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纱管自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0410发布日期:2019-08-09 21:4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智能纱管自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智能纱管自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纺织制造行业内,由纺织车台生产的纱线,会绕卷在纱管上进行保存和运输。

现有技术中,纱管一般不具有身份标识,车台所生产的纱,一但发现问题,很难查找具体对应的车台锭号等信息,会耗费大量人工进行追溯,容易造成原料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智能纱管自动检测系统,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实现纱管信息自动识别,减少原料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智能纱管自动检测系统,其结构包括纱管、设置在纱管内表面上的识别标签和对识别标签采集和记录信息的手持式标签读取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识别标签为二维码标签。

或者,优选的,所述的识别标签为RFID标签。

优选的,所述的手持式标签读取装置包括采集识别标签信息的传感器模块、将传感器模块采集信息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数模转换模块、将数字信号发送给远程通讯终端的通讯模块、储存数字信号的存储模块和显示数字信号的显示模块,传感器模块、数模转换模块、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依次连接,数模转换模块还与通讯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有效,操作方便,在纱管内部设置识别标签,然后通过手持式标签读取装置对识别标签进行扫码,将扫到的信息存储并发送给远程通讯终端,在需要对纱管进行追溯时,再次对识别标签进行读取即可显示其对应信息,比如车台锭号信息,可准确、快速的找到对应位置,及时进行维修,提高了产量,避免了原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纱管自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1是纱管、2是识别标签、3是手持式标签读取装置、31是传感器模块、32是数模转换模块、33是通讯模块、34是存储模块、35是显示模块、4是远程通讯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智能纱管自动检测系统,其结构包括纱管1、设置在纱管1内表面上的识别标签2和对识别标签2采集和记录信息的手持式标签读取装置3。

所述的识别标签2为二维码标签。

所述的识别标签2为RFID标签。

所述的手持式标签读取装置3包括采集识别标签2信息的传感器模块31、将传感器模块31采集信息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数模转换模块32、将数字信号发送给远程通讯终端4的通讯模块33、储存数字信号的存储模块34和显示数字信号的显示模块35,传感器模块31、数模转换模块32、存储模块34和显示模块35依次连接,数模转换模块32还与通讯模块33连接。

以上所述各部件和模块都是现有技术,可使用可实现其对应功能的任意型号、结构和控制方法。

根据以上结构,在纱管内部设置识别标签,然后通过手持式标签读取装置对识别标签进行扫码,将扫到的信息存储并发送给远程通讯终端,在需要对纱管进行追溯时,再次对识别标签进行读取即可显示其对应信息,比如车台锭号信息,可准确、快速的找到对应位置,及时进行维修,提高了产量,避免了原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