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系统及计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04258发布日期:2020-07-24 17:0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系统及计算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系统及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盖板玻璃行业的飞速发展,玻璃盖板需进行经历生产、抛光、加压、喷墨、组装等一系列的工艺。为了更好地溯源每一块玻璃盖板、同时不影响产品美观性,最前沿的工艺是将点阵型二维码(datamatrix)通过激光打印至玻璃内部,使肉眼难以分辨的同时专用的读码机可以完成识别。

为有效衡量这种隐藏于玻璃内部的二维码其肉眼可以分辨的程度,以及考量激光打码对玻璃强度的影响,测量二维码深度的需求应运而生。因此怎样才能测量出二维码在玻璃基板内部的深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怎样才能测量出二维码在玻璃基板内部的深度的问题,提供一种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系统及计算方法。

一种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方法,包括:

s100,控制相机沿垂直于所述玻璃基板的第一表面的方向靠近所述玻璃基板。所述相机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每缩短预定距离,所述相机拍摄一次所述二维码,以得到多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并多次记录所述相机的累计位移长度。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与多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一一对应。随所述累计位移长度的增大,多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划分为实像组和虚像组。所述实像组和所述虚像组的图像均由模糊到清晰再到模糊变化。

s200,计算每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的聚焦反馈值。根据多个所述聚焦反馈值和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得到所述二维码的实像和所述二维码的虚像之间的两像距离。

s300,获取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和折射率。并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两像距离得到所述二维码到所述第一表面的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s300中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两像距离得到所述二维码距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深度的步骤为将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两像距离带入深度公式,所述深度公式为:

其中,s为所述二维码距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深度。d为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n为所述玻璃基板的折射率。d为所述两像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s200包括:

s210,从所述实像组找到最大的所述聚焦反馈值对应的第一图像,从所述实像组找到最清晰的第二图像。

s220,获取与所述第一图像临近的第一临近图像和第二临近图像,获取与所述第二图像临近的第三临近图像和第四临近图像。

s230,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分别为第一长度、第一临近长度和第二临近长度。

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分别为第一聚焦反馈值、第一临近反馈值和第二临近反馈值。

分别获取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分别为第二长度、第三临近长度和第四临近长度。

分别获取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分别为第二聚焦反馈值、第三临近聚焦反馈值和第四临近聚焦反馈值。

s240,以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一临近长度和所述第二临近长度为横坐标,以所述第一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一临近反馈值和所述第二临近反馈值为纵坐标,进行第一数据拟合得到所述二维码202的实像对应的实像累计位移长度。以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三临近长度和所述第四临近长度为横坐标,以所述第二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三临近反馈值和所述第四临近反馈值为纵坐标进行第二数据拟合,得到所述二维码202的虚像对应的虚像累计位移长度。

s250,将所述实像累计位移长度和所述虚像累计位移长度做差得到所述两像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240所述第一数据拟合和所述第二数据拟合均采用抛物线拟合。所述第一数据拟合对应得到第一抛物线。,所述第一抛物线对应的顶点的横坐标即为所述实像累计位移长度。所述第二数据拟合对应得到第二抛物线。所述第二抛物线对应的顶点的横坐标即为所述虚像累计位移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100之前,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方法还包括:

s010,将所述玻璃基板调整至所述相的拍摄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010包括:

s011,对所述玻璃基板的位置进行粗调节。

s012,对所述相机的位置进行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012对所述相机的位置进行平动调节和转动调节。

一种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系统,包括底座、治具、第一位置调节装置、相机、第二位置调节装置、点光源和控制器。所述治具用于固定所述玻璃基板。所述第一位置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治具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调节装置。所述相机的摄像头用于朝向所述玻璃基板设置。所述第二位置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相机固定于所述第二位置调节装置。所述点光源,固定设置于所述相机。且所述点光源的出光方向平行于所述相机的摄像头的拍摄方向。

