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自动考核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9957发布日期:2019-06-22 00:4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绩效自动考核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绩效自动考核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传统方法中,通常先需要通过人工方式获取员工在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等考核时间内的已处理案件信息,然后再通过人工分析的方式根据获取到的已处理案件信息确定员工的绩效,但是员工数量较多时,已处理案件信息庞大,人工获取和分析处理的过程繁琐并且耗时久,从而导致员工的绩效统计效率低下,并且得到的绩效结果带有主观成分,导致绩效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不高。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准确的绩效统计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绩效自动考核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绩效考核效率低下及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低的问题。

一种绩效自动考核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

从预设的案件数据库保存的目标对象处理的案件信息中,选定符合所述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的案件属性信息;

采用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对所述案件属性信息进行导出处理,得到导出后的目标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属性信息,分析所述目标对象的工作指标数据;

按照预设的计算方式,计算所述工作指标数据对应的绩效分数;

根据预设的所述绩效分数与绩效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工作绩效。

一种绩效自动考核装置,包括:

查询条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

属性信息选定模块,用于从预设的案件数据库保存的目标对象处理的案件信息中,选定符合所述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的案件属性信息;

属性信息导出模块,用于采用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对所述案件属性信息进行导出处理,得到导出后的目标属性信息;

工作指标统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属性信息,分析所述目标对象的工作指标数据;

绩效分数计算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计算方式,计算所述工作指标数据对应的绩效分数;

工作绩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所述绩效分数与绩效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工作绩效。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绩效自动考核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绩效自动考核方法的步骤。

上述绩效自动考核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从预设的案件数据库保存的目标对象处理的案件信息中,自动快速地选定符合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的案件属性信息,然后采用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对案件属性信息进行导出处理,得到导出后的目标属性信息,由于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具备快速导出属性信息的功能,因此提高了目标属性信息的导出效率,接下来根据导出的目标属性信息,自动分析目标对象的工作指标数据,按照预设的计算方式,计算工作指标数据对应的绩效分数,再根据预设的绩效分数与绩效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目标对象的工作绩效,实现了根据目标对象的案件属性信息,对目标对象的工作绩效进行自动计算,无需人工介入,提高了工作绩效的考核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并且由于采用统一的标准,使得工作绩效的考核结果更为客观,准确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绩效自动考核方法的一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绩效自动考核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绩效自动考核方法中步骤s50的一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绩效自动考核方法中步骤s30的一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绩效自动考核方法中步骤s302的一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绩效自动考核方法中转换及展示案件属性信息的一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绩效自动考核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绩效自动考核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绩效自动考核装置的再另一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的绩效自动考核方法,可应用在大数据处理行业的如图1的应用环境中,该应用环境包括客户端和服务端,客户端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与服务端进行通信。其中,客户端可以但不限于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服务端可以用独立的服务端或者是多个服务端组成的服务端集群来实现。服务端用于导出案件属性信息,根据导出的案件属性信息,分析目标对象的工作指标数据,并自动计算该目标对象的工作绩效,客户端用于对案件属性信息的展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绩效自动考核方法,以该方法应用在图1中的服务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如下步骤:

s10、获取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为用于查询案件属性信息而预先设置好的条件,比如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为“2018年2月1日”与“2018年6月30日”之间的时间段处理的案件。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专门存储于条件数据库中,处于随时可以调用的状态。

案件属性信息为符合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的案件信息,比如案件属性信息为“2018年2月1日”与“2018年6月30日”之间的时间段处理的案件信息。

目标对象为处理案件的自然人,比如目标对象为“张三”。

具体地,在条件数据库中获取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的存储路径,然后根据该存储路径提取该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比如条件数据库为mysql数据库,该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的存储路径为“c:\programfiles\mysql\mysqlserver5.0\data\”,首先在mysql数据库中获取“c:\programfiles\mysql\mysqlserver5.0\data\”,然后根据该“c:\programfiles\mysql\mysqlserver5.0\data\”提取该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条件数据库可以为sql数据库或oracle数据库等,条件数据库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该属性查询条件的设置过程可以在基于面向对象的方式编写安装包配置文件时实现。编程语言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s20、从预设的案件数据库保存的目标对象处理的案件信息中,选定符合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的案件属性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案件信息专门存储于预设的案件数据库中,处于随时可以调用的状态。

