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发票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40158发布日期:2018-10-12 21:5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发票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发票已在广泛的技术领域及应用场景取代了传统的纸质发票。

目前,财务系统对电子发票进行报销时,通常需要查询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对应于该电子发票的报销信息,当不存在对应于该电子发票的报销信息时,才针对该电子发票进行相应的报销处理,并向数据库中写入对应于该电子发票的报销信息。

数据库的防篡改能力极低,当数据库中存储的报销信息发生篡改时,财务系统则可能对同一张电子发票进行重复的报销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发票管理系统及方法,可避免对同一张电子发票进行重复的报销处理。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发票管理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财务系统及区块链系统;其中,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向所述财务系统发送待报销电子发票;

所述财务系统,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当查询到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未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发票信息时,对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报销处理,生成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并将所述目标报销信息发布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优选地,

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开票管理终端;其中,

所述开票管理终端,用于当所述开票管理终端开具当前电子发票时,计算所述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并将所述摘要值发布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所述财务管理系统,包括:计算模块、查询处理模块及告警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时,计算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当前摘要值;

所述查询处理模块,用于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与所述当前摘要值相同的目标摘要值,若是,则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否则,向所述告警处理模块发送第一告警信号;

所述告警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告警信号时,生成表征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为伪造发票的第一告警信息,并输出。

优选地,

所述查询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当查询到所述区块链系统中已经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发票信息时,向所述告警处理模块输出第二告警信号;

所述告警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告警信号时,生成表征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存在重复报销的第二告警信息,并输出。

优选地,

所述开票管理终端,用于当所述开票管理终端开具当前电子发票时,计算所述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并将所述当前电子发票的发票标识以及所述摘要值作为一条开票记录发布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所述查询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当前发票标识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检测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携带所述当前发票标识的目标开票记录中是否携带与所述当前摘要值相同的目标摘要值,若是,则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否则,向所述告警处理模块发送第一告警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发票管理系统对发票进行管理的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财务系统发送待报销电子发票;

利用所述财务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

利用所述财务系统在查询到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未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发票信息时,对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报销处理,生成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并将所述目标报销信息发布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优选地,

在所述利用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财务系统发送待报销电子发票之前,进一步包括:利用所述开票管理终端在开具当前电子发票时,计算所述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并将所述摘要值发布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则,

在所述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之前,进一步包括:

利用所述计算模块计算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当前摘要值;

利用所述查询处理模块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与所述当前摘要值相同的目标摘要值,若是,则执行所述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否则,向所述告警处理模块发送第一告警信号;

还包括:利用所述告警处理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告警信号时,生成表征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为伪造发票的第一告警信息,并输出。

优选地,

进一步包括:

利用所述查询处理模块在查询到所述区块链系统中已经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发票信息时,向所述告警处理模块输出第二告警信号;

利用所述告警处理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告警信号时,生成表征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存在重复报销的第二告警信息,并输出。

优选地,

所述利用所述开票管理终端在开具当前电子发票时,计算所述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并将所述摘要值发布至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利用所述开票管理终端在开具当前电子发票时,计算所述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并将所述当前电子发票的发票标识以及所述摘要值作为一条开票记录发布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则,所述利用所述查询处理模块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与所述当前摘要值相同的目标摘要值,包括:根据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当前发票标识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检测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携带所述当前发票标识的目标开票记录中是否携带与所述当前摘要值相同的目标摘要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发票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用户终端、财务系统及区块链系统构成,财务系统对电子发票进行报销处理时,可同时生成对应于该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并将目标报销信息发布至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的防篡改特性使得发布至区块链的各个目标报销信息不会被入侵者恶意修改,因此,当财务系统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待报销电子发票时,可查询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若是,则说明财务系统已经对该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过相应的报销处理,否则,说明财务系统未对该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过相应的报销处理,因此,财务系统当且仅当在查询到区块链系统中并未发布有对应于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时,才对该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报销处理,从而避免对同一张电子发票进行重复的报销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发票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发票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基于区块链的发票管理系统对发票进行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利用基于区块链的发票管理系统对发票进行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发票管理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1、财务系统102及区块链系统103;其中,

所述用户终端101,用于向所述财务系统102发送待报销电子发票;

