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板包装打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5473阅读:1362来源:国知局
铜板包装打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铜板包括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板包装打包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对铜板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所以对于铜板的运输成本以及在运输过程中保证铜板的质量是现有技术中要解决的问题。而铜板本身是一个大体积的产品,如果直接对成品铜板进行运输容易造成产品的损伤而且运输费用较高。所以厂商们应该将客户铜板进行打包运输,以保证产品的完整性以及降低运输成本。保证铜板运输的前提就是将铜板按照尺寸进行分类打包。目前实现这种打包的方式是基于人工经验式手动打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打包效率高的铜板包装打包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板包装打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铜板的相关数据从数据库中读出,使用整合算法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

对使用整合算法处理后的数据使用快速排序算法进行处理,机器人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完成每一包、每一订单以及每一批次铜板的打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整合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数据库将铜板的相关数据读出;

计算铜板的体积,根据质量计算公式,计算出铜板的重量;

查询数据库,根据物料来匹配数据库中铜板的类别和包装规则,如果匹配成功则对数据进行快速排序算法处理,如果匹配不成功,则报错并结束。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铜板的相关数据包括板批次号、铜板订单号、铜板的长度、铜板的宽度、铜板的厚度、以及铜板的所属物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快速排序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数据依次插入到单向链表中;

2)根据批次排列订单;

3)根据订单来排列铜板长度、宽度、重量;

4)根据步骤3)中提供的订单标记3和标记4范围的数据首先按照板件长度的大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对已经长度排序后的数据,如果具有相同的长度,则相同长度范围内的宽度同样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5)依据步骤4)中提供的标记3和标记4中已经按照长度、宽度排序完之后的数据按照分组方法进行赛选,分组之后单个的数据进行混包处理;

6)分组方法的实现:首先根据步骤4)中的订单边界标记3和标记4,将第一个数据1作为第一组,然后比较下一个数据2如果数据2的长度小于数据1的长度并且数据2中的宽度小于数据1中的宽度,那么就将数据2分配到第一组,否则重新建一个第二组;同样将数据3首先对第一组数据中的最后一个数据进行类似比较,如果成功则分配,不成功则比较下一组,如果成功则分配,否则循环比较,全部都没有匹配成功的则重新建组,以此类推直到遇到标记4位置;

7)经过步骤6)分组赛选出来的数据,对每组数据进行检查,如果该组中就一个数据那么这个数据进入到了混包中并对该数据做标记flag;

8)步骤7)中赛选剩下没有flag的数据按照步骤3)和步骤4)重新进行排序,该数据的边界仍然是标记3和标记4;此时从数据中赛选出最大值小度length按照打包方法,首先将第一个不是flag的数据1作为起始数据,优先组合相同铜板并作为标记;

9)从没有flag的数据中赛选出仅次于不等于数据1长度的数据2;然后将数据1中的数据的长度进行1/2的取值记做tag1,两块连续相同的并且长度最接近tag1的数据如果存在则放到一个数据组中,如果不存在则考虑一个数据接近数据1的1/2和两块数据接近数据1的1/4的数据进行组合,此时如果存在并且数据的体积小于已经存放到数据组的体积那么该数据不考虑并进行1/2和三个数据1的1/6,如果数据体积大于数据组中的数据就替代该数据组中的数据;依次类推,直到遇到数据1的1/2n小于length位置;上述过程要满足,组合板的长度不能大于数据1中长度,组合版宽度不能大于数据1的宽度;

10)根据步骤9)提出的数据1的1/2排序完之后再进行数据1的1/3排序,操作方法和步骤9)相同;此时排列出来的数据要存入到数据组中数据进行体积比较,如果大于就替代,否则比较一下组;以此类推直到遇到数据1的长度的1/n小于length为止;

11)将上述数据中的数据进行打包:优先打包相同铜板,如果打包已经满足要求就放弃打包数组中的组合铜板和数据2,否则优先考虑数据2,如果已经满足要求,同样放弃数据组中的组合铜板,最后组合铜板数据2全部打上,数据2要放到最上方,如果已经满足就放弃,否则将组合板作为数据1,重复步骤9)-步骤11),直到满要求为止;

12)重复上述步骤4)-11)进行打下一包,并将上述赛选出来的数据flag混包到下一包,并按照混包算法进行处理:

13)重复3)-12)步骤选择下一个订单进行打包;

14)重复2)-13)步骤选择下一个批次进行打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根据批次排列订单的方法如下:

记录第一个数据作为该批次的首数据并做下标记1,直到遇到不等于做标记1的数据为止并做标记2,赛选出标记1和标记2作为本批次分界点,在这个批次里面会有很多的订单。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根据订单来排列铜板长度、宽度、重量的方法如下:根据步骤2)中提供的标记1和标记2的范围内将第一个数据作为该订单的首数据并做标记3,直到遇到不等于做标记3的数据为止并做标记4,赛选出标记3和标记4作为本订单分界点,在这个订单里面会有很多的订单。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混包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于筛选出来的数据flag,混和到下一包中,此时的数据是具有规则的,在进行混包的时候如果混和组板满足同一个规则的话就可以进行混包;

如果满足上述混包规则的,那么该数据也要和剩下包的数据同样混合来比较那个数据更优,该flag选择进入最优的包中;