所述第一位置调节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和所述相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位置调节装置调节所述玻璃基板的位置。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所述第二位置调节装置调节所述相机的位置,以使所述相机对焦所述二维码。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相机拍摄所述二维码的图像,所述控制器用于采集所述图像和记录所述相机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玻璃基板在x-y平面的位置。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系统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围够形成第一空间。所述控制器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箱体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箱体为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垂直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位置调节装置包括:高度调节装置、平面调节装置和角度调节装置。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侧壁。所述平面调节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平面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固定于所述平面调节装置。所述相机固定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平面调节装置和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平面调节装置调节所述相机在所述x-y平面的位置,以使所述二维码在所述相机的视野范围内。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调节所述相机的xz转角或yz转角,以使所述相机的摄像头的摄取方向垂直于x-y平面。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高度调节装置调节所述相机沿z轴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相机与所述玻璃基板之间每缩短特定距离,所述相机拍摄一次所述二维码。所述控制器用于采集多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和多次记录所述相机的累计位移长度。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与多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一一对应。随所述累计位移长度的增大,多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划分为实像组和虚像组。所述实像组和所述虚像组的图像均由模糊到清晰再到模糊变化所述的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读码装置还包括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用于采集多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和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并根据所述多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和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得到所述二维码到所述玻璃基板靠近所述相机的表面的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采集器、筛选器、拟合器和计算器。

所述采集器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采集器用于采集多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和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

所述筛选器与所述采集器连接。所述筛选器用于接收多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和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并计算每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的聚焦反馈值。所述筛选器用于从所述实像组筛选出最清晰的第一图像和从所述实像组筛选出最清晰的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筛选器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图像临近的第一临近图像和第二临近图像。所述筛选器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二图像临近的第三临近图像和第四临近图像。所述筛选器还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分别为第一长度、第一临近长度和第二临近长度。

所述筛选器还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分别为第一聚焦反馈值、第一临近反馈值和第二临近反馈值,所述筛选器还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分别为第二长度、第三临近长度和第四临近长度。所述筛选器还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分别为第二聚焦反馈值、第三临近聚焦反馈值和第四临近聚焦反馈值。

所述拟合器与所述筛选器连接。所述拟合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一临近长度、所述第二临近长度、所述第一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一临近反馈值、所述第二临近反馈值、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三临近长度、所述第四临近长度、所述第二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三临近反馈值和所述第四临近反馈值。所述拟合器用于以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一临近长度和所述第二临近长度为横坐标,以所述第一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一临近反馈值和所述第二临近反馈值为纵坐标进行第一数据拟合,得到所述二维码的实像对应的实像累计位移长度。所述拟合器用于以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三临近长度和所述第四临近长度为横坐标,以所述第二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三临近反馈值和所述第四临近反馈值为纵坐标进行第二数据拟合,得到所述二维码的虚像对应的虚像累计位移长度。所述拟合器用于将所述实像累计位移长度和所述虚像累计位移长度做差得到两像距离。

所述计算器与所述拟合器连接。所述计算器还用于接收所述两像距离。所述计算器用于接收外部数据。所述外部数据包括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和折射率。所述计算器用于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两像距离得到所述二维码距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深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方法,包括控制相机沿垂直于所述玻璃基板的第一表面的方向靠近所述玻璃基板。所述相机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每缩短预定距离。所述相机拍摄一次所述二维码,以得到多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并多次记录所述相机的累计位移长度。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与多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一一对应。随所述累计位移长度的增大,多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划分为实像组和虚像组。所述实像组和所述虚像组的图像均由模糊到清晰再到模糊变化。计算每个所述二维码的图像的聚焦反馈值。根据多个所述聚焦反馈值和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得到所述二维码的实像和所述二维码的虚像之间的两像距离。获取所述玻璃基板的厚度和折射率。并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两像距离得到所述二维码到所述第一表面的深度。

