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触摸屏幕滑动灵敏度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61008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触摸屏幕滑动灵敏度的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触摸屏幕滑动灵敏度的方法。本发明同时还涉及一种检测触摸屏幕滑动灵敏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触控技术做为主流的人机交互技术之一,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尤其广泛,已经成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现在的主流智能机无一不采用触摸屏,用户只用在屏幕上轻轻点击、滑动等简单操作,就能进行打电话、发短信、看书、发邮件等各项活动,还能体验各种触控游戏丰富生活。
[0003]同为触摸屏手机,每款手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有的手机屏幕响应很快,有的手机屏幕滑动非常流畅,手指动则屏幕动,手指停则屏幕停,而有的手机却点半天没有反应,不然就是屏幕划不动或卡顿。
[0004]对于哪些方面如何来评测触摸屏的触控体验,业界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评测算法。传统的触摸屏测试只是对屏幕硬件指标,如点击精度、线性度、抖动精度等进行测试,缺乏对装载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后的终端整体触控性能的体系化评测。而最终的触控性能的好坏却恰恰是由触摸屏硬件、操作系统软件和用户界面交互环境三者结合决定的。随着各手机厂商都对触摸屏的选型和检测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标准,使得触摸屏、尤其是电容屏硬件质量提升较快,触摸屏的硬件质量相差不大。那么我们重心就会转移到如何从软件操作系统层面来评测和改善触控性能。通常我们会对各种触控操作,如点击、划动、拖拽等的时延进行测试,这些只是影响触控性能的部分因素,真正的决定因素却是在手机划动或拖拽屏幕时,屏幕与手指的跟随程度,而这个触控性能中的最至关重要的维度的量化评测方法是缺失的。
[0005]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对触摸屏触控跟随感评的测均是主观感知,评测个体不同评测结果也不尽相同,没有一种量化的评测方法对跟随感进行定量的分析。即针对软硬件均已配置的触控屏幕进行感应度测试并获取到量化测试结果,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触摸屏幕滑动灵敏度的方法,包括:
[0007]在触摸屏幕上执行匀速滑动操作,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连续采集所述触摸屏幕的响应图像,并将所述响应图像按照采集时间顺序进行编号,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不大于1/240 秒;
[0008]将互不相同的响应图像的编码按顺序组成编号序列;
[0009]获取所述编号序列的离散变量值,将所述离散变量值作为所述触摸屏幕的滑动灵敏度值。
[0010]相应地,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检测触摸屏幕滑动灵敏度的装置,包括:
[0011]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在触摸屏幕上执行匀速滑动操作,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连续采集所述触摸屏幕的响应图像,并将所述响应图像按照采集时间顺序进行编号,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不大于1/240秒;
[0012]序列生成模块,用于将互不相同的响应图像的编码按顺序组成编号序列;
[0013]序列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编号序列的离散变量值,将所述离散变量值作为所述触摸屏幕的滑动灵敏度值。
[0014]由此可见,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连续采集触摸屏幕针对匀速滑动操作的响应图像,在将响应图像按照采集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后去除相同的图像,根据相同图像中编号最小的图像编号生成新的编号序列,将编号序列的离散变量值作为触摸屏幕的滑动灵敏度值。从而实现了针对触摸屏幕滑动灵敏度的准确的量化测试,且该测试无需与触摸屏幕配套的软硬件的参与,可适用于各种场合或不同条件下的触摸屏幕测试。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检测触摸屏幕滑动灵敏度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体检测触摸屏幕滑动灵敏度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检测触摸屏幕滑动灵敏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备对触摸屏幕滑动的灵敏度进行准确测量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触控跟随感进行自动量化评测的方法,并采用变化图像编号序列的离散变量值来量化衡量触控跟随感的优劣。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检测触摸屏幕滑动灵敏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S101,在触摸屏幕上执行匀速滑动操作,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连续采集所述触摸屏幕的响应图像,并将所述响应图像按照采集时间顺序进行编号,所述预设的时间间隔不大于1/240秒。
