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感应按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2242阅读:10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摸感应按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感应按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上的触摸是通过使用LCD,FFC等软排线来实现的,而上述方法造价很高,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现有的电子产品触摸和按键是分开实现的,无法实现触摸和按键触感同时共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摸感应按键, 解决了触摸造价高、触摸按键触感不能同时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触摸和按键触感同时共存,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触摸感应按键,包括硅胶按键和金属弹片膜,所述硅胶按键的背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排布有多个感应网格,所述感应网格的中心设有凸起,所述金属弹片膜一端抵触在硅胶按键对应的凹槽内,所述金属弹片膜上设有与凸起一一对应的弹片,所述弹片膜另一端固连有触摸板。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用手触摸硅胶按键的正面,当手指置于与感应网格对应的硅胶按键上时,触摸感应信号经过金属弹片传输给触控板,触控板将感应信号值传输给外部的控制芯片进行处理,以识别出手指的滑动方向;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硅胶按键,触摸板,弹片膜的组合设计,实现触摸和按键触感并存,降低成本。

为了进一步实现按键触感和触摸功能,所述硅胶按键的正面排布有多个与感应网格一一对应的触摸网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网格设有5个,其中3个感应网格的中心连接成一条水平线段,另外2个感应网格在水平线段中心的垂直方向上且关于水平线段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呈圆柱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硅胶按键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硅胶按键,2触摸网格,3触摸板,4金属弹片膜,5弹片,6感应网格,7凸起,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的一种触摸感应按键,包括硅胶按键1和金属弹片膜4,硅胶按键1的背面设置有凹槽8,凹槽8上排布有5个感应网格6,硅胶按键1的正面排布有多个与感应网格6一一对应的触摸网格2,感应网格6的中心设有凸起7,金属弹片膜4一端抵触在硅胶按键1对应的凹槽8内,金属弹片膜4上设有与凸起7一一对应的弹片5,金属弹片膜4另一端设有触摸板3,凸起7呈圆柱形。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感应网格6的排布位置具体的为, 5个感应网格的中心分别为A、B、C、D、E,其中A、C和B依次相连成一条水平线段AB,D、C和E点依次相连成一条竖直线段DE,AB垂直于DE,另外感应网格D点和E点关于AB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用手触摸硅胶按键1的正面,当手指置于触摸网格2上时,触摸感应信号经过弹片5传输给触摸板3,触摸板3将感应信号值传输给外部的控制芯片进行处理,以识别出手指的滑动方向;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硅胶按键1,触摸板3,金属弹片膜4的组合设计,实现触摸和按键触感并存,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