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留存度计算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03024发布日期:2019-10-18 22:1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用户留存度计算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户留存度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招聘用工市场上,任务发布方可以在任务平台上发布任务,用户可以从任务平台接受任务。任务平台为了鼓励用户活跃在任务平台上和积极接受任务,通常会采用积分、优惠券、红包等激励方式。然而,这些激励需要发放到平台上活跃的用户,而不是那些僵尸用户。因此,有必要识别出用户的活跃程度,例如计算用户在任务平台上的留存度(也称为活跃度、黏度等),从而实现激励的有效发放。我们注意到,用户的留存度与任务类型密切相关,用户会根据任务的类型选择接受或者拒绝任务。现有的任务发布平台在计算用户的留存度时,并未基于任务类型这一因素对用户留存度进行计算,容易导致用户留存度计算结果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下文中将给出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此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留存度计算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任务类型;

获取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当前留存行为参数;

获取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历史留存行为参数;

根据当前留存行为参数和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以及

根据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确定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当前留存行为参数和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包括:

确定当前留存行为参数相对于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的变化情况;以及

根据变化情况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确定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包括:

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的性价参数;

根据性价参数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的权值;以及

对所有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留存度计算方法,还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对目标用户进行激励。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对目标用户进行激励,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划分目标用户的等级;

根据等级对目标用户进行激励。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等级对目标用户进行激励,包括:

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量在目标用户涉及的全部任务数量中的占比;

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对应的补贴值;以及

根据占比、补贴值和等级确定目标用户的激励值。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留存度计算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用于确定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任务类型;

第一获取单元,被配置用于获取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当前留存行为参数;

第二获取单元,被配置用于获取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历史留存行为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被配置用于根据当前留存行为参数和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以及

第三确定单元,被配置用于根据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确定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当前留存行为参数相对于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的变化情况;以及

根据变化情况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之一:充分考虑不同任务类型对留存度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通过获取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当前留存行为参数和历史留存行为参数来计算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使得留存度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本公开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留存度计算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留存度计算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根据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确定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根据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对目标用户进行激励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根据等级对目标用户进行激励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留存度计算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可以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例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并且这些决定可能会随着实施例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公开,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公开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而省略了与本公开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应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会由于如下参照附图的描述而只限于所描述的实施形式。在本文中,在可行的情况下,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不同实施例之间的特征替换或借用、在一个实施例中省略一个或多个特征。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留存度计算方法,包括:确定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任务类型;获取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当前留存行为参数;获取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历史留存行为参数;根据当前留存行为参数和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以及根据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确定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

本公开的实施例,充分考虑不同任务类型对留存度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通过获取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当前留存行为参数和历史留存行为参数来计算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使得留存度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以下将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其优点。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留存度计算系统100的示意图。用户留存度计算系统100包括任务发布平台110、任务发布方120、任务接收方130、留存度计算模块140和激励模块150。这里,任务发布方120将任务发布到任务发布平台110上,这里的任务发布方120可以是企业,任务可以是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任务接收方130通过任务发布平台110获取到任务的信息,任务接收方130可以根据任务的信息来判断是否接收该任务,这里的任务接收方130可以是求职者。任务发布平台110需要对其用户进行管理,可以采用激励的方式,例如积分、优惠券和红包等激发用户的活跃性,为了使得激励具有针对性,留存度计算模块140用于计算不同用户的留存度。激励模块150根据用户的留存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对用户进行激励。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留存度计算方法200的示意流程图。方法200开始于步骤210,确定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任务类型。这里的目标用户可以是任务接收方,如求职者,也可以是任务发布方。以下目标用户以任务接收方为例进行描述。这里,任务类型可以根据任务信息来确定,任务信息可以包括薪资水平、工作时长、工作地点和工作类型等。目标任务类型的确定方法例如可以为: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这里,用户数据可以包括历史一定时间段内目标用户处理任务的数据;对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与目标用户相关的所有任务类型;然后,在获取与目标用户相关的所有任务类型后,根据目标用户处理每个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的次数,对任务类型按照处理的任务次数由多到少进行排序,将排名前n位的任务类型作为与目标用户相对应的目标任务类型,例如n可以为3~5中的任意值。

然后,在步骤220,获取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当前留存行为参数。这里,当前留存行为参数可以根据当前时间段内统计得到的某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留存行为数据计算得到,当前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可以为当前时刻之前的1~2周,计算方法可以包括:获取某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留存行为数据,这里,留存行为数据可以包括任务完成量、任务完成质量综合分、用户登录平台次数、平台推荐任务接收比率(目标用户对某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任务的接收次数与接收总次数的比值)和任务接收速率等;求所有留存行为数据的均值,即可得到某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当前留存行为参数。

