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安装的键盘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8985发布日期:2018-12-14 22:46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安装的键盘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方便安装的键盘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键盘是最常见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微型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上,计算机操作者通过键盘向计算机输入各种指令、数据,指挥计算机的工作,计算机的运行情况输出到显示器,操作者可以很方便地利用键盘和显示器与计算机对话,对程序进行修改、编辑,控制和观察计算机的运行。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键盘壳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使用过程中键盘内部容易堆积灰尘,造成内部器件的损耗,降低其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键盘壳体多为螺钉固定方式,导致其安装拆卸不便,耗时较长,维修不便,而且不具有防水效果和导流槽,当用户出现洒水时,水分容易渗入键盘内部造成其内部电子器件的毁坏,影响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方便安装的键盘壳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键盘壳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使用过程中键盘内部容易堆积灰尘,造成内部器件的损耗,降低其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键盘壳体多为螺钉固定方式,导致其安装拆卸不便,耗时较长,维修不便,而且不具有防水效果和导流槽,当用户出现洒水时,水分容易渗入键盘内部造成其内部电子器件的毁坏,影响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安装的键盘壳体结构,包括壳体、上壳体、键帽槽、框架、固定块、限位柱、卡扣、卡槽、下壳体、吸盘、第一导流槽、防水层、第二导流槽、集尘板和电离板,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上壳体,且壳体的下端安装有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框架,且上壳体的内部开设有键帽槽,所述上壳体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块,且上壳体的底端位于固定块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卡扣,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流槽,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位于第一导流槽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导流槽,所述上壳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吸盘,且下壳体的顶部边缘开设有卡槽,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集尘板,且下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电离板,所述集尘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共设置有四个,所述限位柱共设置有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尘板与下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离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电离板分别安装在下壳体的两侧壁,所述电离板与下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盘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吸盘呈矩形分布在下壳体的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块和限位柱的卡合,实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固定,通过卡扣和卡槽的卡合对其进行加固,增加其固定性,且整体安装拆卸方便,给键盘的维修清理工作提供便利。

2、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水层,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通过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能够实现导流作用,防止因意外洒水造成键盘壳体及其内部设备的毁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离板和集尘板,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通过电离板产生的电场使得壳体内部灰尘吸附在集尘板上,达到一定的集尘目的,防止键盘内部灰尘堆积,为其清理工作提供便利。

4、本实用新型通过吸盘,便于进行键盘壳体的固定,克服操作人员使用过程中键盘总是位移的现象,给使用者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方便安装的键盘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方便安装的键盘壳体结构中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方便安装的键盘壳体中集尘板和电离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上壳体;3、键帽槽;4、框架;5、固定块;6、限位柱;7、卡扣;8、卡槽;9、下壳体;10、吸盘;11、第一导流槽;12、防水层;13、第二导流槽;14、集尘板;15、电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方便安装的键盘壳体结构,包括壳体1、上壳体2、键帽槽3、框架4、固定块5、限位柱6、卡扣7、卡槽8、下壳体9、吸盘10、第一导流槽11、防水层12、第二导流槽13、集尘板14和电离板15,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上壳体2,且壳体1的下端安装有下壳体9,上壳体2的外侧设置有框架4,且上壳体2的内部开设有键帽槽3,上壳体2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块5,且上壳体2的底端位于固定块5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卡扣7,上壳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流槽11,上壳体2的上表面位于第一导流槽11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导流槽13,上壳体2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12,下壳体9的底部安装有吸盘10,且下壳体9的顶部边缘开设有卡槽8,下壳体9的内部安装有集尘板14,且下壳体9的侧壁设置有电离板15,集尘板14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上壳体2,且壳体1的下端安装有下壳体9,上壳体2的外侧设置有框架4,且上壳体2的内部开设有键帽槽3,上壳体2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块5,集尘板14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6,固定块5共设置有四个,限位柱6共设置有四个,通过固定块5和限位柱6的卡合,实现上壳体2与下壳体9的固定,上壳体2的底端位于固定块5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卡扣7,下壳体9的顶部边缘开设有卡槽8,通过卡扣7和卡槽8的卡合对其进行加固,增加其固定性,且整体安装拆卸方便,给键盘的维修清理工作提供便利,上壳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流槽11,上壳体2的上表面位于第一导流槽11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导流槽13,上壳体2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12,第一导流槽11与第二导流槽13平行设置,通过防水层12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通过第一导流槽11和第二导流槽13能够实现导流作用,防止因意外洒水造成键盘壳体1及其内部设备的毁坏,延长其使用寿命,下壳体9的内部安装有集尘板14,且下壳体9的侧壁设置有电离板15,集尘板14与下壳体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离板15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电离板15分别安装在下壳体9的两侧壁,电离板15与下壳体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电离板15和集尘板14,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通过电离板15产生的电场使得壳体1内部的灰尘吸附在集尘板14上,达到一定的集尘目的,防止键盘内部灰尘堆积,为其清理工作提供便利,下壳体9的底部安装有吸盘10,通过吸盘10便于进行键盘壳体1的固定,克服操作人员使用过程中键盘总是位移的现象,给使用者提供便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