剩下赛选出来的数据flag都进行上述操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方法针对整合算法、快速排序算法、混包算法来对数据进行排序打包,对于数据域的操作主要是针对数据边界的处理,防止数据重复使用和未使用,然后以指定的格式传送给机器人实现自动打包的功能,提高了打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主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中整合算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中快速排序算法的流程图;

图4是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中混包算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铜板包装打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铜板的相关数据从数据库中读出,使用整合算法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

对使用整合算法处理后的数据使用快速排序算法进行处理,机器人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完成每一包、每一订单以及每一批次铜板的打包。

本发明提出的整合算法包括如下步骤,如图2所示:

首先从数据库将数据读出,数据包括:铜板批次号、铜板订单号、铜板的长度、铜板的宽度、铜板的厚度、以及铜板的所属物料;

根据铜板的长度,宽度,厚度计算出体积,然后利用换算公式来计算该铜板的重量(为后面打包进行准备);

根据铜板的物料来从另外一个数据库中找到对应的类别和规则。

本发明提出的快速排序算法包括下列步骤,如图3所示:

1)首先将数据依次插入到单向链表中。

2)根据批次排列订单:由于批次是连续性的,记录第一个数据作为该批次的首数据并做下标记1,直到遇到不等于做标记1的数据为止并做标记2,赛选出标记1和标记2作为本批次分界点,在这个批次里面会有很多的订单。

3)根据订单来排列长度、宽度、重量:由于订单也具有连续性,根据步骤2)中提供的标记1和标记2的范围内将第一个数据作为该订单的首数据并做标记3,直到遇到不等于做标记3的数据为止并做标记4,赛选出标记3和标记4作为本订单分界点,在这个订单里面会有很多的订单。

4)根据步骤3)中提供的订单标记3和标记4范围的数据首先按照板件长度的大小进行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对已经长度排序后的数据,如果具有相同的长度,则相同长度范围内的宽度同样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由于重量和长度、宽度有关系,则重量不进行排序。

5)依据步骤4)中提供的标记3和标记4中已经按照长度、宽度排序完之后的数据按照分组思想进行赛选,目的是分完组之后单个的数据要进行混包。

6)分组思想的实现:首先根据步骤4)中的订单边界标记3和标记4,将第一个数据1作为第一组,然后比较下一个数据2如果数据2的长度小于数据1的长度并且数据2中的宽度小于数据1中的宽度,那么就将数据2分配到第一组,否则重新建一个第二组。同样将数据将数据3首先对第一组数据中的最后一个数据进行类似比较,如果成功则分配,不成功则比较下一组,如果成功则分配,否则循环比较,全部都没有匹配成功的则重新建组。以此类推直到遇到标记4位置。

7)经过步骤6)分组赛选出来的数据,对每组数据进行检查,如果该组中就一个数据那么这个数据进入到了混包中并对带数据做标记flag。

8)步骤7)中赛选剩下(没有flag)的数据按照步骤3)和步骤4)重新进行排序,该数据的的边界仍然是标记3和标记4。此时我们从数据中赛选出最大值小度length按照我们的打包总体思路,首先将第一个不是flag的数据1作为起始数据,优先组合相同铜板并作为标记。

9)从没有flag的数据中赛选出仅次于不等于数据1长度的数据2。然后将数据1中的数据的长度进行1/2的取值记做tag1,这样两块连续相同的并且长度最接近tag1的数据,如果存在放到一个数据组中,如果不存在则考虑一个数据接近数据1的1/2和两块数据接近数据1的1/4的数据进行组合,此时如果存在并且数据的体积小于已经存放到数据组的体积那么该数据不考虑并进行1/2和三个数据1的1/6,如果数据体积大于数据组中的数据就替代该数据组中的数据。依次类推,直到遇到数据1的1/2n小于length位置,目的是选择组合铜板积最接近数据的体积。上述过程要满足,组合板的长度不能大于数据1中长度,组合版宽度不能大于数据1的宽度。

10)根据步骤9)提出的数据1的1/2排序完之后进行在进行数据1的1/3排序算法,操作方法和步骤9)一样。此时排列出来的数据要存入到数据组中数据进行体积比较,如果大于就替代,否则比较一下组。以此类推直到遇到数据1的长度的1/n小于length为止。

11)将上述数据中的数据进行打包:优先打包相同铜板,如果打包已经满足要求就放弃打包数组中的组合铜板和数据2,否则优先考虑数据2,如果已经满足要求,同样放弃数据组中的组合铜板,最后组合铜板数据2全部打上,数据2要放到最上方,如果已经满足就放弃,否则将组合板最为数据1,重复步骤9)-11),直到满要求为止。

12)重复上述步骤4)-12)进行打下一包,并将上述赛选出来的数据flag混包到下一包,并按照混包算法。

13)重复(3)-(13)步骤选择下一个订单进行打包。

14)重复(2)-(14)步骤选择下一个批次进行打包。

本发明提出的混包算法包括如下步骤,如图4所示:

对于筛选出来的数据flag,混和到下一包中,此时的数据是具有规则的,在进行混包的时候如果混和组板满足同一个规则的话就可以进行混包。

如果满足上述混包规则的,那么该数据也要和剩下包的数据同样混合来比较那个数据更优。该flag选择进入最优的包中。

剩下赛选出来的数据flag都进行上述操作。

所述方法针对整合算法、快速排序算法、混包算法来对数据进行排序打包,对于数据域的操作主要是针对数据边界的处理,防止数据重复使用和未使用,然后以指定的格式传送给机器人实现自动打包的功能,提高了打包的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