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创建材质连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26265发布日期:2019-02-22 19:5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创建材质连接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创建材质连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cg行业中,为制作出真实的材质效果一般都会使用pbr流程,它是一种基于物理算法的流程方式,能够使制作出的物体在效果上更加接近于真实。在实际制作中,贴图都会在符合pbr流程的绘制软件里进行制作,那么当绘制好的贴图在maya中使用时,为了保持和之前绘制软件同样的显示效果,就要对导入的贴图进行材质连接和参数调节,当场景中有很多物体时,手动来完成这些工作显然是繁复的,且会耗费制作人员很多时间。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快速创建材质连接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快速创建材质连接方法过程进行一键化整合,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操作中的错误率,大大提高渲染速度和稳定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创建材质连接的方法,包括arnold渲染器,所述arnold渲染器和maya软件在计算机中打开,并将pbr流程材质转换插件.mel功能文件,使用鼠标左键拖拽至视图窗口内,便可在弹出的操作界面中使用快速创建材质,所述计算机存储器中设置有用来指定存放贴图的总文件夹路径,所述总文件夹建立拥有的子文件夹;

所述快速创建材质连接的方法,对选择内容进行创建材质连接功能,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f.在所述操作界面中找到“贴图路径”一项,鼠标左键点击右边的“浏览...”按钮,指认项目总文件夹路径;

g.鼠标左键点击列表下方的“列出贴图文件夹名称”按钮,这时道具文件夹名称被加载到列表中;

h.由于不同软件或不同输出预设会导致输出贴图的命名不一样,根据贴图名称修改界面下方的参数,使其一一对应,开启粗糙度(roughness)和菲涅尔(f0)的伽马校正功能(gamma校正),渲染出准确的图像色彩;能自由选择是否启用gamma校正;maya中使用贴图控制材质的粗糙和菲涅尔属性是工作在线性颜色空间的,为了得到正确的显示效果,需要在连接之前对贴图进行一次gamma校正,也就是在连接中间添加一个gamma校正节点;

i.确认上述步骤设置正确后,鼠标左键双击列表中的选项即“jingdeng”,这时便会开始创建材质连接,当连接创建完成后,在材质编辑器中,通过展开材质球的上下游节点来查看;

j.所述创建材质球和贴图文件时,会自动规范性命名无需自己手动修改,材质球和贴图都会以原文件夹名称加标识类型进行命名。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gamma校正节点的参数调整为2.2。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子文件夹名称使用了maya软件的内部命令,将每个子文件夹的名称添加到一个文件夹组中。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每个子文件夹的名称通过使用for循环将在创建的列表中逐一罗列出来,同时在列表架构中加入执行创建材质连接的命令和清空删除列表内容的辅助操作命令。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原文件夹名称加标识类型进行命名时,材质球文件夹名称为材质球-shader,贴图文件名称为贴图文件-texture。

进一步方案为,所述pbr流程材质转换插件.mel功能文件由maya软件编程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rnold渲染器和maya软件在计算机中打开,使用pbr流程材质转换插件.mel功能文件快速创建材质连接的方法,将原来需要花费时间手动完成的创建过程进行一键化整合,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操作中的错误率,大大提高渲染速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贴图放置层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为材质转换后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贴图放置路径示意图;

图6为选择贴图路径示意图;

图7为生成贴图路径示意图;

图8为列出贴图文件夹名称示意图;

图9为材质转换参数设置示意图;

图10为材质转换完成后节点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参见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快速创建材质连接的方法,包括arnold渲染器,arnold渲染器和maya软件在计算机中打开,并将pbr流程材质转换插件.mel功能文件,使用鼠标左键拖拽至视图窗口内,便可在弹出的操作界面中使用快速创建材质,计算机存储器中设置有用来指定存放贴图的总文件夹路径,总文件夹建立拥有的子文件夹;

快速创建材质连接的方法,对选择内容进行创建材质连接功能,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a.在所述操作界面中找到“贴图路径”一项,鼠标左键点击右边的“浏览...”按钮,指认项目总文件夹路径;

b.鼠标左键点击列表下方的“列出贴图文件夹名称”按钮,这时道具文件夹名称被加载到列表中;

c.由于不同软件或不同输出预设会导致输出贴图的命名不一样,根据贴图名称修改界面下方的参数,使其一一对应,开启粗糙度(roughness)和菲涅尔(f0)的伽马校正功能(gamma校正),渲染出准确的图像色彩;能自由选择是否启用gamma校正;maya中使用贴图控制材质的粗糙和菲涅尔属性是工作在线性颜色空间的,为了得到正确的显示效果,需要在连接之前对贴图进行一次gamma校正,也就是在连接中间添加一个gamma校正节点;