然后,在步骤230,获取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历史留存行为参数。这里,历史留存行为参数可以根据历史时间段内统计得到的某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留存行为数据计算得到,历史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可以为当前时间段之前的1~2周。计算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的方法与步骤220中计算当前留存行为参数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作具体说明。

然后,在步骤240,根据当前留存行为参数和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具体地,这里可以通过确定当前留存行为参数相对于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而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上述变化情况的确定例如可以为:计算当前留存行为参数相对于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的变化率,即计算当前留存行为参数与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的差值,并将该差值除以历史留存行为参数得到的计算结果作为用户留存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留存行为参数小于历史留存行为参数时,计算得到的用户留存度存在为负值的情况,出现此种情况时,说明目标用户在该目标任务类型下,属于不活跃用户,因此,用户留存度的大小能够客观反映在该目标任务类型下目标用户的活跃程度,也就是说,用户留存度越大,表明在该目标任务类型下目标用户越活跃,否则,目标用户越不活跃。

然后,在步骤250处,根据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确定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这里,当确定了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后,可以对所有用户留存度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该综合留存度能够准确可靠的反映目标用户的活跃程度。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充分考虑不同任务类型对留存度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通过获取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当前留存行为参数和历史留存行为参数来计算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使得留存度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根据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确定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的方法300的流程示意图。方法300开始于步骤310,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的性价参数。这里,目标任务类型的性价参数根据该目标任务类型的相关信息计算得到,相关信息例如可以包括该目标任务类型的薪资水平、工作时长、工作地点、工作类型等,可以事先按照设定标准对相关信息进行打分,并求得所有打分的平均值作为该目标任务类型的性价参数;例如,设定标准可以为薪资水平越高、工作时长越短,性价参数越高。这里,性价参数的大小可以反映目标任务类型的性价比的高低,例如,性价参数越大,表明该目标任务类型性价比越高,反之,性价参数越小,表明该目标任务类型性价比越低。

然后,在步骤320,根据性价参数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的权值。这里,考虑到用户往往更喜欢接受性价比高的任务,拒绝性价比低的任务,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将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的权值设置为性价参数的倒数,以保证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计算结果更具合理性。

然后,在步骤330,对所有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这里,可以将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与其对应的权值相乘,得到计算结果;再将所有任务类型对应的计算结果累加,即可得到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需要注意的是,综合留存度也可能出现为负值的情况,出现此种情况时,说明目标用户属于不活跃用户,因此,综合留存度的大小能够客观反映在目标用户的活跃程度,也就是说,综合留存度越大,表明目标用户越活跃,否则,目标用户越不活跃。

上述实施例中,在根据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确定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目标任务类型的性价参数这一因素,保证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的计算结果更具合理性。

可选地,根据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确定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

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的数量在目标用户涉及的全部任务数量中的占比。举例来说,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任务类型有3个,分别为第一目标任务类型、第二目标任务类型和第三目任务类型,以第一目标任务类型为例进行描述,目标用户涉及的第一目标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量为4,目标用户涉及的全部任务的数量为20,则上述占比为4/20=0.2;其他目标任务类型对应的占比计算方式相同,此处不再作具体说明。这里的占比能够反映出目标用户对任务类型的偏好程度,例如,某个任务类型的占比越大,可以表明目标用户越偏好此任务类型。

然后,根据占比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的权值。这里,上述权值可以用1减去占比来表示。

然后,对所有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这里,可以将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与其对应的权值相乘,得到计算结果;再将所有任务类型对应的计算结果累加,即可得到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将任务类型的占比因素添加至综合留存度计算方法中,避免出现某用户由于仅在某个任务类型下留存度高,影响综合留存度计算的准确性的问题。

进一步地,用户留存度计算方法还包括:根据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对目标用户进行激励。这里,在获取到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后,为了提升目标用户的活跃度,可以采用对目标用户进行激励的方式。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根据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对目标用户进行激励的方法400的流程示意图。方法400开始于步骤410,根据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划分目标用户的等级。这里,综合留存度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划分标准划分目标用户的等级。举例来说,当综合留存度为负值时,说明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极其不活跃,将该目标用户划分为不活跃用户;当综合留存度大于0且小于设定阈值时,将该目标用户划分为正常用户;当综合留存度大于设定阈值时,将该目标用户划分为活跃用户,这里的设定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可以为4~6中的任意值,也可以是其他数值,此处不作进一步限定。

然后,在步骤420,根据等级对目标用户进行激励。例如,当目标用户的等级依次为不活跃用户、正常用户和活跃用户时,激励的力度依次增大,激励的方式可以采用积分、优惠券和红包等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任务类型这一因素添加至激励策略中。

