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的计算机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3496发布日期:2019-07-13 09:2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的计算机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零部件,具体是一种基于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的计算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计算机,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计算机使用必然会发热,而发热会影响计算机的工作性能,长时间处于发热状态还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现在一般都采用散热风扇进行散热,但是对于散热器的安装,往往是安装在计算机主板上,通过热传递后再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低;另外,由于扇热风扇的叶片是塑料,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使空气中的灰尘吸附的在叶片上,长时间后使得其上沾有大量灰尘,增加风扇的负载,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的计算机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的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安装支架和风扇;所述安装支架为矩形框结构,所述安装支架内固定焊接有多个水平的支撑杆,壳体设置在安装支架的上方,在壳体与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上端固定在壳体的下表面,通过支撑弹簧支撑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中心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的风扇安装在出风口内,风扇包括有电机、叶片中心盖和叶片,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叶片中心盖,叶片中心盖的圆周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外侧固定有竖直的导风挡板,在安装支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倾斜的导风板,导风板的自由端朝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包括有支架、竖杆、导电接触机构、支撑块和限位槽,支架固定在壳体上表面,支架的末端伸入到出风口的中心上方,在支架的末端上固定有竖直的竖杆,竖杆与叶片中心盖的中心轴重合,导电接触机构固定在竖杆的下端,所述支撑块固定在叶片中心盖的上表面,支撑块跟随叶片中心盖转动,限位槽开设在支撑块的上方表面,限位槽的内表面为球面;所述导电接触机构由球壳、钢球和开口构成,球壳固定连接在竖杆上,钢球位于球壳内,开口开设在球壳的下端,钢球的底部位于限位槽内,通过支撑块支撑钢球,所述导电接触机构上电性连接有接地线。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上均开设有螺纹孔,安装支架通过螺纹孔固定安装在计算机内。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中心盖与叶片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挡板的材质为塑料,导风挡板的下端与安装支架之间的距离为10~20mm。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40度。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位于钢球中点的下方,使钢球限制在球壳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安装支架固定在计算机上,并且不会遮挡散热,保证计算机主板上的热量均能够散出,外界空气从外侧边缘吹向安装支架上,并且空气流速较快,能够快速的将其中的热量带走,提高散热效率;风扇转动时产生的静电通过导电接触机构将其引入到接地线中,除去其中携带的静电,避免叶片上粘附灰尘而造成负载增大,保证风扇的散热,延长使用寿命;壳体通过支撑弹簧连接,减弱风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使散热装置在计算机内使用安全,保护内部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的计算机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基于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的计算机散热装置中安装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基于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的计算机散热装置中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基于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的计算机散热装置中导电接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基于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的计算机散热装置中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安装支架,3-风扇,4-导风挡板,5-导风板,6-支撑弹簧,7-支撑杆,8-螺纹孔,9-支架,10-竖杆,11-导电接触机构,111-球壳,112-钢球,113-开口,12-出风口,13-叶片中心盖,14-支撑块,15-限位槽,16-叶片,17-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的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支架2和风扇3;所述安装支架2为矩形框结构,在安装支架2的两端上均开设有螺纹孔8,安装支架2通过螺纹孔8固定安装在计算机内,所述安装支架2内固定焊接有多个水平的支撑杆7,壳体1设置在安装支架2的上方,在壳体1与安装支架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弹簧6,支撑弹簧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7上,上端固定在壳体1的下表面,通过支撑弹簧6支撑壳体1,使壳体1能够振动,减弱对计算机的振动。

在所述壳体1的中心上开设有出风口12,所述的风扇3安装在出风口12内,风扇3转动,将壳体1下方的空气吹向上方,风扇3包括有电机、叶片中心盖13和叶片16,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叶片中心盖13,叶片中心盖13的圆周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16,叶片中心盖13与叶片16为一体结构,通过电机带动叶片16转动;所述壳体1的下表面外侧固定有竖直的导风挡板4,导风挡板4的材质为塑料,导风挡板4的下端与安装支架2之间的距离为10~20mm,使外侧进入的空气从导风挡板4的下方进入,使流经的空气能够较好的与安装安装支架2的计算机部件接触,带走热量,为了提高进风的速度,在安装支架2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倾斜的导风板5,导风板5的自由端朝上,导风板5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40度,导风板5使进入的空气流速增大,对内的热量冲击大,避免散热死角。

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钢球导电除静电结构包括有支架9、竖杆10、导电接触机构11、支撑块14和限位槽15,支架9固定在壳体1上表面,支架9的末端伸入到出风口12的中心上方,在支架9的末端上固定有竖直的竖杆10,竖杆10与叶片中心盖13的中心轴重合,导电接触机构11固定在竖杆10的下端,所述支撑块14固定在叶片中心盖13的上表面,支撑块14跟随叶片中心盖13转动,限位槽15开设在支撑块14的上方表面,限位槽15的内表面为球面;所述导电接触机构11由球壳111、钢球112和开口113构成,球壳111固定连接在竖杆10上,钢球112位于球壳111内,开口113开设在球壳111的下端,且开口113位于钢球112中点的下方,使钢球112限制在球壳111内,避免钢球112掉落,钢球112的底部位于限位槽15内,通过支撑块14支撑钢球112,便于将叶片中心盖13以及叶片16上的静电导出;所述导电接触机构11上电性连接有接地线17,接地线17与计算机的接地线连接,将静电导出,除去静电。

使用时,将散热装置通过安装支架2固定在计算机主板上,由于是安装支架2是框架结构,避免遮挡主板表面,便于流动空气与主板接触,风扇3转动,将壳体1与安装支架2之间的空气抽出,并且外部的空气通过导风挡板4的下方进入到其中,进入的空气直接吹在安装支架2上,并且导风板5增大其流速,大大提高了扇热效果;在散热过程中,导电接触机构11内的球壳111与支撑块14接触,支撑块14由于与叶片中心盖13和叶片16连接,将叶片16旋转时产生的静电导出,通过接地线17送入到外侧,除去叶片16上携带的静电,避免其上粘附有灰尘,减少风扇3转动时的负载。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安装支架固定在计算机上,并且不会遮挡散热,保证计算机主板上的热量均能够散出,外界空气从外侧边缘吹向安装支架上,并且空气流速较快,能够快速的将其中的热量带走,提高散热效率;风扇转动时产生的静电通过导电接触机构将其引入到接地线中,除去其中携带的静电,避免叶片上粘附灰尘而造成负载增大,保证风扇的散热,延长使用寿命;壳体通过支撑弹簧连接,减弱风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使散热装置在计算机内使用安全,保护内部部件。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