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平台系统的数据监测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2269发布日期:2021-04-30 12:44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平台系统的数据监测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据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平台系统的数据监测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上网作为移动终端的一项极具实用性的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移动终端在进行移动上网时需要消耗流量,通常,用户会选择流量套餐,流量套餐内包括固定数量的网络流量,当用户每个月最终使用的流量数量在该固定数量的网络流量以内时,那么只需要支付流量套餐的费用,当用户每个月最终使用的流量数量超出该固定数量的网络流量时,除了需要支付流量套餐的费用,还需要另外支付超出的流量数量的部分的费用,这种超出的流量的收费单价往往高于套餐的流量的收费单价。为了减少用户使用的流量超出流量套餐而需支付的额外费用,会对移动终端所使用的剩余流量进行提醒,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在提示用户的剩余流量套餐时,都是针对该用户的整体剩余流量进行提醒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平台系统的数据监测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平台系统的数据监测管理系统,所述数据监测管理系统包括分类数据库建立模块、剩余可用流量获取比较模块、应用程序监测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三控制模块,所述分类数据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分类数据库,所述分类数据库包括第一应用程序、第二应用程序和第三应用程序,所述剩余可用流量获取比较模块获取移动终端当前剩余可用流量,如果当前剩余可用流量小于等于可用流量阈值时,令应用程序监测模块对各个应用程序进行监测,在监测到点击启动第一应用程序时,令第一控制模块拦截启动第一应用程序,并传输流量警告信息,在监测到点击启动第二应用程序时,令第二控制模块采集移动终端的信息并据此判断如何控制第二应用程序,在当监测到点击启动第三应用程序时,令第三控制模块直接运行第三应用程序。

进一步的,所述分类数据库建立模块包括流量消耗采集模块、综合评估值计算模块和程序分类模块,所述流量消耗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各个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的流量消耗情况,所述综合评估值计算模块根据某个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时和在后台运行时单位时间平均消耗的流量以及该应用程序的辅助应用程序运行时单位时间平均所消耗的流量计算该应用程序的综合评估值,所述程序分类模块用于将综合评估值与第一评估阈值、第二评估阈值进行比较,在综合评估值大于等于第一评估阈值时,该程序为第一应用程序;在综合评估值小于第一评估阈值且综合评估值大于第二评估阈值时,在程序为第二应用程序;当综合评估值小于第二评估阈值时,该程序为第三应用程序,其中,第二评估阈值小于第一评估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分类数据库建立模块还包括辅助应用选取模块,所述辅助应用选取模块在采集某个应用程序每次运行过程中,另一个其他应用程序的也会进行运行时,那么选取该其他应用程序为该应用程序的辅助应用程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无线位置数据库、当前位置采集模块、位置比较模块、预计花费时间统计模块、预计花费时间比较模块、第一分控制模块和第二分控制模块,所述无线位置数据库用于存储移动终端从流量切换成无线网络的位置,所述当前位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移动终端当前所在位置,所述位置比较模块将当前所在位置与无线位置数据库的位置进行比较,并获取无线位置数据库中与当前所在位置最近的距离的位置,所述预计话费时间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无线位置数据库中与当前所在位置最近的距离的位置的预计花费时间,所述预计花费时间比较模块将预计花费时间与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在预计花费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令第一分控制模块拦截启动第二应用程序,并传输流量警告信息,所述第二分控制模块拦截启动第二应用程序,传输网络切换提醒信息,并将第一应用程序作为待启动程序,其中,所述待启动程序在检测到移动终端的位置位于无线位置数据库中与当前所在位置最近的距离的位置时,将流量切换成无线网络后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监测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监测管理方法,所述数据监测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建立分类数据库,所述分类数据库包括第一应用程序、第二应用程序和第三应用程序;

获取移动终端当前剩余可用流量,如果当前剩余可用流量小于等于可用流量阈值,对各个应用程序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点击启动第一应用程序时,拦截启动第一应用程序,并传输流量警告信息,当监测到点击启动第二应用程序时,采集移动终端的信息并据此判断如何控制第二应用程序,当监测到点击启动第三应用程序时,直接运行第三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的剩余可用流量还剩一定值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采取不同的控制管理方式,从而达到既能够减少使用应用程序过程中,使用的流量超出流量套餐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预先建立分类数据库包括:

采集各个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的流量消耗情况,

那么某个应用程序的综合评估值p=0.62*l1+0.26*l2+0.12*l3;

