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及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540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键盘及计算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键盘及计算机。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而键盘是用于操作设备运行的一种指令和数据输入的装置,也是计算机的必不可少的装置,键盘是通过连接计算机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

现有的键盘是由一组按阵列方式装配在一起的按键开关组成,每按下一个键就相当于接通了相应的开关电路,把刻键的代码通过接口电路送入计算机;由于按键是直列的,而且键盘基本上是平的,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与此同时又由于现有的键盘基本都需要跟鼠标配合使用,不仅外出携带不方便,在使用键盘和鼠标时,手部需要从键盘拖到鼠标处,给工作增加了很多麻烦,使用也不方便,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键盘及计算机的结构以方便实际使用和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能够符合人体工程学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键盘,包括按键区和触摸板,所述按键区包括第一按键区、第二按键区和第三按键区,所述第一按键区的内侧边与所述第二按键区的内侧边形成夹角;

所述第一按键区的同排按键和所述第二按键区的同排按键的排列方式为手指自然摆放的弧形排列方式;

所述第一按键区与所述第二按键区之间设置有所述触摸板和位于所述触摸板上方的所述第三按键区。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按键都是按阵列方式装配在一起,且都是直列的,使用时,手指都需要放到按键上,而且两手需要并列放置,可能还会相接触,打字时间长后肩颈容易累,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不方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时,第一按键区与第二按键区形成夹角,因此打字时,手指可以放在键盘的两侧,符合人体工程学,且比其他键盘省力,不容易疲劳,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按键区与所述第二按键区内部设置有定位凸棱,且每两列按键之间设置有定位凸棱,防止打字时四指混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按键区和第二按键区内部的所有按键均为可拆卸按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按键区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滚动键。

需要说明的是,滚动键设置为滚轮或者触摸键,功能鼠标上的滚轮功能相同,因此使用该键盘后还可省略鼠标。现有技术中键盘和鼠标一般都是配套使用,不仅外出携带不方便,在使用键盘和鼠标时,手部需要从键盘拖到鼠标处,给工作增加了很多麻烦,使用也不方便,也降低了工作效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时,滚动键设置在第三按键区中间,使用时,所有的功能均可在键盘上操作实现,使用极其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按键区的内侧边与所述第二按键区的内侧边形成夹角在45°~6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使用环境不同和人体差异,所以设计时,需要考虑键盘的实用性,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同时将夹角设置在45°~6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按键区和所述第二按键区内部均设置有四列按键。

进一步的,键盘还包括滑动手托,所述滑动手托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按键区与所述第二按键区的尾端。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手托包括手托主体、拉杆、滑块、导轨和密封带,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拉杆之间设置所述导轨,所述导轨表面设置有所述滑块,所述密封带覆盖在所述导轨和所述滑块表面。

进一步的,键盘还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位于键盘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能够符合人体工程学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包括显示器、主机和上述所述的键盘,所述键盘与所述主机有线或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键盘,包括按键区和触摸板,按键区包括第一按键区、第二按键区和第三按键区,第一按键区的内侧边与第二按键区的内侧边形成夹角;第一按键区的同排按键和第二按键区的同排按键的排列方式为手指自然摆放的弧形排列方式;第一按键区与第二按键区之间设置有触摸板和位于触摸板上方的第三按键区。由于第一按键区的内侧边与第二按键区的内侧边形成夹角,因此打字时,手指可以放在键盘的两侧,打字时,两只手之间的距离会增大,符合人体工程学,且比其他键盘省力,打字时间长后肩颈也不容易劳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键盘和鼠标一般都是配套使用,不仅外出携带不方便,在使用键盘和鼠标时,手部需要从键盘拖到鼠标处,给工作增加了很多麻烦,使用也不方便,也降低了工作效率。而滚动键设置在第三按键区中间,使用时,所有的功能均可在键盘上操作实现,使用极其方便。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包括显示器、主机和上述的键盘,实现了与上述键盘相同的有益效果,在这里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键盘的滑动手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键盘的滑动手托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键盘固定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按键区;2-第二按键区;21-滚动键;3-第三按键区;4-触摸板;5-滑动手托;51-手托主体;52-拉杆;53-滑块;54-导轨;6-第四按键区;7-键盘固定螺丝孔;8-键盘;9-电脑桌键盘托板;10-固定卡件;11-键盘固定螺丝;12-键盘固定螺丝压盖;13-压垫;14-增厚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详细描述本实施例1和2的键盘和计算机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键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键盘的滑动手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键盘的滑动手托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键盘固定装置的结构图。其中,各序号标注结构如下:1-第一按键区;2-第二按键区;21-滚动键;3-第三按键区;4-触摸板;5-滑动手托;51-手托主体;52-拉杆;53-滑块;54-导轨;55-密封带;6-第四按键区;7-键盘固定螺丝孔;8-键盘;9-电脑桌键盘托板;10-固定卡件;11-键盘固定螺丝;12-键盘固定螺丝压盖;13-压垫;14-增厚垫片。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键盘,能够符合人体工程学且使用方便,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键盘,包括按键区和触摸板4,按键区包括第一按键区1、第二按键区2和第三按键区3,第一按键区1的内侧边与第二按键区2的内侧边形成夹角;