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方法,通过所述相机为所述二维码拍摄多张图像。图像的清晰反映了聚焦情况。根据所述图像的聚焦反馈值和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即可得到二维码的实像和所述二维码的虚像之间的两像距离。根据成像原理,二维码的实像和所述二维码的虚像之间的两像距离与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二维码到所述第一表面的深度有关。因此,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方法在获取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两像距离后,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两像距离即可得到所述二维码到所述第一表面的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多个图像与累计位移长度关系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方法的原理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拟合曲线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系统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号:

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系统10

底座20

玻璃基板200

第一表面201

二维码202

治具30

第一位置调节装置40

相机50

第二位置调节装置60

点光源70

控制器80

箱体90

第一空间901

侧壁902

高度调节装置610

平面调节装置620

角度调节装置630

中央控制装置100

采集器110

筛选器120

拟合器130

计算器1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一并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方法,包括:

s100,控制相机50沿垂直于所述玻璃基板200的第一表面201的方向靠近所述玻璃基板200。所述相机50与所述第一表面201之间每缩短预定距离,所述相机50拍摄一次所述二维码202,以得到多个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并多次记录所述相机50的累计位移长度。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与多个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一一对应。随所述累计位移长度的增大,多个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划分为实像组和虚像组。所述实像组和所述虚像组的图像均由模糊到清晰再到模糊变化。

所述二维码202设置于所述玻璃基板200中。所述二维码202包括实像和虚像。虚像形成于所述玻璃基板200远离所述相机50的一侧。

请一并参见图3,根据几何光学对二维码在相机面成像进行分析,开始的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中点阵周围亮、中心暗的原因是因为所述二维码202的点阵周围的锥形将同轴光反射进入所述相机50,而点阵中心无光线可以进入所述相机50。相对应的,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中点阵周围暗、中心亮的原因是因为所述二维码202的中间位置将同轴光反射回相机成像,而点阵周围的锥形无光线可以进入相机。据此,推断出中心亮、周围暗的白点图案位置为二维码的最佳聚焦位置。

所述玻璃基板200的底面与所述第一表面202相对设置。所述虚像形成于所述玻璃基板200的底面的一侧。所述虚像的图像中二维码点阵的图案变化,也是中心由暗至亮的变化。相似地,可以推断出白点图案位置处为镜像二维码的最佳聚焦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机50远离所述第一表面201最远的点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为0。所述相机50约靠近所述第一表面201,所述累计位移长度越大。所述实像组和所述虚像组以玻璃下表面的图形为分界图形。

s200,计算每个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的聚焦反馈值。根据多个所述聚焦反馈值和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得到所述二维码202的实像和所述二维码202的虚像之间的两像距离。

s300,获取所述玻璃基板200的厚度和折射率。并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两像距离得到所述二维码202到所述第一表面201的深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方法,通过所述相机50为所述二维码202拍摄多张图像。图像的清晰反映了聚焦情况。根据所述图像的聚焦反馈值和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即可得到二维码202的实像和所述二维码202的虚像之间的两像距离。根据成像原理,二维码202的实像和所述二维码202的虚像之间的两像距离与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二维码202到所述第一表面201的深度有关。因此,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方法在获取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两像距离后,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两像距离即可得到所述二维码202到所述第一表面201的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s300中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两像距离得到所述二维码202距离所述第一表面201的深度的步骤为将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两像距离带入深度公式,所述深度公式为:

其中,s为所述二维码202距离所述第一表面201的深度。d为所述玻璃基板200的厚度。n为所述玻璃基板200的折射率。d为所述两像距离。

请一并参见所述深度公式的推导过程为:

玻璃内二维码的最佳聚焦位置#1和其实际位置之间的距离δl′1即为:

玻璃内二维码最佳聚焦位置#1距离玻璃上表面的距离d1即为:

而二维码经玻璃底面反射像的最佳聚焦位置#2和其实际位置之间的距离δl′2即为:

二维码经玻璃底面反射像的最佳聚焦位置#2距离玻璃的上表面的距离d2即为:

