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27969发布日期:2022-08-13 04:2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time-correlated single photon counting,tcspc)技术是一套用于精确计量两个物理事件发生时间差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对时间差计量精度有极高要求的领域,如激光雷达测距。在实际应用中,保持所有实验参数相同的前提下进行反复测量,用tcspc测量的两个物理现象的发生时间差会因误差及随机性等原因,在时域上分布于一个或数个特征值附近。当重复测量次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可以获得所测时间差在时域上的分布直方图,该分布直方图囊括所测物理现象的诸多重要数据,是数据后处理的重要依据。
3.当tcspc被以电路的形式实现时,时差直方图被存储于存储器相应的存储单元中,存储器的物理大小决定了它存储信息的能力,同时决定了所存的时差直方图的数据大小。大量的时差直方图数据可以提高tcspc电路的时差记录精度,获得更广的数据动态范围,延长最大时差记录时间。所以存储器的存量大小对tcspc电路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4.现有tcspc电路对时差直方图的存储方式是在tcspc电路运行时,按照预设的参数记录所探测事件的时差,由于所探测事件的时差分布范围可能很广,分布直方图的参数设置也需尽可能覆盖广的时域空间。然而,在实际存储过程中,单次tcspc运算循环中所探测事件的时差往往集中分布于单个或几个特征时差值附近,除单个或几个特征时差值之外的其他存储单元的闲置和浪费造成时差直方图的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目标差值区间中每组的精度。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包括:
7.获取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和预设组数序列;预设组数序列中每个组对应的存储空间相等;
8.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从参考差值区间中确定合并差值区间集合和目标差值区间;
9.从预设组数序列中,确定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
10.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进行调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
11.基于释放存储空间对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差值区间
对应的目标组数序列;目标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大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
12.进一步地,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进行调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包括:
13.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进行调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合并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目标存储空间;
14.其中,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合并存储空间小于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目标存储空间小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
15.进一步地,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从参考差值区间中确定合并差值区间集合和目标差值区间之后,还包括:
16.从预设组数序列中,确定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
17.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进行调整,得到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
18.其中,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小于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小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对应的存储空间大于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对应的存储空间。
19.进一步地,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从参考差值区间中确定合并差值区间集合和目标差值区间,包括:
20.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确定第一合并差值区间、目标差值区间和第二合并差值区间;
21.其中,第一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时间差数据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第二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时间差数据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时间差数据大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
22.进一步地,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进行调整,得到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包括:
23.将预设组数序列中首部的两个组作为第一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第一组数序列;
24.将预设组数序列中尾部的两个组作为第二合并差区间对应的第二组数序列;
25.将预设组数序列中除第一合并组数序列和第二合并组数序列之外的组作为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
26.相应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装置,包括:
27.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和预设组数序列;预设组数序列中每个组对应的存储空间相等;
28.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从参考差值区间中确定合并差值区间集合和目标差值区间;
29.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从预设组数序列中,确定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
30.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进行调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
31.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基于释放存储空间对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目标组数序列;目标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大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
32.进一步地,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进行调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合并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目标存储空间;
33.其中,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合并存储空间小于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目标存储空间小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
34.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
35.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从参考差值区间中确定合并差值区间集合和目标差值区间之后,从预设组数序列中,确定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
36.第三调整模块,用于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进行调整,得到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
37.其中,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小于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小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对应的存储空间大于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对应的存储空间。