具体地,从预设的案件数据库保存的该目标对象处理的案件信息中,选定符合步骤s10中获取到的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的案件属性信息。比如在投诉案件系统中启动查询功能,并向用户提供对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对应的查询方框的勾选功能,根据用户勾选的属性查询条件,筛选出符合该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的案件属性信息,最后将筛选得到的案件属性信息进行选定。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案件数据库可以为sql数据库或oracle数据库等,预设的案件数据库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s30、采用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对案件属性信息进行导出处理,得到导出后的目标属性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为专门用于导出案件属性信息的预先设置好的工具。

具体地,采用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对步骤s20中已选定的案件属性信息进行导出处理,得到导出后的目标属性信息,该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具体可以是apachepoi工具包,使用apachepoi工具包提供的导出接口对步骤s20中已选定的案件属性信息进行导出处理,得到导出后的目标属性信息,其中,apachepoi为apache软件基金会的开放源码函式库。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s40、根据目标属性信息,分析目标对象的工作指标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指标数据为该目标对象完成处理案件的工作的指标,比如工作指标数据为案件完成数量。工作指标数据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案件处理总数量、案件完成数量、案件超期数量、已完成案件的平均处理时长和已完成案件的平均超期时长。

其中,案件处理总数量为该目标对象处理的案件的总共数量,案件完成数量为该目标对象已完成处理的案件的数量,已完成案件的平均处理时长为该目标对象已完成处理的案件的处理时长的平均值,已完成案件的平均超期时长为超期绝对值的平均值,该超期绝对值为该目标对象已完成处理的案件的实际的处理时长与目标处理时长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目标处理时长为用于处理案件而预先设定的处理时长,比如实际的处理时长为60分钟,目标处理时长为30分钟,则超期绝对值为30。

具体地,在预设时间段内,先统计目标属性信息中案件处理开始时间的个数,将该个数确定为案件处理总数量,可以理解的是,案件处理开始时间为用户首次处理案件的时间,一个案件仅有一个案件处理开始时间,然后将处理结果为处理完成的案件的数量确定为案件完成数量,接下来针对每一个案件,将目标属性信息中的案件处理开始时间与案件处理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间段的时长确定为该案件的处理时长,将各个案件的各个处理时长之和与案件完成数量的商作为已完成案件的平均处理时长,再接下来针对每一个案件,获取该案件的目标处理时长和该案件的实际的处理时长,将目标处理时长与实际的处理时长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确定为超期时长,最后将各个案件的各个超期时长之和与案件完成数量的商作为已完成案件的平均超期时长。

s50、按照预设的计算方式,计算工作指标数据对应的绩效分数。

在本实施例中,绩效分数为专门给目标对象设置的分数,其中,各个目标对象的绩效分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具体地,服务端先根据案件处理总数量和案件完成数量,计算案件完成率,然后根据案件处理总数量和案件超期数量,计算案件超期率,接下来获取目标对象的绩效提成等级系数,最后根据该案件完成率、该案件超期率、该绩效提成等级系数和预设的计算方式,计算步骤s40中获取到的工作指标数据所对应的绩效分数。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计算方式可以为将该案件完成率、该案件超期率、该绩效提成等级系数代入预设的计算公式,也可以为其他的计算方式,预设的计算方式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s60、根据预设的绩效分数与绩效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对象的工作绩效。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绩效为专门给目标对象的工作设置的绩效,不同的目标对象对应的工作绩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绩效等级为专门给目标对象的工作绩效设置的等级,不同的目标对象的绩效等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各个绩效等级对应各个工作绩效。绩效分数为专门给目标对象的工作绩效设置的分数,不同的目标对象对应的绩效分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具体地,绩效分数与绩效等级之间预设的映射关系可以是绩效分数与绩效等级之间的正比例线性关系,绩效分数越高则绩效等级越高,反之,绩效分数越低则绩效等级越低,绩效分数与绩效等级之间预设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不同绩效分数阈值区域与绩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预先设置好各个绩效分数阈值区间,每个绩效分数阈值区间均对应一个绩效等级,并且绩效分数阈值区间中的绩效分数的值越大,则绩效等级越大。

