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6911发布日期:2019-02-19 19:0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云平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的成熟,企业用户的it业务逐步云化,迁移到各种云平台尤其是开源云平台之上。同时企业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会将有高安全需求的业务部署到私有云中,同时为了应对特定时间段的高并发需求等需要更高扩展性的场合,也会将部分业务部署在公有云中。而且,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大,云平台也可能在多个据点独立建设。因此,将企业的多个云平台,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纳入统一管理的多云管理平台必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也必将成为企业级用户的需求痛点。这就需要,多云管理平台需要兼顾多种异构云平台的特点,能够快速的将不同据点、不同种类的多个云平台纳入管理。

更重要的是,随着企业it应用互联网方向的发展,应用需要具备更快的开发以及上线速度,缩短业务上线的周期。所以,应用正在逐步面向微服务迁移,这就需要,支撑微服务化应用的云平台,要抛弃传统以资源为中心的做法,能够以应用为中心,可以方便的导入应用、发布应用,从而提高it业务上线的速度。在云平台多云化发展的方向上,也需要多云管理平台具备这样的应用为中心,快速上线it业务的能力。

目前存在的一些多云管理系统,只是对aws、阿里云等公有云及vmware、openstack等私有云做简单对接,无法提供全面的监控,更无法对应用发布进行有效支持。未能将企业it应用与支撑应用的多个云平台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两者还是割裂的存在,不具备支撑业务微服务化快速发布的需求。另外,从多云管理平台本身来说,各个组件和服务的耦合度较高,难以在线平滑升级和扩展,无法快速的为管理平台引入更丰富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包括:应用管理模块,包括服务目录单元和应用中心单元,所述服务目录单元提供平台功能模块的激活、禁用、升级等功能,支撑平台功能动态扩展;所述应用中心单元提供应用管理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下载应用、安装应用、上传应用和删除应用等功能;加云管理模块,能够纳管企业用户正在运行的多个云平台;及多云管理模块,在统一平台实现对不同种类的云平台进行管理,并提供统一入口。

优选地,所述服务目录单元调用底层编排、应用安装包和存储镜像所提供接口实现对平台级服务的管理,可以实现平台级服务的一键安装部署和动态升级;在所述服务目录单元中可导入新添加的平台级服务,并将新服务安装到底层的微服务平台中,所有的服务都会被封装成应用安装包,通过编排安装应用,编排是微平台服务的包管理工具。

优选地,所述应用中心单元提供应用管理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下载应用、安装应用、上传应用和删除应用等功能,可将应用安装到客户平台或者多云管理系统内部的云平台资源池。

优选地,所述加云管理模块还提供虚拟资源和硬件资源的统计,对于不同的云进行资源的监控和告警。

优选地,所述多云管理系统开发多云管理组件用于实现对多云接口的封装。

优选地,所述多云管理系统开发appcenter组件用于实现对应用的管理;且所述多云管理系统借助openstack的应用管理工具(murano),调用murano的接口将对应的应用安装部署到openstack平台,对于其他云平台的应用则可调用不同云所提供的接口实现应用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多云管理系统和openstack共用权限认证系统,用户注册之后,会为该用户创建一个域,并为其分配相应的权限,设置配额。

优选地,所述多云管理系统内设有云平台资源池,用户注册登录之后,自动关联云平台资源池,设置配额,从而进入云平台控制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提供的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应用管理,可将应用导入到ems云平台管理系统;

应用安装,可一键将应用安装部署到ems管理的任一云平台;

服务目录,可管理平台级服务,可在服务目录中激活、关闭、升级某一平台服务;提供前端和后端的插件机制,可以一键扩展平台功能;

加云管理,可将客户的多个云平台纳入到ems统一管理;

监控告警,对纳入管理的多个云平台提供资源统计,监控和告警;

在线升级,管理的企业应用以及ems系统的组件,都可热插拔的在线升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的实现示意图;

图2是加云管理模块的实示意图;

图3是应用中心单元的实现示意图;

图4是加云管理模块实现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应用中心单元实现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应用为中心的可将多个异构云平台(如openstack,vmvare,aws)纳入统一管理的技术方法,实现了统一的数据统计、监控以及对云平台资源操作,同时支持应用快速发布的多云管理系统(ems,easystackmuticloudsyste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以应用为中心,面向应用管理,可在多云管理平台中实现对应用的管理,可将应用一键安装部署到不同云平台,真正解决用户的需求痛点;而且,完善了监控告警机制,实现实时对多个云平台进行数据的监控和告警。

此外,所述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实现了组件和服务的微服务化,所有的服务和组件都被封装成应用安装包,任何新的功能模块和组件都可以以应用安装包的形式动态插入到多云管理平台,可实现一键安装,在线升级,扩展性强。

