户服务、销户服务、贷款应用服务、信息收集服务、信息恢复/更新服务、信息分发服务、以及顾客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个人通信服务,其中每个共享自助服务终端适于或能适于为每个参与金融机构提供等同的服务。

支付业务包括:

(1)虚拟钱包业务:用户在帐号中预存一部分金额就可以使用后即可使用该服务,购买商品所付的款项直接从在预存的账号中扣除,无需输入密码;

(2)虚拟id借记卡业务:虚拟id借记卡能和合作银行的普通信用卡相连,用户可以从合作银行的普通信用卡向id借记卡转账,id借记卡业务搭建了一个移动信用卡平台,以吸引金融机构加入;

(3)共享信用业务:用户使用共享信用业务无需预存金额就可以透支消费。

共享自助服务终端2根据其收集的用户数字化信息将虚拟化资源池划分为多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块化单元,并模块化单元按照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和多层决策树技术组成大数据资源网络。

共享自助服务终端2根据用户痛点需求能够提供或者依请求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服务基于大数据的实时智能风控系统给用户提供最安全的服务体验,最便捷的决策服务,共享自助服务终端够把虚拟化资源池共享给用户,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痛点解决方案,实现利益共享,从而通过提供低成本服务,融入到用户的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

由此,通过将人类智慧与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金融服务的共享化,智能化,达到“供需两便、化繁为简”的商业银行新境界。未来,共享银行的核心就是要打造成客户身边的银行,要无处不在,且要更灵动、更安全和更智能,这是和传统银行最大的区别。实质上,银行根植的土壤仍然是以传统银行为主,只是在此基础上,借鉴互联网的基因,逐渐过渡到共享银行。

基于这一逻辑,共享银行的构架将按照“云+端+ai(hi)(人工智能、人类智能)”的技术路径,通过深度融合ai(hi)(人工智能、人类智能),不断完善“云+端”扁平式双层架构体系,形成垂直整合、横向延伸的开放生态圈,使金融服务更加便共享化,捷化、定制化与智能化。共享银行模式将由传统的“系统+客户经理”向“系统(由银行专家训练的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工程师”转换,从而为客户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金融服务。

共享银行的转型方向将实现智能感知、智能交互、智能分析、智能推断,做到近似于人那样的“认得见”、“听得清”、“说得出”、“读得懂”、“猜得到”。未来,通过各种移动设备,共享银行服务无时无处不在,银行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客户可以用最佳方式享受银行服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