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50321发布日期:2018-07-17 22:2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软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户通过在终端上安装浏览器或其他应用软件,通过访问浏览器或其他应用软件,满足用户对信息的获取需求。为了获知用户使用浏览器或某应用软件的使用情况,在浏览器或应用软件中提供了意见反馈接口,通过该意见反馈接口来接收用户的反馈意见。

目前用户在反馈问题时,用户在用户终端的浏览器或某应用软件的帮助菜单中查找意见反馈接口,点击该意见反馈接口后,跳转到另一个反馈页面,用户在该反馈页面中填写反馈意见。接着,用户终端将用户填写的反馈意见上传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对反馈意见进行解答,并将解答结果反馈给用户终端。

但是,现有技术,后台服务器在解答用户的反馈意见时,耗时长,且通常通过统一的软件升级来解决反馈意见,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后台服务器在解答用户的反馈意见时,耗时长,且通常通过统一的软件升级来解决反馈意见,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反馈问题,其中,所述反馈问题为触发软件当前页面上的反馈入口切换至反馈界面,在所述反馈界面上的反馈信息;

对所述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

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

将所述解答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反馈问题对应的工作场景信息,所述工作场景信息包括所述反馈问题的上下文数据;

所述对所述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关键字和所述上下文数据,对所述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

可选的,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包括:使用类型、错误类型或需求类型。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具体包括:

当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使用类型时,从预设的使用方法集合中,获取与所述反馈问题匹配的目标使用方法,并将所述目标使用方法作为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具体包括:

当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错误类型或者需求类型时,生成所述反馈问题的任务信息;

将所述任务信息发送给后台处理器;

接收所述后台处理器发送的所述任务信息的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作为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关键字和所述上下文数据,对所述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关键字、所述上下文数据和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二类型,其中所述第二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型的子类型;

所述当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错误类型或者需求类型时,生成所述反馈问题的任务信息,具体包括:

当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错误类型或者需求类型时,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二类型,生成所述反馈问题的任务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结果包括软件更新指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件的反馈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反馈问题,其中,反馈问题为触发软件当前页面上的反馈入口切换至反馈界面,在所述反馈界面上的反馈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解答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反馈问题对应的工作场景信息,所述工作场景信息包括所述反馈问题的上下文数据;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关键字和所述上下文数据,对所述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

可选的,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包括:使用类型、错误类型或需求类型。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还具体用于当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使用类型时,从预设的使用方法集合中,获取与所述反馈问题匹配的目标使用方法,并将所述目标使用方法作为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

所述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错误类型或者需求类型时,生成所述反馈问题的任务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任务信息发送给后台处理器;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后台处理器发送的所述任务信息的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作为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关键字和所述上下文数据,对所述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关键字、所述上下文数据和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二类型,其中所述第二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型的子类型;

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错误类型或者需求类型时,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二类型,生成所述反馈问题的任务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结果包括软件更新指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并根据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反馈问题,对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根据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将解答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进而实现对地解答反馈问题,可以提高解答反馈问题的效率,进而提高了软件反馈的高效管理。同时,本实施例在软件的每个页面上均设置反馈入口,触发该反馈入口切换到反馈界面,用户在该反馈界面上填写反馈问题,进而避免反馈问题时退出当前界面,造成的返回当前界面难的问题,从而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软件的反馈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软件的反馈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馈管理方法,通过对用户终端发送的反馈问题进行分类,根据反馈问题的类型,为反馈问题提供解答信息,并将解答信息返回给用户终端,进而实现针对性地解答反馈问题,从而提高了解答反馈问题的速度,提升了浏览器或应用软件的问题管理效率及用户感受。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101、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反馈问题。

其中,反馈问题为触发软件当前页面上反馈入口切换至反馈界面,在所述反馈界面上的反馈信息。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网页反馈管理装置,该网页反馈管理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本实施例的网页反馈管理装置可以是运维中心系统的一部分或全部,运维中心系统为服务器的一部分或全部。本实施例以执行主体为运维中心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用户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便携式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

本实施例的用户终端上安装有浏览器或应用软件,用户在使用浏览器或应用软件时,可以随时反馈问题。例如,当用户发现浏览器或应用软件反应慢时,可以将该反应慢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运维中心系统。

本实施例为了便于用户反馈问题,在每个页面上均设置反馈入口,触发(例如点击)该反馈入口,可跳转到反馈界面,在该反馈界面上用户可以填写自己的反馈问题。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画面原型编程对象,内置问题反馈入口,基于此画面原型编程对象制作的软件画面,均自动继承反馈入口,这样每个页面上均有反馈入口。

用户在使用当前界面时,发现有什么问题需要反馈时,直接触发当前界面的反馈入口进入反馈界面,在该反馈界面上填写反馈问题,进而避免在反馈问题时退出当前界面,造成的返回当前界面困难的问题,从而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反馈入口可以设置在界面的易见处,例如可以设置在界面的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等。该反馈入口可以是意见反馈入口、站点短信反馈入口、笔记标签记录反馈入口或意见批注反馈入口等。触发指令可由用户通过按键、触摸屏或鼠标等输入设备点击反馈入口控件产生。