38.进一步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确定第一合并差值区间、目标差值区间和第二合并差值区间;
39.其中,第一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时间差数据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第二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时间差数据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时间差数据大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
40.进一步地,第三调整模块,包括:
41.第一合并子模块,用于将预设组数序列中首部的两个组作为第一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第一组数序列;
42.第二合并子模块,用于将预设组数序列中尾部的两个组作为第二合并差区间对应的第二组数序列;
43.第三合并子模块,用于将预设组数序列中除第一合并组数序列和第二合并组数序列之外的组作为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
44.相应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
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
45.相应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
46.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7.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和预设组数序列,预设组数序列中每个组对应的存储空间相等,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从参考差值区间中确定合并差值区间集合和目标差值区间。然后从预设组数序列中,确定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并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进行调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进而基于释放存储空间对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目标组数序列;目标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大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基于本技术实施例在保留参考差值区间即可观测的时差范围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每组的存储空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来增加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可以提高目标差值区间中每组的精度。
附图说明
4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4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50.图2是一种tcspc电路的静态存储方法的示意图;
51.图3是另一种tcspc电路的静态存储方法的示意图;
5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的示意图一;
5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的示意图二;
5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7.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
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具有”和“为”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58.请参阅图1,其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装载有时间单光子计数电路。其中时间单光子计数电路中的逻辑处理电路可以获取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和预设组数序列,预设组数序列中每个组对应的存储空间相等,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从参考差值区间中确定合并差值区间集合和目标差值区间。然后从预设组数序列中,确定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并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进行调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进而基于释放存储空间对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目标组数序列;目标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大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
59.本技术实施例,在保留参考差值区间即可观测的时差范围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每组的存储空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来增加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可以提高目标差值区间中每组的精度。
60.图2是一种tcspc电路的静态存储方法的示意图。将静态存储器中固定大小为m
×
k比特的存储空间分割为m组,得到预设组数序列,每组使用k比特的存储空间,得到每组对应的存储空间。预设组数序列和预设组数序列中每组对应的存储空间构成时差分布直方图。其中,每组的存储空间需要容纳可预见的单组内出现的最大“事件”数。在总存储空间固定的前提下,组数m取决于每组的存储空间k的取值。为了满足测试精度的要求,可以预先设置每组对应的精度即每组涵盖的时差区间长度为dt,进而可以推算出tcspc电路的参考差值区间,即可观测的时差范围为0~t
max
。其中,t
max
=m
×
dt,t
max
表示最大时差值。也可以预先设置可观测的时差范围为0~t
max
,进而可以推算出每组对应的精度即每组涵盖的时差区间长度为dt=t
max
/m。
61.在对tcspc电路的数据存储过程中,受信号噪音和物理现象不稳定等诸多因素影响,预设组数序列中每个组对应的时差区间均会存在一定的背景噪音。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背景噪音的信号强度,即单位时差区间内出现的“事件”数是固定的,如图2中每组使用q比特的存储空间存储背景噪音,即背景噪音的强度小于等于q。当tcspc电路检测到真实信号时,其信号强度往往远大于背景噪音的信号强度。此时,在相对较窄的时差区间内,如在图2中,信号强度在时差值t1开始明显增强,并持续至时差值t2回落至背景噪音的强度。其中,时差值t1至t2对应时差分布直方图的n+1至n+p组,如果每组对应的精度即每组涵盖的时差区间长度为dt,可以推算出t2=t1+p
×
dt。
62.基于上文中的tcspc电路的静态存储方法,可以将所探测“事件”的时差对应存储于时差分布直方图。但是,在实际存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p<<m的情况,造成存储器中较多组m-p对应的存储空间被用来存储背景噪音,较少组p对应的存储空间用来存储真实信号。即在单次tcspc运算循环中,所探测“事件”的时差往往集中分布于单个或几个特征时差值附近,如此将会造成除这单个或几个特征时差值之外的存储单元的闲置和浪费。
63.为了解决图2示例的tcspc电路的静态存储方法问题,图3是另一种tcspc电路的静态存储方法的示意图。在单次tcspc运算循环的初始阶段,tcspc电路仍然遵循图2示例的静态存储方法。然后,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确定有效信号集中分布的单个或几个特征时差值重新调整时差分布直方图。例如,当确定有效信号集中分布在目标差值区间t1~t2内,可以将图2示例的时差分布直方图中的参考差值区间0~t
max
调整为图3示例的时差分布直方图中的目标差值区间t1~t2。
64.由于图2示例的时差分布直方图中预设组数序列m中组的数量和每组对应的存储空间k均与图3示例的时差分布直方图中预设组数序列m中组的数量和每组对应的存储空间k相同。即调整前后预设组数序列m中组的数量和每组对应的存储空间k没有改变,目标差值区间中每组对应的精度即每组涵盖的时差区间长度dt’=(t2-t1)/m,相较于调整前目标差值区间中每组对应的精度即每组涵盖的时差区间长度dt=t
max
/m,由于t2-t1<<m,所以dt’<<dt,即可以提高每组对应的精度。因此,在总存储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将原参考差值区间从0~t
max
调整至t1~t2,可以提高对有效信号的分析精度。
65.下面介绍本技术一种存储空间的的具体实施例,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的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的示意图二。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66.具体的如图2、4、5和6所示,该调整方法可以包括:
67.s401:获取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和预设组数序列;预设组数序列中每个组对应的存储空间相等。