还知:d=d2-d1(6)

由式子(5)和(6)计算出:

将(8)进行变形得到所述深度公式。

请一并参见图5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s200包括:

s210,从所述实像组找到最大的所述聚焦反馈值对应的第一图像,从所述实像组找到最清晰的第二图像。

s220,获取与所述第一图像临近的第一临近图像和第二临近图像,获取与所述第二图像临近的第三临近图像和第四临近图像。

s230,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分别为第一长度、第一临近长度和第二临近长度。

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分别为第一聚焦反馈值、第一临近反馈值和第二临近反馈值。

分别获取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分别为第二长度、第三临近长度和第四临近长度。

分别获取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分别为第二聚焦反馈值、第三临近聚焦反馈值和第四临近聚焦反馈值。

s240,以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一临近长度和所述第二临近长度为横坐标,以所述第一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一临近反馈值和所述第二临近反馈值为纵坐标,进行第一数据拟合得到所述二维码202的实像对应的实像累计位移长度。以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三临近长度和所述第四临近长度为横坐标,以所述第二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三临近反馈值和所述第四临近反馈值为纵坐标进行第二数据拟合,得到所述二维码202的虚像对应的虚像累计位移长度。

s250,将所述实像累计位移长度和所述虚像累计位移长度做差得到所述两像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240所述第一数据拟合和所述第二数据拟合均采用抛物线拟合。所述第一数据拟合对应得到第一抛物线。,所述第一抛物线对应的顶点的横坐标即为所述实像累计位移长度。所述第二数据拟合对应得到第二抛物线。所述第二抛物线对应的顶点的横坐标即为所述虚像累计位移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机50行进的所述预定距离通过电机控制调整,图3中所述预定距离为20um。图6中为提高精度,所述预定距离为10u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距离为10um。所述第一长度为210um,所述第一临近长度为200um,所述第二临近长度为220um。所述第一聚焦反馈值为200、第一临近反馈值为161和第二临近反馈值为173。

所述第二长度为540um、所述第三临近长度为530um,所述第四临近长度为550um。所述第二聚焦反馈值为169、所述第三临近聚焦反馈值为156和所述第四临近聚焦反馈值为164。

所述第一抛物线公式为:y=-0.33x2+139.2x-14479。所述实像累计位移长度为210.9um。所述第二抛物线公式为:y=-0.09x2+97.6x-26291。所述虚像累计位移长度为542.2um。所述两像距离为321.3um。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100之前,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方法还包括:

s010,将所述玻璃基板200调整至所述相机50的拍摄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010包括:

s011,对所述玻璃基板200的位置进行粗调节。

s012,对所述相机50的位置进行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s012对所述相机50的位置进行平动调节和转动调节。

