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0922发布日期:2019-06-05 23:0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用途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型手机等电子装置具备便于携带以及即时处理或收发信息等功能,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以笔记型电脑为例,其运算处理效能较平板电脑或智能型手机为强,在笔记型电脑运转的过程中,其主机内部的电子元件会产生热,常见的作法是在机壳上开设散热孔,以将热排放至外界。然而,外界的灰尘或异物可能会通过这些散热孔进入到主机内部。另一方面,可360度旋转的笔记型电脑能于笔记型电脑模式与平板电脑模式之间转换,当可360度旋转的笔记型电脑转换至平板电脑模式时,主机相对于显示器旋转360度,其中主机的背盖与显示器的背盖彼此面对,且主机的操作面(即键盘所在的表面)与显示器的显示面彼此背对而分别暴露于外。若将主机置放于桌面上,主机的操作面(即键盘所在的表面)会与桌面接触,使得键盘被误触,或长久下来对键盘造成磨损。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多种用途。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枢轴结构、移动件以及牵引结构。枢轴结构配置用以枢接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机体内。牵引结构设置于第一机体内,且耦接枢轴结构与移动件。牵引结构配置用以受枢轴结构的驱动而带动移动件相对于第一机体移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枢轴结构包括彼此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一枢轴与第二枢轴,第一枢轴连接第一机体,且第二枢轴连接第二机体。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牵引结构包括牵引绳,且牵引绳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第一枢轴,且第二端部连接移动件。牵引绳配置用以随第一枢轴的旋转而移动,并带动移动件相对于第一机体移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牵引结构还包括套管,固定于第一机体内。牵引绳穿过套管。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牵引结构还包括弹性件,固定于第一机体内,且连接移动件。牵引绳与弹性件分别位于移动件的相对两侧。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一开孔,且移动件对应于这些第一开孔设置。移动件受牵引结构的带动而相对于第一机体移动,以暴露出或遮盖住这些第一开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件具有多个第二开孔,配置用以在移动件受牵引结构的带动而相对于第一机体移动时分别对位于这些第一开孔或错位于这些第一开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的一侧具有多个开孔,且移动件对应于这些开孔设置。电子装置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于这些开孔内的多个垫块。这些垫块配置用以在移动件受牵引结构的带动而相对于第一机体移动时受移动件的导引而分别局部移出这些开孔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个垫块的第一导引部位于第一机体内,且移动件具有对应于这些第一导引部设置的多个第二导引部。每一个第二导引部配置用以在移动件受牵引结构的带动而相对于第一机体移动时推动对应的第一导引部,使每一个垫块的局部被推出对应的开孔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件为电子元件,且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一缓冲件与第二缓冲件。第一缓冲件与第二缓冲件设置于第一机体内,且分别位于电子元件的相对两侧。第一机体具有相对的第一内面与第二内面,第一缓冲件抵接电子元件与第一内面,且第二缓冲件抵接电子元件与第二内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内面的第一散热件与设置于第二内面的第二散热件。在电子元件受牵引结构的带动而朝第一内面移动时,电子元件压缩第一缓冲件,并接触第一散热件,在电子元件受牵引结构的带动而朝第二内面移动时,电子元件压缩第二缓冲件,并接触第二散热件。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通过枢轴结构的旋转驱动牵引结构,使得移动件被牵引结构带动而相对于第一机体移动,移动件相对于第一机体的移动可对应获致散热、防尘或支撑等功能。