d.确认上述步骤设置正确后,鼠标左键双击列表中的选项即“jingdeng”,这时便会开始创建材质连接,当连接创建完成后,在材质编辑器中,通过展开材质球的上下游节点来查看;

e.所述创建材质球和贴图文件时,会自动规范性命名无需自己手动修改,材质球和贴图都会以原文件夹名称加标识类型进行命名。

进一步地,gamma校正节点的参数调整为2.2。

进一步地,子文件夹名称使用了maya软件的内部命令,将每个子文件夹的名称添加到一个文件夹组中。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子文件夹的名称通过使用for循环将在创建的列表中逐一罗列出来,同时在列表架构中加入执行创建材质连接的命令和清空删除列表内容的辅助操作命令。

进一步地,原文件夹名称加标识类型进行命名时,材质球文件夹名称为材质球-shader,贴图文件名称为贴图文件-texture。

进一步方案为,pbr流程材质转换插件.mel功能文件由maya软件编程控制。

本发明主要有两大功能模块组成;

一)第一个功能模块是用来指定存放贴图的文件夹路径,并罗列出文件夹下拥有的子文件夹名称(一般在项目贴图的总文件夹内保存每个道具或人物名称的文件夹,里面存放各自不同的属性贴图,例如:表面漫反射贴图、镜面高光贴图、粗糙度贴图等)如图2所示。

其中罗列子文件夹名称使用了maya的内部命令,通过这个命令将每个子文件夹的名称添加到一个数组中,再通过for循环语句将每个名称在创建的列表中逐一罗列出来,同时在列表架构中加入执行创建材质连接的命令和清空删除列表内容的辅助操作命令。

二)第二个功能模块是实现对选择内容进行创建材质连接功能的,它是发明的核心部分,通过代码编写拥有以下功能。

可以自定义贴图搜索名称。对于贴图的提取,使用了对贴图属性类型进行比对搜索的方法,即在文件夹下搜索到相匹配的文件属性名称就会进行调用,那么为了满足不同情况就需要拥有可自定义搜索关键词的功能。例如,当使用sp软件绘制贴图时,以arnold作为输出预设,导出的表面漫反射贴图会加以diffuse的后缀,但是,使用默认设置则会变成basecolor。

进一步地实例如下,如图2、图5所示,“texture”属于项目总文件夹(即所有贴图都放在这里),“jingdeng”属于场景道具,这个文件夹内存放的就是它的不同类型贴图。

1)在操作界面中找到“贴图路径”一项,鼠标左键点击右边的“浏览...”按钮,指认项目总文件夹路径。(如图6、图7所示)

2)鼠标左键点击列表下方的“列出贴图文件夹名称”按钮,这时可以看到道具文件夹名称被加载到列表中。(如图8所示)

3)自定义贴图搜索名称,对于贴图的提取,使用了对贴图属性类型进行比对搜索的方法,即在文件夹下搜索到相匹配的文件属性名称就会进行调用,满足不同情况就需要拥有可自定义搜索关键词的功能,当使用sp软件绘制贴图时,以arnold作为输出预设,导出的表面漫反射贴图会加以diffuse的后缀,但是,使用默认设置则会变成basecolor。

由于不同软件或不同输出预设会导致输出贴图的命名不一样,根据贴图名称修改界面下方的参数,使其一一对应,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开启粗糙度(roughness)和菲涅尔(f0)的伽马校正功能(gamma校正),否则最后渲染出的图像色彩会不准确。

能够灵活选择所需要的贴图类型创建连接,当制作的物体不需要法线贴图的时候,可以在操作界面中选择不加载法线贴图。

自由选择是否启用gamma校正,maya中使用贴图控制材质的粗糙和菲涅尔属性是工作在线性颜色空间的,为了得到正确的显示效果,需要在连接之前对贴图进行一次gamma校正,也就是在连接中间添加一个gamma校正节点并将gamma参数调整为2.2。(如图9所示)

4)确认上述步骤设置正确后,鼠标左键双击列表中的选项“jingdeng”,这时便会开始创建材质连接,当连接创建完成后,我们可以在材质编辑器中,通过展开材质球的上下游节点来查看它们。

创建材质球和贴图文件时,会自动规范性命名无需自己手动修改,材质球和贴图都会以原文件夹名称加标识类型进行命名,即材质球-shader,贴图文件-texture。(如图4、图10所示)

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效果:通过arnold渲染器和maya软件在计算机中打开,使用pbr流程材质转换插件.mel功能文件快速创建材质连接的方法,将原来需要花费时间手动完成的创建过程进行一键化整合,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操作中的错误率,大大提高渲染速度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优选实施方式,并非限制本专利范围,凡是利用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