第一按键区1的同排按键和第二按键区2的同排按键的排列方式为手指自然摆放的弧形排列方式;

第一按键区1与第二按键区2之间设置有梯形触摸板4和位于触摸板4上方的第三按键区3。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键盘的按键都是按阵列方式装配在一起的,而且都是直列的,在使用过程中,全部手指都需要放到按键上,而且两只手需要并列放置,敲打键盘可能还会相接触,打字时间长后肩颈容易累,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不方便。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时,第一按键区1与第二按键区2形成夹角,因此打字时,手指可以放在键盘的两侧,打字时,两只手之间的距离会增大,第一按键区1与第二按键区2按键为弧形排列,正是手指放置的弧度,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该键盘打字时,与其他键盘相比会更加省力,而且长时间打字时间后肩颈也不容易劳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具体的,第三按键区3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滚动键21。

需要说明的是,滚动键21设置为滚轮或者触摸键,功能鼠标上的滚轮功能相同,因此使用该键盘后还可省略鼠标。现有技术中键盘和鼠标一般都是配套使用,不仅外出携带不方便,在使用键盘和鼠标时,手部需要从键盘拖到鼠标处,给工作增加了很多麻烦,使用也不方便,也降低了工作效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时,滚动键21设置在第三按键区3中间,使用时,所有的功能均可在键盘上操作实现,使用极其方便。

还需要说明的是,触摸板4可设置为光机式触摸板4,也可以设置为其他触摸板4,只要能够实现控制光标键移动即可,因此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具体的,第一按键区1的内侧边与第二按键区2的内侧边形成夹角在45°~6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使用环境不同和人体差异,所以设计时,需要考虑键盘的实用性,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同时将夹角设置在45°~60°之间。

所述按键区内部的所有按键均为指令跟换按键。需要说明的指令跟换按键定义是,键盘输出的字符跟随按键标识的字符,把按键拆卸调换,输出字符设置也跟着调换。可根据个人喜好和习惯更换按键,能够大大提高打字速度,而且如果键盘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按键坏掉后,也可更换新的按键,无需在更换整个键盘。

具体的,第一按键区1与第二按键区2内部设置有定位凸棱,且每两列按键之间设置有定位凸棱,防止打字时四指混淆,提高打字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按键区1内部的定位凸棱与第二按键区2内部的定位凸棱之间形成的夹角与第一按键区1与第二按键区2形成夹角相同;在防止打字时四指混淆的同时,还非常适合盲打。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按键区1和第二按键区2内部均设置有四列按键,因此该键盘为八指道键盘,每侧的键盘均是从小拇指到食指各占一列按键,因此每列按键形成一个指道,打字时手指只在该列按键前后移动即可,不需要挪到其他指道,这也是其他键盘不具备的。

具体的,键盘还包括第四按键区6,第四按键区6内部的按键分布在键盘的边缘处。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按键区6内部的按键为平时使用较少的功能按键,保证了各种操作系统兼容性,但这些按键设置在键盘表面的边缘处,在需要使用的时候,不会跟第一按键区1、第二按键区2和第三按键区3内部的按键混淆,更加容易记清楚按键的种类,因此使用极其方便。

第一键区1跟第二键区3的按键还可以作为光标控制键,打开这个功能后就可以用字符键控制光标了,第一键区1内侧两列按键都为横向光标移动键,第二键区3内侧两列按键为竖向光标移动键,这四列按键可以小幅度前后滑动,实现光标正反方向移动,滑动幅度决定光标移动速度。一个按键滑动虽然可以实现光标移动速度,但是设计用两个键同时控制,因为这里两个键滑动的幅度为一个乘积关系,比如说,一个按键滑动5毫米,另外一个滑动7毫米,就相当于滑动了35毫米,大幅度增加调节范围,因此虽然一个只有10个级别的调节范围,但两个就可以实现100个级别的范围。第一键区1和第二键区3外侧的左右两列按键可以作为中间左右两列控制键的锁紧键,一列锁紧键对应一列控制键,按下锁紧键之后,对应的控制键就滑不动了,这样更容易控制。

