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俯卧撑的考核方法及其实现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61622发布日期:2022-09-27 23: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俯卧撑的考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采集包括测试者进行俯卧撑的连续的帧图像;将所述帧图像输入至ai识别模型,逐帧识别所述帧图像中的测试者的骨骼姿态,所述骨骼姿态包括多个关节点以及所述关节点之间的连线;预分解俯卧撑的预设规定动作,获得包括挺身动作以及伏地动作的分解动作,根据所有所述分解动作在连续的所述帧图像中贯穿划分出相应的主姿态判定区域;实时检测所述骨骼姿态,自测试者开始挺身时起,根据测试者当前运动位置交替激活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当所述骨骼姿态与当前激活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交叠时,调用与当前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相对应的分解动作判断当前测试者的动作是否合格;若合格,则标记对应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并根据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之间的标记结果获取测量结果;若不合格,则生成包括有当前所述骨骼姿态与对应的所述分解动作之间的差异计算结果的交互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撑的考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骨骼姿态与当前激活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交叠时,调用与当前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相对应的分解动作判断当前测试者的动作是否合格的步骤包括:当所述骨骼姿态与当前激活的与挺身动作相对应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交叠时,调用与当前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相对应的分解动作判断测试者的挺身动作是否合格;其中,与挺身动作对应的所述骨骼姿态包括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以及连接所述腕关节和所述肘关节的第一连线、连接所述肘关节和所述肩关节的第二连线;判断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连线的夹角是否为180
°±5°
;若是,则判定测试者的挺身动作合格,若否,则判定测试者的挺身动作不合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撑的考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骨骼姿态与当前激活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交叠时,调用与当前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相对应的分解动作判断当前测试者的动作是否合格的步骤包括:当所述骨骼姿态与当前激活的与伏地动作相对应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交叠时,调用与当前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相对应的分解动作判断测试者的伏地动作是否合格;其中,与伏地动作对应的所述骨骼姿态包括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以及连接所述腕关节和所述肘关节的第一连线、连接所述肘关节和所述肩关节的第二连线;判断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连线的夹角是否为90
°±5°
;若是,则判定测试者的伏地动作合格,若否,则判定测试者的伏地动作不合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撑的考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分解俯卧撑的预设规定动作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骨骼姿态中的肩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根据由连接所述肩关节与所述髋关节的第三连线以及连接所述髋关节与所述膝关节的第四连线所组成的测试者躯干部位在连续的所述帧图像中贯穿划分出第一辅助姿态判定区域;所述第一辅助姿态判定区域用于在连续的所述帧图像中跟踪所述躯干部位;所述调用与当前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相对应的分解动作判断当前测试者的动作是否合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实时检测所述躯干部位,调用在所述第一辅助姿态判定区域中与所述躯干部位对应的预设禁止动作,判断所述第三连线与所述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是否为180
°±5°
;若是,则判定当前所述骨骼姿态有效,并进一步判定当前测试者的动作是否合格;若否,则判定当前所述骨骼姿态无效,并自测试者恢复挺身动作后继续判定所述第三连线与所述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撑的考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分解俯卧撑的预设规定动作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骨骼姿态中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脚踝关节,根据由连接所述髋关节与所述膝关节的第四连线以及连接所述膝关节与所述脚踝关节的第五连线所组成的测试者腿部部位在连续的所述帧图像中贯穿划分出第二辅助姿态判定区域;所述第二辅助姿态判定区域用于在连续的所述帧图像中跟踪所述腿部部位;所述调用与当前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相对应的分解动作判断当前测试者的动作是否合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实时检测所述腿部部位,调用在所述第二辅助姿态判定区域中与所述腿部部位对应的预设禁止动作,判断所述第四连线与所述第五连线之间的夹角是否为180