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与图1b分别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处于两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a与图2b分别是图1a与图1b的电子装置沿剖线i-i的剖面示意图,且分别绘示出电子装置作动前后的状态;图3a与图3b分别是图1a与图1b的电子装置沿剖线j-j的剖面示意图,且分别绘示出电子装置作动前后的状态;图4a与图4b分别是图1a与图1b的电子装置沿剖线k-k的剖面示意图,且分别绘示出电子装置作动前后的状态;图5a与图5b分别是图1a与图1b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剖面示意图,且分别绘示出电子装置作动前后的状态。符号说明100、100a:电子装置110:第一机体110a:操作面111:第一内面112、112a:凸座113:第一开孔114:开孔115:第二内面120:第二机体120a:显示面130:枢轴结构131:第一枢轴132:第二枢轴140:第一移动件140a:第二移动件140b:第三移动件141:第二开孔141a:第二导引部141b:限位部150:第一牵引结构150a:第二牵引结构150b:第三牵引结构151、151a、151b:牵引绳151b1:第一区段151b2:第二区段152、152a、152b:第一端部153、153a、153b:第二端部154、154a、154b:预留段155、155a、155b:套管156、156a、156b:弹性件160:垫块161:第一导引部161a:限位部170:第一缓冲件171:第二缓冲件180:第一散热件181:第二散热件d、d1、d2:移动方向r:旋转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图1a与图1b分别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处于两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a与图2b分别是图1a与图1b的电子装置沿剖线i-i的剖面示意图,且分别绘示出电子装置作动前后的状态。请参考图1a、图1b、图2a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例如是笔记型电脑或平板电脑与扩充基座的组合,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此处,电子装置100例如是可360度旋转的笔记型电脑,图1a与2a所示的电子装置100处于闭合状态,第一机体110的操作面110a(即键盘所在面)与第二机体120的显示面120a彼此面对且相互贴合,或者是保持些许间隙。接着,使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旋转360度,电子装置100转换至图1b与图2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tabletmode),此时,第一机体110的操作面110a(即键盘所在面)与第二机体120的显示面120a彼此背对而分别暴露于外。其中,图1b绘示出处于完全展开状态下的电子装置100,第二机体120的显示面120a朝上,且第一机体110的操作面110a(即键盘所在面)朝下。电子装置100包括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20、枢轴结构130、第一移动件140以及第一牵引结构150,其中第一机体110可为主机,且第二机体120可为显示器。枢轴结构130配置用以枢接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使得第一机体110可通过枢轴结构13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进行360度旋转。另一方面,第一移动件140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机体110内,其中第一牵引结构150设置于第一机体110内,且耦接枢轴结构130与第一移动件140。第一移动件140与第一牵引结构150实质上设置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内面111,当枢轴结构130作动时,第一牵引结构150会受枢轴结构130的驱动而作动,并带动第一移动件14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移动,或称带动第一移动件140在第一内面111上滑移。进一步而言,枢轴结构130包括彼此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一枢轴131与第二枢轴132,第一枢轴131连接第一机体110,且第二枢轴132连接第二机体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牵引结构150耦接第一枢轴131,其中第一牵引结构150包括牵引绳151,且牵引绳15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152与第二端部153。第一端部152连接第一枢轴131,且第二端部153连接第一移动件140。当第一枢轴131旋转时,牵引绳151会受到第一枢轴131的驱动而移动,并带动第一移动件14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移动。