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在移动端APP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06890发布日期:2020-02-11 14:37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在移动端APP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在移动端app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性质、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首先,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空间性)。其次,地理信息具有多维结构的特点(多维性)。第三,地理信息的时序特征很明显(时序性)。

地理信息除具备信息的一般特性外,还具备以下独特特性:

区域性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其是通过数据进行标识的,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其他类型信息最显著的标志,是地理信息的定位特征。区域性即是指按照特定的经纬网或公里网建立的地理坐标来实现空间位置的识别,并可以按照指定的区域进行信息的并或分。

多维性

具体是指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多个专题的地三维结构。即是是指在一个坐标位置上具有多个专题和属性信息。例如,在一个地面点上,可取得高程,污染,交通等等多种信息。

动态性

主要是指地理信息的动态变化特征,即时序特征。可以按照时间尺度将地球信息划分为超短期的(如台风、地震)、短期的(如江河洪水、秋季低温)、中期的(如土地利用、作物估产)、长期的(如城市化、水土流失)、超长期的(如地壳变动、气候变化)等。从而使地理信息常以时间尺度划分成不同时间段信息,这就要求及时采集和更新地理信息,并根据多时相区域性指定特定的区域得到的数据和信息来寻找时间分布规律,进而对未来作出预测和预报。

客观世界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借助近代数学,空间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人们已能够迅速地采集到地理空间的几何信息,物理信息和人文信息,并适时适地地识别、转换、存储、传输、显示并应用这些信息,使它们进一步为人类服务。

地理信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并带来便利。电子地图、卫星导航、遥感影像,这些地理信息产业链上的新生事物正在创造奇迹,效益已经显现。地理信息系统(gis)集地球数字化于一身,能装下整个地球的超量信息。目前,全球gis这一新技术产业的年增长率已达到35%以上。

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服务器端各类b/s和c/s架构的地理信息平台中,且受制条件较少。目前,对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的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切片存储形式上,从而保证系统对数据的快速调用和展示。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在移动端app的应用,最大的限制条件在于移动端设备的存储空间和性能,在过去的技术研究中,未涉及将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到移动端app的实例。且在现实应用中,一般是将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分块构建分块展示,并以二维地图单一形式进行展示利用。无法实现海量地理信息数据,以二三维一体化的地图形式,在移动端app的整体化展示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在移动端app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在移动端app的方法,其中,移动端app是基于skyline和arcgis开发的二三维一体化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安装在至少250gb存储空间的移动设备上,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海量地理信息数据中的分辨率优于0.5米的正射遥感影像,分辨率优于2米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使用skyline软件中的terrabuilder模块构建为三维地形;

步骤二,将所述海量地理信息数据中的涵盖166万平方千米范围的点线面矢量数据,使用arcgis10.6以上版本制作为矢量切片的二维地图数据;

步骤三,将三维地形数据和二维地图数据存储进移动端设备中;

步骤四,将移动端app数据展示调用路径设置为三维地形数据和二维地图数据的存储路径。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三之后,三维地形数据和二维地图数据在移动端app中实现快速浏览、属性查询、统计分析操作。

优选地,所述移动端app安装在安卓系统的移动设备上。

优选地,所述海量地理信息数据量在10tb至15tb之间。

优选地,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制作为栅格切片后再进行三维地形数据构建。

优选地,海量地理信息数据构建的二维地图数据,为矢量切片形式。

优选地,将作为查询、统计对象的地理信息属性内容储存入数据库。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将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分别制作为三维地形和二维地图,应用在移动端app上,实现对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浏览、查询、分析,达到地图展示的整体化和美观化,以及用户体验最优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在安卓版移动端app的应用方法,扩展了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在移动端应用的形式,丰富了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应用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到移动端app的所需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分辨率影像和地形数据制作mpt的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制作为矢量切片的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在具备海量数据情况下,进行三维地形模型构建。

terrabuilder通过叠加航片、卫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等,可以迅速创建一个真实影像、带地理参考、空间位置精确的三维地形数据。同时软件支持多种数据格式,能够实现不同分辨率、不同大小数据的融合、投影变换以及数据裁剪,为快速构建地形模型提供了支撑。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数据,准备好影像数据img或者tiff,选择入库gdb;

(2)切片,利用arcgisserver切图;

(3)发布wms_c服务,配置wms_c服务路径,发布切片数据;

(4)tb加载wms_c服务,在tb中加载影像数据,类型选择wms/wmts;

(5)添加发布好的服务地址;

(6)点击open,可以预览影像数据,再次点击open就可以加载到tb中;

(7)开始打包,在tb中加载地形数据和其他影像数据,点击生成mpt即可。

实施例2

在具备海量数据情况下,利用arcgispro制作二维矢量切片。

在arcgispro中配置好配图工程后,通过以下流程完成矢量切片的制作和发布。

(1)创建矢量切片的索引文件;

本工具以map为单位制作矢量切片索引,根据数据的疏密程度,创建不同lod层级的索引网格,数据密集的地方切片层级较高,稀疏的地方层级较低。制作*.shp格式的格网数据;

特别注意,将准备制作矢量切片的工程文件中的信息填写完整,否则不能进行矢量切片的制作。

(2)创建矢量切片包;

使用矢量切片包工具,从地图中创建切片,并将创建好的切片打包成一个后缀为*.vtpk的文件;在这里需要注意切片方案复选框,默认使用arcgisonline/bingmaps/googlemaps切片方案,但本项目的数据为cgcs2000坐标系而非wgs84坐标系,则取消勾选该复选框;系统将根据数据坐标系统自动生成合适的切片方案;并且在切片模式上选择索引方式,使用上一步骤制做的索引文件。

实施例3

在具备海量数据情况下,为了使海量矢量数据在移动端app内可以快速浏览、存储、查询、定位,所以创建一个高效率数据库,创建步骤如下:

(1)安装可以获取数据数据属性信息的插件;

(2)打开arcmap软件,点击菜单”customize->customizemode”进入自定义模式;

(3)在自定义窗口中选择“在自定义窗口中选择,选中项目名称的文件夹,右侧会显示“显示处理窗体”按钮;

(4)在arcgis中点击“显示数据转换窗口”,分别点击浏览加入shp和db文件。如果选中“追加数据”则会保留已有的数据,将新的数据添加到数据库中;如果不勾选,则会删除已有数据,重新导入数据。点击“开始处理”按钮即可进行数据处理;

(5)等待处理完成后即可关闭窗口和程序。

由此可得到处理完成的数据库,将数据库文件拷贝至平板,即可在移动端app中快速展示、查询、定位专题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