服务端根据绩效分数与绩效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步骤s50中计算得到的绩效分数对应的绩效等级,并将获取到的绩效等级确定为目标对象的工作绩效。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当绩效分数与绩效等级之间预设的映射关系为各个不同的绩效分数阈值区域与绩效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时,从预设的各个绩效分数阈值区间中选取出步骤s50中计算得到的绩效分数落入的一个绩效分数阈值区间,并根据各个不同的绩效分数阈值区域与绩效等级之间预设的映射关系,将选取出的绩效分数阈值区间对应的绩效等级确定为该绩效分数对应的绩效等级。

例如,绩效分数阈值区间包括[0,30]和[31,60],其中,[0,30]对应的绩效等级为d,[31,60]对应的绩效等级为c,当步骤s50中计算得到的绩效分数为45时,从[0,30]和[31,60]中选取出45落入的[31,60],并将选取出的[[31,60]对应的绩效等级c确定为该绩效分数的绩效等级,即目标对象的工作绩效为c。

需要说明的是,绩效分数和绩效等级之间预设的映射关系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在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s10至步骤s60,从预设的案件数据库保存的目标对象处理的案件信息中,自动快速地选定符合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的案件属性信息,然后采用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对案件属性信息进行导出处理,得到导出后的目标属性信息,由于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具备快速导出属性信息的功能,因此提高了目标属性信息的导出效率,接下来根据导出的目标属性信息,自动分析目标对象的工作指标数据,按照预设的计算方式,计算工作指标数据对应的绩效分数,再根据预设的绩效分数与绩效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目标对象的工作绩效,实现了根据目标对象的案件属性信息,对目标对象的工作绩效进行自动计算,无需人工介入,提高了工作绩效的考核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并且由于采用统一的标准,使得工作绩效的考核结果更为客观,准确性更高。

在一实施例中,工作指标数据包括目标对象的案件处理总数量、目标对象的案件完成数量、目标对象的案件超期数量、目标对象的已完成案件的平均处理时长和已完成案件的平均超期时长,如图3所示图2对应实施例中一种绩效自动考核方法中步骤s50在一个应用场景下的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1、根据案件处理总数量和案件完成数量,计算案件完成率。

在本实施例中,案件完成率为该目标对象的案件完成数量在案件处理总数量中的占比。

具体地,将步骤s40中统计出的案件完成数量与案件处理总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目标对象完成处理案件的案件完成率。

例如,假设步骤s40中统计出的案件完成数量为90件,步骤s40中统计出的案件处理总数量为100件,则计算90与100之间的比值为90%,并将计算得到的90%确定为该目标对象完成处理案件的案件完成率。

s502、根据案件处理总数量和案件超期数量,计算案件超期率。

在本实施例中,案件超期数量为该超期案件的数量,超期案件为目标对象的实际的处理时长大于目标处理时长的案件。具体地,服务端根据案件的完成状态确定出超期案件,其中,完成状态包括超期完成和期限内完成,当目标对象完成处理案件的实际处理时长大于目标处理时长时,该案件的完成状态为超期完成,当目标对象完成处理案件的实际处理时长小于或等于目标处理时长时,该案件的完成状态为期限内完成。

服务端统计完成状态为超期完成的超期案件的数量,得到案件超期数量,并将该案件超期数量与步骤s40中统计出的案件处理总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目标对象完成处理案件的案件超期率。