具体地,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根据等级对目标用户进行激励的方法500的流程示意图。方法500开始于步骤510,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的数量在目标用户涉及的全部任务数量中的占比。举例来说,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任务类型有3个,分别为第一目标任务类型、第二目标任务类型和第三目任务类型,以第一目标任务类型为例进行描述,目标用户涉及的第一目标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数量为4,目标用户涉及的全部任务的数量为20,则上述占比为4/20=0.2;其他目标任务类型对应的占比计算方式相同,此处不再作具体说明。

然后,在步骤520,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对应的补贴值。具体实现方式例如可以包括:获取历史时间段内涉及目标任务类型的所有用户的补贴数据,该补贴数据例如可以是发放的红包金额、积分大小或者优惠金额等;求所有补贴数据的均值,作为该目标任务类型对应的补贴值;这里,历史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可以为当前时间段之前的1-2周,也可以是其他值,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然后,在步骤530,根据占比、补贴值和等级确定目标用户的激励值。具体地,激励值可以用w表示,补贴值可以用ci表示,其中,i表示第i个目标任务类型,占比可以用pi表示,等级可以用d表示,当目标用户的等级不同时,d的取值也不同,其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当目标用户的等级为不活跃用户时,d=1,当目标用户的等级为正常用户时,d=2,当目标用户的等级为活跃用户时,d=3,需要说明的是,d的取值也可以是其他值,此处不作具体限定。激励值w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w=ci*pi*d。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可能影响目标用户的激励值的因素,选取了目标任务类型的占比、补贴值以及目标用户的等级这些因素,来确定目标用户的激励值,有效保证了激励方式的合理性。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留存度计算装置600的结构框图。参见图6,用户留存度计算装置60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610、第一获取单元620、第二获取单元630、第二确定单元640和第三确定单元650。以下对各个单元的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确定单元610被配置用于确定目标用户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任务类型。这里的目标用户可以是任务接收方,如求职者,也可以是任务发布方。以下目标用户以任务接收方为例进行描述。这里,任务类型可以根据任务信息来确定,任务信息可以包括薪资水平、工作时长、工作地点和工作类型等。目标任务类型的确定方法例如可以为: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这里,用户数据可以包括历史一定时间段内目标用户处理任务的数据;对目标用户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与目标用户相关的所有任务类型;然后,在获取与目标用户相关的所有任务类型后,根据目标用户处理每个任务类型对应的任务的次数,对任务类型按照处理的任务次数由多到少进行排序,将排名前n位的任务类型作为与目标用户相对应的目标任务类型,例如n可以为3~5中的任意值。

第一获取单元620被配置用于获取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当前留存行为参数。这里,当前留存行为参数可以根据当前时间段内统计得到的某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留存行为数据计算得到,当前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可以为当前时刻之前的1~2周,计算方法可以包括:获取某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留存行为数据,这里,留存行为数据可以包括任务完成量、任务完成质量综合分、用户登录平台次数、平台推荐任务接收比率(目标用户对某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任务的接收次数与接收总次数的比值)和任务接收速率等;求所有留存行为数据的均值,即可得到某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当前留存行为参数。

第二获取单元630被配置用于获取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历史留存行为参数。这里,历史留存行为参数可以根据历史时间段内统计得到的某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留存行为数据计算得到,历史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可以为当前时间段之前的1~2周。计算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的方法与步骤220中计算当前留存行为参数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作具体说明。

第二确定单元640被配置用于据当前留存行为参数和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这里可以通过确定当前留存行为参数相对于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而确定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上述变化情况的确定例如可以为:计算当前留存行为参数相对于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的变化率,即计算当前留存行为参数与历史留存行为参数的差值,并将该差值除以历史留存行为参数得到的计算结果作为用户留存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留存行为参数小于历史留存行为参数时,计算得到的用户留存度存在为负值的情况,出现此种情况时,说明目标用户在该目标任务类型下,属于不活跃用户,因此,用户留存度的大小能够客观反映在该目标任务类型下目标用户的活跃程度,也就是说,用户留存度越大,表明在该目标任务类型下目标用户越活跃,否则,目标用户越不活跃。

第三确定单元650被配置用于根据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确定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这里,当确定了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用户留存度后,可以对所有用户留存度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该综合留存度能够准确可靠的反映目标用户的活跃程度。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充分考虑不同任务类型对留存度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通过获取每个目标任务类型下的当前留存行为参数和历史留存行为参数来计算目标用户的综合留存度,使得留存度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图7示出了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7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7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701、rom702以及ram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7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7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7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709。通信部分7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7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705。可拆卸介质7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7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7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承载指令的在计算机可读介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指令可以通过通信部分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711被安装。在该指令被中央处理单元(cpu)7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中描述的各个方法步骤。

尽管已经描述了示例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因此,应当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而是说明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