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配送站点建设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15097发布日期:2020-04-24 18:5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配送站点建设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分析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配送站点建设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快递又名速递,是兼有邮递功能的门对门物流活动,即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空运和航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在很多方面,快递要优于邮政的邮递服务。除了较快送达目的地及必须签收外,现在很多快递业者均提供邮件追踪功能、送递时间的承诺及其他按客户需要提供的服务。快递业者可以不同的规模运作,小至服务特定市镇,大至区域、跨国甚至是全球服务。在快递运输途中,会先将快递运输到配送站点,然后配送站点再进行配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快递的业务量越来越大,一些现有的配送站点的配送量已经远远超过他们能够承担的负荷量,因此需要在现有的配送站点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站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配送站点建设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配送站点建设系统,所述配送站点建设系统包括已存在站点统计模块和可建设站点计算模块,所述已存在站点统计模块统计待建设站点城市范围内的已存在配送站点的各项参数,所述可建设站点计算模块根据统计出的已存在配送站点的各项参数计算出可建设站点的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已存在站点统计模块包括已存在站点个数统计模块、站点配送量统计模块、站点服务质量参数统计模块和站点站间距统计模块,所述已存在站点个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待建设站点城市范围内的已存在配送站点的个数,所述站点配送量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待建设站点城市范围内的每个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点配送量,所述站点服务质量参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待建设站点城市范围内的每个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点服务质量参数,所述站点站间距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待建设站点城市范围内的已存在配送站点之件的站间距,并据此计算出站平均间距,所述可建设站点计算模块包括区域划分模块、区域统计模块、区域可建设站点计算模块,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在已存在站点周围划分出待建设站点的区域,所述区域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区域内的各项参数,所述区域可建设站点计算模块根据已存在站点及其所在区域的各项参数判断该区域内是否需要进行新建站点,并在需要进行新建站点的情况计算区域内新建站点的位置,所述区域统计模块包括区域配送量计算模块和区域服务质量参数计算模块,所述区域配送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已存在站点和与其相应的环形区域内每个配送站点的平均配送量,所述区域服务质量参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已存在站点的站点服务质量参数及其所对应的环形区域内的各个站点的站点服务质量参数的加权之和,所述区域可建设站点计算模块包括区域配送量比较模块、区域服务质量参数比较模块和区域可建设站点选取模块,所述区域配送量比较模块用于比较平均配送量与配送量阈值之间的关系,所述区域服务质量参数比较模块用于比较区域服务质量参数和区域服务质量阈值之间的关系,所述区域可建设站点选取模块根据区域配送量比较模块和区域服务质量参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在所选择的区域建设站点,并在建设站点的情况下选取站点的具体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可建设站点计算模块还包括可建设站点筛选模块,所述可建设站点筛选模块包括可建设站点相比模块和已存在站点与可建设站点相比模块,所述可建设站点相比模块用于比较合并站点距离相近的可建设站点,所述已存在站点与可建设站点相比模块用于删除与已存在站点距离橡筋的可建设站点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配送站点建设方法,所述配送站点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统计待建设站点城市范围内的已存在配送站点,设已存在配送站点的个数为n,分别统计每个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点配送量、站点服务质量参数以及计算相邻两个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间距并得到站平均间距;

步骤s2:根据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点配送量、站点服务质量参数和站平均间距计算可建设配送站点的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以第一个已存在配送站点为圆心,分别以0.5倍站平均间距和2.5倍站平均间距为圆心画圆,形成第一环形区域,统计位于该环形区域内的配送站点个数和区域配送量,并据此计算第一个已存在配送站点和环形区域内每个配送站点的平均配送量,若平均配送量大于配送量阈值,则根据每个配送站点的站点配送量和站点服务质量参数计算区域服务质量参数,若区域服务质量参数小于区域服务质量阈值,则计算第一个已存在配送站点与位于该环形区域内的已存在配送站点之间的中心点位置,该中心点位置即为可建设配送站点;再对第二个已存在配送站点、直至第n个已存在配送站点为圆心,进行相同的操作;

步骤s22:比较相邻两个可建设配送站点之间的距离,若存在两个可建设配送站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500米,则合并这两个可建设配送站点得到新的可建设配送站点;

步骤s23:将已存在配送站点和可建设配送站点放在一起,计算两两站点之间的距离,若存在可建设配送站点与已存在配送站点的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500米,则将取消该可建设配送站点的建设。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区域服务质量参数为对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点服务质量参数及其所对应的环形区域内的各个配送站点的站点服务质量参数的加权之和,所述加权的权值为该配送站点的配送量占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点配送量与其所对应的区域配送量之和的百分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区域配送量为已存在配送站点所对应的环形区域内的配送站点的站点配送量之和,所述平均配送量等于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点配送量与其所对应的区域配送量之和除以位于环形区域内的配送站点个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2中的合并这两个可建设配送站点得到新的可建设配送站点包括:计算这两个可建设配送站点之间的中心点位置,该中心点位置即为新的建设配送站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服务质量系数为群众对已存在配送站点的配送效率和已存在配送站点的地理位置评价,所述服务质量系数按照评级程度的高低的取值依次为10、9、8、7、6、5、4、3、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分析已存在站点及其所对应的环形区域的平均配送量和区域服务质量参数来判断是否需要设置可建设配送站点,不仅如此,还在选取的可建设配送站点的基础上通过可建设配送站点之间的比较以及可建设配送站点与已存在配送站点之间的比较,筛选可建设配送站点的位置,使得配送站点的建设更加的合理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配送站点建设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配送站点建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配送站点建设系统,所述配送站点建设系统包括已存在站点统计模块和可建设站点计算模块,所述已存在站点统计模块统计待建设站点城市范围内的已存在配送站点的各项参数,所述可建设站点计算模块根据统计出的已存在配送站点的各项参数计算出可建设站点的位置。