例如,假设根据案件的完成状态确定出超期案件,然后统计超期案件的数量,得到案件超期数量为20件,步骤s40中统计出的案件处理总数量为200件,最后计算20与200之间的比值为10%,并将计算得到的10%确定为该目标对象完成处理案件的案件超期率。

s503、获取目标对象的绩效提成等级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绩效提成等级系数为专门给目标对象的绩效分数设置的系数,绩效提成等级系数专门存储于系数数据库中,处于随时可以调用的状态。

具体地,在系数数据库中获取该目标对象的绩效提成等级系数的存储路径,然后根据该存储路径提取该绩效提成等级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系数数据库可以为sql数据库或oracle数据库等,系数数据库和绩效提成等级系数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s504、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工作指标数据对应的绩效分数:

w=c*(p*x+q*y-m*z+n/t-j*r)

其中,w为绩效分数,x为案件处理总数量,y为案件完成率,z为案件超期率,t为平均处理时长,r为平均超期时长,c为绩效提成等级系数,p为预设的数量权重,q为预设的完成权重,m为预设的超期权重,n为预设的处理时长权重,j为预设的超期时长权重。

具体地,将步骤s503中获取到的绩效提成等级系数、步骤s40中统计出的案件处理总数量、步骤s501中计算出的案件完成率、步骤s502中计算出的案件超期率、步骤s40中统计出的平均处理时长和步骤s40中统计出的平均超期时长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目标对象的工作指标数据对应的绩效分数。

为了更好地理解步骤s504,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具体表述如下:

例如,假设步骤s503中获取到的绩效提成等级系数为3、步骤s40中统计出的案件处理总数量为200、步骤s501中计算出的案件完成率为90%、步骤s502中计算出的案件超期率为10%、步骤s40中统计出的平均处理时长为60分钟和步骤s40中统计出的平均超期时长为5分钟,预设的数量权重为0.3,预设的完成权重为0.3,预设的超期权重为0.1,预设的处理时长权重为0.1,预设的超期时长权重为0.2代入上述公式为3*(0.3*200+0.3*90%-0.1*10%+0.1/60-0.2*5)=59.2617,将59.2617确定为该目标对象的工作指标数据对应的绩效分数。

在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通过先根据案件处理总数量和案件完成数量,计算案件完成率,然后根据案件处理总数量和案件超期数量,计算案件超期率,接下来获取目标对象的绩效提成等级系数,最后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工作指标数据对应的绩效分数,实现了目标对象的绩效分数的标准化自动计算,提高了计算绩效分数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以及绩效分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2对应实施例中一种绩效自动考核方法中步骤s30在一个应用场景下的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01、选定案件属性信息所在的属性工作簿中的k个工作表格,其中,k为正整数。

在本实施例中,属性工作簿为步骤s20中选定到的案件属性信息所在的excel表,工作表格为该excel表中的sheet表单,其中该属性工作簿中包含k个工作表格,k为正整数。

具体地,服务端采用预设的选定方式选定该案件属性信息所在的属性工作簿中的k个工作表格,比如采用apachepoi中的预设的选定接口选定该案件属性信息所在的属性工作簿中的k个工作表格。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选定方式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s302、采用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中预设的表格导出接口,对已选定的每个工作表格进行导出处理,得到每个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

具体地,采用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中预设的表格导出接口,对已选定的k个工作表格进行导出处理,得到每个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

