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车牌照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5340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物联网车牌照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联网车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联网车牌照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车牌是悬挂在车子前后的板材,车牌号码是车辆的“身份证”,是区别其他机动车辆的一项重要信息。普通车牌的弊端很多,如车牌所反应的内部信息量太少,不能与监管部门形成经常性的联系,导致被盗车,超期服役车,脱逃赋税的车辆横行,造成诸多安全隐患。

随着汽车数量的迅猛增加,高科技技术使车牌号码的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交管部门采用传统的视频监控方法对车辆进行管理显得力不从心。目前的电子牌照采取芯片,但是芯片内仅存储车牌号,这种车牌由于制作方法简单,芯片容易仿造,会出现被其他车辆套牌、串牌等情况;另外,套牌车、克隆车牌、偷窃车辆、黑车揽客、飙车、窃车强劫、遮盖车牌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都只能采用目前公安司法部门的监控手段进行执法,车辆意外失踪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并破案,费时费力,平时为了减少无牌驾驶,须人工检查,并记录数据,工作繁琐,为汽车管理检查带来繁重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物联网车牌照系统装置,使车辆不需要视频监控,交管部门可以全程自动无线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物联网车牌照系统装置,包括电子车牌照、监测基站和终端处理系统,所述监测基站与所述电子车牌照信号连接,所述监测基站与所述终端处理系统信号连接;所述电子车牌照包括底部基材片、防伪标识部件和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所述底部基材片上喷涂有车牌号码,所述防伪标识部件和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固定设置在底部基材片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覆盖膜片,所述覆盖膜片覆盖于所述防伪标识部件、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及底部基材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伪标识部件和所述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通过镶嵌而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基材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由天线和射频器件电连接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伪标识采用三维立体防伪标识部件或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为防伪图层、纸质、塑料或者陶瓷。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基站连接地感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基站连接IP摄像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电子手段进行不停车的车牌快速识别,更加详细的了解车辆的运行情况包括:位置、速度、行车记录以及有无违法违规行为,达到全程监管服务的目的,使每一辆运行的车辆完全透明起来,交管部门可以更好的进行管理,通过防伪标识部件进行外观上的直接防伪鉴别,通过内外双层防伪,从而大大提高了车牌照的防伪性能,同时对高速飙车,窃车抢劫,刑事案件的侦破等高危环境起到预防和警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终端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牌照内部芯片功能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车牌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子车牌照 11、底部基材片 12、防伪标识部件

13、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 2、监测基站 3、终端处理系统

4、远程中心数据库 5、后台应用平台 6、芯片

61、控制模块 62、电源模块 63、读写器

64、存储模块 65、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例物联网车牌照系统装置包括电子车牌照1、监测基站2和终端处理系统3,监测基站2用于监测移动交通工具时,移动交通工具可以是汽车,摩托车等车辆。监测基站通过覆盖范围内经过的车辆,动态感应车牌号对应的信息。工作原理为:读写器通过天线发送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感应磁场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从电子车牌照1向读写器发送自身的电子车牌信息,并且发送给终端处理系统3进行处理。监测基站射频识别读卡器连接后台云终端处理系统,终端处理系统3包括后台应用平台5和远程中心数据库4,监测基站2在检测到移动交通工具时,从设置在移动交通工具内的电子车牌读取电子车牌信息,发送给后台应用平台5。后台应用平台5从远程中心数据库4获取与电子车牌信息对应的交通工具信息,并显示。可以为多层级对应交管不同部门进行分管。

如图4所示,电子车牌照包括底部基材片11、防伪标识部件12和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13,底部基材片11上喷涂有车牌号码,防伪标识部件12和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13固定设置在底部基材片上。还包括覆盖膜片,覆盖膜片采用透明塑料薄膜实现,覆盖膜片覆盖于防伪标识部件12、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12及底部基材片11上,覆盖膜片与防伪标识部件、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底部基材片通过热复合方式而覆盖结合,通过热复合方式而覆盖结合,不仅更加简单而可靠,且不易脱离,利于防伪。覆盖膜片上涂敷一层不干胶层,在不干胶层上粘贴一层离型层,采用不干胶贴纸的方式,可以使该机动车牌照更加方便粘贴到机动车的挡风玻璃上。可以粘贴在机动车辆的挡风玻璃的内侧靠上部分,一旦粘贴,不能被完整取下,几乎无法被盗窃,具有极好的防伪效果。同时,由于粘贴位置较高,利于观察和识别。可以作为现有的悬挂在外部车牌的一个比对补充使用,如果外部的车牌被盗窃,由于内部的车牌无法盗窃而致使外部被盗窃的车牌物比对参考而无法使用。