具体的,键盘还包括滑动手托5,滑动手托5分别位于第一按键区1与第二按键区2的尾端,直接用手可以拖动,这样打字时手不用离开滑动手托5,使用极其方便。

还需要说明的是,滑动手托5包括手托主体51、滑块53和至少两个拉杆52,且两个相邻的拉杆52之间设置滑块53。

由于键盘内部设置有与滑块53相配合的导轨54,导轨54安装在竖排案件下方,并设置在滑动手托5下方,同时导轨54上方还覆盖有密封带55,所以滑块53在导轨54和密封带55之间移动,滑块53的刃把密封带55拱起,滑块过去之后密封带55重新盖在导轨54上面,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将滑块53夹在导轨54中间,不会脱离。

还需要说明的是,滑动手托5的结构不仅限于上述所说的结构,只要能够使滑动手托滑动5即可,因此滑动手托5的结构就不一一举例说明。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滑动手托5使用时的灵活度,良好的润滑是不可缺的,同时为了防止润滑油泄露和灰尘进入,所以才会用到上述的密封带将导轨密封。

还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带55的底部还设置有齿结构,滑块内设有凹槽结构,齿的两侧有凸起结构对应滑块53内凹槽,滑块53里面的凹槽约束密封带55离开导轨54的位置,能够使密封带55与滑块53以及导轨54接触更加紧密,而且密封带55的结构不仅限于平面密封带和具有齿条结构的密封带,只要能够实现紧贴导轨滑块的密封作用即可,因此密封带55的结构就不一一举例说明。

还需要说明的是,手托表面是软的,里面有一个可左右滚动的圆柱,手放在手托上面可以感觉的到圆柱所在位置的凸起,手托前后移动,带动圆柱在手托内左右移动,根据感觉到的凸起位置得知手指所在那一排按键大致位置,可以更好的前后定位。为解决按键紧凑防止按错键,因此手托里还有一个按键,手压在手托按键上的时候,就会控制只让手指大致位置的那排按键起作用,其他的按键缩下去,这样手放在手托上带动手托移动,手托就会带动按键的起伏,就能降低按错按键的可能。

具体的,键盘表面设置有多个风冷孔,能够向外吹风,当使用者感到天气较热时,可以将风冷功能开启,风冷孔可向外吹风,使用者使用时也会感到舒适。冬天比较冷,键盘的后侧设置有电源插口,可插接电热手套,能够为电热手套进行供电暖手。同时键盘还设有电感加热功能,内置微型电磁炉,打开电磁炉开关,戴上设有钢丝布的专用手套,跟戴电热手套有同样暖手的作用,但比电热手套方便,不用连线,不易损坏,功率只有做饭用的电磁炉的千分之一,功率小辐射自然也小。同时键盘上设有热冷调节旋钮,用于调节加热和风冷。

具体的,键盘还包括键盘固定螺丝孔7,位于键盘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键盘固定螺丝11在设有孔的键盘固定螺丝压盖12配合下通过键盘固定螺丝孔7的连接,能够将键盘8固定于电脑桌键盘托板9上,避免键盘随意移动,对打字速度造成影响。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键盘,包括按键区和触摸板4,按键区包括第一按键区1、第二按键区2和第三按键区3,第一按键区1与第二按键区2形成夹角;第一按键区1的同排按键和第二按键区2的同排按键的排列方式为手指自然摆放的弧形排列方式;第一按键区1与第二按键区2之间设置有触摸板4和第三按键区3;由于第一按键区1与第二按键区2形成夹角,因此打字时,手指可以放在键盘的两侧,打字时,两只手之间的距离会增大,能够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该键盘打字时,与其他键盘相比会更加省力,而且长时间打字后肩颈也不容易劳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包括显示器、主机和上述的键盘8,键盘8与主机有线或无线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包括显示器、主机和上述的键盘8,实现了与上述键盘8相同的有益效果,即第一按键区1与第二按键区2形成夹角,在打字时,手指可以放在键盘8的两侧,符合人体工程学,且比其他键盘8省力,不容易疲劳,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键盘8可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避免键盘8随意移动;其中固定装置包括托板9、固定卡件10;键盘8通过两侧的键盘固定螺丝孔7固定于固定卡件10与键盘托板9之间。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电脑桌上的键盘托板9的厚度不够无法使键盘夹紧时,在压垫13和托板9之间还设置有增厚垫片14,可保证键盘8的牢靠。

当计算机为笔记本电脑时,采用该键盘8的设计,在使用该笔记本电脑时,使用者不容易疲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