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鼠标垫和键盘垫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3582发布日期:2019-04-29 11:29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胶鼠标垫和键盘垫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鼠标垫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硅胶鼠标垫和键盘垫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鼠标和键盘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标准输入设备,由于受到电脑桌结构的限制,人们在使用鼠标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操作时,手的前臂通常是悬空的,手腕会与鼠标垫接触,因此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后,人们会觉得手臂酸疼,近来也有不少鼠标垫增加了手托来缓解手腕压力。专利号CN201320161456.7公开了一种带腕托的鼠标垫,在所述带腕托的鼠标垫垫部前侧的上表面设置有截面呈弧状的托腕部,所述托腕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位置;所述带腕托的鼠标垫垫部包括硅胶底层和复合在硅胶底层顶面的耐磨层,该耐磨层是由橡胶树脂材质制成;所述托腕部是由弹性软胶制成。这种手托为实心结构,短期内可以缓解手腕压力,但是时间长舒适性会变差;而且,时间久了,不止手腕会酸,小臂也会酸痛,单单手托不能解决小臂酸痛的问题;再加上现在不仅鼠标需要垫,键盘也需要垫,目前的鼠标垫的功能也比较单一,满足不了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鼠标垫和键盘垫二合一,既能解决使用鼠标时手腕酸痛的问题,也能解决小臂酸痛的问题,同时还具有收纳鼠标和起到手机架的功能以及挂线和能扩展USB插头的功能的硅胶鼠标垫和键盘垫组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解决使用鼠标时手腕酸痛的问题,也能解决小臂酸痛的问题,同时具有多种功能的硅胶鼠标垫和键盘垫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胶鼠标垫和键盘垫组合结构,包括键盘垫主体和鼠标垫主体,所述键盘垫主体和所述鼠标垫主体呈一L型结构;所述键盘垫主体上设有数个USB接口,所述键盘垫主体的一端设有放置手机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放置笔的容纳槽;所述键盘垫主体的一侧壁上设有挂线部;所述鼠标垫主体包括供鼠标滑动的放置部和支撑小臂的托臂部;所述放置部上设有腕托和容纳鼠标的凹槽,所述腕托为内部中空的封闭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腕托为柔软且具有弹性的硅胶材料,所述腕托上还设有透气的棉质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一侧设有固定鼠标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鼠标垫主体上,所述固定带的自由端设有卡扣部,所述凹槽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卡扣部配合的卡扣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手机的支撑主体和防止手机滑下的限位部,所述支撑主体的横截面呈一梯形结构且长底边位于所述键盘主体上,所述容纳槽设于所述支撑主体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主体的斜面部分与所述键盘垫主体的上表面呈55°-60°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挂线部设有数个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充电线头的宽度;所述通孔对应开设有弹力槽。

进一步的,所述USB接口的数量为四个且由一条总线与电脑主机的USB接口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键盘垫主体和所述鼠标垫主体的底面设有防滑条纹。

进一步的,所述键盘垫主体和所述鼠标垫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腕托和托臂部,解决了长时间使用鼠标时手腕酸痛的问题,又解决了因小臂长时间得不到支撑造成酸痛的问题;同时鼠标垫和键盘垫的结合,使得一物多用;通过设置了容纳鼠标的凹槽,使得在移动鼠标垫时不用将鼠标单独存放,节约空间;同时因为设置了USB插口,在使用键盘和鼠标时不用特意将线拉到主机下面,方便接线;再加上还设置了挂线部和支撑手机的支撑部,可以将充电线等挂于挂线部处,使得充电线不会因为乱放而搅成一团,同时因为支撑部的作用,可以将手机放于支撑部上,不用重新买手机支架,随用随放,设置于支撑部上的容纳槽还可以放置笔,方便平时的办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腕托部分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

