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SPECCPU测试结果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8925发布日期:2018-11-20 19:11阅读:22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Intel Purley平台服务器SPEC(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oration,国际标准化性能评估组织)CPU测试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提升SPEC CPU测试结果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标准化测试中,由于测试标准的限制及各厂商产品配置的一致性,很难通过修改测试程序本身或改变测试规则来提升自身产品的测试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SPEC CPU测试结果的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在不改变测试规则及产品配置的情况下提升服务器测试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SPEC CPU测试结果的方法,包括:

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端调整CPU功率监测点参数PL,以增大系统对CPU的输入电流。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调整CPU功率监测点参数PL,包括:

至少调整参数PL2的默认值Default和持续值Duration。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调整参数PL2的默认值Default包括:

将PL2的默认值调整为2.2。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调整参数PL2的持续值Duration包括:

将PL2的持续值调整为修改为56。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所述调整CPU功率监测点参数PL,包括:

将PL1的默认值增大。

本文还公开了一种提升SPEC CPU测试结果的装置,包括:

第一单元,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端调整CPU功率监测点参数PL,以增大系统对CPU的输入电流。

可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单元包括:

第一模块,至少调整参数PL2的默认值Default和持续值Duration。

可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模块调整参数PL2的默认值Default包括:

将PL2的默认值调整为2.2。

可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模块调整参数PL2的持续值Duration包括:

将PL2的持续值调整为修改为56。

可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第一单元还包括:

第二模块,将PL1的默认值增大。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出一种在不改变测试规则及产品配置的情况下提升服务器测试性能方案,在BIOS端调整Power Limit参数,通过调节CPU本身运行功率,从而改善相同硬件配置下的CPU性能。即通过修改CPU PL1和/或PL2参数从而提升CPU实际运行功率,从而直接影响CPU运行效率。与业界通用的调优方式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采用的方式容易实现,对产品修改较小,能够有效提升CPU效率,提升标准化测试成绩明显。具体地,本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侧重于在相同硬件环境下对CPU本身运行功率的调节,通过修改CPU自身运行参数达成,并非通过简单的增大电源输入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本发明仅通过修改BIOS中CPU PL参数达成,并不需要对主板、内存等部件做进一步修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升SPEC CPU测试结果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PL参数与CPU运行情况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发明申请人提出,在不改变测试规则及产品配置的情况下,可以在BIOS端调整Power Limit参数,增大CPU实际运行功率。这是由于本代Intel CPU参数中Power Limit本身调节CPU功率上限,而工作电压已经固定,故在增大CPU功率上限时,系统对CPU的输入电流也会增大,从而使得CPU的实际工作功率增大,即改善了相同硬件配置下的CPU性能,提升服务器测试性能。

基于上述思想,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升SPEC CPU测试结果的方法,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

步骤100,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端调整CPU功率监测点参数PL(Power Limit),以增大系统对CPU的输入电流,提高SPEC CPU测试结果的性能。

其中,在服务器运行过程中,CPU主要通过PL1、PL2两个功率监测点对自身功耗进行控制,因此,调整CPU功率监测点参数PL时,可以是对这PL1、PL2两个参数中任一个进行调整,也可以同时调整PL1、PL2两个参数。

当调整CPU功率监测点参数PL只调整PL2时,可以调整参数PL2的默认值Default和持续值Duration。

根据多次实验结果的分析,本实施例的推荐调整参数PL2的默认值Default时,可将PL2的默认值调整为2.2。

当调整参数PL2的持续值Duration时,则可以将PL2的持续值调整为修改为56。此值为CPU厂商Intel指定的最大值。

另外,调整CPU功率监测点参数PL1时,可以将PL1的默认值增大即可。

步骤200,按照调整后的CPU功率监测点参数PL,进行SPEC CPU测试。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说明上述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应用场景1