具体地,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包括应用管理模块、加云管理模块和多云管理模块。

其中,所述应用管理模块包括服务目录单元和应用中心单元,所述服务目录单元提供平台功能模块的激活、禁用、升级等功能,支撑平台功能动态扩展;所述应用中心单元提供应用管理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下载应用、安装应用、上传应用和删除应用等功能;

所述加云管理模块能够纳管企业用户正在运行的多个云平台,并包括私有云和公有云,客户通过加云功能能够在更高维度同时审视多个云的状态和云内部的应用管理,达到优化用户使用的目的;

所述多云管理模块在统一平台实现对不同种类的云平台进行管理,并提供统一入口,解决了多云管理的问题。而且,对不同云资源进行统计和监控,方便用户管理实现服务组件的微服务化,所有服务都运行在微服务平台中;面向应用,可以实现将应用一键部署到客户端云平台。

在所述应用管理模块中,所述服务目录单元调用底层编排、应用安装包和存储镜像所提供接口实现对平台级服务的管理,可以实现平台级服务的一键安装部署和动态升级;而且,在所述服务目录单元中可导入新添加的平台级服务,并将新服务安装到底层的微服务平台中,所有的服务都会被封装成应用安装包,通过编排安装应用安装包,编排是微平台服务的包管理工具

而且,所述服务目录单元同样提供界面操作,所有的服务升级、安装、部署都可以通过界面操作。通过界面可以查看到不同服务的运行状态,大大降低了运维和管理的难度。

因此,所述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后端服务的应用化和插件化,前端界面同样实现了插件化。按照ems开发标准开发出的后端服务和前端应用。可以一键安装部署到ems多云管理系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平台的可扩展性,解决了多云平台扩展性差,运维困难的问题。

所述应用中心单元提供应用管理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下载应用、安装应用、上传应用和删除应用等功能,可将应用安装到客户平台或者多云管理系统内部的ecs资源池。

所述加云管理模块可将多个企业客户的云平台,包括私有云或者公有云纳入到ems平台统一管理。而且,所述加云管理模块提供所加云的控制台,可对任一云平台进行管理。所述加云管理模块还提供虚拟资源和硬件资源的统计,从而对于不同的云进行资源的监控和告警。

此外,为了实现对多种云的操作,所述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需要开发相关组件对接不同云,调用不同云所提供的接口,从而实现对云平台资源的管理,所述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为此开发多云管理组件(peak)实现对多云接口的封装。

针对多种云资源的监控,则可以使用数据采集工具zabbix等监控工具实现,数据的展示则可以引入开源工具grafana。

针对应用的管理,所述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开发appcenter组件。对于openstack云平台的应用,所述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借助openstack的应用管理工具murano,调用murano的接口可将对应的应用安装部署到openstack平台,对于其他云平台的应用则可调用不同云所提供的接口实现应用的安装。

而且,所述多云管理系统和openstack共用权限认证系统,用户注册之后,会为该用户创建一个域,并为其分配相应的权限,设置配额值,用户可在云平台中操作本项目下的资源。

平台级服务在启动时会在权限认证注册服务,和openstack中的其他服务一致。所有的资源通过项目隔离。

每个平台级服务都有一个权限认证中间件和权限文件,服务在接收到请求后会往权限认证系统发送请求进行校验;

拿到返回值之后校验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某一接口,通过鉴权之后返回对应project内资源。

此外,所述多云管理系统内设有云平台资源池,用户注册登录之后,自动关联云平台资源池,设置配额,从而进入云平台控制台。而且,云平台资源池还可以用于灾备,多云管理功能可将所托管的客户云的数据备份到云平台资源池。

例如,在所述面向应用的多云管理系统内,构建ems底层运行微服务平台,所有平台级服务都运行在微服务之上,微服务中安装了编排,应用安装包和存储镜像组件。这三个组件主要作用是安装服务。借助这三个组件可以实现ems平台级服务的管理。

具体地,首先部署微服务平台,所有平台级服务都运行在微服务平台之上。将ems-dashboard、权限系统、murano等组件制作成应用安装包,安装在微服务平台中,既可以作为应用的底层支持,本身又可以通过helm一键安装,达到一键安装应用的目的。

同时将多云管理、标签服务、appcenter开发成应用,运行在微服务平台中。各组建之间通过restapi进行通信,达到松耦合的作用。

其部署过程采用自动化部署,全程无需人工配置,自动化程度高,产品成熟度高,且可以自动化升级、回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服务和组件的微服务化,以达到可平滑在线升级的目的,可以借助于开源容器管理工具,将所有的应用和服务运行在微服务平台。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