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支付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2670发布日期:2018-08-10 14:1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付手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支付手环。



背景技术:

手环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装饰品,其佩戴在用户手腕上,设置有花纹、图形等装饰性图案,从而起到装饰的装置,具有美感。早在古代,智能穿戴的概念就已经被一些人提出了,如在明朝,就已经有了一种可让人佩戴在手指上,方便计算的珠算戒指。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处理器的低功耗及高精度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设备越发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智能手环无疑是目前热门的可穿戴科技潮流产品。

智能手环作为一款穿戴式智能设备,其内部设置有智能处理器,具有信息存储、智能提醒等功能。目前智能手环主要用于健康监控方面,通过佩戴智能手环,用于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和饮食等实时数据,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还能够通过网络将这些数据上传到互联网上,实现共享的功能。

智能支付手环因其穿戴方便、支付快捷的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现有智能支付手环采用NFC卡实现NFC近场支付,在使用时因NFC信号微弱,所以必须将NFC线圈做很大才能满足合适的通信距离,从而导致现有的智能支付手环的尺寸普遍较大,不仅影响佩戴舒适性,也影响其外观的美观。

因此,设计一种非接触式支付手环,在满足较远的通信距离要求的同时,可以做到很小的线圈尺寸,从而可以缩小手环的尺寸,提升手环的佩戴舒适性,又不影响其外观,显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支付手环。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接触式支付手环,包括电源模块以及依次连接的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安全模块和支付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安全模块和支付模块由电源模块集中供电,所述传感器模块为NFC天线,所述支付模块包括Boost NFC放大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供电单元和电源处理电路,所述电源处理电路包括充放电处理电路和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为MCU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安全模块为SE芯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块为LED显示屏。

进一步地,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实现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通信,完成支付信息数据交互。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Boost NFC放大芯片,能够将NFC线圈做到很小,从而在不影响手环外观的同时,满足NFC通讯距离要求;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一种非接触式支付手环,包括电源模块以及依次连接的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安全模块和支付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安全模块和支付模块由电源模块集中供电,所述传感器模块为NFC天线,所述支付模块包括Boost NFC放大芯片,所述Boost NFC放大芯片具体选用sky1332芯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供电单元和电源处理电路,所述电源处理电路包括充放电处理电路和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所述控制模块为MCU处理器。

所述安全模块为SE芯片,用于存储用户安全敏感信息,具体选用RC1001安全芯片,其通过7816接口与MCU处理器进行数据传输,通过SPI接口与sky1332芯片进行数据传输。

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支付信息。

所述显示模块为LED显示屏。

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实现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通信,完成支付信息数据交互,如公交卡消费信息,金融消费信息等。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手环靠近读卡器时,NFC天线主动感知NFC信号,并经MCU处理器控制sky1332芯片主动发出NFC信号,与读卡器进行交互,完成支付,同时经SPI接口将NFC信息传输至RC1001安全芯片,MCU处理器通过7816接口与RC1001安全芯片进行通信,获取用户金融支付内容,并在LED显示屏上显示,还可通过蓝牙模块将用户金融支付内容传输到手机等移动终端上。

本实用新型可替代不同的金融卡和公交卡,为用户节约找卡时间,采用非接触式支付模块,为用户带来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上述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