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5859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式计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计算机,具体地涉及手持式计算机。
长期以来计算机一直用于收集、整理、处理和储存数据。虽然潜在的应用是无限的,但由于已知技术的计算机存在一些缺陷,故计算机在信息管理方面的实际应用仅限于某些用户环境。例如,在盘点仓库或商店,登记送货路线和进行工程性的诊断时,需要用便携和手持的方式记录数据。但是,在这些环境中的用户,往往宁愿放弃计算机在信息管理能力上的好处,却不愿放弃使用便携和手持式的带夹书写板和笔记本来方便地记录所收集的信息。
以单手输入数据是许多已有计算机所缺少的又一属性。键盘是无助于用单手输入的;用笔和纸来书写与单手打字相比肯定要更快且更有效。而且,键盘使计算机的尺寸加大和重量加重,从而与实现手持式的尺寸大小和便于携带的目标背道而驰。
单手输入数据的格式也需要考虑。对字段数据作记录时,可以而且通常必须在一个预定格式中填入空格或校验框(checking boxes)。但有些数据只有通过书写描述才能适当地记录下来。故为了取代手写的表格和报告,手持和便携式计算机必须能以预定的格式以及用书写描述来记录数据。此外,用户必须能用单手记录数据。
如果计算机在实现先前用表格纸和笔记本来完成的任务之外还可用于其它任务,且不必以牺牲手持尺寸,可便携性或单手数据输入等特征为代价,则在经济上将更为有利。因而计算机必须是多用途的,且易于使用。
常规的桌端个人计算机不是便携式的,因为不经大量拆装这些计算机就不能随处使用。在另一方面,常规的膝端(lap top)计算机虽可便携,但需要一个操作面。为了实现真正的手持式,计算机必须能很方便地拿在一只手中,并用另一只手操作。桌端和膝端计算机都不能用于既需要便携又要求手持操作的环境中。
此外,市场上还有很多手持式计算器。许多计算器是可编程的并能保存有限的数据。但没有一种计算器在其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输入方面具有足够的能力。
本发明是可用一只手输入数据的手持便携式计算机。计算机装在一个和手一般大的壳体内。液晶显示屏覆盖着壳顶的大部分表面。通过使用特殊软件和在显示屏上的电压梯度,可将指示笔和显示屏一起使用,以便通过手写体识别、表格选择或经过用一部分显示屏模拟、并由指示笔操作的键盘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这个特点实现了单手输入数据的目标。
计算机具有一扩展板,虽然尺寸和重量要增大一些,但该板可用来扩展本设备的存储器。此外,该装置具有多个端口,外围装置如常规的键盘和打印机等都可以经这些端口与设备相连,以便将手持式计算机变为一台桌端个人计算机。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手持式计算机的立视图;
图2A是本发明的计算机和扩展组件的在手持操作时的立视图;
图2B为本发明的计算机和扩展组件在桌端操作时的立视图;
图3A为本发明的计算机的方块图;
图3B为本发明的扩展组件的方块图;
图4为手持式计算机中定制的门阵列的方块图;
图5为键盘仿真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6为说明图5的实施例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7为图象控制单元的方块图;
图8为描绘显示的字符位置和显示RAM的地址空间的方块图;
图9为显示图象控制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10为键盘扫描控制寄存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表示在扩展组件已挂到计算机的底侧、但两者尚未旋接在一起时的计算机和扩展组件的示意性垂直剖视图;
图12为显示计算机背面或下侧的平面图;
图13为门处于关上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14为门处于打开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15为表示未连接计算机的扩展组件、特别显示该组件的顶面的透视图;
图16为表示扩展组件各连接部件的垂直剖视图;
图17为表示固定到本发明的机座和把手装置上的手持式计算机的透视图,图中所示的位置为用作桌端座板时的位置。
图18为表示计算机和机座/把手装置在与图17相似的位置上的侧视图;
图19为与图18相似但表示计算机和所附装的扩展组件均由机座支持的侧视图;
图20为表示计算机和所附装的机座把手装置处于另一不同的位置,使该装置可用作携带把手时的透视图;
图21为单独表示机座状态下的机座和把手装置并示出一个闩锁机构的透视图;
图22为单独表示折叠时的机座和把手装置的透视图;
图23为表示机座板和把手装置的绞链结构的一种较佳形式的部分剖视图;
图24为标准图象显示装置的方块图;
图25为说明显示屏扫描模式的示意图;
图26为图1所描绘的手持式计算机的显示屏在不同取向的示意图;
图27为说明窗口再取向过程的流程图;
图28为显示窗口显示的再取向的示意图;
图29为说明位映象图象再取向过程的流程图;
图30A和图30B为显示位映象图象的再取向的示意图;
图31A和图31B为描绘不旋转的和再取向的图象用的图象数据的地址空间的图;
图32为说明数据重排序过程的流程图;
图33A-33D为描绘重排序的数据的示意图;
图34A和34B为显示不旋转的和旋转的字形存储格式的示意图;及图35A和35B为说明字形再取向过程的流程图。
图1表示具有显示器12和指示笔29的计算机10。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计算机10的长度约12-1/2英寸,其宽度为约9-1/2英寸,且其深度为约1-1/2英寸。计算机10的重量约4磅。计算机10的两侧11略显弯曲,形成一个外观引人且容易握住的外壳。
显示器12占据计算机10的前表面区域(或顶表面区域)的大部分,由一个较狭的边框或玻璃框26包围。边框26上可以有一系列的功能按钮或按键28,在程序需要时,可借助它们与计算机软件相互作用。
计算机10可与扩展组件一起使用,如图2A和图2B所示。扩展组件16包括由硬盘驱动器构成的额外的存储器,并具有与外围设备相连的多个端口(下面将更具体地进行讨论)。扩展组件16的尺寸与计算机10的尺寸大致相同,并装在计算机10的下侧以形成一个单一结构。扩展组件16的重量与其内容有关,并随不同的应用而异。
计算机和扩展组件两者的外壳可用众所周知的注射成型的塑料制成。外壳部件可以象共同待批的专利申请(其发明名称为“壳体安装紧固”,其受让人与本发明同、并作为本申请的参考文件并入本申请)中所揭示的那样进行安装。
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的组合可以是如图2A所示的手持式,或如图2B所示放在办公桌上。当用作桌端计算机时一些外围装置,如打印机18、软盘驱动器(未图示)和键盘22可以经位于扩展组件16的侧面的端口连到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的组合体上。此外,可以在计算机和扩展组件上安装机座24,以便将显示器12置于更方便的位置。在与本申请同时申请的共同待批专利(其发明名称为“手持式计算机的机座和把手”,其受让人与本发明同,并作为本申请的参考文件并入本申请)中揭示有该机座的较佳实施例。
计算机10是一台独立的数据处理机,可以运行标准的个人计算机程序以及专门设计的软件。计算机10可以从与显示屏30交互作用的电指示笔29、内部调制解调器32、选接在串行端口上的外部键盘(未图示)、及/或扩展组件16(当相连时)接收数据和指令。计算机10经图象显示器12、调制解调器32、任选的外部打印机(未图示)、及/或扩展组件(当相连时)16发送数据及其他信息。
