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装置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7626发布日期:2019-11-08 23:3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数据存储装置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零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数据存储装置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存储装置作为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需要具备承受一定冲击的能力,以避免计算机跌落或者在振动情况发生时存储用硬盘等遭受破坏。

现有数据存储器通常通过磁架固定在笔记本计算机内,在存储装置及磁架上开设对应的通孔,通过螺丝固定数据存储器与磁架,存储装置与磁架直接接触,并与笔记本计算机壁直接接触,在计算机本体承受撞击时,受力传递至存储装置中间无过渡,容易造成存储装置受损,现有解决振动的办法可以是加设缓冲装置,但缓冲装置本身具有一定厚度,紧贴存储装置容易造成存储装置表面散热不均,影响其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数据存储装置用防护装置,解决存储装置在计算机本体外部受撞击的情况下,受力直接传递到存储装置上,导致存储装置内部元器件受损,丢失数据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数据存储装置用防护装置,包括用于数据存储装置放置的壳体,数据存储用的元器件组合成数据存储装置位于壳体中能够有效避免元器件暴露损坏,所述壳体一侧面设置有与计算机壳体固定的连接板,所述壳体为长、宽、高比例为4:2:1的长方体,所述壳体面积最大的两个面分别记为上侧面和下侧面,最小的两个侧面分别记为左侧面和右侧面,中间的两个侧面分别记为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壳体上侧面朝向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面积大于壳体上侧面面积,所述连接板向靠近壳体的方向延伸出多块位于壳体侧面的挡板,各所述挡板分布在壳体左右侧面以及前后侧面处与各侧面相对应,所述连接板与壳体之间通过多个弹簧固定连接,各所述弹簧一端与连接板通过胶黏的方式固定连接,各所述弹簧另一端与壳体上侧面通过胶黏的方式固定连接,各所述弹簧在连接板与壳体之间竖直放置,所述壳体与各挡板所对应的侧面设置有第一磁块,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壳体外表面磁块相对应的第二磁块,各所述第一磁块与相对应的第二磁块向对的磁极为同一磁极,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排斥的力,所述连接板与计算机板面相贴合,各所述弹簧与挡板位于与计算机板面垂直的方向上。

更进一步,所述壳体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朝向相对应的挡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磁块的第一内陷槽,各所述第一内陷槽由壳体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磁块的第二内陷槽,各所述第二内陷槽由挡板朝向壳体各侧面的一面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各所述第二内陷槽与第一内陷槽一一对应,各所述磁块与内陷槽之间通过胶黏的方式固定连接,通过相对应的内陷槽各磁块一一对应。

更进一步,所述连接板边缘向靠近挡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弯弧状,所述连接板的弯弧形边缘与计算机壳体之间形成供挡板放置的空隙,各所述挡板包括用于放置磁块的限位板和用于卡合在连接板与挡板的伸缩块,每块挡板包括一块限位板和两块伸缩块,所述限位板呈“凸”字形,各所述伸缩块位于限位板上方两侧的缺口处,并与缺口处相对应,所述伸缩块下表面为与连接板的弯弧状边缘相对应的弧形面,所述连接板的弯弧状边缘设置有用于挡板通过的第一通孔,伸缩块通过向靠近限位板的方向压缩通过第一通孔,在通过第一通孔后向外弹出,将挡板与连接板相卡合,所述连接板表面设置有用于螺丝通过的第二通孔。

