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微动开关及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548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单体微动开关及鼠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触发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体微动开关以及包含了该单体微动开关的鼠标。



背景技术:

按照鼠标的工作原理和按键开关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种:1、微动轻触开关鼠标,这类鼠标的特点是靠开关内的微弹片,产生段落手感,但因微弹片的材料尺寸限制,弹片与开关触点、开关触点与按键开关间的材料限制,受耐磨度、疲劳度等因素影响,寿命最高二千万次,网吧、游吧、制图部、编辑部等高频率使用鼠标的用户在使用3至4个月后,鼠标就因为开关、按键开关磨损而不能使用,另外,开关触点一般是设置在鼠标按键下侧,且结构复杂,组装不易;2、触摸鼠标,这类鼠标的特点是触摸操作生产开关功能,优点是寿命长,但因为无段落手感,使用手累,容易导致手部疲劳,不适合快速点击和长时间使用。

随着电脑的发展,现在游戏、网吧、编辑、制图等键盘、鼠标等操作用户对键盘、鼠标快速、频繁的使用,都要求长寿命、手感好的鼠标,以使既能快速完成输入,又能避免使用者产生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组装、磨损率小、接触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手感好的鼠标及用于该鼠标的单体微动开关,该单体微动开关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所述单体微动开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单体微动开关包括开关底座,它还包括开关上盖,所述开关上盖与所述开关底座相配合后形成单体开关,在所述单体开关内设置有切换弹片、复位磁铁、开关触点以及识别导通装置,所述切换弹片在所述单体开关内的常闭位和工作位之间切换,所述开关触点的一端露出于所述开关上盖上,另一端接触于所述切换弹片上,按压所述开关触点时,所述切换弹片从常闭位移动至工作位,所述识别导通装置导通开关的通路,松开所述开关触点时,所述切换弹片在所述复位磁铁的作用下从工作位移动至所述常闭位,所述识别导通装置断开开关的通路。

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开关底座、开关上盖以及切换弹片、复位磁铁、开关触点等设置在由开关底座和开关上盖构成的单体开关内,实现模块化组装,其结构简单,安装快速便捷,且开关内的结构稳定可靠,其使用寿命较长。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导通装置包括导光块和置于所述开关底座上且分设两侧的ir_pt光耦对管,所述导光块包括入射块和出射块,所述ir_pt光耦对管中的发射光管位于所述入射块的入射端,所述ir_pt光耦对管中的接收光管位于所述出射块的出射端,所述入射块和出射块对称设置且光路均呈90°折弯,从所述发射光管发出的光进入所述入射块经90°折弯传导,进入所述出射块的入射端,再从所述出射块的出射端射出最后到达所述接收光管,所述切换弹片的常闭位位于所述入射块和所述出射块之间且正好位于两者的传导光路上,所述切换弹片位于常闭位时阻断所述入射块和所述出射块之间的光传导,当按压所述开关触点时,所述切换弹片移动至工作位,此时,所述入射块和所述出射块之间的光路导通,所述切换弹片的一端与所述单体开关形成铰接配合。

上述方案可见,将识别导通装置设置成光磁式,其结构简单,磨损率几乎为零,这能有效延长整个开关的使用寿命,且光磁式的控制能够大大地提高精确度及缩短反应时间,导光块与ir_pt光耦对管的配合实现光的180°角的传导,大大地减少了整个开关的体积大小,也保证整个开关的稳定性较高,且采用开关触点、切换弹片与复位磁铁的配合,使得每次按压所述开关触点时具有段落手感,这大大地提高了开关的使用手感。

再进一步地,所述单体开关内设置有弹片上止位和弹片下止位,所述切换弹片在所述弹片上止位和所述弹片下止位之间运动,所述切换弹片的常闭位和工作位在所述弹片上止位和所述弹片下止位限定的范围之内。

上述方案可见,弹片上止位和弹片下止位的设置,很好地限定了切换弹片的活动方位,这有利于整个开关体积大小的控制,有利于开关制造的微型化。

又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磁铁位于所述切换弹片的上侧或下侧。

上述方案可见,复位磁铁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不影响其实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以缩小整个开关的整体体积为参考量,使复位磁铁尽量设置得更加合理。