68.本技术实施例中,tcspc电路中的逻辑处理电路可以获取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和预设组数序列m。预设组数序列m中每个组可以使用k比特的存储空间。可选地,预设组数序列可以是图2中的bin 1、bin2...binm。
69.s403: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从参考差值区间中确定合并差值区间集合和目标差值区间。
70.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单次tcspc运算循环进行时,逻辑处理电路可以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在时差分布直方图中的分布,将参考差值区间0~t
max
中对应的待处理时间差数据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的差值区间作为合并差值区间,将参考差值区间0~t
max
中对应的待处理时间差数据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的差值区间作为目标差值区间。
7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确定第一合并差值区间、目标差值区间和第二合并差值区间。其中,第一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时间差数据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第二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时间差数据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时间差数据大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可选地,第一合并差值区间可以是图2中的0~t1,第二合并差值区间可以是图2中的t2~t
max
,目标差值区间可以是图2中的t1~t2。
72.s405:从预设组数序列中,确定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每个合并差值
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
73.本技术实施例中,在从参考差值区间中确定合并差值区间集合和目标差值区间之后,可以从预设组数序列中,确定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并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进行调整,得到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其中,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小于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小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对应的存储空间大于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对应的存储空间。
7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的示意图一。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预设组数序列中首部的两个组作为第一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第一组数序列,可以将预设组数序列中尾部的两个组作为第二合并差区间对应的第二组数序列,可以将预设组数序列中除第一合并组数序列和第二合并组数序列之外的组作为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也即是,可以将图2中的组bin1和组bin 2合并得到图5中的第一合并组数序列bin1,且将图2中的组binm-1和组bin m合并得到图5中的第二合并组数序列bin m-2。
75.由于将预设组数序列中首部的两个组作为第一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第一合并组数序列,且将预设组数序列中尾部的两个组作为第二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第二合并组数序列,因此,第一合并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第二合并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和目标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之和m-2小于预设组数序列m中组的数量。并且,由于存储空间的大小随其对应的比特数呈指数增加,增加一倍的比特数,往往足够涵盖所需的存储空间。因此,图5中第一合并组数序列bin 1对应的存储空间大于图2中bin 1对应的存储空间,第二合并组数序列bin m-2对应的存储空间大于图2中bin m对应的存储空间,且图5中目标组数序列bin2~binm-3对应的组的数量大于图2中目标组数序列bin2~binn+p对应的组的数量。
76.由于总存储空间不变,图5中目标差值区间t1~t2中每组对应的精度即每组涵盖的时差区间长度dt”=t
max
/(m-2)远小于相较于图2中目标差值区间t1~t2中每组对应的精度即每组涵盖的时差区间长度dt=t
max
/m,即dt”<<dt,其与图3中目标差值区间t1~t2中每组对应的精度即每组涵盖的时差区间长度dt’几乎相等,即dt”≈dt’。因此,在总存储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对有效信号的分析精度。
77.s407: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进行调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
78.由于每组对应的精度即每组涵盖的时差区间长度为dt”<<dt,可以预见每组内出现的最大事件数亦会降低,若依旧保留每个组使用k比特的存储空间,将会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在确定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之后,可以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进行调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
7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和
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进行调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合并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目标存储空间;其中,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合并存储空间小于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目标存储空间小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可选地,可以从图5示例的每组的存储空间从k比特降至k-1比特,得到释放存储空间。此处从k比特降至k-1比特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列举的一个具体数值,还可以是其他数值,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80.s409:基于释放存储空间对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目标组数序列;目标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大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
81.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得到释放存储空间之后,可以基于释放存储空间对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目标组数序列。其中目标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大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
8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得到的释放存储空间用来增加图5中目标差值区间t1~t2内的组数,得到如图6示例的目标差值区间t1~t2对应的目标组数序列,即将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bin2、bin2...binm-3增加至bin2、bin2...binj-1,其中j-1>>m-3。如此,目标差值区间中每组对应的精度即每组涵盖的时差区间长度dt*<dt”,即通过基于释放存储空间对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进行特征,可以进一步提高目标差值区间中每组的精度。
83.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在保留参考差值区间即可观测的时差范围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每组的存储空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来增加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可以提高目标差值区间中每组的精度。
