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医疗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806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标签,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医疗标签。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非常简单,一般情况,医院采购医疗设备仪器以后,将其基本情况和相关信息人工登记存档,然后将这些档案存入电脑。而此后的设备仪器位置变迁、维修情况、设备仪器当前运行状态等信息就不会记录在设备仪器档案里,即购进后的医疗设备仪器的档案就不再进行维护。医疗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就无法体现在医疗设备仪器管理系统中,致使管理者无法及时掌握到医疗设备仪器的相关信息。另外,传统管理业务不仅劳动强度大且过程繁琐,科室人员在遵循资产清单的情况下对照实物逐件确认,并将最后确认信息录入服务器中进行更新。这种管理方法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严重影响了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医疗设备仪器进行管理的智能医疗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医疗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所述的标签本体设置光传感器,所述的光传感器连接无线控制芯片,所述的无线控制芯片连接标签拆除管理电路器件,所述的标签拆除管理电路器件具有以下电路模块:

A/D转换模块,用于对采集光传感器采集过来的光照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形成光照数字量;

比较器模块,用于将光照数字量与预设的光照标准值进行对比,当所述的光照数字量高于预设光照标准值时,向基站端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地,无线控制芯片还连接能检测所述的标签本体活动行为的三轴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医疗标签具有向所述的基站端发送无线信号的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标签本体具有可充电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医疗标签定时向所述的基站端发送无线信号。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医疗标签,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医疗标签能给医院设备仪器进行跟踪管理,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安装在设备仪器上的智能医疗标签实时发送信息给控制中心,以实现对设备仪器进行定位、盘点等实时跟踪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医疗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智能医疗标签,包括标签本体100,标签本体100设置光传感器20,光传感器20连接无线控制芯片30,无线控制芯片30连接标签拆除管理电路器件40,标签拆除管理电路器件40具有以下电路模块:

A/D转换模块401,用于对采集光传感器20采集过来的光照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形成光照数字量;

比较器模块402,用于将光照数字量与预设的光照标准值进行对比,当光照数字量高于预设光照标准值时,向基站端发送报警信息。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该无线控制芯片30还连接能检测所述的标签本体100活动行为的三轴传感器50。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该智能医疗标签具有向所述的基站端发送无线信号的天线60。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该标签本体100具有可充电电池70。

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该智能医疗标签定时向所述的发送无线信号。

下面更进一步说明如下:

1)定位

智能医疗标签内置无线控制芯片CC1110,定时发送信息给基站端(移动时1秒刷新一次,静止时12s一次),网络侧根据收到的特征码、RSSI等信息判断设备仪器型号及位置。

2)防拆功能

智能医疗标签内侧放置光传感器,拆除标签时,光传感器判断到智能医疗标签拆除动作,主动发送告警信息给基站端(在特定区域,网络侧可以判断是否进行告警通告,或无效告警)。

3)三轴传感器

用于监测智能医疗标签活动行为,判断终端是否被拿取、移动等,当检测到标签移动时,每秒发送一次移动信息给基站端,当检测到仪器未移动时,可降低标签刷新频率(12s)。

经实践证实,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医疗标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医疗标签能给医院设备仪器进行跟踪管理,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安装在设备仪器上的智能医疗标签实时发送信息给控制中心,以实现对设备仪器进行定位、盘点等实时跟踪管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