所述财务系统102,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103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当查询到所述区块链系统103中未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发票信息时,对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报销处理,生成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并将所述目标报销信息发布至所述区块链系统103。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该系统由用户终端、财务系统及区块链系统构成,财务系统对电子发票进行报销处理时,可同时生成对应于该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并将目标报销信息发布至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的防篡改特性使得发布至区块链的各个目标报销信息不会被入侵者恶意修改,因此,当财务系统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待报销电子发票时,可查询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若是,则说明财务系统已经对该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过相应的报销处理,否则,说明财务系统未对该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过相应的报销处理,因此,财务系统当且仅当在查询到区块链系统中并未发布有对应于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时,才对该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报销处理,从而避免对同一张电子发票进行重复的报销处理。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发票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开票管理终端201;其中,

所述开票管理终端201,用于当所述开票管理终端201开具当前电子发票时,计算所述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并将所述摘要值发布至所述区块链系统103;

所述财务管理系统102,包括:计算模块1021、查询处理模块1022和告警处理模块1023;其中,

所述计算模块102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时,计算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当前摘要值;

所述查询处理模块1022,用于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103中是否发布有与所述当前摘要值相同的目标摘要值,若是,则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103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否则,向所述告警处理模块1023发送第一告警信号;

所述告警处理模块1023,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告警信号时,生成表征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为伪造发票的第一告警信息,并输出。

上述实施例中,开票管理终端在开具当前电子发票时,可同时计算开具的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并将该摘要值发布至区块链系统,财务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待报销电子发票时,可计算出该待报销电子发票的当前摘要值,若查询到区块链系统中不存在与该当前摘要值相同的目标摘要值时,则说明财务系统接收的待报销电子发票是伪造发票,此时,不再进行后续的流程以对该伪造的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相应的报销处理,而是生成表征该待报销电子发票为伪造发票的第一告警信息,并输出以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管理人员对该伪造发票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查询处理模块1022,进一步用于当查询到所述区块链系统103中已经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发票信息时,向所述告警处理模块1023输出第二告警信号;

所述告警处理模块1023,进一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告警信号时,生成表征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存在重复报销的第二告警信息,并输出。

上述实施例中,当查询到区块链系统中已经发布有对应于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发票信息时,则说明财务系统已经对该电子发票进行过相应的报销处理,此时,不再继续进行后续的业务流程以避免对该待报销电子发票重复的进行相应的报销处理,而是通过告警处理模块生成表征该待报销电子发票存在重复报销的第二告警信息,并输出以提醒管理人员可能存在用户利用已经进行过报销处理的电子发票恶意报销。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票管理终端,用于当所述开票管理终端开具当前电子发票时,计算所述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并将所述当前电子发票的发票标识以及所述摘要值作为一条开票记录发布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所述查询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当前发票标识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检测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携带所述当前发票标识的目标开票记录中是否携带与所述当前摘要值相同的目标摘要值,若是,则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否则,向所述告警处理模块发送第一告警信号。

上述实施例中,发票开具终端将其开具的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以及发票标识作为一条开票记录发布至区块链系统,由于摘要值通常为一个数据位相对较多的散列值,而发票标识(发票号码)通常为具有指定数据结构的一个数据链,财务系统能够根据具有指定数据结构的数据链(发票标识)待报销电子发票的当前发票标识快速查询到携带该当前发票标识的目标开票记录,然后检测该目标开票记录中携带的摘要值是否为与该当前摘要值相同的目标摘要值即可,能够更为快速的查询出该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真伪。

应当理解的,发布至区块链系统的目标开票记录中还可以携带选择性公开的一些开票信息,比如,携带选择性公开的当前电子发票的开票金额、开票日期等。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本发明任意一个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发票管理系统对发票进行管理的方法,包括:

步骤301,利用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财务系统发送待报销电子发票;

步骤302,利用所述财务系统在接收到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

步骤303,利用所述财务系统在查询到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未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发票信息时,对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报销处理,生成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并将所述目标报销信息发布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利用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财务系统发送待报销电子发票之前,进一步包括:

利用所述开票管理终端在开具当前电子发票时,计算所述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并将所述摘要值发布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则,

在所述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之前,进一步包括:

利用所述计算模块计算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当前摘要值;

利用所述查询处理模块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与所述当前摘要值相同的目标摘要值,若是,则执行所述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否则,向所述告警处理模块发送第一告警信号;