在电子装置100自图2a所示的闭合状态转换至图2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的过程中,第一枢轴131旋转方向r(例如是沿顺时钟方向)旋转,并驱动牵引绳151沿移动方向d朝向第一枢轴131移动,受牵引绳151带动的第一移动件140也沿移动方向d朝向第一枢轴131移动。在电子装置100转换至图2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后,第一枢轴131例如是沿旋转方向r(例如是沿顺时钟方向)旋转180度,且有一部分的牵引绳151会缠绕于第一枢轴131上。特别说明的是,牵引绳151还具有位于第一端部152与第二端部153之间的预留段154,其预留的长度会考虑到第一枢轴131的旋转行程与第一移动件140的移动行程。另一方面,第一牵引结构150还包括套管155,固定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内面111。牵引绳151穿过套管155,实际应用上,套管155能避免牵引绳151垂落,或者是发挥导引牵引绳151的效用,避免牵引绳151于移动时产生偏移。第一牵引结构150还包括弹性件156,且牵引绳151与弹性件156分别位于第一移动件140的相对两侧。举例来说,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内面111设有凸座112,弹性件156的其中一端固定于凸座112,且弹性件15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移动件140。在未绘示的实施例中,可在第一机体内设置导轮,并使牵引绳耦接导轮或套接于导轮,以提高牵引绳移动时的顺畅度,并避免牵引绳于移动时产生偏移。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56可为拉伸弹簧,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压缩弹簧或扭力弹簧。图2a所示的弹性件156例如是处于初始状态(即未产生变形),在电子装置100自图2a所示的闭合状态转换至图2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的过程中,第一移动件140沿移动方向d朝向第一枢轴131移动,使得弹性件156被拉伸而产生弹性变形。若使电子装置100自图2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回复至图2a所示的闭合状态,弹性件156的弹性回复力可带动第一移动件140沿移动方向d的反向移动,使得第一移动件140回复至图2a所示的初始位置。第一机体110的一侧(即第一内面111所在侧)具有多个第一开孔113,用以连通第一机体110内部与外界环境。第一移动件140对应于这些第一开孔113设置,在图2a所示的状态下,第一移动件140遮盖住这些第一开孔113,使得外界灰尘或异物无法通过这些第一开孔113而进入第一机体110内部。在第一移动件140受牵引绳151带动而沿移动方向d朝向第一枢轴131移动后,这些第一开孔113未被第一移动件140所遮盖而暴露于第一移动件140,如图2b所示。当这些第一开孔113未被第一移动件140所遮盖而连通第一机体110内部与外界环境时,第一机体110内部的电子元件运行时所产生的热可自这些第一开孔113排放至外界,或者是,扬声器所发出声音可自这些第一开孔113传送至外界。另一方面,若使电子装置100自图2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回复至图2a所示的闭合状态,弹性件156的弹性回复力可带动第一移动件140沿移动方向d的反向移动,使得第一移动件140回复至图2a所示的初始位置,以再次遮盖住这些第一开孔113。进一步而言,第一移动件140具有多个第二开孔141,且这些第二开孔141的数量例如是等于这些第一开孔113的数量。在图2a所示的状态下,这些第二开孔141分别错位于这些第一开孔113,即这些第一开孔113被第一移动件140的实体部分所遮盖。在第一移动件140受牵引绳151带动而沿移动方向d朝向第一枢轴131移动后,这些第二开孔141分别对位于这些第一开孔113,使得第一机体110内部与外界环境通过这些第一开孔113与这些第二开孔141相互连通。另一方面,若使电子装置100自图2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回复至图2a所示的闭合状态,弹性件156的弹性回复力可带动第一移动件140沿移动方向d的反向移动,使得第一移动件140回复至图2a所示的初始位置,以再次使这些第二开孔141分别错位于这些第一开孔113,也就是让第一移动件140的实体部分遮盖住这些第一开孔113。图3a与图3b分别是图1a与图1b的电子装置沿剖线j-j的剖面示意图,且分别绘示出电子装置作动前后的状态。请参考图3a与图3b,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第二移动件140a与第二牵引结构150a,其中第二移动件140a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机体110内,且第二牵引结构150a设置于第一机体110内。第二牵引结构150a配置用以耦接枢轴结构130与第二移动件140a。