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触控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3630发布日期:2019-02-15 20:5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电容触控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触控笔。



背景技术:

传统的触控笔,如被动式电容笔,用于模拟手指,输入指令到电脑屏幕、移动设备、绘图板等具有触摸屏的设备,用户可以通过电容触控笔点击触控屏幕来选取文件、写字或绘画等。传统的电容触控笔的笔头常采用导电材料,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及柔软度,以避免笔头划伤触控屏。然而,传统的电容触控笔的笔头不仅在触控屏上的点击效果差,同时,笔头易凹陷,书写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触控屏上点击效果更好且能够防止笔头凹陷的电容触控笔。

一种电容触控笔,包括:

笔杆;

笔头,形成一凹腔,所述笔头的一端为开口端;

限位件,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笔杆上,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笔头的开口端相卡接,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笔头的表面上开设有限位孔;及

缓冲件,一端由所述开口端伸入所述凹腔内,并抵接于所述笔头的内壁上,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内。

上述电容触控笔在使用时,将限位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笔杆上,限位件的另一端与笔头的开口端相卡接。缓冲件的一端由开口端伸入笔头的凹腔内,并抵接于笔头的内壁上,缓冲件的另一端穿设于限位孔内。当笔头需要更换或拆卸时,将限位件由笔杆上拆卸下来,进一步将笔头与限位件分离,即可更换新的笔头。同时,由于缓冲件的一端抵接于笔头的内壁上,不仅能够为笔头提供支撑,避免笔头凹陷。同时,缓冲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笔头的缓冲效果,避免笔头与触控屏出现硬摩擦而导致笔头的使用寿命缩短,或者笔头过软而导致笔头在触控屏上点击效果差。通过上述电容触控笔不仅使得笔头在触控屏上的点击效果更好,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笔头凹陷,用户书写体验感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笔杆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限位件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笔杆上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的底壁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限位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孔内,以使所述笔头的开口端位于所述容置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笔杆背向于所述限位件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扩展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笔盖,所述笔盖盖设于所述笔杆背向于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以覆盖所述扩展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的底壁上开设有打胶孔,所述打胶孔贯穿所述限位件一端的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笔头的开口端上形成有卡台,所述卡台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包括固定杆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的缓冲头,所述固定杆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内,以使所述缓冲头位于所述凹腔内,所述缓冲头能够抵接于所述笔头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的尺寸与所述限位孔的尺寸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头为中空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为缓冲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的尺寸向远离所述笔杆的方向逐渐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容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容触控笔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容触控笔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容触控笔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电容触控笔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一实施例中的电熔触控笔,用于拟手指,输入指令到电脑屏幕、移动设备、绘图板等具有触摸屏的设备,同时笔头在触控屏上的点击效果较好,且笔头不易凹陷,书写体验感好。

请参阅图1至图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容触控笔10,包括笔杆100、笔头200、限位件300及缓冲件400。具体地,笔头200上形成一凹腔210(如图4所示),笔头200的一端为开口端。限位件30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笔杆100上,限位件300的另一端与笔头200的开口端相卡接。缓冲件400的一端由开口端伸入凹腔210内,并抵接于笔头200的内壁上,缓冲件400的另一端设置于限位件300上。

在使用时,将限位件30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笔杆100上,限位件300的另一端与笔头200的开口端相卡接。缓冲件400的一端抵接于笔头200的内壁上,缓冲件400的另一端设置于限位件300上。通过缓冲件400能够为笔头200提供支撑,避免笔头200凹陷。同时,缓冲件400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笔头200的缓冲效果,避免笔头200与触控屏出现硬摩擦,导致笔头200的使用寿命缩短,或者笔头200过软,而导致笔头200在触控屏上点击效果差。

一实施例中,笔杆100上开设有固定孔110,固定孔110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限位件300的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配合连接。通过螺纹配合实现限位件300与笔杆100的可拆卸连接,方便限位件300上笔头200的更换与拆卸。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300与笔杆100还可以通过卡扣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

一实施例中,笔杆100上还开设有容置孔120,固定孔110开设于容置孔120的底壁上,限位件300的一端设置于固定孔110内,以使笔头200的开口端位于容置孔120内。由于笔头200的开口端与限位件300的另一端相卡接,通过设置容置孔120能够避免笔头200在使用的过程中脱离限位件300,有效保护笔头200的开口端与限位件300的另一端相卡接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笔杆100背向于限位件300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扩展腔130。通过设置扩展腔130,能够方便电容触控笔10进行功能的扩展。例如,可以在扩展腔130内设置磁铁,以方便电容触控笔10吸附在显示设备上,方便电容触控笔10的放置。同时通过设置扩展腔130,使得笔杆100呈中空结构,可以有效节省加工笔杆100的材料,进而有效降低笔杆100的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扩展腔130内还可以设置其他附件,以增加电容触控笔10的功能。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笔杆100由铝合金制成,使得笔杆100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且成本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笔杆100还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只要能够可拆卸地连接限位件300即可。

一实施例中,电容触控笔10还包括笔盖500,笔盖500盖设于笔杆100背向于限位件300的一端,以覆盖扩展腔130。通过设置笔盖500使得扩展腔130覆盖,避免灰尘、杂物等进入到扩展腔130内,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扩展腔130内的附件或磁铁由笔杆100背向于限位件300的一端滑出,有效保护扩展腔130内的附件或磁铁。

