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屏及触摸屏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223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摸屏及触摸屏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及触摸屏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投射式互感应式电容触摸屏一般采用两层ITO膜,形成矩阵式分布,以感应线路和驱动线路交叉分布作为电容矩阵,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当用户触摸屏幕时,手指头吸收走一个很小的电流,通过对感应线路和驱动线路的扫描,检测到触碰位置的电容变化,触摸屏将检测到的信号输送到IC中进行计算,从而算出手指触碰点位置。静电释放的电荷(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从侧面击打进入感应线路或者驱动线路会造成电极走线的损坏,从而导致死机或者触摸不灵。因此,需要在电极走线周围设置地线。

随着消费者对电子产品设备的外观及使用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触摸屏边框希望做的越来越窄,甚至无边框,以使产品具有更强大的表现力。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窄边框,在传统的可视区及边框区均采用为非可见物质的ITO,这样,在实现无边框触摸屏的同时降低了加工成本。但是由于ITO导电薄膜的抗静电能力差,会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电子产品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窄边框的触摸屏的抗静电能力差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触摸屏。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触摸屏,包括基膜、ITO导电图案及地线,所述ITO导电图案及地线形成在所述基膜的一侧表面,所述地线设置在所述ITO导电图案的边缘外侧,所述地线包括ITO地线及银浆地线,所述银浆地线位于所述ITO地线的外侧,所述基膜包括可视区及边框区,所述ITO导电图案及所述ITO地线位于所述可视区内,所述银浆地线位于所述边框区内,所述ITO地线的一端与所述ITO导电图案连接,所述ITO地线的另一端断开,所述银浆地线的一端与所述ITO导电图案连接,所述银浆地线的另一端断开。

可选地,所述ITO地线的宽度为0.15~0.25mm、所述银浆地线的宽度为0.25~0.35mm。

可选地,所述ITO导电图案由多根ITO走线形成,距离所述ITO地线最近的所述ITO走线与所述ITO地线的距离为0.2~0.3mm。

可选地,所述ITO导电图案包括发射线路层及接收线路层,所述接收线路层位于所述发射线路层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基膜还包括压合区,所述压合区位于所述可视区的一端,所述压合区上设置有压合PIN脚,所述压合PIN脚的一端与所述ITO导电图案连接,所述压合区内位于所述压合PIN脚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压合PIN脚的导电胶。

可选地,所述压合PIN脚为银浆走线。

可选地,所述ITO地线的一端通过所述压合PIN脚与所述ITO导电图案连接,所述银浆地线的一端通过所述压合PIN脚与所述ITO导电图案连接。

可选地,所述触摸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ITO导电图案上方且覆盖所述ITO导电图案的玻璃盖板,且所述玻璃盖板通过光学胶与所述ITO导电图案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摸屏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触摸屏。

可选地,所述触摸屏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摸屏,设置在ITO导电图案外侧的地线包括ITO地线及银浆地线,且银浆地线位于所述ITO地线的外侧,将地线设置为ITO地线与银浆地线的双线设计,在能够不影响窄屛的前提条件下,提高地线的抗静电能力,使触摸屏兼顾ITO走线触摸屏设计理念的同时,又保证了具有足够高的抗静电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基膜;11、压合区;111、压合PIN脚;

2、ITO导电图案;21、发射线路层;22、接收线路层;

3、地线;31、ITO地线;32、银浆地线;

4、柔性电路板;

5、玻璃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包括基膜1、ITO导电图案2及地线3,所述ITO导电图案2及地线3形成在所述基膜1的一侧表面,所述地线3设置在所述ITO导电图案2的边缘外侧,所述地线3包括ITO地线31及银浆地线32,所述银浆地线32位于所述ITO地线31的外侧,所述基膜1包括可视区及边框区,所述ITO导电图案2及所述ITO地线31位于所述可视区内,所述银浆地线32位于所述边框区内,所述ITO地线31的一端与所述ITO导电图案2连接,所述ITO地线31的另一端断开,所述银浆地线32的一端与所述ITO导电图案2连接,所述银浆地线32的另一端断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ITO地线31的宽度为0.15mm、所述银浆地线32的宽度为0.3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ITO导电图案2由多根ITO走线形成,距离所述ITO地线31最近的所述ITO走线与ITO地线31的距离为0.2-0.3mm。距离所述ITO地线31最近的所述ITO走线与ITO地线31的距离扩大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以使所述ITO导电图案2的ITO走线免遭静电破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ITO导电图案2包括发射线路层21及接收线路层22,所述接收线路层22位于所述发射线路层21的上方。

如图1所示,基膜1还包括压合区11,所述压合区11位于所述可视区的一端,所述压合区11上设置有压合PIN脚111,所述压合PIN脚111的一端与所述ITO导电图案2连接,所述压合区11内位于所述压合PIN脚11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4与所述压合PIN脚111的导电胶(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胶为异方性导电胶。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PIN脚111为银浆走线,所述ITO地线31的一端通过所述压合PIN脚111与所述ITO导电图案2连接,所述银浆地线32的一端通过所述压合PIN脚111与所述ITO导电图案2连接。

如图1所述,所述触摸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ITO导电图案2上方且覆盖所述ITO导电图案2的玻璃盖板5,且所述玻璃盖板5通过光学胶与所述ITO导电图案2连接。所述玻璃盖板5的下方对应于所述边框区的区域设置有油墨层(图中未示出),所述油墨层用于遮挡所述边框区内的银浆地线32。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ITO地线的宽度为0.2mm,所述银浆地线的宽度为0.3mm。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ITO地线的宽度为0.25mm,所述银浆地线的宽度为0.3mm。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ITO地线的宽度为0.25mm,所述银浆地线的宽度为0.25mm。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终端设备为手机。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屏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

对比例1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地线为ITO地线,所述ITO地线的宽度为0.5mm。

对上述触摸屏进行空气放电的性能测试,得到的测试结果填入表1。

表1

由表1可知,当触摸屏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线设计的地线时,不仅能够通过4KV的空气放电测试,还能够通过8KV的空气放电测试,而当触摸屏采用的地线设计为全ITO设计时,甚至不能通过4KV的空气放电测试。由上述结论可知,采用ITO地线及银浆地线的地线双线设计,能够增强其抗静电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延长其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设置在ITO导电图案外侧的地线包括ITO地线及银浆地线,且银浆地线位于所述ITO地线的外侧,将地线设置为ITO地线与银浆地线的双线设计,在能够不影响窄屛的前提条件下,提高地线的抗静电能力,使触摸屏兼顾ITO走线触摸屏设计理念的同时,又保证了具有足够高的抗静电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