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网的CIM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6350发布日期:2019-02-12 23:2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低压配电网的CIM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压配电网的cim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cim是一套规范的、面向对象的抽象模型,通过采用对象类、对象属性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描述电力系统资源,也能够彻底解决电力系统间互联互通问题。

低压配电网是整个供配电网络的神经末梢,是电能计量精细化规范管理的重点,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包含大量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其中包括电力系统设备元件模型、设备元件的连接拓扑关系、电能量数据、瞬时量数据等。但是,目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之间缺乏准确的拓扑物理模型和信息模型,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之间未相关联,从而导致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和统一,也就无法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

因此,如何建立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标准统一、互联互通信息模型,实现配用电数据集成共享与数据统一,以保证配电网的安全可靠的运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配电网的cim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建立了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标准统一、互联互通信息模型,实现配用电数据集成共享与智能应用,保证了配电网的安全可靠的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方法,包括:

获取与低压配电网对应的第一设备和与电能计量用电系统对应的第二设备;

以预定义规则对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将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将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量测参数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量测参数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

根据所述分类结果对所述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对象进行关联,并利用关联后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对象、所述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属性建立cim模型。

优选的,所述以预定义规则对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分类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属性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属性和所述第二设备属性对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分类。

优选的,所述第一设备包括:低压配电变压器、低压馈线、负荷控制终端、配电监测终端和低压断路器,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电能表、采集器和电压互感器;

对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属性和所述第二设备属性对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分类包括:

根据与所述第一设备属性对应的设备类型和与所述第二设备属性对应的设备类型将所述电能表、所述采集器和所述配电监测终端、所述负荷控制终端分为终端设备类;

根据与所述第一设备属性对应的设备类型将所述低压配电变压器分为设备类;

根据与所述第一设备属性对应的设备类型和与所述第二设备属性对应的设备类型将所述低压馈线、所述低压断路器和所述电压互感器分为导电设备类。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分类结果对所述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对象进行关联,并利用关联后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对象、所述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属性建立cim模型包括:

确定所述设备类与所述导电设备类中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

确定所述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的电能计量点与所述设备类、所述导电设备类和所述终端设备类中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

依据所述第一关联关系、所述第二关联关系、所述设备类、所述导电设备类、所述电能计量点和所述终端设备类中的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属性,以所述电能表为连接点关联所述低压配电网和所述电能计量用电系统,建立所述cim模型。

优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分类结果对所述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对象进行关联,并利用关联后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对象、所述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属性建立cim模型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cim模型中是否存在目标设备;

若否,则在所述cim模型中增加所述目标设备并更新所述cim模型。

优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分类结果对所述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对象进行关联,并利用关联后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对象、所述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属性建立cim模型之后,还包括:

判断各所述cim模型中的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是否包含cim属性信息;

若否,则对未包含所述cim属性信息的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添加cim属性信息。优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分类结果对所述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对象进行关联,并利用关联后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对象、所述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属性建立cim模型之后,还包括:

判断各所述cim模型中的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是否包含cim属性信息;

若否,则对未包含所述cim属性信息的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添加cim属性信息。

第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低压配电网对应的第一设备和与电能计量用电系统对应的第二设备;

分类模块,用于以预定义规则对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映射模块,用于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将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将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量测参数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量测参数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

建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类结果对所述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对象进行关联,并利用关联后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对象、所述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所述第二逻辑实体属性建立cim模型。

优选的,所述分类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属性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属性;

分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属性和所述第二设备属性对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分类。

第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上任一种提到的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方法的步骤。

第四,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种所述的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方法的步骤。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方法,首先获取与低压配电网对应的第一设备和与电能计量用电系统对应的第二设备,然后以预定义规则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然后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将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量测参数和第二设备的设备量测参数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根据分类结果对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进行关联,并利用关联后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第二逻辑实体对象、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建立cim模型。因此,采用本方案,能建立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信息模型,从而实现了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共享和数据统一,也就保证了配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效果如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模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电网的cim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结合cim对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建立了相关联的结构模型,保证了配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与低压配电网对应的第一设备和与电能计量用电系统对应的第二设备。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低压配电网中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统称为第一设备,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统称为第二设备,因此,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数量和类型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作具体限定。低压配电网指的是电压等级为380v/220v的低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中的设备包括低压配电变压器及绕组,低压馈线、低压分支路和低压断路器、低压避雷针、低压表箱、低压联络开关、配变监测终端、负荷控制终端、电容补偿器等。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的设备包括电能表、采集器/集中器、计量柜、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等。对于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有各自所述的类型,对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可以分为终端设备类、电力系统资源类中的设备类和导电设备类。对于这三种类型的设备分别建立相关联的模型。

s102、以预定义规则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分类的预定义规则可以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的各设备分别对应有编号、标识、名称或描述(名字类属性)将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的各设备进行分类;第二种情况,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的各设备按照各自设备的设备属性(即设备类型、关联属性、接入/线属性)进行分类,第三种情况,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的通信属性进行分类。具体采用何种分类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在此并不作限定。

其中,由于按照设备属性的方式对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设备进行分类的方式更加直接和便捷,从而能提高分类的时效性。因此,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以预定义规则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分类包括:

确定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属性和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属性;

根据第一设备属性和第二设备属性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分类。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属性包括设备的资源类型、设备的电压类型、设备类型和设备的安装地点等,对于低压配电网中各个设备的类型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属性也对应不同,以负荷控制终端为例,负荷控制终端中包含名字类属性(如id、名称、设备描述等)、设备属性(如电压、设备资源类型、设备类型和安装地点等)、负控参数属性(如负控限值、限值类型和负控原因等)、负控用户属性(如负控用户id、负控用户联系电话等)、负控命令属性(负控操作方法、负控操作延迟时间和负控命令)和关联属性(关联的计量点和操作的开关id)等。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属性包括名字类属性(如id、设备名称、设备描述等)、设备属性(如设备电压、设备资源类型、设备类型和设备安装地点)、关联属性(从属的设备容器、关联的计量点、对应的集中器/采集器)、用户属性(单/总表,主/备表和用户类别),接入/线属性(接入方式、接线方式和接线相信息)和通信属性(包括通信方式、通信速率和通信路数)等等。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设备之外,其他的设备类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暂不作说明。

其中,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的各设备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终端设备类、设备类和导电设备类。因此,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第一设备包括:低压配电变压器、低压馈线、负荷控制终端、配电监测终端和低压断路器,第二设备包括:电能表、采集器和电压互感器。

对应的,根据第一设备属性和第二设备属性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分类包括:

根据与第一设备属性对应的设备类型和与第二设备属性对应的设备类型将电能表、采集器和配电监测终端、负荷控制终端分为终端设备类;

根据与第一设备属性对应的设备类型将低压配电变压器分为设备类;

根据与第一设备属性对应的设备类型和与第二设备属性对应的设备类型将低压馈线、低压断路器和电压互感器分为导电设备类。

此外,第一设备还可以包括中压馈线、低压分支线、联络开关、低压断路器、环网柜、配电箱等;第二设备包括:负荷控制终端、配变监测终端、电能表、采集器、集中器、电表箱、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

s103、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将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量测参数和第二设备的设备量测参数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主要是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将实际的第一设备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将第二设备映射为第二逻辑实体对象,将第一设备的第一量测参数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对于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将在后文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

s104、根据分类结果对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进行关联,并利用关联后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第二逻辑实体对象、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建立cim模型。

其中,由于分类结果中的设备类和导电设备类之间具有对应的关联关系、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的电能计量点与设备类、导电设备类和终端设备类也具有对应的关联关系,因此,通过两个互相关联的关系以及设备类、导电设备类和终端设备类的逻辑实体属性(属性参数)即可建立cim模型,cim模型是以iec61970/61968标准为依据(该标准的概念可以参见现有技术)。

因此,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根据分类结果对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进行关联,并利用关联后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第二逻辑实体对象、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建立cim模型包括:

确定设备类与导电设备类中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

确定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的电能计量点与设备类、导电设备类和终端设备类中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

依据第一关联关系、第二关联关系、设备类、导电设备类、电能计量点和终端设备类中的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以电能表为连接点关联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建立cim模型。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将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的各设备进行分类之后,然后在各个类型设备之间建立相关联的关系。为了对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完整的说明,下面结合附图2对本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模型,其中,电力系统资源中包括:设备类,终端设备类和导电设备类。然后以电能计量点为核心依次建立与设备类、终端设备类和导电设备类之间的关联关系(即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将设备类、终端设备类和导电设备类中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进行关联),其中,整个cim模型是将线-线-变-户-表的拓扑关系与专/公变、低压集抄等表计量测进行关联。电能计量点根据计量的用途,可以分为普通居民用户的计量点、专公变量测计量点和供电线路用于计费考核的计量点。针对计量点的不同,与计量点相关联的设备类型不同。其中,若电能计量点为专公变量测计量点,则该电能计量点与低压配电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量测值、台区相关联。若计量点为居民用户计量点,则电能计量点与用户、量测值相关联,用来说明用电协议、计费模式等与用户相关的数据模型。图2中,电能计量点分别对应用户侧、低压配电网侧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侧,以电能计量点为核心,与终端设备、电力系统资源中的设备(低压配电变压器)和导电设备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其中,终端设备包括电能表、采集器/集中器,负荷控制终端以及配变监测终端。导电设备包括:联络开关、低压断路器、交流线路、馈线和低压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变压器绕组、台区、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对应的,导电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端点、连接节点和量测关联。当然,附图2中列举出的设备并不代表只能为图2中的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加或删减相对应的设备。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方法,首先获取与低压配电网对应的第一设备和与电能计量用电系统对应的第二设备,然后以预定义规则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然后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将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量测参数和第二设备的设备量测参数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根据分类结果对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进行关联,并利用关联后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第二逻辑实体对象、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建立cim模型。因此,采用本方案,能建立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信息模型,从而实现了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共享和数据统一,也就保证了配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

在cim模型建立完成后,当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增加其他的设备时,可以在cim模型中再增添其他的设备,以实时更新cim模型达到完善cim模型的目的。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在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