具体地,笔盖500可拆卸地连接于笔杆100背向于限位件300的一端上,以覆盖扩展腔130。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扩展腔130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笔盖500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笔盖500的一端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设置于扩展腔130内,以覆盖扩展腔130。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笔杆100背向于限位件300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笔盖500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笔杆100背向于限位件300一端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设置于笔盖500内,以覆盖扩展腔130。在另一实施例中,笔盖500还可以卡接于笔杆100背向于限位件300的一端上。

请一并参阅图4,限位件300朝向笔头200的表面上开设有限位孔310,缓冲件400的另一端穿设于限位孔310内。通过设置限位孔310能够限制缓冲件400,避免缓冲件400相对于限位件300活动,有效提高缓冲件400对笔头200支撑及缓冲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限位孔310的底壁上开设有打胶孔320,打胶孔320贯穿限位件300一端的端面。安装时,将缓冲件400的另一端穿设于限位孔310内,通过打胶孔320能够方便向限位孔310内注射胶水,使得缓冲件400有效固定于限位孔310内,实现缓冲件400与限位件300的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打胶孔320还可以省略,胶水还可以直接涂覆于缓冲件400上,或限位孔310的内壁上,只要能够使得缓冲件400与限位件300固定连接即可。

一实施例中,限位件300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卡槽330,笔头200的开口端上形成有卡台220,卡台220卡设于卡槽330内。通过卡台220与卡槽330配合,使得笔头200有效卡设于限位件30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300的另一端上还可以形成有卡台,笔头200的开口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卡台卡设于卡槽内。

缓冲件400包括固定杆410及固定于固定杆410上的缓冲头420,固定杆410穿设于限位孔310内,以使缓冲头420位于凹腔210内,缓冲头420能够抵接于笔头200的内壁上。通过缓冲头420抵接于笔头200的内壁上,能够有效避免笔头200凹陷,用户书写体验感好。

一实施例中,缓冲头420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的缓冲头420具有一定的弹性,笔头200在书写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支撑笔头200,避免笔头200凹陷,同时能够增加笔头200的缓冲力,提高书写体验感。

进一步地,缓冲头420背向于固定杆410的表面为弧面,进一步增加缓冲头420与笔头200的抵接面,进而能够进一步增加缓冲头420对笔头200的支撑力及缓冲力。

一实施例中,固定杆410的尺寸与限位孔310的尺寸相匹配,使得固定杆410能够有效设置于限位孔310,避免固定杆410相对于限位孔310活动,影响缓冲头420对笔头200抵接的稳定性。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缓冲件400由橡胶材料注塑形成,使得缓冲件400具有较好的弹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件400还可以由其他塑料制成,只要具有一定弹性,能够支撑笔头200即可。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笔头200由导电硅胶制成,使得笔头200具有一定弹性及柔软度,避免笔头200刮坏触控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笔头200还可由硅胶制成,笔头200外包覆一层导电布。

请参阅图5至图7,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容触控笔1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容触控笔10的区别在于:缓冲件为缓冲弹簧430。缓冲弹簧430的一端抵接在笔头200的内壁上,另一端穿设于限位孔310内。通过缓冲弹簧430不仅能够支撑笔头200,避免笔头200凹陷,同时具有一定缓冲效果,提高笔头200的书写体验感。

进一步地,缓冲弹簧430固定于限位孔310内,避免缓冲弹簧430相对于限位件300活动,而影响缓冲弹簧430对笔头200的支撑及缓冲效果。

一实施例中,限位孔310的尺寸向远离笔杆100的方向逐渐增大,可以对缓冲弹簧430起到导向作用,方便缓冲弹簧430插入限位孔310内。在书写的过程中,笔头200会带动缓冲弹簧430的一端在一定范围内扭动,通过限位孔310能够为缓冲弹簧430的一端提供扭动空间,避免缓冲弹簧430在扭动的过程中卡设在限位件300上,影响用户的书写体验感。

具体地,限位孔310靠近笔头200的部分的尺寸向远离笔杆100的方向逐渐增大,形成锥形孔311。进一步地,限位孔310远离笔头200的部分为直孔312,缓冲弹簧430固定于直孔312内。其中,锥形孔311与直孔312光滑过渡。

上述电容触控笔10在使用时,限位件300通过卡台220与卡槽330配合与笔头200的开口端相卡接。将限位件300的一端通过螺纹设置于笔杆100的固定孔110内,同时使得笔头200的开口端位于容置孔120内,有效保护笔头200的开口端与限位件300卡接的稳定性。当笔头200需要更换或拆卸时,将限位件300由笔杆100上拆卸下来,进一步将笔头200与限位件300分离,即可更换新的笔头200。

缓冲件400的一端由开口端伸入笔头200的凹腔210内,并抵接于笔头200的内壁上,缓冲件400的另一端穿设于限位孔310内,并与限位件300固定连接。通过缓冲件400不仅能够为笔头200提供支撑,防止笔头200凹陷。同时,缓冲件400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笔头200的缓冲效果,避免笔头200与触控屏出现硬摩擦,导致笔头200的使用寿命短,或者笔头200过软,导致笔头200在触控屏上点击效果差。通过上述电容触控笔10不仅使得笔头200在触控屏上的点击效果更好,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笔头200凹陷,用户书写体验感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