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家庭讲师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86780发布日期:2021-06-22 17:0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线家庭讲师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在线教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线家庭讲师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线教育即e-learning,其通行概念约在10年之前提出来,知行堂的学习教练肖刚将e-learning定义为:

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e-learning的“e”代表电子化的学习、有效率的学习、探索的学习、经验的学习、拓展的学习、延伸的学习、易使用的学习、增强的学习。美国是e-learning的发源地,有60%的企业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员工培训。1998年以后,e-learning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从北美、欧洲迅速扩展到亚洲地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对e-learning表示了浓厚兴趣,并开始实施e-learning解决方案。

据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预测,到2010年,雇员人数超过500的公司90%都将采用e-learning培训,e-learning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正确抉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e-learning(在线培训)不只是一种技术,技术只是传送内容的手段,重要的是是本身以及通过学习产生的巨大变革,这才是e-learning(在线学习)主要意义。

在线教育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借助网络课件,学员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职场人而言网络远程教育是最方便不过的学习方式。

现有的在线教育,一般都通过实时的在线授课进行,当面对的家长较多时,家长提问老师无法一一解答,且针对每一个家长进行解答,耗费的时间也较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线家庭讲师系统及方法,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和效率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线家庭讲师系统,该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与该服务器连接的讲师端和若干家长端;所述家长端在授课过程中提交问题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对接收到的问题进行自动识别,得到问题识别结果,并根据问题识别结果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上进行自动检索,若检索到与问题识别结果匹配的答案,将答案直接发送至家长端,若没有检索到问题识别结果匹配的答案,则将问题发送至讲师端;所述讲师端,接收到问题后,讲师通过讲师端输入问题的答案,输入的答案发送至服务器后,服务器对接收到的答案与问题建立关联,并进行存储,当下次接收到同样的问题后,直接将关联的答案发送至家长端。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库、语义识别单元和匹配检索单元;所述数据库为关系数据库,存储有问题与答案,所述存储的问题与答案一一对应;所述语义识别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问题进行语义识别,得到问题识别结果;所述匹配检索单元,用于根据问题识别结果,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若得到检索结果,将检索到的答案发送至家长端,若没有检索到结果,则将问题发送至讲师端。

进一步的,所述语义识别单元对接收到的问题进行语义识别的方法执行以下步骤:将某个领域内所有的精确描述的无歧义的词语归放到一起构成本体存储器;基于领域本体建立语义框架知识存储器;对自然语言句子的理解,建立“语义框架=谓词+核心框架元素+非核心框架元素”的语义框架体系;形成有某种特定含义的框架知识存储器;基于语义框架的本体映射,实现自然语言句子到语义结构的直观匹配;根据框架模式进行匹配性识别;所述的框架元素是由本体存储器内的无歧义的词语本体或本体组合构成;所述的本体存储器分为本领域知识本体存储器和通用词本体知识存储器;所述的领域本体知识存储器,也是一个词存储器,它里面主要包括实词和领域相关的有意义的词汇;所述的通用词本体知识存储器是也是一个词存储器;它里面主要包括虚词、代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介词、助词、语气词,这些词是独立于特定领域的,但却是针对特定语言表达的,利用通用词存储器匹配标注出来的词语,在后面的机器理解中,当作辅助分析的词语,对领域内的句式、语境产生补充作用;所述的框架元素是以本领域知识本体存储器相匹配的词语为意义主干,以通用词本体存储器相匹配的词语为意义表达的补充。

进一步的,所述的语义框架也是建立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的,且该专业领域是与本体存储器相关的专业领域。

进一步的,所述的语义框架知识存储器内的每一个语义框架都标识有一个确切意义。

一种在线家庭讲师方法,所述方法执行以下步骤:家长端在授课过程中提交问题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对接收到的问题进行自动识别,得到问题识别结果,并根据问题识别结果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上进行自动检索,若检索到与问题识别结果匹配的答案,将答案直接发送至家长端,若没有检索到问题识别结果匹配的答案,则将问题发送至讲师端;所述讲师端,接收到问题后,讲师通过讲师端输入问题的答案,输入的答案发送至服务器后,服务器对接收到的答案与问题建立关联,并进行存储,当下次接收到同样的问题后,直接将关联的答案发送至家长端。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库、语义识别单元和匹配检索单元;所述数据库为关系数据库,存储有问题与答案,所述存储的问题与答案一一对应;所述语义识别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问题进行语义识别,得到问题识别结果;所述匹配检索单元,用于根据问题识别结果,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若得到检索结果,将检索到的答案发送至家长端,若没有检索到结果,则将问题发送至讲师端。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还包括:备份单元,用于与备份数据库中的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接收到的问题自动进行识别,然后在数据库中直接检索答案,提升了解答问题的效率,当无法检索到对应的答案时,则发送至老师,老师再对问题进行解答,也解放了老师的时间。另外,对老师的解答结果进行保存,下一次遇到同样问题时,则可以直接检索解答,进一步提升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在线家庭讲师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在线家庭讲师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一种在线家庭讲师系统,该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与该服务器连接的讲师端和若干家长端,所述家长端在授课过程中提交问题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对接收到的问题进行自动识别,得到问题识别结果,并根据问题识别结果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上进行自动检索,若检索到与问题识别结果匹配的答案,将答案直接发送至家长端,若没有检索到问题识别结果匹配的答案,则将问题发送至讲师端;所述讲师端,接收到问题后,讲师通过讲师端输入问题的答案,输入的答案发送至服务器后,服务器对接收到的答案与问题建立关联,并进行存储,当下次接收到同样的问题后,直接将关联的答案发送至家长端。