第二移动件140a与第二牵引结构150a实质上设置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内面111,当枢轴结构130作动时,第二牵引结构150a会受枢轴结构130的驱动而作动,并带动第二移动件140a相对于第一机体110移动,或称带动第二移动件140a在第一内面111上滑移。第二牵引结构150a耦接第一枢轴131,其中第二牵引结构150a包括牵引绳151a,且牵引绳151a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152a与第二端部153a。第一端部152a连接第一枢轴131,且第二端部153a连接第二移动件140a。当第一枢轴131旋转时,牵引绳151a会受到第一枢轴131的驱动而移动,并带动第二移动件140a相对于第一机体110移动。在电子装置100自图3a所示的闭合状态转换至图3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的过程中,第一枢轴131沿旋转方向r(例如是顺时钟方向)旋转,并驱动牵引绳151a沿移动方向d朝向第一枢轴131移动,受牵引绳151a带动的第二移动件140a也沿移动方向d朝向第一枢轴131移动。在电子装置100转换至图3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后,第一枢轴131例如是沿旋转方向r(例如是顺时钟方向)旋转180度,且有一部分的牵引绳151a会缠绕于第一枢轴131上。特别说明的是,牵引绳151a还具有位于第一端部152a与第二端部153a之间的预留段154a,其预留的长度会考虑到第一枢轴131的旋转行程与第二移动件140a的移动行程。另一方面,第二牵引结构150a还包括套管155a,固定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内面111。牵引绳151a穿过套管155a,实际应用上,套管155a能避免牵引绳151a垂落,或者是发挥导引牵引绳151a的效用,避免牵引绳151a于移动时产生偏移。第二牵引结构150a还包括弹性件156a,且牵引绳151a与弹性件156a分别位于第二移动件140a的相对两侧。举例来说,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内面111设有凸座112a,弹性件156a的其中一端固定于凸座112a,且弹性件156a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移动件140a。在未绘示的实施例中,可在第一机体内设置导轮,并使牵引绳耦接导轮或套接于导轮,以提高牵引绳移动时的顺畅度,并避免牵引绳于移动时产生偏移。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56a可为拉伸弹簧,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压缩弹簧或扭力弹簧。图3a所示的弹性件156a例如是处于初始状态(即未产生变形),在电子装置100自图3a所示的闭合状态转换至图3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的过程中,第二移动件140a沿移动方向d朝向第一枢轴131移动,使得弹性件156a被拉伸而产生弹性变形。若使电子装置100自图3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回复至图3a所示的闭合状态,弹性件156a的弹性回复力可带动第二移动件140a沿移动方向d的反向移动,使得第二移动件140a回复至图3a所示的初始位置。第一机体110的一侧(即第一内面111所在侧)具有多个开孔114,且第二移动件140a对应于这些开孔114设置。另一方面,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于这些开孔114内的多个垫块160,举例而言,这些垫块160可分别与这些开孔114卡接、套接或滑接,使得这些垫块160可分别在这些开孔114内移动,且不会掉落出这些开孔114外。在图3a所示的状态下,每一个垫块160的第一导引部161位于第一机体110内,即凸出于第一内面111。第二移动件140a具有对应于这些第一导引部161设置的多个第二导引部141a,每一个第二导引部141a与一个第一导引部161相抵接。在第二移动件140a受牵引绳151a带动而沿移动方向d朝向第一枢轴131移动后,每一个第一导引部161会受对应的第二导引部141a的推动,使得每一个垫块160沿垂直于移动方向d的移动方向d1在对应的开孔114内移动,并使每一个垫块160的局部移出对应的开孔114外,以及每一个垫块160的第一导引部161移入开孔114内,如图3b所示。在图3b所示的状态下,每一个垫块160的局部凸出于第一机体110的操作面110a(即键盘所在的表面),若使第一机体110的操作面110a(即键盘所在的表面)抵靠桌面,则这些垫块160可发挥支撑的效用,避免操作面110a(即键盘所在的表面)直接接触桌面而产生磨损。又或是,当电子装置100摔落时,这些垫块160作为缓和冲击力所用。另一方面,若使电子装置100自图3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回复至图3a所示的闭合状态,弹性件156a的弹性回复力可带动第二移动件140a沿移动方向d的反向移动,使得第二移动件140a回复至图3a所示的初始位置。在此同时,每一个第一导引部161不再受对应的第二导引部141a的推动,使得每一个垫块160沿移动方向d1的反向在对应的开孔114内移动,并使每一个垫块160的第一导引部161移回第一机体110内,如图3a所示。