用户在反馈界面上完成反馈问题后,用户终端将该反馈问题发送给运维中心系统。

可选的,用户终端在将反馈问题发送给运维中心之后,用户终端可自动关闭反馈画面,显示当前界面,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终端的系统发生错误类问题时,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并反馈给运维中心,而需要在反馈界面上进行填写。

s102、对所述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

具体的,运维中心系统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反馈问题后,对该反馈问题进行分类,确定该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例如,用户使用某应用软件时,发现使用该应用软件上的某一功能a时,发现应用软件反应慢,此时,用户终端提供的反馈问题可以是“功能a反应慢”。这样,运维中心系统确定反馈问题“功能a反应慢”的第一类型为使用类型。或者,当用户使用某应用软件时,发现操作繁琐,此时,用户终端提供的反馈问题是“操作b操作过程繁琐”。这样,运维中心系统确定反馈问题“操作b操作过程繁琐”的第一类型为需求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的种类不做限制,具体根据设计需求确定。

s103、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

运维中心系统针对不同类型的反馈问题,具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当运维中心系统中保存有解决各使用类型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时,运维中心可以在保存的各解答信息中确定该使用类型的反馈问题所对应的解答信息。

可选的,当运维中心系统根据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该第一类型的反馈问题运维中心系统无法解决,需要后台工作人员来解决时,运维中心系统将该反馈问题提交给后台工作人员。后台工作人员解答给反馈问题,并将该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发送给运维中心系统。

即本实施例的方法,首先对反馈问题进行分类,根据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来确定具体的解答信息,进而根据不同的解决方式获得不同第一类型的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这样具有针对性地解答反馈问题,可以提高解答反馈问题的效率,进而提高了软件反馈高效的管理性。

s104、将所述解答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具体的,根据上述步骤,根据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该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之后,将该解答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接收到该解答信息,将该解答信息呈现给用户,以使用户根据解答信息来实现操作。

下面举例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例如,当反馈问题为“网页访问速度慢”时,运维中心系统对该反馈问题“网页访问速度慢”进行分类,获得该反馈问题“网页访问速度慢”的第一类型,例如第一类型为“使用类型”。此时,运维中心系统根据反馈问题“网页访问速度慢”的第一类型“使用类型”,确定的解答信息为“切换到高速访问模式”。接着,运维中心系统将该解答信息“切换到高速访问模式”发送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将解答信息“切换到高速访问模式”呈现给用户。用户参照该解答信息,将当前的“普通访问模式”切换到“高速访问模式”,以实现对软件的快速访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通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反馈问题,对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根据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将解答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进而实现对地解答反馈问题,可以提高解答反馈问题的效率,进而提高了软件反馈的高效管理。同时,本实施例在软件的每个页面上均设置反馈入口,触发该反馈入口切换到反馈界面,用户在该反馈界面上填写反馈问题,进而避免反馈问题时退出当前界面,造成的返回当前界面难的问题,从而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反馈问题。

s202、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反馈问题对应的工作场景信息。

其中,所述工作场景信息包括所述反馈问题的上下文数据。

上述s201与s202没有先后顺序,即s201可以先于s202执行,或者s202先于s201执行,或者,s201与s202同时执行。

具体的,用户触发当前页面上的反馈入口切换到反馈界面,该反馈界面可以抓取到反馈问题的工作场景上下文数据,例如,用户在处理c时发现反应速度慢,而处理c后,得到结果d。此时,用户填写的反馈问题可以是“反应速度慢”,而反馈界面可以确定用户在处理c生产d时提出反馈问题“反应速度慢”,这样,反馈界面结合反馈问题的上下文数据,得到的反馈问题的工作场景信息为“处理c生产d时”。

待反馈界面生产反馈问题和反馈问题的工作场景信息后,用户终端将反馈问题和工作场景信息均发送给运维中心系统。这样可以简化用户在填写反馈问题时的工作量,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还可以避免用户忘记或填错反馈问题的工作场景信息,造成运维中心系统无法准确解答反馈问题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系统错误类问题,系统可自动记录,且反馈给运维中心系统,而不需要用户在反馈界面上进行填写。

s203、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关键字和所述上下文数据,对所述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当运维中心系统根据s202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反馈问题对应的工作场景信息时,上述s102可以使用s203替换。

具体的,当运维中心系统根据上述s201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反馈问题,以及根据s202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该反馈问题的工作场景信息后,运维中心系统解析该反馈问题,提取该反馈问题中的关键字。接着,根据该反馈问题的关键字和该反馈问题的工作场景信息,对该反馈问题进行分类,确定该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进而实现对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的准确确定。

s204、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

s205、将所述解答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具体的,根据上述s203获得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后,该剧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该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并将该解答信息返回给用户终端,以使用户终端将该解答信息呈现给用户。

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s203获得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较准确,这样使得基于该较准确的第一类型,确定的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也比较准确,进而在提高反馈问题的解答速度的前提下,提高了反馈问题的解答准确性,进一步提升了软件反馈管理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通过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反馈问题对应的工作场景信息,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关键字和所述工作场景信息,对所述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进而提高了反馈问题第一类型的确定准确性,提高了基于该第一类型的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可以包括:使用类型、错误类型或需求类型等。

