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的键盘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24809阅读:来源:国知局
,以方便使用者取出键盘15。
[0069]请再参照图7与图9,第二实施例的杆件13可更包含一凸块133,位于杆件13背向于机壳12的侧壁123a的表面。第二实施例也更包含一顶高元件27,其包含一第一抵持部271、一第二抵持部272与一枢接部273。枢接部273枢接于机壳12上,且其旋转轴平行于杆件13的移动方向。枢接部273的二侧分别连接于第一抵持部271与第二抵持部272,第一抵持部271为自枢接部273延伸至机壳12的凹部123,当键盘15安装于机壳12的凹部123时,第一抵持部271位于键盘15的下方。如此一来,当杆件13自连接位置(如图7所示)移动至释放位置(如图9所示)时,借通过凸块133压持第二抵持部272而使得第一抵持部271向上翘起而顶起键盘15。
[0070]本实施例的顶高元件27位于两个第一连接件14之间,大致上是位在两个第一连接件14之间的中点,以让第一抵持部271可以延伸入键盘15与机壳12衔接面的中间部位的下方。如此一来,当第一抵持部271向上顶起的时候,键盘15将不会发生沿着对称轴线AA旋转倾斜的情况。虽然借通过导引区段242来顶抵凸柱261已可让键盘15被向上顶起,但借通过进一步设置顶高元件27可增加键盘15被顶起的力道,同时也分散凸柱261所需承受的力量,避免其因反复施力而损坏。
[0071]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变化的态样是不使用金属线,而直接将凸柱261的一端固设在键盘15中,另一端则凸出于键盘15的侧表面155。由于凸柱261并非借通过金属线固定,因此将具有较好的刚性。
[0072]请参照图11与图12,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元件示意图(一)与图1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主要绘示了第三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34与第二连接件36。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机壳12、杆件13、键盘15大致相同,二者的其中一个主要差异在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
[0073]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34与第二连接件36均为磁铁,其中各个第一连接件34具有一第一磁极(例如N极)与一第二磁极(例如S极),在图式中,第一磁极(N极)沿机壳12的顶面121的垂直方向上并位于第二连接件36的下方。各第二连接件36同样也具有一第一磁极(例如N极)与一第二磁极(例如S极)。
[0074]请进一步参照图13与图14,分别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元件示意图(二)与图1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当杆件13位于连接位置时(如图11与图12所示),各第二连接件36的第二磁极(S极)朝向第一连接件34的第一磁极(N极),而借通过磁力相互吸引结合。当杆件13位于释放位置时(如图13与图14所示),各第二连接件36的第一磁极(N极)朝向第一连接件34的第一磁极(N极),而借通过磁斥力相互排斥分离且借通过磁斥力使键盘15的一侧相对于机壳12而向上移动。
[0075]本实施例可更包含如前述第二实施例所述的顶高元件27,以让杆件13位于释放位置时,键盘15除了所受到的磁斥力的外还可进一步借通过顶高元件27的顶抵而被向上顶起,供使用者方便将键盘15取出。
[0076]综上,各个实施例的键盘15外型轮廓为沿着对称轴线AA的二侧呈对称,因此键盘沿着对称轴线AA翻转一百八十度之后,仍可以匹配于机壳12的凹部123。此外,各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也是对称地设置于键盘15的对称轴线AA的二侧,使得键盘15在沿着对称轴线AA翻转一百八十度而改以按键表面朝下之后,仍可以原先的第二连接件与位于机壳12的第一连接件相互连接。此外,在各个实施例中,借通过杆件13的移动即可让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分离,让使用者无需额外的工具便可轻易地取下键盘15,而自由决定将键盘15以按键表面朝下或朝上的方式安装于机壳12,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具有的种种问题。
[0077]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所界定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键盘翻转机构,适用于一笔记本电脑,所述键盘翻转机构包括: 一机壳,具有一顶面与一凹部,该凹部位于该顶面; 一杆件,设置于该机壳中且邻设于该凹部的一侧壁,能够沿该侧壁移动于一连接位置与一释放位置之间,该杆件的一端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裸露于该顶面; 二个第一连接件,间隔设置于该杆件上且相对于该凹部的侧壁; 一键盘,设置于该凹部,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与一侧表面,该侧表面位于该键盘的上表面与该下表面之间且朝向该侧壁,该键盘具有一对称轴线,该对称轴线为垂直于该侧表面的虚拟直线且通过该键盘的二个相对侧边的中点,该键盘的轮廓沿该对称轴线的二侧呈对称;及 