图4a与图4b分别是图1a与图1b的电子装置沿剖线k-k的剖面示意图,且分别绘示出电子装置作动前后的状态。请参考图4a与图4b,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第三移动件140b与第三牵引结构150b,其中第三移动件140b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机体110内,且第三牵引结构150b设置于第一机体110内。第三牵引结构150b配置用以耦接枢轴结构130与第三移动件140b。第三移动件140b位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内面111与相对于第一内面111的第二内面115之间,并未直接接触第一内面111与第二内面115。第三牵引结构150b实质上设置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二内面115,当枢轴结构130作动时,第三牵引结构150b会受枢轴结构130的驱动而作动,并带动第三移动件140b相对于第一机体110移动,或称带动第三移动件140b在第一内面111及第二内面115之间移动。第三牵引结构150b耦接第一枢轴131,其中第三牵引结构150b包括牵引绳151b,且牵引绳151b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152b与第二端部153b。第一端部152b连接第一枢轴131,且第二端部153b连接第三移动件140b。当第一枢轴131旋转时,牵引绳151b会受到第一枢轴131的驱动而移动,并带动第三移动件140b相对于第一机体110移动。如图3a所示,牵引绳151b具有一转折,而将牵引绳151b划分为平行于第二内面115的第一区段151b1与垂直于第二内面115的第二区段151b2,其中第一区段151b1以第一端部152b连接第一枢轴131,且第二区段151b2以第二端部153b连接第三移动件140b。在电子装置100自图4a所示的闭合状态转换至图4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的过程中,第一枢轴131沿旋转方向r(例如是顺时钟方向)旋转,并驱动第一区段151b1沿移动方向d朝向第一枢轴131移动,以及第二区段151b2沿垂直于移动方向d的移动方向d2朝向第二内面115移动,受第二区段151b2带动的第三移动件140b也沿移动方向d2朝向第二内面115移动。在电子装置100转换至图4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后,第一枢轴131例如是沿旋转方向r(例如是顺时钟方向)旋转180度,且有一部分的牵引绳151b会缠绕于第一枢轴131上。特别说明的是,牵引绳151b还具有位于第一端部152b与第二端部153b之间的预留段154b,其预留的长度会考虑到第一枢轴131的旋转行程与第三移动件140b的移动行程。另一方面,第三牵引结构150b还包括套管155b,固定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二内面115。牵引绳151b的第一区段151b1穿过套管155b,实际应用上,套管155b能避免牵引绳151b垂落,或者是发挥导引牵引绳151b的效用,避免牵引绳151b于移动时产生偏移。第三牵引结构150b还包括弹性件156b,且牵引绳151b与弹性件156b分别位于第三移动件140b的相对两侧。弹性件156b的其中一端固定于第一内面111,且弹性件156b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移动件140b。在未绘示的实施例中,可在第一机体内设置导轮,并使牵引绳耦接导轮或套接于导轮,以提高牵引绳移动时的顺畅度,并避免牵引绳于移动时产生偏移。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56b可为拉伸弹簧,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压缩弹簧或扭力弹簧。图4a所示的弹性件156b例如是处于初始状态(即未产生变形),在电子装置100自图4a所示的闭合状态转换至图4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的过程中,第三移动件140b沿移动方向d2朝向第二内面115移动,使得弹性件156b被拉伸而产生弹性变形。若使电子装置100自图4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回复至图4a所示的闭合状态,弹性件156b的弹性回复力可带动第三移动件140b沿移动方向d2的反向朝向第一内面111移动,使得第三移动件140b回复至图4a所示的初始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还包括第一缓冲件170与第二缓冲件171,其中第一缓冲件170与第二缓冲件171设置于第一机体110内,且分别位于第三移动件140b的相对两侧。进一步而言,第一缓冲件170的相对两端部分别抵接第三移动件140b与第一内面111,且第二缓冲件171的相对两端部分别抵接第三移动件140b与第二内面115。在图4a所示的状态下,第一缓冲件170例如是处于压缩状态,其厚度小于第二缓冲件171的厚度。