键盘垫主体1;USB接口11;支撑部12;容纳槽121;支撑主体122;限位部123;挂线部13;通孔131;弹力槽132;鼠标垫主体2;放置部21;腕托211;垫片2111;凹槽212;固定带213;卡扣部2131;卡扣槽214;托臂部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硅胶鼠标垫和键盘垫组合,包括键盘垫主体1和鼠标垫主体2,所述键盘垫主体1和所述鼠标垫主体2呈一L型结构;所述键盘垫主体1上设有数个USB接口11,所述键盘垫主体1的一端设有放置手机的支撑部12,所述支撑部12上设有放置笔的容纳槽121;所述键盘垫主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挂线部13;所述鼠标垫主体2包括供鼠标滑动的放置部21和支撑小臂的托臂部22;所述放置部21上设有腕托211和容纳鼠标的凹槽212,所述腕托211为内部中空的封闭结构,当腕部压在所述腕托211上时,所述腕托211向下自然形成一凹陷部,所述腕托211对腕部进行支撑时,形成的支撑高度让手腕与鼠标在同一水平线上。其中,所述托臂部22延伸出桌面,在使用鼠标时,可以将手腕放置于腕托211上,同时小臂伸出桌面的部分可以被托臂部22支撑,因为在使用鼠标时,着力点在鼠标上,所以不用担心托臂部因小臂的压力而翘起;通过设置腕托211和托臂部22,解决了长时间使用鼠标时手腕酸痛的问题,又解决了因小臂长时间得不到支撑造成酸痛的问题;同时鼠标垫和键盘垫的结合,使得一物多用;通过设置了容纳鼠标的凹槽212,使得在移动鼠标垫时不用将鼠标单独存放,节约空间;同时因为设置了USB接口11,在使用键盘和鼠标时不用特意将线拉到主机下面,方便接线;再加上还设置了挂线部13和支撑手机的支撑部12,可以将充电线等挂于挂线部13处,使得充电线不会因为乱放而搅成一团,同时因为支撑部12的作用,可以将手机放于支撑部12上,不用重新买手机支架,随用随放,设置于支撑部12上的容纳槽121还可以放置笔,方便平时的办公。

进一步的,参照图2,所述腕托211为柔软且具有弹性的硅胶材料,所述腕托211上还设有透气的棉质垫片2111。其中,所述腕托211通过密封胶固定于所述放置部21上,所述棉质垫片2111上和所述腕托211的顶部分别设有魔术贴,所述棉质垫片2111通过魔术贴贴于所述腕托211上;通过这种结构,当手腕放于所述腕托211上时,会更加舒适,同时所述腕托211会向下形成凹陷部,使得所述腕托与手腕完全贴合,受力更加均匀,不会因长期使用而产生不适感,当手拿开后,腕托211就因为弹性力而回复原状。

进一步的,参照图1,所述凹槽212一侧设有固定鼠标的固定带213,所述固定带21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鼠标垫主体2上,所述固定带213的自由端设有卡扣部2131,所述凹槽212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卡扣部2131配合的卡扣槽214。当鼠标放置于所述凹槽212内后,将所述固定带213的卡扣部2131扣于所述卡扣槽214内,从而将鼠标固定于所述凹槽212内,方便携带。

具体的,参照图1,所述支撑部12包括支撑手机的支撑主体122和防止手机滑下的限位部123,所述支撑主体122的横截面呈一梯形结构且长底边位于所述键盘垫主体1上,所述容纳槽121设于所述支撑主体122的上部。手机可以放于所述支撑主体122的斜面上,靠限位部123限位,使得放置在斜面上的手机不会下滑;同时,当用完笔后,可以将笔放于所述容纳槽121内,需要时再拿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笔掉落或者丢失。

较优的,所述支撑主体122的斜面部分与所述键盘垫主体1的上表面呈55°-60°的夹角。这样设计,使得观看手机屏幕上的内容时更加舒服和清楚。

进一步的,参照图1,所述挂线部13设有数个通孔131,所述通孔131的直径小于充电线头的宽度;所述通孔131对应开设有弹力槽132。充电线的线体可以通过弹力槽132卡进所述通孔131内,因为所述通孔131的直径小于充电线头的宽度,使得充电线头不会从所述通孔131掉落,卡在所述挂线部13上。

较优的,所述USB接口11的数量为四个且由一条总线(图中未显示)与电脑主机的USB接口电连接。鼠标或者键盘等其他USB接头的电线可以通过所述USB接口11与电脑主机电连接,既起到了扩展USB接口数量的作用,又方便接线。

进一步的,所述键盘垫主体1和所述鼠标垫主体2的底面设有防滑条纹。通过所述防滑条纹,可以增大摩擦力,防止本实用新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键盘垫主体1和所述鼠标垫主体2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和优点: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所述托臂部22延伸出桌面,在使用鼠标时,可以将手腕放置于腕托211上,同时小臂伸出桌面的部分可以被托臂部22支撑,因为在使用鼠标时,着力点在鼠标上,所以不用担心托臂部因小臂的压力而翘起;通过设置腕托211和托臂部22,解决了长时间使用鼠标时手腕酸痛的问题,又解决了因小臂长时间得不到支撑造成酸痛的问题;同时鼠标垫和键盘垫的结合,使得一物多用;通过设置了容纳鼠标的凹槽212,使得在移动鼠标垫时不用将鼠标单独存放,节约空间;同时因为设置了USB插口,在使用键盘和鼠标时不用特意将线拉到主机下面,方便接线;再加上还设置了挂线部和支撑手机的支撑部,可以将充电线等挂于挂线部处,使得充电线不会因为乱放而搅成一团,同时因为支撑部的作用,可以将手机放于支撑部上,不用重新买手机支架,随用随放,设置于支撑部上的容纳槽还可以放置笔,方便平时的办公。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