预设的表格导出接口具体可以是apachepoi中的sxssfworkbook接口,通过sxssfworkbook接口对已选定的每个工作表格进行导出处理,得到每个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表格导出接口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还可以针对每一个工作表格,先选定该工作表格中的各个分页,然后针对每一个分页,采用预设的页面导出方法对选定的分页进行导出,得到导出后的各个分页导出数据,接下来按照导出前各个分页在工作表格中的先后顺序将导出后的各个分页导出数据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后的各个分页作为该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工作表格,先选定该工作表格中的各个分页,然后针对排序好的选定的分页中排序最前的一个分页,将当前行数确定为1,同时采用apachepoi中的decoratehead接口对该分页进行导出,得到导出后的分页导出数据,并记录该分页所在的区域的最后一行的行数确定为当前行数,接下来从该当前行数开始,针对下一个分页,采用apachepoi中的decoratehead接口对该分页进行导出,得到导出后的分页导出数据,直到得到导出后的各个分页导出数据,最后按照导出前各个分页在工作表格中的先后顺序将导出后的各个分页导出数据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后的各个分页作为该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其中,decoratehead接口为apachepoi中的页面导出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页面导出方法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s303、按照每个工作表格在属性工作簿中的先后顺序,对每个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进行拼接,得到导出后的目标属性信息。

具体地,按照步骤s301中选定到的每个工作表格在属性工作簿中的先后顺序,对导出的每个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进行组合,得到拼接后的各个工作表格作为导出后的目标属性信息。

例如,假设从excel属性工作簿中导出的工作表格包括工作表格a、工作表格b和工作表格c,按照该excel属性工作簿中的从左到右的顺序,工作表格a为最左边,工作表格b次之,工作表格c为最右边,则按照覆盖方式将工作表格a、工作表格b和工作表格c进行组合,得到拼接后的工作簿,该工作簿仅包括表格a、工作表格b和工作表格c,也即在该工作簿中一次只能浏览一个工作表格,可以理解的是,当在该工作簿中浏览工作表格a时,工作表格b和工作表格c被工作表格a所覆盖,当在该工作簿中浏览工作表格b时,工作表格a和工作表格c被工作表格b所覆盖,当在该工作簿中浏览工作表格c时,工作表格a和工作表格b被工作表格c所覆盖。

在图4对应的实施例中,通过先采用计算机自动地选定案件属性信息所在的属性工作簿中的k个工作表格,然后采用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中预设的表格导出接口,对已选定的每个工作表格进行自动地导出处理,因为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具有快速导出工作表格的工具,所以能够保证快速地得到每个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最后按照每个工作表格在属性工作簿中的先后顺序,对已导出的每个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进行自动快速地拼接,便可得到导出后的目标属性信息,从而提高目标属性信息的导出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2对应实施例中一种绩效自动考核方法中步骤s302在一个应用场景下的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021、采用多线程的方式,从预设的线程池中为每个工作表格选取一个空闲线程,并使用选出的每个空闲线程完成对每个工作表格的导出处理,其中,空闲线程中包含预设的表格导出接口的定义。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线程池专门存储了空闲线程,其中,空闲线程中包含预设的表格导出接口的定义。预设的线程池可以通过基于java的executorservice线程池技术创建。

具体地,采用多线程的方式,从该预设的线程池中针对每个工作表格选取一个空闲线程,并使用选出的每个空闲线程完成对每个工作表格的导出处理,比如,采用多线程的方式,从基于java的executorservice线程池技术预先创建好的线程池中针对每个工作表格选取一个空闲线程,并使用选出的每个空闲线程完成对每个工作表格的导出处理。

s3022、若检测到选出的空闲线程执行成功,则获取选出的空闲线程返回的表格导出数据,得到每个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空闲线程对应每一个输出接口,比如每一个空闲线程对应每一个i/o输出接口。

具体地,针对每一个选出的空闲线程,若检测到该空闲线程执行成功,则获取该空闲线程通过i/o输出接口返回的表格导出数据,从而得到每个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