其中,l1为该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时单位时间平均消耗的流量,

l2为该应用程序在后台运行时单位时间平均所消耗的流量,

l3为该应用程序的辅助应用程序运行时单位时间平均所消耗的流量,

当综合评估值大于等于第一评估阈值时,该程序为第一应用程序;

当综合评估值小于第一评估阈值且综合评估值大于第二评估阈值时,该程序为第二应用程序;

当综合评估值小于第二评估阈值时,该程序为第三应用程序;其中,第二评估阈值小于第一评估阈值。本申请中对应用程序进行分类时,不仅仅考虑了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时单位时间平均消耗的流量,还考虑了该应用程序在后台运行时单位时间平均所消耗的流量,以及该应用程序的辅助应用程序运行时单位时间平均所消耗的流量,从而使得对于应用程序的分类更加准确,达到更加准确判断使用应用程序的流量是否会超过流量套餐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预先建立分类数据库还包括:

当采集某个应用程序每次运行过程中,另一个其他应用程序的也会进行运行时,那么该其他应用程序为该应用程序的辅助应用程序。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移动终端的信息并据此判断如何控制第二应用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移动终端当前所在位置,将当前所在位置与无线位置数据库的位置进行比较,获取无线位置数据库中与当前所在位置最近的距离的位置的预计花费时间,其中,无线位置数据库用于存储移动终端从流量切换成无线网络的位置,

如果预计花费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拦截启动第二应用程序,并传输流量警告信息,

如果预计花费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拦截启动第二应用程序,传输网络切换提醒信息,并将第二应用程序作为待启动程序,其中,所述待启动程序在检测到移动终端的位置位于无线位置数据库中与当前所在位置最近的距离的位置时,将流量切换成无线网络后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网络切换提醒信息时还包括在移动终端上推送移动终端当前位置到无线位置数据库中与当前所在位置最近的距离的位置的路线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预先根据移动终端内应用程序消耗的流量、应用程序的辅助程序消耗的流量对应用程序进行分类,在当前剩余可用流量小于等于可用流量阈值时,根据应用程序的类别以及移动终端的位置对应用程序进行控制,从而减少使用应用程序过程中流量超出流量套餐的数量的几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智慧平台系统的数据监测管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平台系统的数据监测管理系统,所述数据监测管理系统包括分类数据库建立模块、剩余可用流量获取比较模块、应用程序监测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三控制模块,所述分类数据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分类数据库,所述分类数据库包括第一应用程序、第二应用程序和第三应用程序,所述剩余可用流量获取比较模块获取移动终端当前剩余可用流量,如果当前剩余可用流量小于等于可用流量阈值时,令应用程序监测模块对各个应用程序进行监测,在监测到点击启动第一应用程序时,令第一控制模块拦截启动第一应用程序,并传输流量警告信息,在监测到点击启动第二应用程序时,令第二控制模块采集移动终端的信息并据此判断如何控制第二应用程序,在当监测到点击启动第三应用程序时,令第三控制模块直接运行第三应用程序。

所述分类数据库建立模块包括流量消耗采集模块、综合评估值计算模块和程序分类模块,所述流量消耗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各个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的流量消耗情况,所述综合评估值计算模块根据某个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时和在后台运行时单位时间平均消耗的流量以及该应用程序的辅助应用程序运行时单位时间平均所消耗的流量计算该应用程序的综合评估值,所述程序分类模块用于将综合评估值与第一评估阈值、第二评估阈值进行比较,在综合评估值大于等于第一评估阈值时,该程序为第一应用程序;在综合评估值小于第一评估阈值且综合评估值大于第二评估阈值时,在程序为第二应用程序;当综合评估值小于第二评估阈值时,该程序为第三应用程序,其中,第二评估阈值小于第一评估阈值。