图象显示器12是一反射式液晶显示器(LCD),最好用Kyocra型KL-6440 AST-W。显示器12装在边框26下面并位于主逻辑板28的上面。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显示器12覆盖了计算机10的顶部表面的极大部分,以便使下面将讨论的数据输入表面为最大。显示器12未用到的计算机10的顶部表面只被留作下列用途,即(1)拿住计算机的空间以使使用者的手指不会碰到显示屏;(2)安放功能按钮28的空间;(3)保持显示器12定位的边框26所需的空间。
透明和导电的屏罩30最好采用Microtouch制造的0.09英寸厚的电阻型玻璃罩,屏罩30覆盖显示器12的屏面,并沿“X”与“Y”轴用交替变化的电压梯度进行充电。如美国专利4,371,746所述,电压梯度是线性化的,该专利作为本申请的参考资料并入本申请。
指示笔29的导电笔尖经电缆31与主逻辑板28上的连接器相连。指示笔的配置请参阅共同待批申请“笔绳拉紧位置”及“便携式计算机用导电指示笔的存放”(已同时申请,转让人与本发明同,且作为本申请的参考文件并入本申请)。指示笔不用时,可放入计算机10的壳体中,详见上述的“携带式计算机用导电指示笔的存放”申请件。当指示笔29接触显示屏罩30时,指示笔29在将屏罩30在该点的电压值送到计算机内的屏罩控制器,由该屏罩控制器确定接触点的显示屏座标。因而指示笔29的作用,可看成是在计算机10上运行的程序的一个交互式指标器接口。正是由于指示笔29,使用户单手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10成为可能。
图3A是计算机10的主要部件的方块图。内部调制解调器32是美国Robotics制造的2400波特MNP型。调制解调器32可用于很多方式。例如,调制解调器32允许使用者将计算机10所记录的数据送到远程数据存储装置或其他计算机。调制解调器21还允许使用者经电话线从远程数据源接收数据。故计算机10不需要有大量的内部数据储存,因而可使其尺寸和重量最小。此外,调制解调器32还允许计算机10在线与远程计算机或数据库通信,从而增大了计算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任选的外部键盘可以用IBM XT兼容键盘。在通过导电罩30输入数据不实用的场合,可用键盘作数据输入装置。但计算机10的设计,使它在不用键盘时也能发挥其全部作用。所以为了减小计算机的尺寸和重量,可以不提供实际的键盘。
计算机10可由电池组34或标准的交流电源供电,后者可经由外部交直流变换器(如由Tamura制造的17.25伏、1.25安培的单元)变换为直流,该变换器经一个外部插座相连。计算机的电池箱可参阅共同待批申请(发明名称为“电池箱”,已同时申请,受让人与本发明同,且作为本申请的参考资料并入本申请)。计算机10按照使电功率的需求最小进行设计,因而使所需的电池尺寸最小。使电功率最小化的一个例子是使用“待用方式”,将在下面讨论。
正如共同待批的申请(发明名称为“计算机用可以外部再充电的电池组”、同时申请,受让人与本发明同,且并入本申请作参考)所揭示的那样,电池组34是可以再充电的(若配用桥接电池33还可允许在不关掉计算机的情况下拿开和更换计算机主电池。此桥接电池可以按共同待批申请(发明名称为“带有在更换电池时能连续运行的装置的计算机”,已同时申请,受让人与本发明,同且并入本申请作为参考)所揭示的那样进行连接。一个8瓦、三输出的DC/DC变换器35(例如ITT所制造的变换器)可用于将系统的电压设定到适当的电平。
计算机的内存储器由若干可卸的RAM卡65,以及系统ROM66(示意地进行表示)和系统RAM67(示意地进行表示)组成。存储卡65包含专用于计算机应用的软件。存储卡65最好使用带有8位数据总线和40脚卡边缘连接器的Epson集成电路存储卡。每个存储卡都联接一个小电池,以便在不使用主装置电源的情况下就可将数据维持六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存储卡65可以按共同待批申请(发明名称为“带可卸标记(Removal Tab)的存储卡”,与本发明同时申请,受让人与本发明同,且并入本申请作参考)揭示的内容制作。
使用存储卡65代替常规的硬盘驱动器是本发明使尺寸和重量达到最小的又一特点。卡上装有固件与计算机10配合,用于使存储卡模拟硬盘驱动器,因而不需笨重的硬盘驱动器就可使计算机10与常规的PC软件兼容。存储卡65可以经装在计算机10的壳体中的存储卡门68存取,如共同待批申请(发明名称“存储卡门”,同时申请,受让人与本发明同,且并入本申请作参考)中所述的那样。
系统ROM66包含标准的系统程序指令如MS-DOS。系统ROM66最好由两块27C010型,128K的8位EPROM组成,但也可用掩模ROM代替。两块ROM芯片被配置在主逻辑板28上的EPROM/ROM插座之中。在较佳实施例中系统RAM67由8个256K×4动态RAM存储器组成。
一微处理机(CPU)芯片50经标准系统总线52与其他部件相连。在较佳实施例中微处理机50为OKI MSM80C86A10RS16位CMOS微处理机。沿系统总线52还连有串行/并行双端口芯片54,实时时钟芯片56,定做的门阵列58,系统控制芯片60,定做的系统BIOS62和显示控制器64。
在较佳实施例中,串行/并行端口芯片54采用Chips and Technologies公司的82C605芯片端口多功能控制器。实时时钟芯片56为Dallas Semiconductor的D S1287A芯片。系统控制芯片60最好用Chips and Technologies的82C100超XT系统控制器,显示控制器64用雅马哈的PCDC V6336板和CRT显示控制器。系统控制芯片60提供为实现XT兼容系统板所需要的全部核心逻辑电路,包括系统时钟,总线控制器,DMA控制器,中断控制器,定时器,并行外围装置接口,键盘接口,存储接口,输入/输出通道接口,扩展的存储系统,电源管理控制,时钟信号开关逻辑,输入/输出通道定时控制,以及时钟信号变换逻辑。
门阵列58的目的在于减少芯片数量,并为与计算机10一起使用的专用输入/输出设备提供一个有效的总线接口。门阵列58使用由系统核心逻辑所提供的控制信号、地址及数据位,使之能访问门阵列58的内部控制寄存器及与它相连的外围装置。虽然外围设备可像存储器那样被寻址,但门阵列58是经在系统总线52上的输入/输出端口寻址的。
图4显示定做的门阵列芯片58的方块图。标准总线接口和内部译码方块70与系统总线52进行通信。连到接口70上的有辅助键盘方块72,辅助存储接口方块74,杂输入/输出接口方块76,屏罩处理器接口方块78,可编程芯片选择方块80,及LCD随机化(randomizer)时钟方块82。
辅助键盘方块72提供众所周知的标准8位锁存器。它连到将在下面说明的与键盘仿真程序有关的硬件。
辅助存储接口方块74提供缓冲器和控制端口,使能访问可卸存储卡65和不可卸的系统ROM66。接口74是一个分页式接口,每页大小为64K,数据总线宽度为8位。一次只可以访问4个装置(即两张RAM卡和两张ROM卡)中的一个。为了选择1个装置,程序将在辅助存储选择端口中把适当的位置位。用一个“状态”端口来确定存储卡是否存在及其类型。由“页寄存器”端口来在选出的存储卡中选择当前工作的64K的字节页。
杂输入/输出方块76提供8个通用输入插脚和8个通用输出插脚。方块78提供在两个处理机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传送使用的8位缓冲器,及在两个方向上的“中断/数据可用”状态位。各处理机通过简单的通信协议利用此一资源。
可编程芯片选择方块80提供可用作输入/输出或存储译码的10个插脚。LCD随机化时钟方块82提供伪随机AC信号给LCD。在此方块中的逻辑用68来除从LCD控制器64来的时钟信号,并每隔289个时钟信号改变其相位。
系统BIOS62由两个EPROM组成。它是一个标准的IBM-兼容输入/输出系统,经改进后,又包括以下三个关键系统的程序步骤,即(1)计算机的盘驱动器模拟系统,(2)节电的计算机“待用”方式(standby mode),和(3)计算机的键盘仿真系统。此三系统将在下面进行说明。