再又进一步地,所述切换弹片上位于常闭位的部分设置为遮光凸起,所述遮光凸起对所述入射块和所述出射块之间的光路进行遮挡。

上述方案可见,遮光凸起的设置能够使得入射块和所述出射块之间的光路被完全地遮挡住,避免漏光情况的出现,这保证了开关控制的精确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识别导通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关底座两端的进线和出线,所述切换弹片为导电式金属弹片,所述切换弹片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开关底座上且与所述进线相连接,所述切换弹片的常闭位位于所述出线的上方,所述复位磁铁位于所述切换弹片的上方且限定所述切换弹片位于常闭位,所述切换弹片的工作位位于所述出线处,当按压所述开关触点时,所述切换弹片从常闭位移动至工作位并导通所述出线。

上述方案可见,识别导通装置利用进线和出线的设置,配合切换弹片和开关触点的设置使得整个开关具有很好的段落手感,且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再更进一步地,所述单体开关内设置有弹片上止位和弹片下止位,所述切换弹片在所述弹片上止位和所述弹片下止位之间运动,所述切换弹片的常闭位和工作位在所述弹片上止位和所述弹片下止位限定的范围之内。

上述方案可见,弹片上止位和弹片下止位的设置,很好地限定了切换弹片的活动方位,这有利于整个开关体积大小的控制,有利于开关制造的微型化。

又更进一步地,所述识别导通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关底座两端的进线和出线,所述切换弹片为导电式金属弹片,所述切换弹片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开关底座上且与所述进线相连接,所述切换弹片的常闭位位于所述出线的上方,所述复位磁铁位于所述切换弹片的上方且限定所述切换弹片位于常闭位,所述切换弹片的工作位位于所述出线处,在所述出线处设置有隔膜,当按压所述开关触点时,所述切换弹片从常闭位向工作位移动,随着所述切换弹片与所述出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外围的系统检测到所述切换弹片与所述出线之间电容的变化。

上述方案可见,利用切换弹片与所述出线之间的距离变化,外围的系统检测到所述切换弹片与所述出线之间电容的变化,进而确定开关触点被按压,从而实现导通功能,其结构简单,切换弹片与复位磁铁之间的配合使得整个开关具有较好的段落手感。

另外,所述开关触点包括按压端和卡紧端,所述按压端露出于所述开关上盖之上,所述卡紧端卡紧在所述开关上盖之内。

上述方案可见,将开关触点设置成具有按压端和卡紧端的形式,使卡紧端卡紧在开关上盖之内,这保证了开关触点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保证了整个开关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和较佳的手感。

此外,包含了上述单体微动开关的鼠标还包括壳体、pcb板、鼠标左键、鼠标中键和鼠标右键,所述单体微动开关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单位微动开关位于所述pcb板上且分别与所述鼠标左键和鼠标右键相对应,在所述鼠标左键与所述单位微动开关上的所述开关触点之间及所述鼠标右键与所述单位微动开关上的所述开关触点之间均设置有耐磨块。