在服务器运行过程中,CPU可以通过PL1、PL2两个功率监测点对自身功耗进行控制的。

而由图2所示的PL参数与CPU运行情况的关系可知,PL2点所在的功率段占据了CPU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如果超出PL2的值,将会导致CPU降频运行,继而运算效率会降低,影响最终测试成绩。故本应用场景中,以只修改PL2的方式,来提高CPU的实际运行功率,即改善相同硬件配置下的CPU性能,提升服务器测试性能。

在SPEC CPU测试中,测试程序通过检测服务器系统在完成一系列运算任务所耗时间的方式来评估CPU性能。故完成时间越短,对于测试最终成绩的提高越有利。

有关PL2参数的描述参见表1:

由PL2default=1.2*(1+IMON Error),可见PL2的值同CPU的TDP(热功耗)成倍数关系,且默认倍数为1.2。即Default=1.2。

现在BIOS中修改两条参数,具体如下:

(1)PL2Default(默认值):由Default修改为2.2(此修改值由多次实验数据分析所确定的最佳值);

(2)PL2Duration(持续值):由Default修改为56(此修改值为CPU厂商Intel指定的最大值);

通过第(1)条修改可以增加PL2上限,提升CPU运行功率的峰值,通过第(2)条修改,则可以延长CPU在PL2阶段的运行时长,进一步提升CPU运行时间内的整体平均功率。从而提升CPU实际运行频率与运算效率,提升测试结果。

最后,按照上述调整后的CPU功率监测点参数PL,进行SPEC CPU测试即可。

应用场景2

本应用场景下,以只修改CPU的PL1的方式,来提高CPU的实际运行功率,从而改善相同硬件配置下的CPU性能,提升服务器测试性能。其基本调优思路同PL2修改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PL1Default(默认值)修改为1.5即可。

应用场景3

本应用场景要说明的是,除了单独修改PL1或PL2的方式外,还可以同时修改PL1和PL2来提高CPU的实际运行功率,从而改善相同硬件配置下的CPU性能,提升服务器测试性能。而同时修改PL1和PL2时,对PL1的具体修改和PL2的具体修改可参见上述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升SPEC CPU测试结果的装置,包括:

第一单元,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端调整CPU功率监测点参数PL,以增大系统对CPU的输入电流。

第二单元,按照调整后的CPU功率监测点参数PL,进行SPEC CPU测试。

其中,第一单元可以分为:第一模块,至少调整参数PL2的默认值Default和持续值Duration。

具体地,第一模块调整参数PL2的默认值Default包括:将PL2的默认值调整为2.2。

第一模块调整参数PL2的持续值Duration包括:将PL2的持续值调整为修改为56。

另外,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模块,将PL1的默认值增大。

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可以是单独分离的模块,也可以集成为一个单元。即第一单元中可以只包括第一模块,此时,相当于上述实施例1中的应用场景1,即第一单元中包括的第一模块只需要通过对PL2功率监测点对自身功耗进行控制,以提升服务器测试性能。或者,第一单元中只包括第二模块,此时,相当于实施例1中的应用场景2,即第一单元中包括的第二模块只需要通过对PL1功率监测点对自身功耗进行控制,以提升服务器测试性能。或者,第一单元同时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此时,相当于实施例1中的应用场景3,即第一单元中包括的第一模块对PL2功率监测点进行调整,第二模块则对PL1参数进行调整,最终增大系统对CPU的输入电流,以提高CPU的实际运行功率,达到提升服务器测试性能的目的。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实现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提升SPEC CPU测试结果的方法,因此该装置的其他详细说明可参见上述实施例1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申请技术方案提出的通过修改PL Code提升SPEC CPU测试结果的方案,尤其侧重于在相同硬件环境下对CPU本身运行功率的调节,采用在BIOS端调整Power Limit参数的方法,通过调整CPU PL2参数,增大系统对CPU的电流输入,使得CPU实际运行功率及平均运行功率显著提高,在相同负载条件下能够将CPU实际运行频率提升约2%-5%,从而显著提升CPU在标准化性能测试中的表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