使用存储卡65代替盘驱动器可以节省计算机10占用的空间,并减轻计算机10的重量。此外因RAM存储卡没有运动部件故比盘驱动器更快,且更耐用。由BIOS62将两个MS-DOS ROM66串联成一个虚盘装置。这样,此系统就仿真了三个软盘驱动器。
一次RAM卡/MS-DOS软盘服务请求将包括以下的事件序列1.BIOS接受软中断13h-软盘服务请求。
2.由BIOS确定请求服务的是一个实在的软盘,还是RAM卡/MS-DOS ROM。此步骤是必需的,因为一个3.5英寸或5.25英寸的外接软盘驱动器可以通过扩展组件16装到计算机10上,如下面讨论的那样。
3.如果请求服务的是RAM卡/MS-DOS ROM,程序控制就转到RAM卡驱动器。此驱动器所取的行动将随服务请求的类型而异,即a、盘复位请求-关掉RAM卡系统;
b、请求读出、写入或检验-ⅰ.接通RAM卡系统电源;
ⅱ.确认所指定的盘槽不是空槽。如是空槽,则返回一错误信号;
ⅲ.寻找指定的磁头,磁道和扇区。由一个RAM卡的容量有关的变换公式将磁头、磁道和扇区翻译为具体的RAM卡地址;
ⅳ.如该请求是一写入请求,先要检验写入保护。在RAM卡上的一个实际开关能向用户提供对RAM卡进行写保护的方式;
ⅴ.在数据读出或写入之前的瞬间,使RAM卡读出/写入缓冲器投入工作并关掉中断。在关中断时任何其他软件都不能执行。这就保护了其他软件,不会因偶然地写入其地址范围而破坏它在RAM卡上的数据;
ⅵ.用8086的串(string)指令传送数据;
ⅶ.使RAM卡读出/写入缓冲器不能工作并重开中断。在读出/写入缓冲器不工作时在RAM地址范围内的写入不会改变RAM卡上的数据;及ⅷ、将任何错误代码返回到请求盘服务的程序。
c、格式化请求-ⅰ.取得此一类型媒介使用的盘参数块,并取得格式字符;
ⅱ.对于要格式化的每个扇区(1)检验磁道、磁头和扇区号码的有效性。(2)如果超出范围,则不采取任何行动;如不超出范围,则寻找该磁道和扇区;(3)检验字节/扇区值;如不是02h则返回错误信号01h;(4)使RAM卡读出/写入缓冲器投入工作,并关掉中断;(5)将格式字符写到该扇区段上;(6)读出该扇区,确信它已被正确地格式公了;(7)使RAM卡读出/写入缓冲器不工作,并开启中断。
d、取得盘参数请求-返回驱动器能使用的最大容量的RAM卡/MS-DOS ROM的盘参数。
4、在RAM卡系统的电源接通之后,开始存取以前,驱动器必须等待一段短的时间。所以在每次服务请求结束后RAM卡将保持接电。这样做可提高系统性能,但比马上切断电源要消耗更多的电功率。故在RAM卡/MS-DOS ROM最后一次运行之后两秒钟,RAM卡系统的电源将自动切断。
待用方式控制是一个节电系统,用于降低对计算机电池的功率需求。此种降低可节省空间并减轻计算机的重量。其程序步骤存放在系统BIOS62之中。
待用序列可用以下四种方式之一起动,即(1)通过按下在计算机面板上的待用键;(2)通过打开位于计算机壳体底部的总线连接器门;(3)通过使系统暂停,即通过使计算机在一段预先选好的时间内不工作;或(4)通过由门阵列58中的屏罩控制接口方块78检测到的低电池电压。这四种事件中的任何一种都能触发CPU50中的中断信号。然后CPU50就关掉所有的其他中断信号。等到所有进行中的输入/输出运行结束之后,CPU就将系统状态存入系统RAM67。
CPU从系统存储器的两个存储体中读出最低的512个字,以保证刷新计数。然后,CPU使系统RAM停止刷新,启动待用刷新,并将主电源切断。待用电源(图3A中的方块84)维持加到系统RAM67和显示RAM86上的电压。
待用方式可以仅仅通过启动计算机10面板上的待用开关激发。当主电源返回时,CPU对待用状态指示器进行检验,如CPU检出该系统处于待用方式,CPU将切断待用方式刷新,重新启动系统刷新。CPU读出两个系统RAM存储体上的512个字,以保证刷新。CPU按照系统RAM的读出来恢复系统状态,重开中断,并返回到进入待用序列前执行的进程。
如图5-10所示,键盘仿真器允许计算机10使用需要键盘输入但不用实际键盘的PC软件,因而使手持计算机免除增加一个键盘的尺寸、重量与体积。
显示器12的屏幕13含有640×400个象无。而PC-兼容的应用程序则是在640×200象元的栅格上以CGA方式使用25行的字符。为了当未使用键盘仿真、只运行使用CGA字符方式的应用程序时补偿利用额外的象元,本系统对标准CGA图象作了修改,以适应640×400象元的显示屏13。这一修改对应用程序是透明的并使用应用程序图形在整个显示屏上显示。
通过本发明的键盘仿真系统(KBES)在显示屏13的下半部13b上显示键盘和可能的其他图形。因为显示屏13t的上半部的尺寸是标准CGA尺寸,故可以在上半部分13t上显示应用程序图形表,不受存在显示键盘的影响。
键盘显示包含应用程序通常利用的代表键盘上每个键的字符或图形。如果应用程序需要一次击键(Keystroke),用户需要将导电指示笔29触及在显示屏13上的代表该所需键的字符的位置即可以了。KBES将把选出的击键数据加到应用程序上,就好象是在实际键盘上按下和释放一个键。键盘显示在显示屏13b下半部分的出现和KBES的工作对应用程序来说都是透明的,不需要用户对应用程序作任何修改,或采取别的步骤。此外,当计算机工作在键盘仿真方式中用于提供击键数据时,指示笔29仍可以继续与应用程序一起使用。例如,当用来与在顶段13t中所显示的应用程序图形相互作用时指示笔29可以模仿鼠标器,且通过触及在底段13b中显示的键盘,指示笔29又可用来输入击键数据。
KBES的方块图在图5中绘出。从图5可见,系统处理机50,图象控制系统(VCS)416,系统存储器(SMEM)67,屏罩控制器78,以及其输出与中断线400I相连的键盘扫描代码寄存器400,都连到系统数据总线(DBUS)52上。
VCS416通过图象信号线和控制线(402和404)与显示屏13相连。屏罩控制器78经电气连接线406与显示屏罩相连,还经导线31与导电的指示笔29相连。在键盘仿真方式期间,BIOS62,应用程序408,结束和保留键盘仿真程序410,以及查找表(LUT)412都存在SMEM67中。
现参照图6的流程图对图5所示系统的工作进行说明。当键盘仿真方式开始时,即调入专用的TRS(结束和保留)键盘仿真程序(KBEP)410。KBEP410调整VC S416,使屏面处于50行字符的显示模式,同时将25行字符模式提供给应用程序,并在显示屏13的上半段13t的25行上显示应用程序的图形。同时KBEP410在显示屏13的下半段13b的25行上显示键盘图形。
当用户将指示笔29触及键盘显示中代表要选择的特定键的字符位置时,屏罩控制器78就出现一次交互。KBEP监视这种交互,当检测到这种交互时,就将屏罩控制器78提供的象元座标,翻译为与指示笔29触及的字符所指示的击键数据相对应的扫描代码。
在底段13b中显示键盘,有几种不同的方案。可以用带标志的一组区域来代表一组击键。如果指示笔29触及其中的一个区域,KBEP410就会把它的座标翻译成一系列相应的扫描代码。
为了把用指示笔29在下半屏上书写的字母数字符以及汉字,日文字等其它字符翻译为相应击键的扫描代码,还可以利用存放在系统存储器中的手写体识别软件。然后,KBEP410将把这些扫描代码供给应用程序使用。
一种实现翻译的方式,是将由屏幕上显示的字符所代表的扫描代码,存储在LUT412中由该字符在显示屏13上的座标所决定的位置上。KBEP利用由屏罩控制器78所提供的座标,就可从LUT412取得扫描代码。
然后,KBEP将扫描代码存入键盘扫描代码寄存器400中。键盘扫描代码寄存器400的硬件要这样设计,当将扫描代码存入键盘扫描代码寄存器400中时,便会在中断线400 I上设置一个信号。
图7是用于本系统较佳实施例中的一个代表性图象控制系统416的方块图。在图7中,系统处理机50,显示控制装置64及显示RAM86都连接在DBUS52和地址总线(ABUS)418上。此外,字模ROM422也与ABUS418相连,并经扫描控制线420与显示控制装置64相连。字模ROM422的数据输出连到图象移位寄存器(VSR)424的并行输入,而图象移位寄存器424的串行输出则经过图象线402交连到包含显示屏13的显示装置。