具体的,远程教育,在教育部已出台的一些文件中,也称现代远程教育为网络教育,是成人教育学历中的一种。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的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招生对象不受年龄和先前学历限制,为广大已步入社会的群众提供了学历提升的机会。

实施例2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库、语义识别单元和匹配检索单元;所述数据库为关系数据库,存储有问题与答案,所述存储的问题与答案一一对应;所述语义识别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问题进行语义识别,得到问题识别结果;所述匹配检索单元,用于根据问题识别结果,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若得到检索结果,将检索到的答案发送至家长端,若没有检索到结果,则将问题发送至讲师端。

具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远程教育的特点,是一种相对于面授教育、师生分离、非面对面组织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跨学校、跨地区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与教师分离;采用特定的传输系统和传播媒体进行教学;信息的传输方式多种多样;学习的场所和形式灵活多变。与面授教育相比,远距离教育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的成本。基于远程教育的特点和优势,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发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实施例3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语义识别单元对接收到的问题进行语义识别的方法执行以下步骤:将某个领域内所有的精确描述的无歧义的词语归放到一起构成本体存储器;基于领域本体建立语义框架知识存储器;对自然语言句子的理解,建立“语义框架=谓词+核心框架元素+非核心框架元素”的语义框架体系;形成有某种特定含义的框架知识存储器;基于语义框架的本体映射,实现自然语言句子到语义结构的直观匹配;根据框架模式进行匹配性识别;所述的框架元素是由本体存储器内的无歧义的词语本体或本体组合构成;所述的本体存储器分为本领域知识本体存储器和通用词本体知识存储器;所述的领域本体知识存储器,也是一个词存储器,它里面主要包括实词和领域相关的有意义的词汇;所述的通用词本体知识存储器是也是一个词存储器;它里面主要包括虚词、代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介词、助词、语气词,这些词是独立于特定领域的,但却是针对特定语言表达的,利用通用词存储器匹配标注出来的词语,在后面的机器理解中,当作辅助分析的词语,对领域内的句式、语境产生补充作用;所述的框架元素是以本领域知识本体存储器相匹配的词语为意义主干,以通用词本体存储器相匹配的词语为意义表达的补充。

具体的,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等设备上的语音服务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iphone手机的语音服务、哦啦语音服务、百度语音服务等。语音语义服务的常见方法是先将用户的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信息,然后对文本信息进行语义分析来理解用户的操控意图,然后返回各种操控意图对应内容的数据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根据获取的数据内容进行对应的操作。

实施例4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语义框架也是建立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的,且该专业领域是与本体存储器相关的专业领域。

实施例5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语义框架知识存储器内的每一个语义框架都标识有一个确切意义。

实施例6

如图2所示,一种在线家庭讲师方法,所述方法执行以下步骤:家长端在授课过程中提交问题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对接收到的问题进行自动识别,得到问题识别结果,并根据问题识别结果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上进行自动检索,若检索到与问题识别结果匹配的答案,将答案直接发送至家长端,若没有检索到问题识别结果匹配的答案,则将问题发送至讲师端;所述讲师端,接收到问题后,讲师通过讲师端输入问题的答案,输入的答案发送至服务器后,服务器对接收到的答案与问题建立关联,并进行存储,当下次接收到同样的问题后,直接将关联的答案发送至家长端。

实施例7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库、语义识别单元和匹配检索单元;所述数据库为关系数据库,存储有问题与答案,所述存储的问题与答案一一对应;所述语义识别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问题进行语义识别,得到问题识别结果;所述匹配检索单元,用于根据问题识别结果,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若得到检索结果,将检索到的答案发送至家长端,若没有检索到结果,则将问题发送至讲师端。

实施例8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服务器还包括:备份单元,用于与备份数据库中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来完成,即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块或者步骤再分解或者组合,例如,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模块、步骤的名称,仅仅是为了区分各个模块或者步骤,不视为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存储装置、处理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及有关说明,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软件模块、方法步骤对应的程序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为了清楚地说明电子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电子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或表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