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57114阅读:来源:国知局
发明的判断模块的结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65]实施例一
[0066]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包括:
[0067]步骤SlOO:根据配置要求,计算设备所需的存储空间。
[0068]监控系统中,各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设备上有自己的存储空间。为了满足实际需要,监控系统的设备会根据需求设置一定的配置,包括分辨率、编码格式、码率、数据路数、数据存储时间等。数据存储时间等根据设备所处位置等实际因素来确定,一般场所的监控设备可能需要30天的数据存储时间,而车载、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可能就需要60天的数据存储时间。
[0069]根据设备配置的码率、数据路数和数据存储时间等,即可计算得到该设备存储监控数据所需的存储空间。较优的,计算所需的存储空间时,使用设置的最大码率较好,这样可以预留一定的冗余空间。只要不修改配置或者配置要求,尤其是最大码率,对存储数据的自动删除或者手动删除并不影响设备已经计算得到的所需的存储空间。
[0070]本实施例中,设备所需的存储空间的计算,既可以在初始的时候进行,也可以在更改了配置要求后进行。本实施例中,设备所需的存储空间可以根据配置要求的改变而进行定期或者实时的更新,比如更改了存储时间、编码格式或者码率、存储空间匹配成功并分配了存储空间等,就可以重新计算设备所需的存储空间,即需要重新进行步骤S100。
[0071]步骤S200:根据设备实际的存储空间与所需的存储空间,判断设备是存储需求设备还是存储提供设备,当判断为存储需要设备时计算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值,当判断为存储提供设备时计算存储提供设备的存储提供值。
[0072]通过比较设备实际的存储空间和计算得到的所需的存储空间,可以判断该设备的实际的存储空间能否满足所需的存储空间的需要,并可以根据实际的存储空间和所需的存储空间的差值,计算出存储需求值或者存储提供值。
[0073]具体的,如图5所示,步骤S200具体包括:
[0074]步骤S210:判断设备的实际的存储空间是否小于所需的存储空间,如果是,进入步骤S220 ;如果否,进入步骤S230。
[0075]步骤S220:设备为存储需求设备,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值为所需的存储空间与实际的存储空间的差值。
[0076]如果设备实际的存储空间小于所需的存储空间,则认定设备为存储需求设备,存储需求值为所需的存储空间与实际的存储空间之间的差值。
[0077]步骤S230:计算设备的实际的存储空间与所需的存储空间之间的存储差值,判断存储差值是否大于设定的阈值;
[0078]如果是,进入步骤S240 ;如果否,判断设备为正常设备。
[0079]实际情况中,存在设备的实际的存储空间与所需的存储空间之间的存储差值极小的情形。如果该设备也被认定为存储提供设备,则其可以提供的存储空间较小。为了满足一般的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可能需要多个这类存储提供设备。这会造成本数据存储方法的复杂化,并导致存储空间碎片化。步骤S210判定设备的实际的存储空间大于或等于所需的存储空间时,进入本步骤S230。
[0080]在步骤S230中,计算设备的实际的存储空间与所需的存储空间之间的存储差值,并将计算的存储差值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设定的阈值,可以是一个经验值,也可以是根据存储空间总量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得到,或者由用户手动设置。阈值的作用在于,避免设备提供的存储空间容量过小,造成系统中存在过多的小容量存储空间的存储提供设备,导致系统的数据存储复杂化。
[0081]如果计算的存储差值小于或等于设定的阈值,则判断设备为正常设备。正常设备的存储空间可以满足数据存储需求,不提供存储空间,也不需要存储空间,不需要进行存储空间匹配。
[0082]步骤S240:设备为存储提供设备,存储提供设备的存储提供值为存储差值与设定的阈值的差值。
[0083]如果计算的存储差值大于设定的阈值,则进入步骤S240,判断该设备属于存储提供设备,该设备的存储提供值为存储差值与设定的阈值的差值。
[0084]通过比较设定的阈值,并在计算存储提供值时减去阈值,给提供的存储空间引入了一个冗余容量,防止出现存储空间差错,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存储空间的碎片化,减小数据存储的复杂性。
[0085]步骤S300:获取网络中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信息和存储提供设备的存储提供信息。
[0086]一般的,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信息主要包括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值和设备标识,存储提供设备的存储提供信息主要包括存储提供设备的存储提供值和设备标识,用于得到存储空间的需求与供给的匹配所需的指标或者参数。只要有存储需求值、存储提供值和设备标识,即可进行存储空间的需求方和提供方之间的匹配。本步骤既可以由各个存储需求设备以及存储提供设备分别执行;也可以由某个设备或者模块集中执行。