更进一步,各所述挡板上第一磁块的数量不小于两个,磁块在挡板上均匀分布,各所述第一磁块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存储装置热量向外流动的散热孔,各散热孔在挡板上均匀分布,各所述散热孔上设置有用于阻挡灰尘的滤网,各所述滤网与散热孔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对应的面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mm-5mm之间,所述壳体远离连接板的一面设置有与连接板对应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板所在平面平行,各所述挡板与固定板之间活动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存储装置热量向外流动的散热孔,各所述散热孔上设置有用于阻挡灰尘的滤网,各所述滤网与散热孔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靠近壳体的一面设置有多个供挡板插放的凹槽,各所述凹槽内设置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该防护装置将传统意义上存储装置与笔记本计算机之间的直接固定转变为悬空处理,笔记本计算机在内部不容易遭受侵害的前提下,有效缓解外部受力对存储装置造成的伤害,存储装置放置在壳体中并在弹簧的作用下减小外部振动传递至壳体的力,在壳体与挡板不接触的前提下,利用挡板与壳体之间的磁块同极相排斥的原理,限制壳体在弹簧的作用下作用摇摆对存储装置造成的振动,集散热与防尘于一体,安装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磁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挡板带伸缩块的一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至图5给出,数据存储装置用防护装置,包括用于数据存储装置放置的壳体1,数据存储用的元器件组合成数据存储装置位于壳体1中能够有效避免元器件暴露损坏,所述壳体1一侧面设置有与计算机壳体固定的连接板2,所述壳体1为长、宽、高比例为4:2:1的长方体,所述壳体1面积最大的两个面分别记为上侧面和下侧面,最小的两个侧面分别记为左侧面和右侧面,中间的两个侧面分别记为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壳体1上侧面朝向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面积大于壳体1上侧面面积,所述连接板2向靠近壳体1的方向延伸出多块位于壳体1侧面的挡板3,各所述挡板3分布在壳体1左右侧面以及前后侧面处与各侧面相对应,所述连接板2与壳体1之间通过多个弹簧4固定连接,各所述弹簧4一端与连接板2通过胶黏的方式固定连接,各所述弹簧4另一端与壳体1上侧面通过胶黏的方式固定连接,各所述弹簧4在连接板2与壳体1之间竖直放置,所述壳体1与各挡板3所对应的侧面设置有第一磁块41,所述挡板3上设置有与壳体1外表面磁块相对应的第二磁块42,各所述第一磁块41与相对应的第二磁块42向对的磁极为同一磁极,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排斥的力,所述连接板2与计算机板面相贴合,各所述弹簧4与挡板3位于与计算机板面垂直的方向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朝向相对应的挡板3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磁块41的第一内陷槽51,各所述第一内陷槽51由壳体1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各所述挡板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磁块42的第二内陷槽52,各所述第二内陷槽52由挡板3朝向壳体1各侧面的一面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各所述第二内陷槽52与第一内陷槽51一一对应,各所述磁块与内陷槽之间通过胶黏的方式固定连接,通过相对应的内陷槽各磁块一一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2边缘向靠近挡板3的方向弯折形成弯弧状,所述连接板2的弯弧形边缘与计算机壳体之间形成供挡板3放置的空隙,各所述挡板3包括用于放置磁块的限位板31和用于卡合在连接板2与挡板3的伸缩块32,每块挡板3包括一块限位板31和两块伸缩块32,所述限位板31呈“凸”字形,各所述伸缩块32位于限位板31上方两侧的缺口处,并与缺口处相对应,所述伸缩块32下表面为与连接板2的弯弧状边缘相对应的弧形面,所述连接板2的弯弧状边缘设置有用于挡板3通过的第一通孔61,伸缩块32通过向靠近限位板31的方向压缩通过第一通孔61,在通过第一通孔61后向外弹出,将挡板3与连接板2相卡合,所述连接板2表面设置有用于螺丝通过的第二通孔62。

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挡板3上第一磁块41的数量不小于两个,磁块在挡板上均匀分布,各所述第一磁块41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存储装置热量向外流动的散热孔7,各散热孔7在挡板上均匀分布,各所述散热孔7上设置有用于阻挡灰尘的滤网8,各所述滤网8与散热孔7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块41与第二磁块42相对应的面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mm-5mm之间,所述壳体1远离连接板2的一面设置有与连接板2对应的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与连接板2所在平面平行,各所述挡板3与固定板9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9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存储装置热量向外流动的散热孔7,各所述散热孔7上设置有用于阻挡灰尘的滤网8,各所述滤网8与散热孔7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9靠近壳体1的一面设置有多个供挡板3插放的凹槽,各所述凹槽内设置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该防护装置将传统意义上存储装置与笔记本计算机之间的直接固定转变为悬空处理,笔记本计算机在内部不容易遭受侵害的前提下,有效缓解外部受力对存储装置造成的伤害,存储装置放置在壳体中并在弹簧的作用下减小外部振动传递至壳体的力,在壳体与挡板不接触的前提下,利用挡板与壳体之间的磁块同极相排斥的原理,限制壳体在弹簧的作用下作用摇摆对存储装置造成的振动,集散热与防尘于一体,安装简单,实用性强。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