所述分类数据库建立模块还包括辅助应用选取模块,所述辅助应用选取模块在采集某个应用程序每次运行过程中,另一个其他应用程序的也会进行运行时,那么选取该其他应用程序为该应用程序的辅助应用程序。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无线位置数据库、当前位置采集模块、位置比较模块、预计花费时间统计模块、预计花费时间比较模块、第一分控制模块和第二分控制模块,所述无线位置数据库用于存储移动终端从流量切换成无线网络的位置,所述当前位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移动终端当前所在位置,所述位置比较模块将当前所在位置与无线位置数据库的位置进行比较,并获取无线位置数据库中与当前所在位置最近的距离的位置,所述预计话费时间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无线位置数据库中与当前所在位置最近的距离的位置的预计花费时间,所述预计花费时间比较模块将预计花费时间与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在预计花费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令第一分控制模块拦截启动第二应用程序,并传输流量警告信息,所述第二分控制模块拦截启动第二应用程序,传输网络切换提醒信息,并将第一应用程序作为待启动程序,其中,所述待启动程序在检测到移动终端的位置位于无线位置数据库中与当前所在位置最近的距离的位置时,将流量切换成无线网络后运行。

所述数据监测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监测管理方法,所述数据监测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建立分类数据库,所述分类数据库包括第一应用程序、第二应用程序和第三应用程序;

所述预先建立分类数据库包括:

采集各个应用程序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的流量消耗情况,

那么某个应用程序的综合评估值p=0.62*l1+0.26*l2+0.12*l3;

其中,l1为该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时单位时间平均消耗的流量,

l2为该应用程序在后台运行时单位时间平均所消耗的流量,

l3为该应用程序的辅助应用程序运行时单位时间平均所消耗的流量,

当综合评估值大于等于第一评估阈值时,该程序为第一应用程序;

当综合评估值小于第一评估阈值且综合评估值大于第二评估阈值时,该程序为第二应用程序;

当综合评估值小于第二评估阈值时,该程序为第三应用程序;其中,第二评估阈值小于第一评估阈值。当某一个应用程序的综合评估值的数值越大时,使用该应用程序时流量的数量超出流量套餐的可能性越大。

所述预先建立分类数据库还包括:

当采集某个应用程序每次运行过程中,另一个其他应用程序的也会进行运行时,那么该其他应用程序为该应用程序的辅助应用程序。比如在使用打车应用程序时,如果每次使用打车应用程序都会使用到支付应用程序,那么该支付应用程序就是该打车应用程序的辅助应用程序,如果在使用打车应用程序中,使用支付应用程序2分钟,使用支付应用程序消耗了10mb流量,那么该打车应用程序的l3=10/2=5mb/分钟;如果说一个应用程序拥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辅助应用程序,那么该应用程序的l3为两个辅助应用程序的单位时间消耗流量纸盒,比如通话应用程序和支付程序同时为打车应用程序的辅助应用程序,如果在使用打车应用程序中,使用支付应用程序2分钟,使用支付应用程序消耗了10mb流量,使用通话应用程序6分钟,使用支付应用程序消耗了18mb流量,那么该打车应用程序的l3=10/2+18/6=8mb/分钟,如果说某个应用程序中,没有其他的应用程序作为其辅助应用程序,那么该应用程序所对应的l3为0。

获取移动终端当前剩余可用流量,如果当前剩余可用流量小于等于可用流量阈值,对各个应用程序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点击启动第一应用程序时,拦截启动第一应用程序,并传输流量警告信息,当监测到点击启动第二应用程序时,采集移动终端的信息并据此判断如何控制第二应用程序,当监测到点击启动第三应用程序时,直接运行第三应用程序。流量警告信息为推送给用户使用该应用程序可能出现流量超出流量套餐的情况;

所述采集移动终端的信息并据此判断如何控制第二应用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移动终端当前所在位置,将当前所在位置与无线位置数据库的位置进行比较,获取无线位置数据库中与当前所在位置最近的距离的位置的预计花费时间,其中,无线位置数据库用于存储移动终端从流量切换成无线网络的位置,

如果预计花费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拦截启动第二应用程序,并传输流量警告信息,

如果预计花费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拦截启动第二应用程序,传输网络切换提醒信息,所述传输网络切换提醒信息时还包括在移动终端上推送移动终端当前位置到无线位置数据库中与当前所在位置最近的距离的位置的路线图,并将第二应用程序作为待启动程序,其中,所述待启动程序在检测到移动终端的位置位于无线位置数据库中与当前所在位置最近的距离的位置时,将流量切换成无线网络后运行。当当前所在位置距离能够切换成流量的位置的距离越短时,给用户推送移动终端当前位置到无线位置数据库中与当前所在位置最近的距离的位置的路线图,令用户移动到可切换成无线网络的位置,从而达到既能够让移动终端使用应用程序,又能够避免使用应用程序过程中使用的流量数量超出流量套餐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