在标准的字符方式工作中显示屏被分成预定数目的按顺序寻址的字符位置。显示RAM86包含同样的预定数目的按顺序寻址的8位存储单元,其每个存储单元的地址对应于字符位置中的一个位置的地址。在执行应用程序的期间,系统处理机50把将要在每个字符位置上显示的ASCII码写入与字符位置对应的显示RAM的存储单元中。
众所周知,每个字符位置是一m×n的象元短阵。每一特定ASCII字符的m×n点阵模式将被存储在字模ROM422中的某个单元,其地址是部分地由要显示的这个字符的ASCII码形成的。一次形成一象元行的显示屏显示。因而,在显示期间,图象控制装置64按顺序将在显示器上给出行中的字符位置的地址传送到ABUS418上;以便显示RMA86输出要显示的每个字符的ASCII代码。此外,还须将一个信号传送到扫描控制线420上,该信号指出要显示的是字符矩阵的那一个象元行。字模ROM422对ASCII码和扫描控制信号进行响应,并将正确的象元信号传送到图象移位寄存器424的并行输入端,然后由寄存器将象元信号串行移入图象线402中。
现在参照图8和9说明在键盘仿真方式期间VCS416的工作。图8画出按50行模式工作的显示屏13和支持50行模式的显示RAM86的地址区间426。在显示屏的上半部13t中,字符位置13C的预定编号(C1到CP)代表标准的CGA字符模式,并被用来显示应用程序的图形。在地址区间426的第一个半区间426t中的第一批预定的地址编号(A1到AP)与显示上半部分13t相对应,且可被应用程序存取。在地址区间426的第二个半区间426b中的第二批预定的地址号(AP+1到A2P)对应于显示屏下半部分13b的字符位置(CP+1到C2P),并用来存储键盘显示的ASCII代码。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硬件的限制要求地址区间426t和426b是邻接的。一般说来,地址区间426t不受应用程序的影响。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提供硬件支持,以使把第二段显示屏数据的地址区间426b放到应用程序不能存取的区域,从而保证完全地隔离。
现参照图9的流程图说明参照图7和图8所说明的系统的工作。为图象控制装置(VCU)编程,使之产生50字符行模式的显示。因为现在显示屏被分成50字符行,故每个字符位置是一与字模ROM422中的m×n图形相对应的m×n象元的矩阵,因此为图象控制装置64编制的程序应使每个字符图形的每一行只显示一次。显示RAM地址区间的上半区间426t被分配给应用程序。因而,应用程序地址区间只包括地址Al到AP,无论变更图象方式或擦除图象存储器,都不影响在显示屏13的下半部13b的键盘显示。
图10为键盘扫描代码寄存器400连接的详细方块图,这种接法可允许KBEP产生键盘扫描代码,且这种代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与通过按压和释放在IBM PC XT兼容计算机(PC-XT)的键盘上的键所产生的真正硬件扫描代码有差别。在图10中第一扫描代码移位寄存器428的串行输入与KBI线430相连,其使能输入端经反相器434与KB型线432相连,其并行输出与DBUS52相连,其第一中断输出与第一INT436相连。第二寄存器438的并行I/O端口与DBUS52相连,其使能输入端与KB型线432相连,其第二中断输出与第二中断线440相连。第一与门422的第一输入和第二输入分别与第一INT线436及KB型线432的反相信号相连。第二与门444的第一输入和第二输入分别与KB型线432及第二INT线相连。第一和第二与门442和444的输出和或门446相连,而或门446的输出则与中断线400 I相连。第一和第二寄存器428和438在I/O端口地址426H处与DBUS52相连。
如果实际键盘与计算机相连,则KB型线上的信号(当计算机初始化时或当KBEP终止时复位)值为“假”,表明计算机不工作在键盘仿真方式,并使第二寄存器438不工作,使第一寄存器428工作,把第二与门444关闭且把第一与门442打开。在PC-XT中,从键盘来的扫描代码经KBI线430串行移位进入第一移位寄存器428。当整个扫描代码已被移位时第一寄存器428自动地在第一中断线436上产生一个硬件中断信号。为响应这个中断,标准PC-XT中断服务例行程序从I/O端口地址426H读出数据,并进行中断服务,中断服务例行程序对存储在第一寄存器428中的扫描代码进行处理,然后发出中断终止(EOI)信号,使第一寄存器428产生的中断复位。
在键盘仿真模式中,由KBEP设置在KB型线432上的一个“真”信号表明计算机工作在键盘仿真模式,并使第二寄存器438工作,使第一寄存器428不工作,使第二与门444打开,且使第一与门442关断。键盘的交互作用使KBEP产生从键盘显示中所选出的键的扫描代码,并由KBEP将扫描代码存储在第二寄存器438中。当击键扫描数据写入第二寄存器438时,它自动在第二中断线440产生一个中断信号。为了使键盘仿真方式对应程序透明(transparent),在键盘仿真方式中经第二寄存器438用硬件产生中断信号是必要的。如果中断信号由软件产生,就需要使用非标准的不采用硬件中断的中断服务例行程序。
图3B示意地表示扩展组件16。扩展组件具有主逻辑电路102,小硬盘驱动器104,与计算机10的电池组34相同的电池组106,DC/DC变换器108(与计算机10中的相同),软盘控制器110和一系列的端口17。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软盘控制器为National的DP8743。硬盘用Prairie Tek Prairie 220 XT驱动器。还应指出,根据不同应用,扩展组件16可以包含与组成计算机10的装置一起使用的任何数据存储器,数据发送或数据接收装置。
系统总线112与扩展总线100连通。硬磁盘104和其接口,软磁盘接口110均与系统总线112相连。与扩展总线100相连的还有并行接口114和与其相连的标准并行端口缓冲器116;待用控制信号载体(carrier)118和电源总线120,两者都引到DC/DC变换器108;及引到标准键盘连接器和任选外部键盘22的键盘接口122。
扩展总线连接器100是一有100个引脚的连接器,其用途说明如下引脚1-60用于IBM PC-XT兼容系统总线;引脚61-65用IBM PC兼容键盘接口;引脚66用于指示笔信号;引脚67-68用于Centronix兼容的并行打印机接口;引线87-100用于扩展组件装置和电源控制的通用控制。
计算机10的壳体和扩展组件16的壳体之间的连接如下。在图2A中,计算机10的下面紧贴着扩展组件16。如图示的那样,当两个部件10和16拼合在一起时,总的看来就和单个计算机装置一样。计算机10的底面和扩展组件16的上表面最好大体上作成平的或互补的形状以便如图所示两者能在拼合位置中紧贴在一起。
图11示意地显示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的连接。图11应与显示计算机10的底面140的图12连系起来看,图12中还展现有两对带槽的开口142和144。在图11中,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相互倾斜,其中扩展组件16的一对静止钩形构件146,正好钩在计算机10底部的水平或侧面带槽开口142中。如在图11可以看到的那样,在较佳的实施例中钩形构件146将插不进带槽的开口142,除非两个计算机部件10和16相互之间形成一个斜角。
又如图11中示意地表示的那样,当通过钩形构件146的啮合使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装到一起后,即自动完成带100个引脚的扩展总线连接器150的连接。计算机总线连接器150a位于计算机10的下底板140上的凹槽152之中,并与从扩展组件16向上伸出的配对的总线连接器150b相啮合。计算机10使用凹进去的连接器150a,使它能很方便地单独使用(如在现场使用)而不会受到在计算机下侧的任何突出物的妨碍。