请一并参见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系统10包括底座20、治具30、第一位置调节装置40、相机50、第二位置调节装置60、点光源70和控制器80。所述治具30用于固定所述玻璃基板200。所述第一位置调节装置40设置于所述底座20。所述治具30固定于所述第一位置调节装置40。所述相机50的摄像头用于朝向所述玻璃基板200设置。所述第二位置调节装置60设置于所述底座20。所述相机50固定于所述第二位置调节装置60。所述点光源70,固定设置于所述相机50。且所述点光源70的出光方向平行于所述相机50的摄像头的拍摄方向。所述第一位置调节装置40、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和所述相机50分别与所述控制器80连接。所述控制器80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位置调节装置40调节所述玻璃基板200的位置。所述控制器80还用于所述第二位置调节装置60调节所述相机50的位置,以使所述相机50对焦所述二维码202。所述控制器80用于控制所述相机50拍摄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所述控制器80用于采集所述图像和记录所述相机50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系统10通过所述第一位置调节装置40调节所述玻璃基板200的位置,并通过所述第二位置调节装置60调节所述相机50的位置,以使所述相机50对焦所述二维码202。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系统10通过采集所述图像和记录所述相机50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调节装置40用于调节所述玻璃基板200在x-y平面的位置。所述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深度计算系统还包括箱体90。所述箱体90围够形成第一空间901。所述控制器80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901。所述箱体90固定于所述底座20。所述箱体90为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垂直于所述底座20。所述第二位置调节装置60包括:高度调节装置610、平面调节装置620和角度调节装置630。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610固定设置于所述侧壁。所述平面调节装置620固定设置于所述平面调节装置620。所述角度调节装置630固定于所述平面调节装置620。所述相机50固定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630。所述高度调节装置610、所述平面调节装置620和所述角度调节装置630分别与所述控制器80连接。所述控制器80用于控制所述平面调节装置620调节所述相机50在所述x-y平面的位置,以使所述二维码202在所述相机50的视野范围内。所述控制器80用于控制所述角度调节装置630调节所述相机50的xz转角或yz转角,以使所述相机50的摄像头的摄取方向垂直于x-y平面。所述控制器80用于控制所述高度调节装置610调节所述相机50沿z轴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80用于控制所述相机50与所述玻璃基板200之间每缩短特定距离,所述相机50拍摄一次所述二维码202。所述控制器80用于采集多个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和多次记录所述相机50的累计位移长度。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与多个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一一对应。随所述累计位移长度的增大,多个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划分为实像组和虚像组。

所述实像组和所述虚像组的图像均由模糊到清晰再到模糊变化所述的玻璃基板内部二维码读码装置10还包括中央控制装置100。所述中央控制装置100与所述控制器80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装置100用于采集多个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和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并根据所述多个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和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得到所述二维码202到所述玻璃基板200靠近所述相机50的表面的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央控制装置100包括采集器110、筛选器120、拟合器130和计算器140。

所述采集器110用于与所述控制器80连接。所述采集器110用于采集多个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和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

所述筛选器120与所述采集器110连接。所述筛选器120用于接收多个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和多个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并计算每个所述二维码202的图像的聚焦反馈值。所述筛选器120用于从所述实像组筛选出最清晰的第一图像和从所述实像组筛选出最清晰的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筛选器120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图像临近的第一临近图像和第二临近图像。所述筛选器120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二图像临近的第三临近图像和第四临近图像。

所述筛选器120还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分别为第一长度、第一临近长度和第二临近长度。

所述筛选器120还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临近图像和所述第二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分别为第一聚焦反馈值、第一临近反馈值和第二临近反馈值。

所述筛选器120还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累计位移长度分别为第二长度、第三临近长度和第四临近长度。所述筛选器120还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二图像、所述第三临近图像和所述第四临近图像一一对应的所述聚焦反馈值分别为第二聚焦反馈值、第三临近聚焦反馈值和第四临近聚焦反馈值。

所述拟合器130与所述筛选器120连接。所述拟合器13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一临近长度、所述第二临近长度、所述第一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一临近反馈值、所述第二临近反馈值、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三临近长度、所述第四临近长度、所述第二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三临近反馈值和所述第四临近反馈值。所述拟合器130用于以所述第一长度、所述第一临近长度和所述第二临近长度为横坐标,以所述第一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一临近反馈值和所述第二临近反馈值为纵坐标进行第一数据拟合,得到所述二维码202的实像对应的实像累计位移长度。所述拟合器130用于以所述第二长度、所述第三临近长度和所述第四临近长度为横坐标,以所述第二聚焦反馈值、所述第三临近反馈值和所述第四临近反馈值为纵坐标进行第二数据拟合,得到所述二维码202的虚像对应的虚像累计位移长度。所述拟合器130用于将所述实像累计位移长度和所述虚像累计位移长度做差得到两像距离。

所述计算器140与所述拟合器130连接。所述计算器140还用于接收所述两像距离。所述计算器140用于接收外部数据。所述外部数据包括所述玻璃基板200的厚度和折射率,所述计算器140用于根据所述厚度、所述折射率和所述两像距离得到所述二维码202距离所述第一表面201的深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