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5752发布日期:2018-11-13 22:03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维条码识读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



背景技术:

二维码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

现有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使用并不方便,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现有的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不能够对显示屏进行保护,以导致在非工作状态遭受撞击对显示屏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能够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包括壳体组件、距离传感器、识读件、控制电路板、显示屏及遮挡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本体和透明件,所述壳体本体开设有安装所述透明件的透明窗和安装所述显示屏的安装部,且所述壳体本体围成安装空间,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识读件及所述控制电路板均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安装空间的内壁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识读件和所述距离传感器能够从所述透明窗和所述透明件露出。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识读件及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遮挡件的两端与所述壳体本体顶部的两端卡接,以遮蔽所述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件包括遮挡本体、设置于所述遮挡本体一端的第一插接部和设置于所述遮挡本体另一端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遮挡本体及所述第一卡接部依次连接形成U形,所述壳体本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的第二插接部和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部设置有多个插槽,所述第二插接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插槽对应的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远离是遮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本体凸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底座间隔设置,且所述底座呈倒T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本体在所述安装空间内底壁上设置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轴向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螺钉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还包括通信端子,所述壳体本体开设有供所述通信端子露出的通孔,所述通信端子安装于所述壳体本体,且所述通信端子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还包括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通过所述通信端子与所述控制电路板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距离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壳体本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并均能够通过所述透明件露出。

一种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包括壳体组件、距离传感器、识读件、控制电路板、显示屏及遮挡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本体和透明件,所述壳体本体开设有安装所述透明件的透明窗和安装所述显示屏的安装部,且所述壳体本体围成安装空间,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识读件及所述控制电路板均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安装空间的内壁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识读件和所述距离传感器能够从所述透明窗和所述透明件露出。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识读件及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遮挡件包括遮挡本体、设置于所述遮挡本体一端的第一插接部和设置于所述遮挡本体另一端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壳体本体插接,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壳体本体卡接,所述遮挡本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以露出所述显示屏。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的有益效果是:

距离传感器的作用在于检测是否有产品需要进行扫码,当产品靠近距离传感器时,距离传感器传输距离信号至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控制识读件工作,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的工作效率和体验感受。并且,距离传感器和识读件均通过一块透明件发送或者接受光线,也简化了设备结构。同时,遮挡件能够在需要显示屏显示信息时打开,而在显示屏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对显示屏进行遮蔽,进而保护显示屏,以防止显示屏因坚硬物体撞击产生的损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能够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遮挡件与壳体本体之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I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IV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V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100-壳体组件;110-壳体本体;112-第二插接部;1121-卡块;114-第二卡接部;1141-凸起;116-底座;117-第一立柱;118-第二立柱;120-透明件;200-距离传感器;300-识读件;400-控制电路板;500-显示屏;600-遮挡件;610-第一插接部;612-插槽;620-遮挡本体;630-第一卡接部;63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10,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能够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10,包括壳体组件100、距离传感器200、识读件300、控制电路板400、显示屏500及遮挡件600。壳体组件100包括壳体本体110和透明件120,壳体本体110开设有安装透明件120的透明窗和安装显示屏500的安装部,且壳体本体110围成安装空间,距离传感器200、识读件300及控制电路板400均位于安装空间内并与安装空间的内壁可拆卸地连接,且识读件300和距离传感器200能够从透明窗和透明件120露出。距离传感器200、识读件300及显示屏500均与控制电路板400电性连接。遮挡件600的两端与壳体本体110顶部的两端卡接,以遮蔽显示屏500。

可以理解的是,距离传感器200的作用在于检测是否有产品需要进行扫码,当产品靠近距离传感器200时,距离传感器200传输距离信号至控制电路板400,控制电路板400控制识读件300工作,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10的工作效率和体验感受。并且,距离传感器200和识读件300均通过一块透明件120发送或者接受光线,也简化了设备结构。同时,遮挡件600能够在需要显示屏500显示信息时打开,而在显示屏50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对显示屏500进行遮蔽,进而保护显示屏500,以防止显示屏500因坚硬物体撞击产生的损坏。本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10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能够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遮挡件600包括遮挡本体620、设置于遮挡本体620一端的第一插接部610和设置于遮挡本体620另一端的第一卡接部630,第一插接部610、遮挡本体620及第一卡接部630依次连接形成U形,壳体本体110设置有与第一插接部610插接的第二插接部112和与第一卡接部630卡接的第二卡接部11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部610设置有多个插槽612,第二插接部112设置有多个与插槽612对应的卡块112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630远离是遮挡本体620的一端设置有凹槽631,第二卡接部114设置有与凹槽631配合的凸起1141,凸起1141由弹性材料制成。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遮挡板在与壳体本体110装配时,首先将第一插接部610上的多个插槽612插入第二插接部112上对应的卡块1121中,然后再将第一卡接部630上的凹槽631与第二卡接部114的凸起1141配合,进而对遮挡板进行安装。该装配方式步骤简单,用户能够很快进行装配或者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本体110凸设有底座116,底座1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底座116间隔设置,且底座116呈倒T形设置,以保证对设备进行良好的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本体110在安装空间内底壁上设置有第一立柱117和第二立柱118,第一立柱117和第二立柱118的轴向均设置有螺纹孔,控制电路板400通过螺钉安装于第一立柱117和第二立柱118上。

在本实施例中,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10还包括通信端子,壳体本体110开设有供通信端子露出的通孔,通信端子安装于壳体本体110,且通信端子与控制电路板400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信端子能够将控制电路板400与外部元器件通信连接,以实现与外部元器件之间的信号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10还包括控制主机,控制主机通过通信端子与控制电路板400通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主机可以是靠近壳体组件100设置的,也可以是位于控制后台。

在本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20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距离传感器200分别位于壳体本体1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并均能够通过透明件120露出。两个距离传感器200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当产品靠近时,控制电路板400控制设备开启。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200也可以为其他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10的有益效果:距离传感器200的作用在于检测是否有产品需要进行扫码,当产品靠近距离传感器200时,距离传感器200传输距离信号至控制电路板400,控制电路板400控制识读件300工作,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10的工作效率和体验感受。并且,距离传感器200和识读件300均通过一块透明件120发送或者接受光线,也简化了设备结构。同时,遮挡件600能够在需要显示屏500显示信息时打开,而在显示屏50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对显示屏500进行遮蔽,进而保护显示屏500,以防止显示屏500因坚硬物体撞击产生的损坏。本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10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能够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油墨的隐形二维条码识读器10,包括壳体组件100、距离传感器200、识读件300、控制电路板400、显示屏500及遮挡件600。壳体组件100包括壳体本体110和透明件120,壳体本体110开设有安装透明件120的透明窗和安装显示屏500的安装部,且壳体本体110围成安装空间,距离传感器200、识读件300及控制电路板400均位于安装空间内并与安装空间的内壁可拆卸地连接,且识读件300和距离传感器200能够从透明窗和透明件120露出。距离传感器200、识读件300及显示屏500均与控制电路板400电性连接。遮挡件600包括遮挡本体620、设置于遮挡本体620一端的第一插接部610和设置于遮挡本体620另一端的第一卡接部630,第一插接部610与壳体本体110插接,第一卡接部630与壳体本体110卡接,遮挡本体620由透明材料制成,以露出显示屏5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