二个第二连接件,设置于该侧表面且对称地设置于该对称轴线的二侧,当该杆件位于该连接位置时,所述二个第二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二个第一连接件,当该杆件位于该释放位置时,所述二个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二个第一连接件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包含一凸柱与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顶抵该凸柱的一端而使该凸柱的另一端凸出于该凹部的该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每一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沟槽,该沟槽自该上表面延伸至该下表面,该沟槽呈点对称,该凸柱的另一端能够自该上表面或该下表面进入该沟槽而沿该沟槽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该沟槽包含一第一导引区段、一第二导引区段与一中间区段,该第一导引区段自该中间区段的一端倾斜延伸至该上表面,该第二导引区段自该中间区段的另一端倾斜延伸至该下表面,该上表面与该中间区段之间的距离等于该下表面与该中间区段之间的距离,当该杆件位于该连接位置时,该凸柱插入该中间区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每一所述第二连接件包含一凸柱与一金属线,该金属线平行于该侧表面且二端固定于该键盘中,该金属线穿过该凸柱的一端而借由张力使该凸柱的另一端凸出于该键盘的该侧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一沟槽结构,该沟槽结构具有一凹口、一导引区段与一水平区段,该导引区段自该凹口倾斜延伸至该水平区段,该凹口的底面沿垂直于该上表面的方向高于该水平区段的底面,当该杆件位于该连接位置时,该凸柱插入该水平区段,当该杆件位于该释放位置时,该凸柱插入该凹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该杆件还包含一凸块,位于该杆件背向于该侧壁的表面,该键盘翻转机构还包含: 一顶高兀件,该顶高兀件包含一第一抵持部、一第二抵持部与一枢接部,该枢接部枢接于该机壳且其旋转轴平行于该杆件的移动方向,该枢接部二侧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抵持部与该第二抵持部,该第一抵持部延伸至该凹部,当该杆件移动至该释放位置时,该凸块压持该第二抵持部而使该第一抵持部翘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该顶高元件位于所述二个第一连接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每一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凸柱,该凸柱的一端固设于该键盘中,另一端凸出于该键盘的该侧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一沟槽结构,该沟槽结构具有一凹口、一导引区段与一水平区段,该导引区段自该凹口倾斜延伸至该水平区段,该凹口的底面沿垂直于该上表面的方向高于该水平区段的底面,该上表面与该水平区段之间的距离等于该下表面与该水平区段之间的距离,当该杆件位于该连接位置时,该凸柱插入该水平区段,当该杆件位于该释放位置时,该凸柱插入该凹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该杆件还包含一凸块,位于该杆件背向于该侧壁的表面,该键盘翻转机构还包含: 一顶高兀件,该顶高兀件包含一第一抵持部、一第二抵持部与一枢接部,该枢接部枢接于该机壳且其旋转轴平行于该杆件的移动方向,该枢接部二侧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抵持部与该第二抵持部,该第一抵持部延伸至该凹部,当该杆件移动至该释放位置时,该凸块压持该第二抵持部而使该第一抵持部翘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该顶高元件位于所述二个第一连接件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每一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磁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一第一磁极与一第二磁极,该第一磁极位于该第二连接件的下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每一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一第一磁极与一第二磁极,当该杆件位于该连接位置时,该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磁极朝向该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磁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当该杆件位于该释放位置时,该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磁极朝向该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磁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键盘翻转机构,其中该杆件还包含一凸块,位于该杆件背向于该侧壁的表面,该键盘翻转机构还包含: 一顶高兀件,该顶高兀件包含一第一抵持部、一第二抵持部与一枢接部,该枢接部枢接于该机壳且其旋转轴平行于该杆件的移动方向,该枢接部二侧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抵持部与该第二抵持部,该第一抵持部延伸至该凹部,当该杆件移动至该释放位置时,该凸块压持该第二抵持部而使该第一抵持部翘起。
【专利摘要】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键盘翻转机构,包括机壳、杆件、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键盘与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机壳具有顶面与凹部,凹部位于顶面。杆件设置于机壳中且邻设于凹部的侧壁,可沿着侧壁移动于连接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键盘设置于凹部中,且通过两个第二连接件与位于杆件上的两个第一连接件连接,且通过杆件的移动使两个第二连接件与两个第一连接件分离。通过让键盘具有对称外观以及让位于键盘上的第二连接件对称设置,所述键盘可以取下,予以翻转一百八十度后,以按键朝下的方式与机壳结合。
【IPC分类】G06F3-02, G06F1-16
【公开号】CN104656801
【申请号】CN201310606492
【发明人】许文棋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