8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装置,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85.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和预设组数序列;预设组数序列中每个组对应的存储空间相等;
86.第一确定模块703用于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从参考差值区间中确定合并差值区间集合和目标差值区间;
87.第二确定模块705用于从预设组数序列中,确定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
88.第一调整模块707用于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进行调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
89.第二调整模块709用于基于释放存储空间对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目标组数序列;目标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大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
90.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进行调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合并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目标存储空间;
91.其中,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合并存储空间小于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目标存储空间小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
92.本技术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93.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从参考差值区间中确定合并差值区间集合和目标差值区间之后,从预设组数序列中,确定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
94.第三调整模块,用于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进行调整,得到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
95.其中,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小于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小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数的数量,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对应的存储空间大于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组数序列对应的存储空间。
96.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确定第一合并差值区间、目标差值区间和第二合并差值区间;
97.其中,第一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时间差数据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第二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时间差数据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待处理时间差数据大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
98.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调整模块,包括:
99.第一合并子模块,用于将预设组数序列中首部的两个组作为第一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第一组数序列;
100.第二合并子模块,用于将预设组数序列中尾部的两个组作为第二合并差区间对应的第二组数序列;
101.第三合并子模块,用于将预设组数序列中除第一合并组数序列和第二合并组数序列之外的组作为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
10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样的申请构思。
103.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存储空间的调整装置,在保留参考差值区间即可观测的时差范围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每组的存储空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来增加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可以提高目标差值区间中每组的精度。
10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设置于服务器之中以保存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的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相关的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该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段程序、该代码集或指令集由该存储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
10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设置于服务器之中以保存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一种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相关的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该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段程序、该代码集或指令集由该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
106.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个网络服务器中
的至少一个网络服务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07.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存储空间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或存储介质的实施例可见,本技术中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和预设组数序列,预设组数序列中每个组对应的存储空间相等,根据待处理时间差数据集合,从参考差值区间中确定合并差值区间集合和目标差值区间。然后从预设组数序列中,确定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并对每个合并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和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每个组的存储空间进行调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进而基于释放存储空间对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目标组数序列;目标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大于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序列中组的数量。基于本技术实施例在保留参考差值区间即可观测的时差范围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每组的存储空间,得到释放存储空间来增加目标差值区间对应的组数,可以提高目标差值区间中每组的精度。
108.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0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且上述本说明书对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他实施例也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者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特定顺序或者而连接顺序才能够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110.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均为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的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于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111.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