扩展组件16与计算机10的连接会在计算机RAM和电路中引起有害的过渡现象。因而计算机可以装上在连接过程期间能使计算机在待用模式工作的保护门和无效开关,如图13和图14所示。
计算机的主印刷电路板28放在计算机中并邻近其下侧板140。可动门154嵌置于由下侧板140所形成的槽155中。门154可在槽155中滑动使凹槽152打开和关闭。把手156从门154向下伸出以方便用户让门154运动。
开关拨动器158从门154朝电路板28方向延伸。在较佳的实施例中,门154,把手156和拨动器158是一个整体的注塑成型件。拨动器158的顶面160靠近电路板28,但留有足够的距离以防拨动器158与装在电路板28上的任何元件碰撞。
拨动开关162从电路板28朝下侧140向下延伸。开关162的安装位置应保证当门154开启到大于一半路程时拨动器158可接触和压住开关162上的触发按钮164。在此位置上开关12使触点(未图示)闭合,启动计算机进入如所述的待用方式序列。
如图13所示,弹簧166将按钮偏置到其非触发位置上。按钮164的表面168紧靠在由开关162的壳体所形成的肩170上,以防止按钮164的运动超过其触发位置。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按钮164从其非触发位置到其触发位置的总运动范围为0.052英寸。
图11表明当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最终贴近而啮合在一起时,在计算机底部两侧靠两个带槽的开口144进行连接。如图所示,扩展组件16带有能在它的纵向上前后移动的一对滑动锁钩170。这两个滑动锁钩170可步调一致地运动,且装有弹簧能将其拉向锁定位置,即从图11中看拉向右方。
紧靠滑动钩170的上方,是在图11中可看到的纵向带槽孔144。计算机10的进一步运动,(即对着扩展组件16的顶部向下摆动),将使每个滑动锁钩170的凸轮状表面174与纵向锁定槽144的边缘接触。计算机10的向下运动将借凸轮作用使滑动锁钩170向后退缩。(从图11看向左)以便锁钩跃过槽边,并经过槽孔144跳出。然后借弹簧力使锁钩170向右运动,锁定在计算机底板上,并牢固地保持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紧固在一起。
图15的扩展组件16显示带有锁钩170的滑动钩/锁机构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两个锁钩170可以作为带弹簧的滑动支架176的部件,把该支架做成整体在扩展组件16内纵向滑动。这种用塑料制成的支架176还包含一对弹簧凸缘178靠压在组件16内的壁状表面180上,如图15所示。借弹簧凸缘178提供的弹力一直将锁钩170推向锁定和啮合的位置。
图16以剖视方式表示在扩展组件16内的滑动支架部件176。如图所示,它可以搭在外侧位置的低摩擦表面182上滑动,也可以在内侧位置上经一个分叉T形部件186搭在相似的低摩擦滑行表面184上滑动。T形部件处在两个塑料弹簧凸缘178之间,最好与支架176形成一体。如图6具体所示,其他结构188和196把较宽的滑动支架176下推到一个适当的位置,并阻止它向上运动。
为了把计算机10从扩展组件16拆下,在组件的前缘开口192中露出一个构成滑动支架176的前表面的薄片(或按钮)194。用手指推这个薄片194,手指压力将抵抗凸缘178的弹簧力推动支架向内,直至使锁钩170缩回并允许计算机和扩展组件分开。
计算机10,或者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的组合,均可通过使用外围装置如打印机和外部软磁盘机装成桌端计算机。所有与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的连接(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之间的扩展总线连接除外)都是经位于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的侧方的各个端口实现的。此特点简化了外围装置的连接并使计算机10作为桌端计算机运行时更加方便。
此外,因为扩展总线100可在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之间传递电源和数据信号,故所有外围装置可以仅仅和扩展组件16相连。此特点允许不要断开连到扩展组件16上的外围装置就能使计算机10与扩展组件16断开并取走计算机。计算机10在现场使用结束后,可以通过单一的连接即扩展总线100把计算机10与扩展组件16及所有外围装置重新连接起来。
图17和图18表示当计算机10或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的组合被用作桌端计算机时,所用的组合机座和把手的配置。机座和把手装置200包含一对由铰链206连接在一起并能绕枢轴转动的板状臂202和204。在此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臂202和204的大部分为普通平板。臂204是基座臂,最好作成平底以便与例如台面的水平面相啮合。如图18和20所示为了贴紧台面,它可以装上弹性垫208。
固定到计算机10的背侧的另一臂204通常是平的,但也可以加工成与计算机背侧的形状相一致(如图18所示)。一对结构部件210将板状臂202的本体连接到铰链206上,并在两部件210之间留有窗孔212,该孔与铰链206相邻,以便在本发明的携带方式中使用户的手指能环绕铰链(如图20所示)。
如图20所示,基座板或基座臂204具有相应的窗孔212,当将计算机10带到现场时,该孔可在铰链206周围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可很舒适地握住计算机。
图19表示与图18相似的机座和把手装置200,但手持式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两者装在一起。根据本发明,机座/把手装置的连接板或臂202具有一个搭锁连接装置,该装置与计算机10本体背部的连接方式,同它与扩展组件16背部的连接方式相同。这种连接装置将在下面参考图21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铰链206最好具有一较大的外圆柱形表面,以便用户提起来很舒适。
图21表示将第一臂或计算机背板202固定到计算机的背侧的一较佳的实施例(虽然也可以用其他安排)。板202最好包含一对由弹簧偏置的钩形闩锁214。这些可动锁钩214与板的另一端的静止钩216相配合。首先把静止钩216钩到计算机(或扩展组件)背板上的槽内。如在讨论计算机10和扩展组件16之间的连接时所说明的那样,当斜面状钩214和在计算机10的背面(或在扩展组件16的背面,见图19)的对应的槽啮合时,锁钩214将反抗弹簧218的力并因凸轮作用被迫后退。然后,弹簧218使锁钩进入与计算机或扩展组件16的背面啮合的锁定位置中,以四个锁钩214和216牢固地将板202卡到计算机部件上。当要拆掉机座/把手装置200时,用释放按钮220使可动锁钩214手动退回和释放。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铰链206的结构具有相应的装置,以便将基座板或臂204保持在如图20和24所示的闭拢位置或根据用户选择的不同的机座倾角,把基座板保持在闭拢位置和完全张开的极限位置之间的多个位置上,臂204的张开角,可以限制在例如约85度,以保证完全张开时计算机10在台面上的稳定性。
这种位置保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可用图23来说明。所示的铰链206中带有一摩擦阻力装置。把手/铰链206具有一个隔开两结构部件210的中央壳体222,和装在铰链内部的张力棒224,棒上带有带螺纹的手动旋钮,可以增大或减小弹簧228上的压力。此压力可传给位于230及232、并处在连接板202和204的两个结构部件210之间的一叠摩擦环。一个或多个销钉234嵌入弓形槽236内,以限制绕轴转动的允许范围。
