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协同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30498发布日期:2020-02-14 21:5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协同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属于脚手架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这个大数据云时代,bim技术的运用及其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日趋明显。通过运用bim的三维数字可视化设计施工技术,让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能更加有效地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分析,基于bim技术的强大运用,及其与一些协作管理云平台的协同工作,不仅可以直观的体现施工的工序、完成效果,而且将施工模拟与施工现场实际操作相结合,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监控,有效地完成各类交底工作,控制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然而,传统的路桥施工管理,主要是基于人的经验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展,通常以成本利益来衡量管理效益,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且不全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性、精准性的基于bim协同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bim协同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施工区域内结构物图纸,采集原有的道路和主要结构物坐标。

步骤2、根据图纸和坐标进行原始地貌的三维建模,规划结构物、原有道路以及主要结构物均应在平面视图标注在地形曲面上;

步骤3、根据步骤2中的资料,针对道路、桥梁以及隧道建模,然后将主要结构物导入到相应的坐标处,模型在坐标轴的精确度需要达到施工的精确度,这样就能保住建筑信息化模型是和实际完全一致;这里需要说明三维模型精确度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出具工程量清单的单位分项工程应具有图纸的精确度。这里模型就要求能够直接指导施工。另外一方面是用于三维动画展示,动画要求精度低,可以采用一定比例进行缩小或放大绘制,动画一般是包括结构物生长动画和渲染动画,结构物生长动画可以看出工期与结构物成熟度的关系,渲染动画可以用于展示。不管采用何种动画均应先设置材质,然后给与材质附上标注,明确说明该材质部位、颜色、种类,最后出具材质,后期还要出物资成果。所以不能出现材质乱搭形象。

步骤4、根据步骤3进行三维图纸会审,通过bim软件进行设计和三维验证,验证之前应先将项目当地所适应的设计规范和地方规则导入bim软件,然后在进行验证,最后根据验证结果重新回到设计软件进行调整。如果采用国外的一些软件,标准不符合国内行情,就需要先把标准按照国内标准和软件识别格式进行翻译,其次导入进行调整。

步骤5、根据步骤4中的桥梁、隧道、道路模型,针对整个道路进行bim管理,在三维模型符合施工要求,就整合整个道路模型进行的管理流程如下:第一步:创建模型,第二步:搭建模型,第三步:模型管理分析;

步骤6、根据步骤5中各方面应用,整理相关技术路线和文字资料,并且上传到相关云平台,作为永久资料贮存,根据登录地址直接登录,不限时间、不限制地方,作为后续工程bim管理的参考资料。

上述方法的步骤1中,对坡度超过30°的场区,应采集整个坡面的坐标。

上述方法的步骤2中,曲面图层和标注线段应建立为两个图层,方便隐藏一个图层查看另外一个图层,场区三维模型需要进行高程点检查,针对高程点密集和无高程点处进行处理,务必保证场区地形、结构物坐标、高程正确

上述方法的步骤5还包括桥梁桩基物资模拟,针对模型进行效果图和视频渲染制作,在进行设计变更时出具平面设计图。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对施工区域的地形和主要结构物的坐标进行采集,根据采集信息创建道路、桥梁、隧道模型,然后依据三维工程数据模型进行bim技术管理与应用。因此,即使在bim成本预算不高、工期较紧张的情况下,也能合理、准确、及时的对整个工程进行有效把控,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沟通障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基于bim协同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施工区域内结构物图纸,采集原有的道路和主要结构物坐标,对坡度超过30°的场区,应采集整个坡面的坐标;

步骤2、根据图纸和坐标进行原始地貌的三维建模,规划结构物和原有道路、主要结构物均应在平面视图标注在地形曲面上。曲面图层和标注线段应建立为两个图层,方便隐藏一个图层查看另外一个图层,场区三维模型需要进行高程点检查,针对高程点密集和无高程点处进行处理,务必保证场区地形、结构物坐标、高程正确;

步骤3、根据步骤2中的资料,针对道路、桥梁以及隧道建模,然后将主要结构物导入到相应的坐标处,模型在坐标轴的精确度需要达到施工的精确度,这样就能保住建筑信息化模型是和实际完全一致。这里需要说明三维模型精确度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出具工程量清单的单位分项工程应具有图纸的精确度,这里模型就要求能够直接指导施工;另外一方面是用于三维动画展示,动画要求精度低,可以采用一定比例进行缩小或放大绘制,动画一般是包括结构物生长动画和渲染动画,结构物生长动画可以看出工期与结构物成熟度的关系,渲染动画可以用于展示。不管采用何种动画均应先设置材质,然后给与材质附上标注,明确说明该材质部位、颜色、种类,最后出具材质,后期还要出物资成果,所以不能出现材质乱搭形象。

步骤4、根据步骤3,进行三维图纸会审,通过bim软件进行设计、三维验证,验证之前应先将项目当地所适应的设计规范和地方规则导入软件,然后在进行验证,最后根据验证结果重新回到设计软件进行调整。如果采用国外的一些软件,标准不符合国内行情,就需要先把标准按照国内标准和软件识别格式进行翻译,其次导入进行调整。

步骤5、根据步骤4中的桥梁、隧道、道路模型,进行施工管理应用。这是针对整个道路进行bim管理,在三维模型符合施工要求,就整合整个道路模型进行主要流程就是:第一步:创建模型,第二步:搭建模型,第三步:模型管理分析。其中第三步主要管理内容如下:

(1)安全管理:根据道路边坡、挡土墙、桥梁桩基等需要进行深基坑作业的结构物模型处,然后设置临边防护,直观观察临边防护欠缺的地方,进行不同的临边防护设置进行多方案对比。最后在计算机上面进行多维度模拟,减少成本、节约时间。

(2)质量管理:先对于每一个子分项工程进行标注,当某一位置的质量出问题通过模型定位该处。然后出具该处设计信息、施工信息,最后根据反映结果在生产会议上更加有针对性和合理性,降低专业性,也减少各部门沟通存在的误差性。

(3)技术管理:首先对通过模型能对平面图中的桥梁箱梁钢筋、隧道二衬钢筋等复杂结构物进行可视化、深入优化应用,达到不必要的返工,减少传统概念理解不清的影响的要求。同时,针对临建路线与场区进行协同设计,在二维图纸上规划好的临建场区和道路,添加工程数据信息,成为三维工程数据模型,然后直观的分析出当前临建场区布置的合理性和低成本性。

(4)成本控制:道路多级边坡、桥梁桥台土石方开挖成本控制,在进行工程量核对时,对某一结构物的精细化模型出具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复杂节点钢筋模型成本控制。出具工程量清单均可以以米、细微部位出具,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在进行设计变更时,配合技术部直接在三维模型上进行设计变更,通俗易懂,无沟通障碍。

步骤6、根据步骤5中各方面应用,整理相关技术路线和文字资料,并且上传到相关云平台,作为永久资料贮存,根据登录地址直接登录,不限时间、不限制地方,作为后续工程bim管理的参考资料。

所述的bim协同技术在路桥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步骤5还包括桥梁桩基物资模拟,针对模型进行效果图和视频渲染制作,在进行设计变更时出具平面设计图。

本发明对施工区域的地形和主要结构物的坐标进行采集,根据采集信息创建道路、桥梁、隧道模型,然后依据三维工程数据模型进行bim技术管理与应用。因此,即使在bim成本预算不高、工期较紧张的情况下,也能合理、准确、及时的对整个工程进行有效把控。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沟通障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