°±5°
;若是,则判定当前所述骨骼姿态有效,并进一步判定当前测试者的动作是否合格;若否,则判定当前所述骨骼姿态无效,并自测试者恢复挺身动作后继续判定所述第四连线与所述第五连线之间的夹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撑的考核方法,其特征在于,自测试者开始挺身时起,确定所述骨骼姿态中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脚踝关节,当所述髋关节和/或所述膝关节的离地高度低于脚踝关节的离地高度时,则终止考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撑的考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对应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并根据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之间的标记结果获取测量结果的步骤包括:至测量结束前,每当检测到先标记与挺身动作相对应的主姿态判定区域,接续标记与伏地动作相对应的主姿态判定区域,再标记与挺身动作相对应的主姿态判定区域时,则判定测试者完成一次俯卧撑并累计测量次数一次。8.一种俯卧撑的考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包括测试者进行俯卧撑的连续的帧图像;骨骼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帧图像输入至ai识别模型,逐帧识别所述帧图像中的测试者的骨骼姿态,所述骨骼姿态包括多个关节点以及所述关节点之间的连线;第一划分模块,用于预分解俯卧撑的预设规定动作,获得包括挺身动作以及伏地动作的分解动作,根据所有所述分解动作在连续的所述帧图像中贯穿划分出相应的主姿态判定区域;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所述骨骼姿态,自测试者开始挺身时起,根据测试者当前运动位置交替激活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当所述骨骼姿态与当前激活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交叠时,调用与当前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相对应的分解动作判断当前测试者的动作是否合格;若合格,则标记对应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并根据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之间的标记结果获取测量结果;若不合格,则生成包括有当前所述骨骼姿态与对应的所述分解动作之间的差异计算结果的交互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俯卧撑的考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考核装置还包括:第二划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划分模块预分解俯卧撑的预设规定动作之前,确定所述骨骼姿态中的肩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根据由连接所述肩关节与所述髋关节的第三连线以及连接所述髋关节与所述膝关节的第四连线所组成的测试者躯干部位在连续的所述帧图像中贯穿划分出第一辅助姿态判定区域,所述第二划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骨骼姿态中髋关节、膝关节和脚踝关节,根据由连接所述髋关节与所述膝关节的第四连线以及连接所述膝关节与所述脚踝关节的第五连线所组成的测试者腿部部位在连续的所述帧图像中贯穿划分出第二辅助姿态判定区域;所述第一辅助姿态判定区域用于在连续的所述帧图像中跟踪所述躯干部位,所述第二辅助姿态判定区域用于在连续的所述帧图像中跟踪所述腿部部位;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调用与当前的所述主姿态判定区域相对应的分解动作判断当前测试者的动作是否合格之前,实时检测所述躯干部位和所述腿部部位,调用在所述第一辅助姿态判定区域中与所述躯干部位和在第二辅助姿态判定区域中与所述腿部部位分别对应的预设禁止动作,判断所述第三连线与所述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和所述第四连线与所述第五连线之间的夹角是否均为180
°±5°
;若是,则判定当前所述骨骼姿态有效,并进一步指令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定当前测试者的动作是否合格;若否,则判定当前所述骨骼姿态无效,并自测试者恢复挺身动作后继续判定所述第三连线与所述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和所述第四连线与所述第五连线之间的夹角。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俯卧撑的考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考核装置还包括:终止考核模块,用于自测试者开始挺身时起,确定所述骨骼姿态中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脚踝关节,当所述髋关节和/或所述膝关节的离地高度低于脚踝关节的离地高度时,则终止考核。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俯卧撑的考核方法,包括:实时采集包括测试者进行俯卧撑的连续的帧图像;将帧图像输入至AI识别模型,逐帧识别帧图像中的测试者的骨骼姿态,骨骼姿态包括多个关节点以及关节点之间的连线;预分解俯卧撑的预设规定动作,获得包括挺身动作以及伏地动作的分解动作,根据所有分解动作在连续的帧图像中贯穿划分出相应的主姿态判定区域;实时检测骨骼姿态,自测试者开始挺身时起,根据测试者当前运动位置交替激活各主姿态判定区域,当骨骼姿态与当前激活的主姿态判定区域交叠时,调用与当前的主姿态判定区域相对应的分解动作判断当前测试者的动作是否合格。本发明还对应提供一种考核装置。本发明减少了人工考核时误差较大的问题。较大的问题。较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泰山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7
技术公布日:2022/9/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