这样,用户在需要时便可调节铰链中的弹簧压力和摩擦力。加大压力可以更可靠地将机座/把手锁定在台面显示位置,如图17,18,19和21所示。在需要时也可以锁定在图20和22的闭拢位置。
各附图显示了计算机10放置在机座和把手装置200上的水平方式或“风景画”方式。也可以将本装置作成在机座/把手200上的垂直或“肖像”方式。但是通常在台面上使用时“风景画”方式是更重要的,因为它是MS-DOS和PC兼容计算机软件所用的方式。
在计算机10的系统ROM中有一个显示旋转程序,能按“风景画”和“肖像”两种方式改变计算机10的工作模式。该程序允许计算机旋转并因而允许显示器旋转,同时从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来看保持显示的图形不变。此程序允许计算机10的显示器12采取四个取向中的任一取向。
在图24中,CPU50将表示要显示的图象的图象数据送到显示存储器86。图象显示控制器64将显示数据送到具有显示屏13的显示器12,并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显示器12的显示扫描工作。程序和其他数据则存储在图示为部件300的系统存储器中。
在图25中更详细地描绘了显示屏的情况。将显示屏13构成象元位置302的矩阵。每个象元位置唯一地由识别水平扫描行304的X坐标和识别象元列位置306的Y坐标来确定。为了形成简单的单色图象,显示屏一次扫描一行,该象元位置或因被激活而形成黑点或不被激活而形成白点。每行从右向左扫描,整个扫描从显示屏的顶部的行开始。当一次扫描完成后下次扫描再次从真正的扫描原点308即X和Y的值均为最小的点开始。
在显示存储器86的地址区间和显示屏13的象元位置之间的存在直接的映射。单色显示时每一象元的图象数据由一位组成。因而图象既可能用在显示屏13上的象元位置来说明,也可以用显示存储器86的地址区间来说明。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是用存储在系统存储器300中的再取向软件程序300a来实现的。
根据特定应用和显示的不同性质,如图26所示那样,可能会需要“肖像”式310或“风景画”式312等不同的取向方式。再者,用右手的人将笔29系在计算机的右侧,而用左手的人将笔29系在计算机的左侧会更加方便。当显示屏旋转时旋转角是通过用户接口输入系统的。
如图26所示,显示屏每次取向时都要将扫描图形的原点308固定到显示屏中一个特定的实际点上。因此,如果将图象重新取向以补偿显示屏的转动,就必须改变原点以补偿显示屏原点相对于重新取向的图象的位移。
许多应用程序将显示器分成若干屏段或窗口,并同时在各窗口中显示不同的图象。现参照图27,28A和28B说明用于补偿显示屏旋转的窗口重取向的工作过程。
在图28A中表示的显示屏为其不旋转取向方式,其实际原点位于显示屏13的左上角。第一窗口314的实际原点为316,即在图象上其实际X和Y坐标为最低值的地方。在扫描图形中,第一个象元的象元位置,在坐标Xa、Ya处窗口的实际高度由NR行象元组成,窗口的实际宽度由每行NC列象元组成。
图28B表示反时针旋转90°(朝东旋转)以后的重取向显示屏13R和重取向以后的第一窗口314R,后者的尺寸及其显示屏位置均有改变,以补偿显示屏的旋转。
旋转后的显示屏13R的实际屏幕扫描原点308位于旋转后的显示屏13R的左下角。每行中的象元位置从底部到顶点进行扫描,然后各行按顺序从重取向后的显示屏13的左侧扫描到右侧。重取向后的窗口314R的原点314L是相对于旋转后的显示屏13R的左上角测出的。并将相对于重取向窗口13R的实际原点314A偏移的在NR行中的NC个列位置分配给重取向的窗口13R。
如图28B所示,显示屏13和窗口314的尺寸可能出现下列情况,即当重取向时整个窗口不能装在显示屏上。这样原来应在显示屏外的部分中显示的那些数据就不能被显示,重取向的窗口314R将被切掉一块。
现在参看图27,它描述了一个使窗口314重取向的程序。首先,按照当前显示屏的取向设定笔接触屏罩和显示屏取向。如显示屏朝东或朝西旋转,即交换窗口尺寸NR和NC,使重取向的窗口314R有NC个扫描行,每行有NR个列象元位置。然后程序对清单中的每个窗口进行循环,并确定窗口是否必须切掉一部分。如果是这样,则交换各尺寸,且不显示需要切掉的数据。然后如下面所述使字形重取向。
如将显示屏上端向下倒转(朝南旋转180°),则不需要尺寸交换和切掉的步骤,窗口尺寸也不需变动。
现参照图29的流程图和图30A及图30B说明位-映射图象的重取向。在图30A中显示屏幕处于未旋转位置,其显示屏原点308在顶部左角。矩形位-映射图象318的逻辑原点坐标(Xa、Ya)320指出了从显示屏原点308处的位移图象的实际宽度(Wa)为NC列象元位置,其实际高度(Ha)为NR行。显示屏的实际宽度(SWa)为M列,实际高度(SHa)为N列。
在图30B中显示屏反时针旋转90°(朝东取向)。旋转后的显示屏13R的实际扫描原点位于旋转后的显示屏的左下角。然而旋转后的显示图象318R,其逻辑原点320L已从旋转后的显示屏13R的左上角移位。旋转后的显示图象318R的实际原点320A已移到旋转后的显示图象318R的左下角,旋转后的显示图象的逻辑宽度和高度对应于形成旋转后的图象318R所需的扫描图形的列数和行数。
现参见图29来说明使矩形显示部分318重新取向的过程。显示屏的取向由步骤A、B和C确定。如显示屏已朝东旋转,如图30B所示,应赋予实际原点(Xa、Ya)320A的坐标及实际高度(Ha)和宽度(Wa)以在步骤D中所列出的值。在步骤E和F中分别列出在朝西或朝南旋转的情况下实际原点和高度及宽度的值。以下将参照图31A及31B来说明步骤G中关于每行字节的计算。
图31A和图30B说明把图30A和30B中所示的位-映射图象存入存储器时应如何分配所需的空间。在图31A中假定在位-映射图象中的行数(NR)为10及列数(NC)为6。最小的地址对应于未旋转的显示图象318的实际原点320,且象元数据的行和列地址都要计入最小地址作为偏置量(offset)。在本例子中,每行字包括两个字节的数据,共需要20字节的存储器来存储未旋转图象的象元数据。
在图31B中最小地址对应于旋转后的图象318R的实际原点320A。应注意现在行数等于NC及列数为NR。将每行的数据填写到显示存储器86中的最近的字边界(word boundary)内。由于图象的重取向,故将未旋转图象318的列数据改写为重取向后的图象318R的行数据。由于列数据较好地在字边界内对齐,故只需12字节的存储器来存储旋转后的图象。
因此,在朝东或朝西取向时,图29中步骤G的计算包含决定存储未旋转的图象的列象元数据所需的字数。
在位-映射图象中为了补偿显示屏13的旋转对数据重新排序的过程,可参照图32和图33A-D进行说明。图33A-D分别表示显示屏13及其实际扫描原点308在未旋转时、朝东旋转时、朝西旋转时及朝南旋转时的情况。
在图32中,首先要确定显示屏取向,并给显示数据分配一个临时缓冲器。关于确定起始地址和分配存储器的过程已在前文结合图29进行过说明。
如显示屏已朝东旋转,则将未旋转图象数据中的每一列的数据反向排序,并写入临时缓冲器的相应行。当朝西旋转时,先将旋转后的图象数据的列数反向排序,然后将每列中的数据写入临时缓冲器的相应的行。当朝南旋转时,将未旋转的图象数据的行数反向排序,再将每行写入临时缓冲器的相应的行。
然后清除旧的缓冲器,并设置一个变量,表明已将图象数据重新取向以补偿显示屏的旋转。这样,当在旋转后的显示屏上显示图象时,它将被正确地显示。
现参照图34A、34B、35A和35B来说明存放在存储器中的字型字符的旋转。图34A和34B描述了字型格式。字型头部对关于字型字符的信息(包括取向信息)进行编码。字符为具有标准高度和可变宽度的位-映射图象。每个字符图象的起始地址由位偏置字段322确定,每个字符的宽度由字符宽度字段324确定。将字符图象位存储在字符字段326中。如图31所说明过的那样,图象的不同的取向需要不同数量的存储。因而,当装入字型时可分配未使用的存储空间328以补偿不对称字符引起的存储字边界的交叉。关于实际字符位的旋转已在前文讨论位-映射显示时作过说明。