防伪标识部件12和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13还可以通过镶嵌而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基材片上。底部基材片优选地采用塑料材质,最好选用硬质塑料,例如ABS材质,保证车牌的强度,并且不干扰信号传输。防伪标识部件采用二维码或三维立体防伪标识部件,具有较高的防伪性能,防伪标识部件是薄膜型,车牌照系统更平整。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为纸质或者陶瓷,电子车牌照的工作频率为902Mhz-928MHZ。通过内部嵌入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为防伪图层、纸质、塑料或者陶瓷,可以采用电子手段进行不停车快速识别,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由天线和射频器件电连接构成,采用无源RFID部件可以减小该机动车牌照体积,而更轻薄。

监测基站2连接IP摄像机,通过IP摄像机获取物理车牌信息,发送给后台应用平台5;监测基站2连接地感线圈,如果有车辆通过路卡,会先触发地感线圈,从而获取电子车牌数据并上报给终端处理系统3。监测基站2还包括通用控制器,用于监测移动交通工具,高频阅读器,用于读取电子车牌的各种信息。通过后台应用平台5根据扫描或者图像识别出的车牌信息与远程中心数据库4获取的车辆详细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较结果可以判定该车辆是否为套牌车辆,同时对遮盖车牌,克隆车牌,是否有违章记录,或者为盗窃车辆,有无罚款未缴等等进行检测,可以大大提高公安部门的工作效率。

如图3所示,射频器件采用RFID芯片,RFID芯片包括读写器63、控制模块61、存储模块64、通信模块65和电源模块62,控制模块61分别与读写器63、存储模块64、通信模块65和电源模块62连接,通信模块65与终端处理系统3通过无线网络连接。RFID芯片内设有GPS模块、速度传感器和存储模块,可以随时处理和存储车辆运行的动态信息,实现车牌照的动态监控,便于车辆智能化管理,电子车牌通过视频器件与基站通讯。

各车辆的牌照编码信息已进入终端处理系统,无线射频通信识别电子部件可以对接VIN车辆识别或OBD车辆精准数据采集。为保证电子牌照的采用,交通局需要在道路设置监测点,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某一测试点时,根据测试装置发出的激励脉冲,车辆电子牌照接收到激励信号后会发出自身存储的静态信息参数,测试装置接收到静态信息参数后,首先判断该静态信息参数是否有效,若有效,测试装置发出确认信号让车辆电子牌照接收后停止发出静态信息参数,若无效,则测试装置迅速发出报警信号到终端处理系统,以便管理人员迅速采取措施。若某车辆无电子牌照或将电子牌照关闭时,则通过道路的测试点时,该测试点测到车辆通过,而无应答,则认为该车辆为无照车,迅速发出报警信号到终端处理系统,以便管理人员迅速采取措施。

控制模块61与电子油路矢量阀门连接,电子油路阀门对流量的采集报警控制车辆的限速功能,电子油路矢量阀门包括电子流量传感器、校验通信芯片和矢量闭合阀,电子流量传感器、校验通信芯片和矢量闭合阀均与所述芯片连接。电子流量传感器和矢量闭合阀由校验芯片实时采集数据,数据异常将视为突发事件信号,由校验芯片传递信息给芯片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管权限报警或锁死油路。控制模块与电子油路矢量阀门组合动作,主要管制车辆的行驶速度对飙车,盗窃车辆和窃车抢劫后逃逸进行有效控制。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监测基站读取电子车牌信息,发送给终端处理系统。终端处理系统的后台应用平台根据扫描或者图像识别出的物理车牌信息与远程中心数据库获取的车辆详细数据进行比对,作出判断,发现违章车辆及时采取措施作出相应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子手段进行不停车的车牌快速识别,更加详细的了解车辆的运行情况包括:位置、速度、行车记录以及有无违法违规行为,达到全程监管服务的目的,使每一辆运行的车辆完全透明起来,交管部门可以更好的进行管理,通过防伪标识部件进行外观上的直接防伪鉴别,通过内外双层防伪,从而大大提高了车牌照的防伪性能,同时对高速飙车,窃车抢劫等高危环境起到预防和警示的作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