此时,上述s204或s103可以使用下述的s206替换。

s206、当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使用类型时,从预设的使用方法集合中,获取与所述反馈问题匹配的目标使用方法,并将所述目标使用方法作为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

具体的,由于使用类问题的解答方式比较固定,因此,后台工作人员可以将软件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使用类问题进行汇总,并为各使用类问题设定对应的使用方法,形成使用方法集合,该使用方法集合包括不同的使用类型的反馈问题与其使用方法之间的映射关系。

接着,将该使用方法集合上传至运维中心系统。此时,当运维中心系统确定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使用类型时(例如,操作反应慢),运维中心系统将该反馈问题与保存的使用方法集合中的反馈问题进行匹配,获得与使用方法集合中匹配的反馈问题所对应的目标使用方式,该目标使用方式即为该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

然后,运维中心系统将该目标使用方式返回给用户终端,进而实现对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的准确、快速获取,提高了软件的反馈管理的效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当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错误类型或者需求类型时,运维中心系统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的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上述s204或s103具体可以包括:

s301、当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错误类型或者需求类型时,生成所述反馈问题的任务信息。

具体的,当运维中心系统确定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错误类型或需求类型时,运维中心系统自身无法解答该类型的反馈问题。此时,运维中心系统生成该反馈问题的任务信息。

例如,反馈问题是“操作a繁琐”,这样,运维中心系统生成该反馈问题的任务信息可以是“简化操作a”。

s302、将所述任务信息发送给后台处理器。

s303、接收所述后台处理器发送的所述任务信息的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作为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

具体的,当运维中心系统生成反馈问题的任务信息后,将该任务信息发送给后台处理器。后台工作人员在后台处理器上,完成任务信息对应的任务,生成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运维中心系统。运维中心系统将该处理结果作为该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进而实现对解答信息的准确获取。

可选的,上述处理结果中可以包括软件的更新指示,指示用户通过更新该软件来解决反馈问题。

即本实施例的方法,当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错误类型或者需求类型时,运维中心系统生成该反馈问题的任务信息,并将任务信息发送给后台处理器,以使后台处理器生成该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这样可以保证对不同类型的反馈问题使用不同的解答方法,准确、快速解答,提高了软件反馈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反馈问题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则在上述s203之后,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s300、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关键字、所述上下文数据和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二类型。

其中,所述第二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型的子类型。

具体的,本实施例根据反馈问题的关键字、所述工作场景信息和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对反馈问题进行细化,确定反馈问题的第二类型,其中第一类型为大类,第二类型为第一类型中的小类。

例如,当第一类型为错误类型时,该第一类型还可以包括:软件的逻辑层级错误、软件的部署层级错误或软件的业务层级错误等小类,将这些小类确定为反馈问题的第二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s300确定反馈问题的第二类型后,则上述s301具体可以是:当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错误类型或者需求类型时,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二类型,生成所述反馈问题的任务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当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错误类型或者需求类型时,且根据上述步骤获得反馈问题的第二类型后,运维中心系统根据反馈问题的第二类型,生成反馈问题的任务信息,该任务信息较详细。这样,当运维中心系统将该详细的任务信息发送给后台处理器后,后台处理器可以将任务信息有针对性地分配给对应的后台工作人员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反馈过程的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网络浪费,且提高了反馈速度。

同时,本实施例生成反馈问题的第二类型,便于后台处理器进行统计,并基于该统计结果,评估该应用软件的性能。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软件的反馈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反馈管理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本实施例的反馈管理装置可以是上述实施例的运维中心系统。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反馈管理装置100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110,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反馈问题,其中,所述反馈问题为触发软件当前页面上的反馈入口切换至反馈界面,在所述反馈界面上的反馈信息;

获取模块120,用于对所述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

确定模块130,用于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

发送模块140,用于将所述解答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110,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反馈问题对应的工作场景信息,所述工作场景信息包括所述反馈问题的上下文数据;

所述获取模块1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关键字和所述上下文数据,对所述反馈问题进行分类,获得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

可选的,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包括:使用类型、错误类型或需求类型。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120,还具体用于当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使用类型时,从预设的使用方法集合中,获取与所述反馈问题匹配的目标使用方法,并将所述目标使用方法作为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软件的反馈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反馈管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生成模块150:

所述生成模块150,用于当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错误类型或者需求类型时,生成所述反馈问题的任务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140,还用于将所述任务信息发送给后台处理器;

所述接收模块110,还用于接收所述后台处理器发送的所述任务信息的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作为所述反馈问题的解答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130,还用于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关键字、所述上下文数据和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确定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二类型,其中所述第二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型的子类型;

所述生成模块150,还用于当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一类型为错误类型或者需求类型时,根据所述反馈问题的第二类型,生成所述反馈问题的任务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结果包括软件更新指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在进行指纹识别处理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装置与指纹识别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20和被配置为存储处理器820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804。

其中,处理器820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所示的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软件的反馈管理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