判断cim模型中是否存在目标设备;

若否,则在cim模型中增加目标设备并更新cim模型。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cim模型建立完成后,当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增加其他设备时,为了对该cim模型进行实时更新,从而需要检测cim模型中是否存在目标设备,目标设备即为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新增加的设备。在cim模型中增加目标设备时,需要先确定目标设备所属的类型,然后确定该目标设备与其他类型的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达到增加该目标设备的目的。

在cim模型建立完成后,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中的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缺乏属性信息,从而导致cim模型不完善,基于上述实施例,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在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

判断各cim模型中的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是否包含cim属性信息。

若否,则对未包含cim属性信息的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添加属性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cim模型建立完成后,cim模型中的与第一设备对应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或第二设备对应的第二逻辑实体对象还缺乏对应的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的说明,此时,对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而言,由于缺乏完整的属性说明,建立的cim模型并不能直观得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相关信息。下面以电能表、采集器/集中器、负荷控制终端、配变监测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对于电能表,电能表主要功能是根据流过电能表的电压和电流,对计量点处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进行计量,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将电能表与量测类关联。电能表在cim模型中的属性包括命名类属性(如电能表id号、名称、描述等)、设备类属性(如电能表地址、电能表型号、电能表的资源类型、电能表的安装地址等)、关联属性(如电能表关联的计量点、从属的设备容器、对应的集中器/采集器)、用户属性(如用户类别、主/备表、单/总表)、接入/线属性(如接入方式、接线方式、接线相信息)、通信属性(如通信方式、通信速率和通信路数)等。其中命名类属性和设备类属性是继承命名类、电力系统资源类和设备类的继承属性,而关联属性、用户属性、接入/线属性、通信属性等是电能表所具有的私有属性。后述的采集器/集中器,负荷控制终端和配变监测中都有类似的命名类、电力系统资源类和设备类的继承属性,不再重复。

对于采集器/集中器,主要用于居民用户自动抄表。当电能表的通信方式是rs485方式,则需要采集器对多个电能表的数据进行采集,采集器再通过电力线载波方式将电能计量数据传输到集中器中,如果电能表的通信方式是电压电力线载波方式,则不需要采集器采集,每块电能表将电能计量数据传输到集中器中。在cim模型中的私有属性包括通信方式、可接电表数、采集间隔等通信属性。其主要包括名字类属性(如id、名称和描述),设备类属性(如电压、资源类型、设备类型和安装地点),通信属性(如通信方式、通信速率、通信路数和采集间隔)。

对于负荷控制终端,负荷控制终端主要采集大客户负荷计量数据,发现用电异常情况,对客户侧配电开关实时控制,达到限值负荷和限值用电的目的,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和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在cim模型的私有属性包括名字类属性(如id、名称和描述),设备类属性(如电压、资源类型、设备类型和安装地点),负控参数属性(负控限值、限值类型和负控原因),负控用户属性(负控用户id、负控用户联系电话),负控命令属性(负控操作方法、负控操作延迟时间和负控命令),关联属性(关联的计量点和操作的开关id)。

对于配变监测终端,用于监测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是否越限、变压器是否过载、功率因数是否过低、线圈温度是否过高,并根据运行状态报警和控制相应设备的投入。在cim模型中的私有属性包括配电变压器各参数的限值、是否越限报警、是否控制相应设备等。其主要属性包括名字类属性(如id、名称和描述),设备类属性(如电压、资源类型、设备类型和安装地点),参数属性(电压限值、电流限值、功率因数限值、三相不平衡限值和线圈温度限值),报警属性(电压、电流、功率因数、三相不平衡和线圈温度超限报警),控制命令属性(是否启动调压装置及id、是否启动负控装置及id、是否启动补偿装置及id、是否启动温度控制装置及id),关联属性(监测的配变变压器id)。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种设备的属性说明仅仅是示意,根据实际情况,设备的类型也可以为其他类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并不作限定,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属性即为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或第二逻辑实体属性。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装置进行介绍,请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与低压配电网对应的第一设备和与电能计量用电系统对应的第二设备;

分类模块302,用于以预定义规则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映射模块303,用于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将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量测参数和第二设备的设备量测参数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

建模模块304,用于根据分类结果对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进行关联,并利用关联后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第二逻辑实体对象、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建立cim模型。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装置,首先获取与低压配电网对应的第一设备和与电能计量用电系统对应的第二设备,然后以预定义规则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然后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将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量测参数和第二设备的设备量测参数映射为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根据分类结果对第一逻辑实体对象和第二逻辑实体对象进行关联,并利用关联后的第一逻辑实体对象、第二逻辑实体对象、第一逻辑实体属性和第二逻辑实体属性建立cim模型。因此,采用本方案,能建立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信息模型,从而实现了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共享和数据统一,也就保证了配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设备结构示意图,包括:

存储器4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402,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上任一实施例提到的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方法的步骤。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设备,由于可以通过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方法的步骤,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装置具有同上述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方法同样的实际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实施例提到的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由于可以通过处理器调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方法的步骤,所以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同上述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方法同样的实际效果。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低压配电网和电能计量用电系统的cim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