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量子管实现高色域的液晶显示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29487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由量子管实现高色域的液晶显示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由量子管实现高色域的液晶显示装置,还涉及一种由量子管实现高色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led液晶电视的要求越来越高,“超窄”(边框超窄)、“超薄”(厚度超薄)以及“无边框“的结构形态成为led液晶电视新的发展趋势,另外,对于色域标准的追求逐渐提高,已成为行业内竞争的重要指标。

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屏和为液晶屏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和光源组件。为了满足液晶显示装置高色域的需求,目前主要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和量子管(qdtube)组合的方式,在量子管的管壁内中设置有量子点胶层,led发出单色光,led发出的单色光激发量子点胶层中的量子点,实现白光背光的输出,从而满足液晶显示装置高色域的需求。

但是现有的高色域液晶显示装置结构上无法满足对“超窄”(边框超窄)、“超薄”(厚度超薄)形态上的要求,并且也无法区别性地对导光板的膨胀进行控制,容易使导光板在膨胀过程中压伤led灯和量子管等元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缩短电视机的使用寿命,增加消费者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另外,如图1所示,现有的量子管一般是圆柱型的玻璃管结构,在搭配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时,如图2所示,led发出的蓝光经量子管(qdtube)之后出射角度仍与从led发出时的角度相差不大,约为120°,即使在量子管中填充扩散粒子,蓝光的出光角度也不会有多大提升,但量子点材料在受到蓝光的激发后发出的红绿光是向各个方向扩散的,出光角度为360°,因此蓝光会较多的进入导光板(lgp),而红绿光会只有一部分进入导光板,其余光发散出射从而导致亮度损失和颜色偏移,在侧光模组中还容易导致入光侧的亮边和泛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由量子管实现高色域的液晶显示装置及方法,解决量子管带来的偏色和光利用率低问题,以提高背光颜色的均匀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由量子管实现高色域的液晶显示装置,将导光板和量子管改为异形结构,led灯条和量子管构成发光源至于液晶显示装置底侧背板,使得在导光板和发光源对应的底面和顶面之间形成多个侧面,多个侧面相对于顶面向内倾斜的设置,使得导光板入光面与顶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发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侧反射片反射到导光板入光面或直接照射到导光板入光面,然后由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内部。

可选地,液晶显示装置的底侧背板固定有led灯条,led灯条位于液晶面板上方的中框内,led灯条前方设置量子管,量子管与led灯条对应的入光面采用平面结构,量子管的出光面为圆弧形结构,量子管的纵截面为圆弧面。

可选地,所述导光板设置在量子管的侧方位置,导光板的宽度大于液晶面板的宽度,导光板宽度大于液晶面板的部分采用异形结构,该异形结构向量子管侧延伸且具有与量子管出光面的圆弧形结构相对应的内凹圆弧结构,该异形结构将量子管出光面的一侧覆盖,量子管出光面的另一侧设置侧反射片,侧反射片向量子管侧倾斜设置。

可选地,在所述侧反射片位置粘贴pet反射片。

可选地,通过调节所述量子管中量子点材料的密度来调节整体的颜色。

可选地,通过在所述量子管相应位置蒸镀金属银来实现对红绿光出射角度的调节。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由量子管实现高色域的方法,将导光板和量子管改为异形结构,led灯条和量子管构成发光源至于底侧背板,使得在导光板和发光源对应的底面和顶面之间形成多个侧面,多个侧面相对于顶面向内倾斜的设置,使得导光板入光面与顶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发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侧反射片反射到导光板入光面或直接照射到导光板入光面,然后由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内部。

可选地,所述量子管与led灯条对应的入光面采用平面结构,量子管的出光面为圆弧形结构,量子管的纵截面为圆弧面。

可选地,所述导光板设置在量子管的侧方位置,导光板的宽度大于液晶面板的宽度,导光板宽度大于液晶面板的部分采用异形结构,该异形结构向量子管侧延伸且具有与量子管出光面的圆弧形结构相对应的内凹圆弧结构,该异形结构将量子管出光面的一侧覆盖,量子管出光面的另一侧设置侧反射片,侧反射片向量子管侧倾斜设置。