[0087]较优的,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信息还可以包括存储需求设备的传输速率要求,存储提供设备的存储提供信息还可以包括存储提供设备的传输速率。由于存在设备需要数据高速存储的情形,因此,传输速率也可以是匹配传输空间的一项指标参数,可以适用于传输速度存在一定差异或者对传输速度有特定要求的系统。
[0088]较优的,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信息还可以包括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所需时间,存储提供设备的存储提供信息还可以包括存储提供设备的可以提供存储空间的时间。因为设备可能产生临时的存储需求,也可能需要长期的存储空间;或者产生临时的存储供给,也可能提供长期的存储空间。此时,在存储空间匹配时,增加考虑存储时间的因素,可以在时间维度上综合利用存储提供设备提供的存储空间,减少存储空间的浪费。
[0089]此外,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信息还可以包括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有效时间,存储提供设备的存储提供信息还可以包括存储提供设备的存储提供有效时间。通过设置存储需求有效时间或者存储提供有效时间,可以保证存储需求和存储提供信息的时效性,以便对存储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比如拆分存储需求等,以便于筛选无效的存储需求和提供信息,提高数据存储方法的时效性。
[0090]步骤S100、S200和S300既可以在网络中的各个设备上分别进行,也可以在一个设备或者模块上执行。
[0091]步骤S400:根据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信息与存储提供设备的存储提供信息进行存储空间匹配。
[009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0、S200以及S300是在每个存储需求设备和存储提供设备上分别执行的,本步骤的存储空间匹配也在每个存储需求设备和存储提供设备上执行。如图2所示,步骤S400具体包括:
[0093]步骤S410:存储提供设备生成存储需求设备序列,根据存储需求设备序列的顺序,向存储需求设备发出匹配请求。
[0094]在本实施例中,存储提供设备首先比对本设备的存储提供值与获取的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值。只有存储需求值小于本设备的存储提供值的存储需求设备是有效的存储需求设备,才能用于生产存储需求设备序列。
[0095]存储提供设备根据从网络中获取的有效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值的时间先后顺序,生成存储需求设备序列。当然,存储提供设备也可以采用其它原则来生成存储需求设备序列,比如获取的存储需求设备的存储需求值的大小,或者获取的存储需求值与自身的存储提供值的比值等。
[0096]为了保障存储需求设备序列的时效性,在生成存储需求设备序列时,还可以核对存储需求有效时间,剔除已经超过存储需求有效时间的存储需求设备。
[0097]存储提供设备生成存储需求设备序列之后,向序列第一位的存储需求设备发出匹配请求,匹配请求包括设备标识等信息。为了保证匹配请求的时效性,匹配请求中可以包括匹配请求有效时间。
[0098]为了更合理的进行存储空间匹配,匹配请求可以包括更多的信息以实现存储空间匹配的综合考量,比如存储提供设备的存储提供值、存储时间、传输速率等信息。
[0099]步骤S420:存储需求设备生成接收到的匹配请求序列,根据匹配请求序列的顺序,向匹配请求发出匹配确认信息,确认存储空间匹配成功。
[0100]因为步骤S410是在每个存储提供设备上执行,存储需求设备可能会接收到多个存储提供设备发出的匹配请求。本实施例中,存储需求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匹配请求的时间先后顺序,生成匹配请求序列。当然,存储需求设备还可以根据其它信息或者原则生成匹配请求序列,比如匹配请求中的存储提供值的大小,或者匹配请求中的存储提供值与本设备的存储需求值的比值等。
[0101]为了保障匹配请求的有效性,存储需求设备也可以在生成匹配请求序列之前,比较本设备的存储需求值与匹配请求中存储提供值的大小,只有存储提供值大于本设备的存储需求值的匹配请求是有效的匹配请求,可以用于生成匹配请求序列。为了保证匹配请求序列的时效性,存储需求设备在生成匹配请求序列时,还可以核对匹配请求中的有效时间,剔除已经超过有效时间的匹配请求。
[0102]存储需求设备生成匹配请求序列之后,向序列第一位的匹配请求发出匹配确认信息,确认存储空间匹配成功。匹配确认信息包括设备标识、存储需求值和存储提供值等信息。
[0103]步骤S430:存储提供设备发出匹配请求后,如没有收到匹配确认信息,则重新执行步骤S300。
[0104]如果存储提供设备发出匹配请求后,在设定时间段内,可能因为多种原因没有收到存储需求设备发出的匹配确认信息,比如存储需求设备已经与其他存储提供设备匹配成功、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