上述方案可见,采用模块单体式设置的单体微动开关作为鼠标按键的触发开关,其结构简单,组装便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成本;在鼠标左键与单位微动开关上的开关触点之间及鼠标右键与单位微动开关上的开关触点之间均设置有耐磨块,这进一步地增强了整个开关的耐磨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并保证了鼠标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单体微动开关的第一视角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单体微动开关的第二视角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单体微动开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鼠标的简易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体微动开关,该开关包括开关底座1和开关上盖2,所述开关上盖2与所述开关底座1相配合后形成单体开关,在所述单体开关内设置有切换弹片3、复位磁铁4、开关触点5以及识别导通装置。所述开关触点5包括按压端51和卡紧端52,所述按压端51露出于所述开关上盖2之上,所述卡紧端52卡紧在所述开关上盖2之内。所述切换弹片3在所述单体开关内的常闭位和工作位之间切换,所述开关触点5的一端露出于所述开关上盖2上,另一端接触于所述切换弹片3上,按压所述开关触点5时,所述切换弹片3从常闭位移动至工作位,所述识别导通装置导通开关的通路,松开所述开关触点5时,所述切换弹片3在所述复位磁铁4的作用下从工作位移动至所述常闭位,所述识别导通装置断开开关的通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导通装置包括导光块6和置于所述开关底座1上且分设两侧的ir_pt光耦对管7,所述导光块6包括入射块61和出射块62,所述ir_pt光耦对管7中的发射光管位于所述入射块61的入射端,所述ir_pt光耦对管7中的接收光管位于所述出射块62的出射端,所述入射块61和出射块62对称设置且光路均呈90°折弯,从所述发射光管发出的光进入所述入射块61经90°折弯传导,进入所述出射块62的入射端,再从所述出射块62的出射端射出最后到达所述接收光管,所述切换弹片3的常闭位位于所述入射块61和所述出射块62之间且正好位于两者的传导光路上,所述切换弹片3位于常闭位时阻断所述入射块61和所述出射块62之间的光传导,当按压所述开关触点5时,所述切换弹片3移动至工作位,此时,所述入射块61和所述出射块62之间的光路导通,所述切换弹片3的一端与所述单体开关形成铰接配合。所述单体开关内设置有弹片上止位8和弹片下止位9,所述切换弹片3在所述弹片上止位8和所述弹片下止位9之间运动,所述切换弹片3的常闭位和工作位在所述弹片上止位8和所述弹片下止位9限定的范围之内。所述复位磁铁4位于所述切换弹片3的上侧或下侧,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所述切换弹片3上位于常闭位的部分设置为遮光凸起10,所述遮光凸起10对所述入射块61和所述出射块62之间的光路进行遮挡。在整个开关外围还设置有一层铜壳16对开关进行保护。

本实施例中的开关是采用光导通的。按压所述开关触点时,切换弹片被推动运动到工作位,此时,入射块61和所述出射块62之间的光路导通,从所述ir_pt光耦对管7中的发射光管发出的光能够准确地传导到所述ir_pt光耦对管7中的接收光管处,实现开关的导通。当松开开关触点时,切换弹片被复位磁铁吸引回到常闭位,从而遮挡住入射块61和所述出射块62之间的光路,从而切断光传导,实现开关的关断。

实施例二: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识别导通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关底座1两端的进线11和出线12,所述切换弹片3为导电式金属弹片,所述切换弹片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开关底座1上且与所述进线11相连接,所述切换弹片3的常闭位位于所述出线12的上方,所述复位磁铁4位于所述切换弹片3的上方且限定所述切换弹片3位于常闭位,所述切换弹片3的工作位位于所述出线12处,当按压所述开关触点5时,所述切换弹片3从常闭位移动至工作位并导通所述出线12。所述单体开关内设置有弹片上止位8和弹片下止位9,所述切换弹片3在所述弹片上止位8和所述弹片下止位9之间运动,所述切换弹片3的常闭位和工作位在所述弹片上止位8和所述弹片下止位9限定的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是采用机械式开关实现导通和关断的。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识别导通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关底座1两端的进线11和出线12,所述切换弹片3为导电式金属弹片,所述切换弹片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开关底座1上且与所述进线11相连接,所述切换弹片3的常闭位位于所述出线12的上方,所述复位磁铁4位于所述切换弹片3的上方且限定所述切换弹片3位于常闭位,所述切换弹片3的工作位位于所述出线12处,在所述出线12处设置有隔膜,当按压所述开关触点5时,所述切换弹片3从常闭位向工作位移动,随着所述切换弹片3与所述出线1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外围的系统检测到所述切换弹片3与所述出线12之间电容的变化。

本实施例利用切换弹片与出线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从而检测出开关触点是否被按下,进而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

实施例四: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单体微动开关的鼠标,该鼠标包含有两个所述单体微动开关以及壳体13、pcb板14、鼠标左键、鼠标中键和鼠标右键,两个所述单位微动开关位于所述pcb板14上且分别与所述鼠标左键和鼠标右键相对应,在所述鼠标左键与所述单位微动开关上的所述开关触点5之间及所述鼠标右键与所述单位微动开关上的所述开关触点5之间均设置有耐磨块15。

本发明可应用于触发装置领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