[0020]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可以用曝光时间快于1/240秒的高速照相设备进行响应图像的采集,或者是其他可以达到同等效果的设想器材,当采用摄像机时,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0021]根据所述匀速滑动操作采集所述触摸屏幕的同步响应视频,所述响应视频的每秒传输帧数FPS不低于240 ;
[0022]对所述同步响应视频进行拆帧处理,将所述同步响应视频的每一帧视频作为所述响应图像进行存储,并将所述每一帧视频的帧号作为对应的响应图像的编号。
[0023]S102,将互不相同的响应图像的编码按顺序组成编号序列。
[0024]优选地,为了去除响应图像中的相同图像,本发明方案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0025]设置第一张响应图像为参照图像;
[0026]将所述参照图像的下一张响应图像作为对比图像,判断所述参照图像相对于所述对比图像是否发生变化;
[0027]若是,将所述对比图像的编号按序加入所述编号序列中,并将所述对比图像作为新的参照图像;
[0028]若否,将所述对比图像的下一张响应图像作为新的对比图像,判断所述参照图像相对于所述对比图像是否发生变化。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判断判断所述参照图像相对于所述对比图像是否发生变化时,可以首先在所述参照图像和所述对比图像中选择位置相同的区域作为基准区域,然后对所述参照图像和所述对比图像在所述基准区域中的图像进行识别,根据所述图像的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参照图像相对于所述对比图像是否发生变化。这样即可通过基准区域中图像的变化来确定整体图像是否相同,能够节省一定的系统负担以及开销。
[0030]S103,获取所述编号序列的离散变量值,将所述离散变量值作为所述触摸屏幕的滑动灵敏度值。
[0031]具体地,该步骤首先根据所述编号序列中相邻数字之间的绝对值差值生成数字序列,将所述数字序列作为所述触摸屏幕刷新时间间隔,随后确定所述数字序列的均方差,将所述均方差作为所述离散变量值。
[0032]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现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体检测触摸屏幕滑动灵敏度的示意图,该实施例采用帧率在240fps以上的高速摄像机拍摄用户每次划动或拖拽屏幕的操作中的屏幕变化过程。同时采用机械臂代替人手,在划动速度和压力一致的前提下进行测试。并且机械臂的压力和速度都是可以调节的。具体地,与该示意图对应的操作步骤如下:
[0033]( I)设直闻速摄像机开始拍摄。
[0034](2)发送触控指令给机械手,使机械手按照控制模块发来的操作指令操作手机屏幕(为方便后续描述,我们假定为划动屏幕操作)。该过程将会被(I)中设置的高速摄像机记录下来。
[0035](3)拍摄完成后,将高速摄像机内存储的视频读取到电脑中,将240fps的视频进行拆帧处理,把每一帧视频存储成一副图片,得到一系列连续的图片,每张图片均按照它在原视频中的帧号命名。比如,某张图片在视频中位于第125帧,那么该图片就命名为“125”。
[0036](4)依次对步骤3得到的图片序列中的图片进行识别。图片识别前,先选取图片中某一位置区域为基准,然后从第I张图片开始与后面的图片进行比对。如第I张图片与第2张图片在基准区域内图像没有发生变化,那么便将第I张图片与第3张图片比对,直至有变化发生时,记录该图片名称“XI”。再从Xl开始,依次与后面图片进行比对,直至下一次基准位置内图片内容发生变化,记录为X2。依此类推,便可得到X3,X4,……,Xn (数字序列)。Xn实为屏幕第η次开始跟随手指运动的图像的帧号。
[0037](5)对{X1,X2,......,Χη}序列进行 X2-X1,X3-X2,......,Xn-Xn-l 运算,得到新的
{Y1,Y2,……,Ym}序列。这一序列实为手机屏幕每次图像变化的时间间隔(单位为:帧)。若屏幕的跟随感足够好,那么该序列则为一平稳无变化序列,及Y1=Y2=……=Ym。但实际上,几乎没有手机能够做到完美的跟随,那么{Y1,Y2,……,Ym}就会出现波动。因此本发明引入了均方差来衡量该序列的波动情况。均方差也叫标准差,在概率统计中最常使用作为统计分布程度上的测量。均方差定义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它反映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简单来说,标准差是一组数据平均值分散程度的一种度量。一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因此,运算模块会对{Y1,Y2,……,Ym}计算均方差,这就是触控跟随感的算法定义。跟随感数值越小,屏幕刷新越均匀、流畅,屏幕与手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