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反馈模组及触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7319发布日期:2020-08-28 16: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翼板,所述悬翼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传递结构,所述传递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

压电马达,所述压电马达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

触摸板,所述触摸板架设于所述传递结构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和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区域,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弹性组件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压电马达相对的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悬翼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压电马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压电马达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h1,所述压电马达的厚度为h2,所述弹性组件被压缩产生最大形变时的厚度为h3,其中,h1>(h2-h3)。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翼板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口于所述第二表面,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向着所述悬翼板的内部延伸一定深度,所述压电马达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不大于所述悬翼板厚度的三分之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压电马达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至少覆盖所述压电马达背离所述悬翼板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为软质泡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翼板上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开口于所述第二表面,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向着所述悬翼板的内部延伸一定深度。

12.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及触控装置,触控反馈模组包括:悬翼板,悬翼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传递结构,传递结构设置于第一表面;压电马达设置在第二表面;触摸板架设于传递结构远离第一表面的一侧;上述触控反馈模组中,由于压电马达和传递结构设置在相对的两个表面上,按压时触摸板不会与压电马达相接触,使得在按压时触摸板向下的变形不会受到阻碍,进而使得压电马达的输出信号较大,且信号均匀性较好,提高触控反馈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6
技术公布日:2020.08.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