在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多线程的方式,从预设的线程池中为每个工作表格选取一个空闲线程,并使用选出的每个空闲线程完成对每个工作表格的导出处理,若检测到空闲线程执行成功,则获取空闲线程返回的表格导出数据,得到每个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实现了通过多线程的方式对工作表格进行同步导出处理,提高导出效率,同时,通过线程池提供可以直接使用的已经创建好的空闲线程,无需临时创建线程,有效提高运行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2对应实施例中一种绩效自动考核方法中转换及展示案件属性信息在一个应用场景下的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701、获取展示案件属性信息的客户端的屏幕尺寸,并根据屏幕尺寸确定客户端的页面屏幕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屏幕尺寸为展示案件属性信息的客户端的显示屏幕的尺寸,比如屏幕尺寸为14英寸,屏幕尺寸专门存储于尺寸数据库中,处于随时可以调用的状态。页面屏幕方向包括横向展示或纵向展示,横向展示为以横向进行展示,纵向展示为以纵向进行展示。

具体地,当案件属性信息存在多页时,需要将每一页案件属性信息展示在客户端的屏幕。可以理解的是,在展示案件属性信息之前,需要在尺寸数据库中获取展示案件属性信息的客户端的屏幕尺寸的存储路径,然后根据该存储路径提取该屏幕尺寸,因为不同的屏幕尺寸的长和宽的比例不同,所以导致不同的屏幕尺寸适合的页面屏幕方向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提取到的屏幕尺寸确定该客户端的页面屏幕方向,例如,14英寸屏幕的长宽比例为16:9,14英寸屏幕适合的页面屏幕方向为横向展示。

s702、当页面屏幕方向为横向展示时,按照预设的横向页面展示方式,将案件属性信息转换为满足预设的横向页面展示方式的横向展示数据,并将横向展示数据发送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显示横向展示数据。

具体地,当客户端的页面屏幕方向为横向展示时,按照预设的横向页面展示方式,采用预设的页面转换脚本将步骤s20中选定的各页案件属性信息转换为满足该横向页面展示方式的横向展示数据,并将该横向展示数据发送给该客户端,以使该客户端显示该横向展示数据。

其中,预设的横向页面展示方式可以为等距离的横向页面展示方式或不等距离的横向页面展示方式等,该等距离的横向页面展示方式是指在横向上展示的每一个页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方式,不等距离的横向页面展示方式是指在横向上展示的每一个页之间的距离不相等的方式,预设的页面转换脚本为预设设置的具备将案件属性信息所在的每一个页转换为满足预设的横向页面展示方式或者预设的纵向页面展示方式的页的功能的脚本。可以理解的是,预设的纵向页面展示方式可以为等距离的纵向页面展示方式或不等距离的纵向页面展示方式等,该等距离的纵向页面展示方式是指在纵向上展示的每一个页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方式,不等距离的纵向页面展示方式是指在纵向上展示的每一个页之间的距离不相等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横向页面展示方式、预设的纵向页面展示方式和预设的页面转换脚本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此处不做限制。

s703、当页面屏幕方向为纵向展示时,按照预设的纵向页面展示方式,将案件属性信息转换为满足预设的纵向页面展示方式的纵向展示数据,并将纵向展示数据发送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显示纵向展示数据。

具体地,当客户端的页面屏幕方向为纵向展示时,按照该预设的纵向页面展示方式,采用该预设的页面转换脚本工具将步骤s20中选定的各页案件属性信息转换为满足该纵向页面展示方式的纵向展示数据,并将纵向展示数据发送给该客户端,以使该客户端显示该纵向展示数据。

在图6对应的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展示案件属性信息的客户端的屏幕尺寸,并根据屏幕尺寸确定客户端的页面屏幕方向,当页面屏幕方向为横向展示时,按照预设的横向页面展示方式,将案件属性信息转换为满足预设的横向页面展示方式的横向展示数据,并将横向展示数据发送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显示横向展示数据,当页面屏幕方向为纵向展示时,按照预设的纵向页面展示方式,将案件属性信息转换为满足预设的纵向页面展示方式的纵向展示数据,并将纵向展示数据发送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显示纵向展示数据,根据客户端的不同屏幕尺寸确定出的页面屏幕方向,按照满足页面屏幕方向的页面展示方式进行显示横向展示数据,从而提高了数据的显示灵活性,提高浏览效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绩效自动考核装置,该绩效自动考核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绩效自动考核方法一一对应。如图7所示,该绩效自动考核装置包括查询条件获取模块701、属性信息选定模块702、属性信息导出模块703、工作指标统计模块704、绩效分数计算模块705和工作绩效确定模块706。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查询条件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

