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安全加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5629发布日期:2018-06-12 21:2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安全加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安全加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普及到平常百姓家当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互联网交流、观看视频,网上冲浪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而又崭新的时代,计算机已经从功能单一、体积较大发展到了功能复杂、体积微小、资源网络化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内部信息安全问题,目前,人们为了避免他人看到自己计算机内部信息,会对计算机进行密码设定,但是这种方法容易破解,降低了计算机的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计算机安全加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安全加密系统,具备对计算机内部信息进行加密,提高计算机内部信息安全性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计算机加密都是通过密码加密,安全性较低,从而导致计算机内部信息容易泄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安全加密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数字按钮,所述控制面板的正面且位于数字按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纹识别器,所述壳体的正面且位于指纹识别器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电源开关,所述壳体的正面且位于电源开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器,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处理器,所述壳体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无线传输器,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处理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内存卡,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第一内存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内存卡,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第二内存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据对比器,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数据对比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源块,所述数字按钮、指纹识别器和人脸识别器的输出端均与数据对比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对比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内存卡和第二内存卡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且位于电源开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提示灯,所述提示灯为绿色LED灯,所述壳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提示灯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且位于提示灯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数据传输口,所述壳体的正面且位于第二数据传输口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数据传输口,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口的输出端与第一内存卡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口的输出端与第二内存卡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电源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备用电源,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壳体的右侧开设有散热窗,所述备用电源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控制面板、数字按钮、指纹识别器、电源开关、人脸识别器、处理器、无线传输器、第一内存卡、第二内存卡、数据对比器和电源块的配合,解决了传统计算机加密都是数字密码进行加密,安全性较差,从而导致计算机内部信息容易出现泄露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提示灯,当电源块进行正常供电时,提示灯进行绿色灯光提醒,通过设置了蜂鸣器,当使用者连续输错密码,且指纹识别与人脸识别与预设数据不匹配时,蜂鸣器进行蜂鸣警报,通过设置了第二数据传输口和第一数据传输口,方便使用者通过第二数据传输口和第一数据传输口,接收电脑内部信息数据和向电脑内部传输数据,通过设置了备用电源,防止突然断电,导致数据传输突然中断的问题,通过设置了底座,增强了壳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了散热窗,提高了壳体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图。

图中:1壳体、2控制面板、3数字按钮、4指纹识别器、5提示灯、6电源开关、7人脸识别器、8蜂鸣器、9第一数据传输口、10第二数据传输口、11处理器、12无线传输器、13第一内存卡、14第二内存卡、15数据对比器、16电源块、17备用电源、18底座、19散热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计算机安全加密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数字按钮3,控制面板2的正面且位于数字按钮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纹识别器4,壳体1的正面且位于指纹识别器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电源开关6,壳体1的正面且位于电源开关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提示灯5,提示灯5为绿色LED灯,壳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8,处理器11的输出端与提示灯5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处理器11的输出端与蜂鸣器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了提示灯5,当电源块16进行正常供电时,提示灯5进行绿色灯光提醒,通过设置了蜂鸣器8,当使用者连续输错密码,且指纹识别与人脸识别与预设数据不匹配时,蜂鸣器8进行蜂鸣警报,壳体1的正面且位于提示灯5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数据传输口10,壳体1的正面且位于第二数据传输口10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数据传输口9,第一数据传输口9的输出端与第一内存卡13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第二数据传输口10的输出端与第二内存卡14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了第二数据传输口10和第一数据传输口9,方便使用者通过第二数据传输口10和第一数据传输口9,接收电脑内部信息数据和向电脑内部传输数据,壳体1的正面且位于电源开关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器7,壳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处理器11,壳体1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无线传输器12,壳体1的内腔且位于处理器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内存卡13,壳体1的内腔且位于第一内存卡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内存卡14,壳体1的内腔且位于第二内存卡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据对比器15,壳体1的内腔且位于数据对比器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源块16,壳体1的内腔且位于电源块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备用电源17,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18,壳体1的右侧开设有散热窗19,备用电源17的输出端与处理器11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了备用电源17,防止突然断电,导致数据传输突然中断的问题,通过设置了底座18,增强了壳体1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了散热窗19,提高了壳体1的散热效果,数字按钮3、指纹识别器4和人脸识别器7的输出端均与数据对比器15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数据对比器15的输出端与处理器11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电源开关6的输出端与处理器11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处理器1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内存卡13和第二内存卡14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处理器11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器12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电源块16的输出端与处理器11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使用时,使用者先将指纹、数字密码和人脸录入在数据对比器15中,每当使用者需要打开计算机时,必须先输入数字密码,其次输入指纹,最后进行人脸识别,通过数据对比器15,与预设数据完全重合后,计算机才会开机,开机后,使用者可通过第一数据传输口9和第二数据传输口10,读取第一内存卡13和第二内存卡14的内部信息数据,当数字密码、指纹数据与人脸数据有任何一个与预设数据不匹配时,蜂鸣器8进行蜂鸣警报,并将指纹与人脸数据储存在第一内存卡13或第二内存卡14中,并通过无线传输器12,将指纹数据与人脸数据传输至计算机主人的其他电子设备中,当发生信息盗窃事故时,使用者也可将指纹数据与人像数据,作为证据,通过法律的途径,找回被盗窃的信息数据。

综上所述:该计算机安全加密系统,通过壳体1、控制面板2、数字按钮3、指纹识别器4、电源开关6、人脸识别器7、处理器11、无线传输器12、第一内存卡13、第二内存卡14、数据对比器15和电源块16的配合,解决了传统计算机加密都是数字密码进行加密,安全性较差,从而导致计算机内部信息容易出现泄露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