图35A表明字型重新取向的过程。先分配临时缓冲器并使字型按需要旋转。使头部中的取向字节改变以反映取向。如在图35B中更详细地说明的那样,将字型数据复制到临时缓冲器中,并使其余的缓冲器初始化为零值。将字符宽度和偏置量324和326复制到缓冲器中。如上所述,关于字符位-映射显示的旋转前已说明,并将宽度、偏置和其他指标更新。接着程序进行循环直到字型中的所有字符已经旋转为止。
上述的手持式计算机可以用于在遥远位置上作单手数据录入。显示屏加指示笔的数据录入系统,允许以手写体识别和预编程的形式来进行数据录入。此外,虽然计算机的设计在几个重要的方面与标准PC体系结构不同,但该计算机与标准PC软件相容。
计算机可用作便携式的手持装置,或者它可连上外围装置并用作桌端计算机。扩展组件的使用可使在手持运行时扩展计算机的存储器并可增强计算机在桌端工作中的应用。
尽管已参照较佳实施例作了本说明,但众所周知在不偏离由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范围内可以进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计算机组合件,包含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它包含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处理数据的装置,该装置与标准个人计算机软件兼容;可与该处理数据的装置进行通信的存储装置;显示器;电源装置;及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及将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转换为桌端计算机的装置,其中手持式计算机在没有转换装置的情况下可象独立的数据接收器、处理机和传送器那样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件,其中转换装置包含扩展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组合件,其中扩展组件包含存储装置;从外部电源接受电源的装置;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将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及与手持式计算机交换数据、电源和接地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组合件,其中扩展组件的交换装置包含一与手持式计算机上的相应总线连接器相连的总线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3的组合件,其中扩展组件的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包含一键盘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3的组合件,其中手持计算机的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包含一键盘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3的组合件,其中扩展组件的将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包含一打印机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3的组合件,其中扩展组件的将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包含一调制解调器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3的组合件,其中手持式计算机还包含从外部电源接受电源的装置。
10.一种计算机组合件,包含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它包含不用实际的键盘而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处理数据的装置,该装置与标准个人计算机软件兼容;可与该处理数据的装置进行通信的存储装置;显示器;电源装置;及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及将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转换为桌端计算机的装置,其中手持式计算机在没有转换装置的情况下可象独立的数据接收器、处理机和传送器那样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组合件,其中接收数据的装置包含覆盖一部分显示器的位置指示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组合件,其中接收数据的装置还包含从位置指示装置将位置信息传送到处理数据装置的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组合件,其中传送位置信息的装置为指示笔。
14.根据权利要求10的组合件,其中接收数据的装置包含提供可由用户操作的仿真键盘的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0的组合件,其中还包含计算机的桌端机座和将桌端机座固定到计算机的背面的装置。
16.一种计算机组合件包含便携的、手持计算机,它包含壳体;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处理数据的装置,该装置与标准个人计算机软件兼容;可与处理数据的装置进行通信的存储装置;显示器;电源装置;及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及将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转换为桌端计算机的装置,该转换装置包含一扩展组件,该扩展组件包含具有实质上与计算机壳体的底面形状一致的顶面的壳体;存储装置;从外部电源接受电源的装置;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将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与手持式计算机交换数据、电源和接地的装置,其中手持式计算机在没有转换装置的情况下可象独立的数据接收器、处理机、和传送器那样工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组合件,其中扩展组件壳体的顶面和计算机壳体的底面具有在计算机和扩展组件之间连接通信总线的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组合件,其中计算机壳体的外周边表面具有存取计算机内部信息的端口。
19.一种计算机组合件,包含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它包含壳体;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处理数据的装置,该装置与标准个人计算机软件兼容;可与处理数据的装置进行通信的存储装置;显示器;电源装置;及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及将便携的、手持计算机转换为桌端计算机的装置,该转换装置包含扩展组件,该组件包含壳体,其外周边表面的宽度和长度尺寸实质上和计算机壳体的外周边表面的宽度和长度尺寸相同;存储装置;从外部电源接受电源的装置;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将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与手持式计算机交换数据、电源和接地的装置,其中手持式计算机在没有转换装置的情况下可象独立的数据接收器,处理机和传送器那样工作。
