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追踪装置及AR互动大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4778发布日期:2020-08-05 01:0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追踪装置及AR互动大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ar应用领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追踪装置及ar互动大屏系统。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如在大屏互动展示场景中应用了ar技术进行互动展示,但目前的大屏ar主要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定位人的位置和判断动作,由于图像识别受限于采集的图像为二维图像,导致三维空间定位的精准度不足。并且在图像识别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运算资源,所以产生互动延时,导致大屏的互动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追踪装置及ar互动大屏系统,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提高三维空间定位精度的同时,降低交互过程的延时,有效提高大屏交互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追踪装置及ar互动大屏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ar互动大屏系统的追踪装置,所述追踪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追踪器、粘接件、缓冲垫以及双层热靴构件;所述至少一追踪器通过螺孔与所述双层热靴构件的第一端上的螺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粘接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缓冲垫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双层热靴构件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粘接件为魔术贴。

进一步地,所述粘接件为魔术贴。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缓冲垫为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粘接件上设有2个第一通孔,所述两个第一通孔分别为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所述第一子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子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子通孔、所述第二子通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厚度为1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层上设有条纹结构。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ar互动大屏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任意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追踪装置、定位基站、ar大屏显示器、计算机以及多个摄像头;所述追踪装置被设于所述ar大屏显示器的正前方的预设区域中;所述定位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所述第一基站设于所述预设区域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基站设于所述预设区域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所在直线与所述ar大屏显示器的正投影所在直线相交;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均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通过红外扫描方式对所述追踪装置的位置进行追踪;所述ar大屏显示器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所述多个摄像头均安装在所述ar大屏显示器上,且所述多个摄像头均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提供的一种追踪装置及ar互动大屏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比传统ar的图像识别定位技术,本申请能够提高三维空间定位精度的同时,降低交互过程的延时,有效提高大屏交互的效果;进一步地,相比传统技术,在获得等同交互效果情况下,有效降低交互实现成本;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支持多人精确交互,并且不会产生相互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追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追踪装置中的粘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追踪装置中的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ar互动大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ar互动大屏系统的电路结构图。

图中:100-追踪装置;110-追踪器;120-粘接件;130-缓冲垫;140-双层热靴构件;121-第一通孔;131-第二通孔;141-第一端;143-第二端;200-ar互动大屏系统;210-定位基站;220-ar大屏显示器;230-计算机;240-摄像头;250-预设区域;211-第一基站;213-第二基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追踪装置100,该追踪装置100应用于ar互动大屏系统,该追踪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追踪器110、粘接件120、缓冲垫130以及双层热靴构件140。

其中,所述至少一追踪器110通过螺孔与所述双层热靴构件140的第一端141上的螺杆可拆卸连接。

应理解,追踪器110上预先开设有螺孔,且该螺孔是与所述双层热靴构件140的第一端141上的螺杆匹配的,也就是说,该螺杆能够螺纹与该螺孔进行螺纹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追踪器110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4个等。

应理解,在ar应用中,追踪装置100都是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

当然,在追踪装置100足够大的时候,也可能是用户位于追踪装置100上或其内,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追踪器110可以是光电跟踪器。

当然,在实际使用中,所述追踪器110还可以是惯性跟踪器或超声波跟踪器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粘接件12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21。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121用于供双层热靴构件140穿过。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21的两侧设有阻挡件(图未视),以通过该阻挡件来防止双层热靴构件140发生位移。具体地,双层热靴构件140先穿过第一通孔121的一侧的阻挡件,然后穿过该第一通孔121,最后穿过该第一通孔121另一侧的阻挡件。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粘接件120为魔术贴。

当然,在实际使用中,所述粘接件120还可以是具有粘附效果的部件,例如,胶带、磁性件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粘接件120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粘接件上设有2个第一通孔121,所述两个第一通孔121分别为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所述第一子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子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端14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子通孔、所述第二子通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31。也就是说,将第一子通孔与第二子通孔之间的部分折叠,以使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重合,进而使得所述第二端143能够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子通孔、所述第二子通孔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31。

可选地,所述缓冲垫13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31。

可选地,该缓冲垫130通过该第二通孔131设置在该双层热靴构件140上。

可选地,第二通孔131的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还可以是诸如3、4、5等其他数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孔131内设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厚度为1毫米。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130为弹性缓冲垫。

可选地,所述弹性缓冲垫为塑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双层热靴构件140包括第一端141与第二端143。

可选地,所述双层热靴构件140的第二端143依次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21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31。

可选地,所述第二端143与所述第一端141相对设置。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143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21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31后,伸出部分端部。

可选地,部分端部的长度为厘米。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粘接件120、缓冲垫130以及双层热靴构件140使得该追踪装置100在被用户佩戴时,能够更好的固定在用户身上,可以避免追踪器110出现偏移,进而提高定位的精准性。

请参阅图4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ar互动大屏系统200,该ar互动大屏系统200包括:追踪装置100、定位基站210、ar大屏显示器220、计算机230以及多个摄像头240。

可选地,所述追踪装置100被设于所述ar大屏显示器220的正前方的预设区域250中,例如用户佩戴该追踪装置100在该预设区域250中移动。

应理解,所述预设区域250也可以称为ar大屏显示器220的图像投影区域。

可选地,所述定位基站210包括第一基站211和第二基站213,所述第一基站211设于所述预设区域250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基站213设于所述预设区域250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所在直线与所述ar大屏显示器220的正投影所在直线相交。

应理解,上述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可以是在预设区域250内,也可以是在预设区域250外。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211与所述第二基站213均与所述计算机230电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基站211与所述第二基站213通过信号线将其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230的信号输入端进行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211与所述第二基站213提到固定支架固定在地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型号的基站来说,其必然具备信号输出端,因此,本申请中,并不限定该基站的型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211与所述第二基站213通过红外扫描方式对所述追踪装置100的位置进行追踪。

可选地,所述ar大屏显示器220与所述计算机230电连接。例如,所述ar大屏显示器220通过高清数据信号线与所述计算机230进行电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ar大屏显示器220的尺寸可以是128寸的,也可以是256寸,甚至更大,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多个摄像头240均安装在所述ar大屏显示器220上,且所述多个摄像头240均与所述计算机230电连接。例如,摄像头240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在有线连接的情况下,摄像头240通过信号线将该摄像头240的信号输出/输出端口与计算机230的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即可。

可选地,摄像头240可以旋转式安装在该ar大屏显示器220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追踪装置及ar互动大屏系统,本申请相比传统ar的图像识别定位技术,能够提高三维空间定位精度的同时,降低交互过程的延时,有效提高大屏交互的效果;进一步地,相比传统技术,本申请在获得等同交互效果情况下,有效降低交互实现成本;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支持多人精确交互,并且不会产生相互的干扰。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