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双向传输装置及其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1327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非对称双向传输装置及其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有关一种双向传输装置,特别是一种非对称双向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图1为传统对称性双向传输的架构,主要包含有主装置180以及与其耦接的多个子装置190、195。主装置180更包含振荡器99,多个锁相回路(phase lock loop,PLL)21、40及41,多个传输模块30、31、50及51,以及多个接收模块32、33、52及53。子装置190包含接收模块60及61,传输模块62及63,以及锁相回路22。其中子装置190中的接收模块60通过第一传输媒介110与主装置180中的传输模块30耦接,接收模块61通过第二传输媒介111与传输模块31耦接,传输模块62通过第三传输媒介112与接收模块32耦接,以及传输模块63通过第四传输媒介113与接收模块33耦接。同样地,子装置195包含接收模块70和71、传输模块72和73,以及锁相回路23。其中接收模块70通过第一传输媒介160与传输模块50耦接,接收模块71通过第二传输媒介161与传输模块51耦接,传输模块72通过第三传输媒介162与接收模块52耦接,以及传输模块73通过第四传输媒介163与接收模块53耦接。
[0003]在主装置180中,振荡器99产生振荡信号至锁相回路21,进而令锁相回路21产生第一时脉信息320。传输模块30及50分别接收第一时脉信息320,并分别据以产生传输时脉。由传输模块30和50所产生的传输时脉分别通过第一传输媒介110及160传输至接收模块60和70。传输模块31和51接收第一时脉信息320并分别通过第二传输媒介111及161传输数据至接收模块61及71。
[0004]在子装置190及195中,锁相回路22及23分别从接收模块60及70接收传输时脉并据以产生第二时脉信息220。接收模块61及71依据第二时脉信息220分别通过第二传输媒介111及161接收传输数据。此外,传输模块62及72接收反向数据及第二时脉信息220,并分别通过第三传输通道112及162将反向数据传送至接收模块32和52。类似地,传输模块63及73分别接收第二时脉信息220并据以产生反向时脉。反向时脉通过第四传输媒介113及163被传送至接收模块33及53。
[0005]锁相回路40及41分别接收由接收模块33及53传来的反向时脉,并分别产生第三时脉信息至接收模块32及52,以使接收模块32及52能够根据第三时脉信息经由第三传输媒介112和162接收反向数据。
[0006]传统上来说,在矩阵系统架构下,其主装置和子装置会具有多个输入/输出(input/output, I/O),用以控制全双工数据传输,输入/输出可利用芯片例如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1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或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来实现。然而,当FPGA被用作矩阵系统中的芯片时,矩阵系统中的I/O数量会因为FPGA的有限资源(例如锁相回路的数量)而有所限制。举例来说,一个16X16的矩阵系统中,主装置需要32个锁相回路,但是要找到具有足够数量的锁相回路的FPGA确不容易,即便真的存在这类型的FPGA,其用来发展主装置的成本必然非常可观。
[0007]因此,ASIC成为了另一种选择。ASIC为传统可以客制化的芯片,可以按照设计者的需求来规画。但是,即便使用者能够设计出具有足够数量锁相回路的ASIC芯片,其费用也相当高。

【发明内容】

[0008]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对称双向传输装置,包含主装置及至少一子装置。主装置包含第一锁相回路及耦接于第一锁相回路的主收发模块,子装置耦接于主装置,具有子收发模块。其中,主收发模块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时脉信号至子收发模块,通过第二传输通道传输第一数据信号至子收发模块,以及通过第三传输通道接收由子收发模块回传的第二数据信号;以及其中第一锁相回路提供传输时脉信号、传输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撷取第二数据信号时所需的第一时脉。
[000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非对称双向传输装置的切换系统,包含主装置及与其耦接的至少一子装置。主装置包含:第一锁相回路;至少一封包产生器,每一封包产生器用以输出至少一封包信息;阵列切换模块,与至少一封包产生器耦接,阵列切换模块用以将至少一串流数据输出给至少一封包产生器以转换成至少一封包信息;以及至少一个主收发模块,耦接于第一锁相回路以及至少一封包产生器,每一主收发模块将至少一封包信息转换成第一数据信号。每一子装置分别与其中的一主收发模块相耦接,每一子装置具有一子收发模块;其中主收发模块通过第一传输通道传输时脉信号至子收发模块,通过第二传输通道传输第一数据信号至子收发模块,将第一数据信号转换成至少一封包信息,以及通过第三传输通道接收由子收发模块回传的第二数据信号。其中第一锁相回路提供传输时脉信号、传输第一数据信号以及撷取第二数据信号所需的第一时脉。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传统双向传输架构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方块图。
图3A及3B为本发明相位校调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方块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方块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方块图。
【符号说明】
I?4串流数据5封包产生器
6?9串流数据10封包产生器
11?14串流数据15封包粹取器
16?19串流数据20封包粹取器
21 (第一)锁相回路22 (第二)锁相回路
23锁相回路30 (第一)传输模块
31 (第二)传输模块32 (第一)接收模块
33接收模块30a输出串行/解串行器 31a输出串行/解串行器31b传输模块
31c传输模块32a输入串行/解串行器
32b接收模块32c接收模块
40锁相回路41锁相回路
50传输模块51传输模块
52接收模块53接收模块
50a输出串行/解串行器51a输出串行/解串行器
52a输入串行/解串行器60接收模块
61接收模块62传输模块
63传输模块60a输入串行/解串行器
61a输入串行/解串行器62a输出串行/解串行器
61b接收模块61c接收模块
62b传输模块62c传输模块
70接收模块71接收模块
72传输模块73传输模块
70a输入串行/解串行器71a输入串行/解串行器
72a输出串行/解串行器80子封包产生器
81?84串流数据85子封包粹取器
86?89串流数据99振荡器
110第一传输通道(媒介)111第二传输通道(媒介)
112第三传输通道(媒介)113第四传输媒介
Illa传输通道Illb传输通道
112a传输通道112b传输通道
160第一传输通道(媒介)161第二传输通道(媒介)
162第三传输通道(媒介)163第四传输媒介
180主装置180a主收发模块
180η主收发模块190子装置
190a子收发模块195子装置
195a子收发模块220第二时脉
221基本时脉222输入/输出时脉
320第一时脉321基本时脉 322输入/输出时脉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将以图式配合文字叙述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传统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出。
[0012]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的非对称双向传输装置的实施例方块图。具有主装置180及与其耦接的子装置190。在一实施例中,该非对称双向传输装置可以用于信号延伸装置,例如:KVM信号延伸装置或者是影像延伸装置等,但不以此为限制。于此实施例中,仅以一个子装置190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主装置180也可以耦接多个子装置。此外,须说明的是,主装置180与子装置190可以设置于电路板上不同的位置,也可以将其整合后设置于电路板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主装置180与子装置190也可以设置于不同的电路板上,并且可通过双绞线电缆、连接器、金手指或软性电路板互相耦接。
[0013]请继续参照图2,主装置180包含主收发模块180a、与主收发模块180a耦接的第一锁相回路(phase lock loop, PLL) 21,以及稱接于第一锁相回路21的振荡器99 ;子装置190,在一实施例中,包含子收发模块190a及与其耦接的第二锁相回路22。主收发模块180a包含第一传输模块30、第二传输模块31及第一接收模块32 ;子收发模块190a包含第二接收模块60、第三接收模块61及第三传输模块62。其中第一传输模块30通过第一传输通道110与第二接收模块6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