属性信息选定模块702,用于从预设的案件数据库保存的目标对象处理的案件信息中,选定符合预设的属性查询条件的案件属性信息;

属性信息导出模块703,用于采用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对案件属性信息进行导出处理,得到导出后的目标属性信息;

工作指标统计模块704,用于根据目标属性信息,分析目标对象的工作指标数据;

绩效分数计算模块705,用于按照预设的计算方式,计算工作指标数据对应的绩效分数;

工作绩效确定模块706,用于根据预设的绩效分数与绩效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对象的工作绩效。

进一步地,该工作指标数据包括目标对象的案件处理总数量、目标对象的案件完成数量、目标对象的案件超期数量、目标对象的已完成案件的平均处理时长和已完成案件的平均超期时长,如图8所述,该绩效分数计算模块705包括:

完成率计算子模块7051,用于根据案件处理总数量和案件完成数量,计算案件完成率;

超期率计算子模块7052,用于根据案件处理总数量和案件超期数量,计算案件超期率;

等级系数获取子模块7054,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绩效提成等级系数;

绩效分数筹算子模块7055,用于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工作指标数据对应的绩效分数:

w=c*(p*x+q*y-m*z+n/t-j*r)

其中,w为绩效分数,x为案件处理总数量,y为案件完成率,z为案件超期率,t为平均处理时长,r为平均超期时长,c为绩效提成等级系数,p为预设的数量权重,q为预设的完成权重,m为预设的超期权重,n为预设的处理时长权重,j为预设的超期时长权重。

进一步地,如图9所述,该属性信息导出模块703包括:

工作表格选定子模块7031,用于选定案件属性信息所在的属性工作簿中的k个工作表格,其中,k为正整数;

工作表格导出子模块7032,用于采用预设的信息导出工具中预设的表格导出接口,对已选定的每个工作表格进行导出处理,得到每个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

属性信息拼接子模块7033,用于按照每个工作表格在属性工作簿中的先后顺序,对每个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进行拼接,得到导出后的目标属性信息。

进一步地,该工作表格导出子模块7032包括:

线程选取子模块70321,用于采用多线程的方式,从预设的线程池中为每个工作表格选取一个空闲线程,并使用选出的每个空闲线程完成对每个工作表格的导出处理,其中,空闲线程中包含预设的表格导出接口的定义;

表格导出数据获取子模块70322,用于若检测到选出的空闲线程执行成功,则获取选出的空闲线程返回的表格导出数据,得到每个工作表格的表格导出数据。

进一步地,绩效自动考核装置还包括:

屏幕尺寸获取模块7071,用于获取展示案件属性信息的客户端的屏幕尺寸,并根据屏幕尺寸确定客户端的页面屏幕方向;

横向展示数据转换模块7072,用于当页面屏幕方向为横向展示时,按照预设的横向页面展示方式,将案件属性信息转换为满足预设的横向页面展示方式的横向展示数据,并将横向展示数据发送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显示横向展示数据;

纵向展示数据转换模块7073,用于当页面屏幕方向为纵向展示时,按照预设的纵向页面展示方式,将案件属性信息转换为满足预设的纵向页面展示方式的纵向展示数据,并将纵向展示数据发送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显示纵向展示数据。

关于绩效自动考核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绩效自动考核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绩效自动考核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绩效自动考核方法所涉及到的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绩效自动考核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绩效自动考核方法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的步骤s10至步骤s60。或者,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绩效自动考核装置的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7所示模块701至模块706的功能。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绩效自动考核方法,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装置实施例中绩效自动考核装置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