20.一种计算机组合件,包含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它包含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处理数据的装置,该装置与标准个人计算机软件兼容;可与处理数据的装置进行通信的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卡的存储装置;显示器;电源装置;及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及将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转换到桌端计算机的装置,该转换装置包含扩展组件,该扩展组件包含存储装置;从外部电源接受电源的装置;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将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及与手持式计算机交换数据、电源和接地的装置,其中手持式计算机在没有转换装置的情况下可象独立的数据接收器,处理机和传送器那样工作。
21.一种计算机组合件,包含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它包含不用实际的键盘而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含识别手写体的输入的装置;处理数据的装置,该装置与标准个人计算机软件兼容;可与处理数据的装置进行通信的存储装置;显示器;电源装置;及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及将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转换为桌端计算机的装置其中手持式计算机在没有转换装置的情况下可象独立的数据接收器,处理机和传送器那样工作。
22.一种计算机组合件,包含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包含壳体,其外周边表面具有存取计算机内部信息的端口;不用实际的键盘而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处理数据的装置,该装置与标准个人计算机软件兼容;可与处理数据的装置进行通信的存储装置;显示器;电源装置;及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及将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转换为桌端计算机的装置,其中手持式计算机在没有转换装置的情况下可象独立的数据接收器,处理机和传送器那样工作。
23.一种计算机组合件包含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它包含不用实际的键盘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处理数据的装置,该装置与标准个人计算机软件兼容;可与处理数据的装置进行通信的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卡的存储装置;显示器;电源装置;及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及将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转换为桌端计算机的装置,其中手持式计算机在没有转换装置的情况下可象独立的数据接收器,处理机和传送器那样工作。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组合件,还包含带有随机存取存储卡,并能模仿硬磁盘驱动器的工作的装置。
25.一种计算机组合件,包含可携带的、手持式计算机,它包含不用实际的键盘而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处理数据的装置,该装置与标准个人计算机兼容;可与处理数据的装置进行通信的存储装置;显示器;电源装置;减少处理数据的装置中的半导体芯片部件的数目的装置,该减少装置包含半导体门阵列;及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将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转换为桌端计算机的装置,其中手持式计算机在设有转换装置的情况下可象独立的数据接收器,处理机或传送器那样工作。
26.一种计算机组合件,包含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它包含;不用实际的键盘而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处理数据的装置,该装置与标准个人计算机软件兼容并包含中央处理机;可与处理数据的装置进行通信的存储装置;显示器,电源装置;当计算机暂时不用时节约电源的装置,该节电装置包含使中央处理机中断的装置;将系统的状态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装置从存储装置中检索出系统状态的装置;在其运行中断的状态下使中央处理机恢复运行的装置;及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及将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转换为桌端计算机的装置,其中手持式计算机在没有转换装置的情况下可象独立的数据接收器,处理机和传送器那样工作。
27.一种计算机组合件,包含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它包含;不用实际的键盘而从外部数据源接收数据的装置;处理数据的装置,该装置与标准个人计算机软件兼容;可与处理数据的装置进行通信的存储装置;显示器;使显示器的输出从一种取向旋转到另一种取向的装置;电源装置;及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外部接收器的装置;及将便携的、手持式计算机转换为桌端计算机的装置,其中手持式计算机在没有转换装置的情况下可象独立的数据接收器,处理机或传送器那样工作。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诸如清点库存、记录发货单上的签名、保存线路备忘录等活动的手持式计算机,它具有一个大的显示屏,允许不带固定的键盘。计算机呈板状,外形薄,重量轻、易于携带和应用。计算机中编制的程序可使用户从可在显示屏上得到的不同显示形式中进行选择,可使用导电的指示笔对印在屏上的项目作字符识别,可将签字、图形或从屏上输入的任何其他材料记录在存储器中,以及实现其他的功能。并很容易转换为带键盘、扩展组件和机座的桌端计算机。
文档编号G06F1/32GK1049234SQ9010437
公开日1991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1989年6月12日
发明者杰弗里·C·霍金斯, 肯尼思·L·杜拉尼, 约翰·J·戴利, 詹姆士·H·麦克纳马拉, 詹姆士·F·科尔 申请人:栅格体系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