还包括:利用所述告警处理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告警信号时,生成表征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为伪造发票的第一告警信息,并输出。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

利用所述查询处理模块在查询到所述区块链系统中已经发布有对应于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发票信息时,向所述告警处理模块输出第二告警信号;

利用所述告警处理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告警信号时,生成表征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存在重复报销的第二告警信息,并输出。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所述开票管理终端在开具当前电子发票时,计算所述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并将所述摘要值发布至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利用所述开票管理终端在开具当前电子发票时,计算所述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并将所述当前电子发票的发票标识以及所述摘要值作为一条开票记录发布至所述区块链系统;

则,所述利用所述查询处理模块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与所述当前摘要值相同的目标摘要值,包括:根据所述待报销电子发票的当前发票标识查询所述区块链系统,检测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携带所述当前发票标识的目标开票记录中是否携带所述目标摘要值。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利用基于区块链管理系统实现对发票进行管理的方法,如图4所示,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各个步骤:

步骤401,开票管理终端开具当前电子发票,计算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

步骤402,开票管理终端将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以及发票标识作为一条开票记录发布至区块链管理系统,并将开具的当前电子发票方给用户终端。

步骤403,用户终端将接收的当前电子发票作为待报销电子发票发送给财务系统。

步骤404,财务系统计算该待报销电子发票的当前摘要值。

步骤405,财务系统根据该待报销电子发票的当前发票标识查询区块链系统,以确定出携带该当前发票标识的目标开票记录。

步骤406,财务系统检测该目标开票记录中是否携带与该当前摘要值相同的目标摘要值,若是,则执行步骤407;否则,执行步骤409。

步骤407,财务系统查询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该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410;否则,执行步骤408;

步骤408,财务系统对该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报销处理,同时生成对应于该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并将生成的目标报销信息发布至区块链系统。

步骤409,财务系统生成表征该待报销电子发票为伪造发票的第一告警信息,并输出。

步骤410,财务系统生成表征该待报销电子发票存在重复报销的第二告警信息,并输出。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各个步骤,利用区块链系统所具有的防篡改特性,可实现对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真伪进行检测,并避免对待报销电子发票重复的进行报销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发票管理系统由用户终端、财务系统及区块链系统构成,财务系统对电子发票进行报销处理时,可同时生成对应于该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并将目标报销信息发布至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的防篡改特性使得发布至区块链的各个目标报销信息不会被入侵者恶意修改,因此,当财务系统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待报销电子发票时,可查询区块链系统中是否发布有对应于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若是,则说明财务系统已经对该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过相应的报销处理,否则,说明财务系统未对该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过相应的报销处理,因此,财务系统当且仅当在查询到区块链系统中并未发布有对应于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报销信息时,才对该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报销处理,从而避免对同一张电子发票进行重复的报销处理。

2、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开票管理终端在开具当前电子发票时,可同时计算开具的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并将该摘要值发布至区块链系统,财务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待报销电子发票时,可计算出该待报销电子发票的当前摘要值,若查询到区块链系统中不存在与该当前摘要值相同的目标摘要值时,则说明财务系统接收的待报销电子发票是伪造发票,此时,不再进行后续的流程以对该伪造的待报销电子发票进行相应的报销处理,而是生成表征该待报销电子发票为伪造发票的第一告警信息,并输出以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管理人员对该伪造发票进行相应的处理。

3、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查询到区块链系统中已经发布有对应于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目标发票信息时,则说明财务系统已经对该电子发票进行过相应的报销处理,此时,不再继续进行后续的业务流程以避免对该待报销电子发票重复的进行相应的报销处理,而是通过告警处理模块生成表征该待报销电子发票存在重复报销的第二告警信息,并输出以提醒管理人员可能存在用户利用已经进行过报销处理的电子发票恶意报销。

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发票开具终端将其开具的当前电子发票的摘要值以及发票标识作为一条开票记录发布至区块链系统,由于摘要值通常为一个数据位相对较多的散列值,而发票标识(发票号码)通常为具有指定数据结构的一个数据链,财务系统能够根据具有指定数据结构的数据链(发票标识)待报销电子发票的当前发票标识快速查询到携带该当前发票标识的目标开票记录,然后检测该目标开票记录中携带的摘要值是否为与该当前摘要值相同的目标摘要值即可,能够更为快速的查询出该待报销电子发票的真伪。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