所述已存在站点统计模块包括已存在站点个数统计模块、站点配送量统计模块、站点服务质量参数统计模块和站点站间距统计模块,所述已存在站点个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待建设站点城市范围内的已存在配送站点的个数,所述站点配送量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待建设站点城市范围内的每个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点配送量,所述站点服务质量参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待建设站点城市范围内的每个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点服务质量参数,所述站点站间距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待建设站点城市范围内的已存在配送站点之件的站间距,并据此计算出站平均间距,所述可建设站点计算模块包括区域划分模块、区域统计模块、区域可建设站点计算模块,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在已存在站点周围划分出待建设站点的区域,所述区域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区域内的各项参数,所述区域可建设站点计算模块根据已存在站点及其所在区域的各项参数判断该区域内是否需要进行新建站点,并在需要进行新建站点的情况计算区域内新建站点的位置,所述区域统计模块包括区域配送量计算模块和区域服务质量参数计算模块,所述区域配送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已存在站点和与其相应的环形区域内每个配送站点的平均配送量,所述区域服务质量参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已存在站点的站点服务质量参数及其所对应的环形区域内的各个站点的站点服务质量参数的加权之和,所述区域可建设站点计算模块包括区域配送量比较模块、区域服务质量参数比较模块和区域可建设站点选取模块,所述区域配送量比较模块用于比较平均配送量与配送量阈值之间的关系,所述区域服务质量参数比较模块用于比较区域服务质量参数和区域服务质量阈值之间的关系,所述区域可建设站点选取模块根据区域配送量比较模块和区域服务质量参数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在所选择的区域建设站点,并在建设站点的情况下选取站点的具体位置。

所述可建设站点计算模块还包括可建设站点筛选模块,所述可建设站点筛选模块包括可建设站点相比模块和已存在站点与可建设站点相比模块,所述可建设站点相比模块用于比较合并站点距离相近的可建设站点,所述已存在站点与可建设站点相比模块用于删除与已存在站点距离橡筋的可建设站点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配送站点建设方法,所述配送站点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统计待建设站点城市范围内的已存在配送站点,设已存在配送站点的个数为n,分别统计每个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点配送量、站点服务质量参数以及计算相邻两个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间距并得到站平均间距;

步骤s2:根据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点配送量、站点服务质量参数和站平均间距计算可建设配送站点的位置。

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以第一个已存在配送站点为圆心,分别以0.5倍站平均间距和2.5倍站平均间距为圆心画圆,形成第一环形区域,统计位于该环形区域内的配送站点个数和区域配送量,并据此计算第一个已存在配送站点和环形区域内每个配送站点的平均配送量,若平均配送量大于配送量阈值,则根据每个配送站点的站点配送量和站点服务质量参数计算区域服务质量参数,若区域服务质量参数小于区域服务质量阈值,则计算第一个已存在配送站点与位于该环形区域内的已存在配送站点之间的中心点位置,该中心点位置即为可建设配送站点;再对第二个已存在配送站点、直至第n个已存在配送站点为圆心,进行相同的操作;

步骤s22:比较相邻两个可建设配送站点之间的距离,若存在两个可建设配送站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500米,则合并这两个可建设配送站点得到新的可建设配送站点;

步骤s23:将已存在配送站点和可建设配送站点放在一起,计算两两站点之间的距离,若存在可建设配送站点与已存在配送站点的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500米,则将取消该可建设配送站点的建设。

所述区域服务质量参数为对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点服务质量参数及其所对应的环形区域内的各个配送站点的站点服务质量参数的加权之和,所述加权的权值为该配送站点的配送量占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点配送量与其所对应的区域配送量之和的百分比。

所述区域配送量为已存在配送站点所对应的环形区域内的配送站点的站点配送量之和,所述平均配送量等于已存在配送站点的站点配送量与其所对应的区域配送量之和除以位于环形区域内的配送站点个数。

所述步骤s22中的合并这两个可建设配送站点得到新的可建设配送站点包括:计算这两个可建设配送站点之间的中心点位置,该中心点位置即为新的建设配送站点。

所述服务质量系数为群众对已存在配送站点的配送效率和已存在配送站点的地理位置评价,所述服务质量系数按照评级程度的高低的取值依次为10、9、8、7、6、5、4、3、2、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