可选地,通过调节所述量子管中量子点材料的密度来调节整体的颜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导光板采用异形结构,进而使得导光板入光面倾斜设置,并将发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入光面及侧反射板反射面之间的下方,使得发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侧反射片反射到入光面或直接照射到入光面,然后由入光面进入导光板,从而进一步实现了背光模组的窄边、超薄化以及无边框的设计;

(2)通过此形态方式,可以充分固定导光板,减少因其受热膨胀后对发光源元件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量子管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量子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光源的发光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超薄超窄的由量子管实现高色域的液晶显示装置,改变现有的导光板和led以及量子管的搭配方式,将导光板和量子管改为异形结构,解决量子管带来的偏色和光利用率低问题,以提高背光颜色的均匀性。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底侧背板固定有led灯条1,led灯条位于液晶面板上方的中框7内,led灯条前方设置量子管2,量子管与led灯条对应的入光面采用平面结构,量子管的出光面为圆弧形结构,量子管的纵截面为圆弧面;导光板3设置在量子管2的侧方位置,导光板3的宽度大于液晶面板5的宽度,导光板宽度大于液晶面板的部分采用异形结构,该异形结构向量子管侧延伸且具有与量子管出光面的圆弧形结构相对应的内凹圆弧结构,该异形结构将量子管出光面的一侧覆盖,量子管出光面的另一侧设置侧反射片8,侧反射片向量子管侧倾斜设置。导光板采用异形结构,进而使得导光板入光面倾斜设置,并将发光源(发光源包括led灯条和量子管)设置在导光板的入光面及侧反射板反射面之间的下方,使得发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侧反射片反射到导光板入光面或直接照射到导光板入光面,然后由入光面进入导光板。

导光板前方依次设置光学膜片4和液晶面板5,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导光板3的宽度大于光学膜片4和液晶面板5的宽度,且多出的部分采用异形结构将量子管2出光面的一侧覆盖。

本发明将导光板的结构设置为异形,并将led灯条和量子管至于底侧背板,通过新型的结构方式,使得在导光板和发光源对应的底面和顶面之间形成多个侧面,多个侧面相对于顶面向内倾斜的设置,使得导光板入光面与顶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发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侧反射片反射到导光板入光面或直接照射到导光板入光面,然后由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内部,本发明的发光源、导光板和侧反射片组成的结构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对蓝光的利用,从而提高蓝光的光利用率。

另外,出于可靠性考虑,led灯条1与量子管2之间都会设置一定的间隙,在这个空间内蓝光仍会有部分损失,如果在图3中的侧反射片位置粘贴可以提高光线利用率的pet反射片,则会提供整体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均匀性。

本发明的上述结构提高了对蓝光的利用率,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调节量子管中量子点材料的密度来调节整体的颜色,增大量子管中的量子点密度,就可以提高蓝色背光源的对应量子点材料的利用率,并提升液晶显示装置的色域表现,使用户对颜色的观看感觉提高。

至于红绿光的发散出射问题,可以通过在量子管相应位置蒸镀金属银来实现对红绿光出射角度的调节,在量子管壁的蒸镀银来反射红绿光调节其出射角度,从而使得红绿光可以大部分的进入导光板,使得导光板中三基色配合均匀从而提高色度的均匀性,同时提高红绿光的光利用率,实现对其高色域的要求。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由量子管实现高色域的方法,其原理已经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导光板采用异形结构,进而使得导光板入光面倾斜设置,并将发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入光面及侧反射板反射面之间的下方,使得发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侧反射片反射到入光面或直接照射到入光面,然后由入光面进入导光板,从而进一步实现了背光模组的窄边、超薄化以及无边框的设计,并且,通过此形态方式,可以充分固定导光板,减少因其受热膨胀后对发光源元件的损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