第三移动件140b可以是硬盘(hdd)或其他电子元件,通过第一缓冲件170与第二缓冲件171的支撑而未直接接触第一内面111与第二内面115,并且,第一缓冲件170与第二缓冲件171可起缓冲的效用,避免第三移动件140b受外力冲击而损坏。电子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内面111的第一散热件180与设置于第二内面115的第二散热件181,其中第一散热件180与第二散热件181可为散热片,且分别贴附于第一内面111与第二内面115。在图4a所示的状态下,第三移动件140b接触第一散热件180,以将硬盘(hdd)或其他电子元件运行时所产生的热导出。在第三移动件140b受牵引绳151b带动而沿移动方向d2朝向第二内面115移动后,第三移动件140b压缩第二缓冲件171,以使第三移动件140b接触第二散热件181,从而将硬盘(hdd)或其他电子元件运行时所产生的热导出,如图4b所示。此时,被压缩的第二缓冲件171的厚度小于被释放而回复至原形的第一缓冲件170的厚度。另一方面,若使电子装置100自图4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回复至图4a所示的闭合状态,弹性件156b的弹性回复力可带动第三移动件140b沿移动方向d2的反向朝向第一内面111移动,使得第三移动件140b回复至图4a所示的初始位置。在此同时,第二缓冲件171被释放而回复至原形,而第一缓冲件170再次被第三移动件140b压缩,并且,第三移动件140b再次接触第一散热件180。图5a与图5b分别是图1a与图1b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剖面示意图,且分别绘示出电子装置作动前后的状态。特别说明的是,图5a及图5b所示的电子装置100a与图3a及图3b所示的电子装置100大致相似,其中相似或相同的元件沿用相同的元件符号,且相似或相同的配置关系或作动方式于此不再赘述。以下就电子装置100a与电子装置100的差异处作说明。在图5a所示的状态下,每一个垫块160的第一导引部161位于第一机体110内,即凸出于第一内面111。其中,每一个第一导引部161可设有限位部161a,分别自第一导引部161的相对两侧延伸而出。自每一个第一导引部161的侧边延伸而出的限位部161a例如是平行于第一内面111,且延伸超出对应的开孔114,以避免每一个垫块160掉落出对应的开孔114外。第二移动件140a具有对应于这些第一导引部161设置的多个第二导引部141a,且每一个第一导引部161例如是通过对应的限位部161a抵接对应的第二导引部141a。在第二移动件140a受牵引绳151a带动而沿移动方向d朝向第一枢轴131移动后,每一个第一导引部161会受对应的第二导引部141a的推动,使得每一个垫块160沿垂直于移动方向d的移动方向d1在对应的开孔114内移动,并使每一个垫块160的局部移出对应的开孔114外,以及每一个垫块160的第一导引部161移入开孔114内,如图5b所示。其中,每一个第二导引部141a的朝向第一内面111的顶面可设有限位部141b,例如是配置用以限制第二移动件140a的移动行程,举例来说,当这些限位部141b分别与这些第一导引部161相抵接时,则第二移动件140a停止移动。另一方面,在使每一个垫块160的局部移出对应的开孔114外后,其对应的限位部161a与对应的第二导引部141a分离开来并抵接第一内面111,以避免每一个垫块160掉落出对应的开孔114外。在图5b所示的状态下,每一个垫块160的局部凸出于第一机体110的操作面110a(即键盘所在的表面),若使第一机体110的操作面110a(即键盘所在的表面)抵靠桌面,则这些垫块160可发挥支撑的效用,避免操作面110a(即键盘所在的表面)直接接触桌面而产生磨损。又或是,当电子装置100a摔落时,这些垫块160作为缓和冲击力所用。另一方面,若使电子装置100a自图5b所示的完全展开状态(即平板电脑模式)回复至图5a所示的闭合状态,弹性件156a的弹性回复力可带动第二移动件140a沿移动方向d的反向移动,使得第二移动件140a回复至图5a所示的初始位置。在此同时,每一个第一导引部161不再受对应的第二导引部141a的推动,使得每一个垫块160沿移动方向d1的反向在对应的开孔114内移动,并使每一个垫块160的第一导引部161移回第一机体110内,如图5a所示。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通过枢轴结构的旋转驱动牵引结构,使得移动件被牵引结构带动而相对于第一机体移动。在其一实施例中,在移动件相对于第一机体移动后,可使第一机体的内部与外界环境相连通,以让第一机体内部的电子元件运行时所产生的热可排放至外界。相对而言,若使移动件阻断第一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则可防止外界的灰尘或异物进入到第一机体内部。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移动件相对于第一机体移动后,可使垫块凸出于第一机体外,若使第一机体抵靠桌面,则垫块可发挥支撑的效用,避免磨损第一机体。在又一实施例中,在移动件相对于第一机体移动后,移动件能够与设置于第一机体内部的散热件相接触,移动件可以是硬盘(hdd)或其他电子元件,故硬盘(hdd)或其他电子元件运行时所产生的热可通过散热件导出。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
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