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实时数据处理、实时信息分享以及生活干预信息的慢性疾病管理方法

文档序号:939747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实时数据处理、实时信息分享以及生活干预信息的慢性疾病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慢性疾病管理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实时数据处理、实时信息分享以及生活干预信息的慢性疾病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慢性疾病具有病因隐匿、发病时间长、“一朝诊断、终生治疗”,对于医疗与健康服务有长期的、重度的黏性需求。目前,我国各种慢性疾病患者超过几亿人,且每年以8.9%的速度递增;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总死亡率的85%,其医疗支出占我国医疗总费用的80%。随着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的2亿多的老年人是慢性病高发病群体;同时,慢性病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导致其对医疗的需求进一步增大,加剧“看病难”和“看病贵”的矛盾。
[0003]慢病发展与生活习惯密切关联,具有“三分治七分养”的特点。然而,在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医院的治疗功能主要集中在院内,依靠院内的各种检查获得诊断所需要的数据,导致患者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缺失而无法为“三分治”服务;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患者缺乏专业指导和相关的疾病知识,很难坚持自我管理,将慢性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生活信息,如其饮食和热量摄入情况、运动和热量消耗情况、药物治疗(口服药、注射药剂等)情况等无法得到完整的记录,导致“七分养”缺乏足够的信息因而半途而废。
[0004]另一方面,慢性疾病的重症阶段往往会伴随各种紧急状况的发生,例如心脏病突发需要紧急进行抢救,或者糖尿病病人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导致快速的昏迷和死亡。有关的统计也显示我国每年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已经达到350万人,院外存活率也比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由于现有模式下急救时间过长而导致无法满足“黄金10分钟”的法则。
[0005]近年来,由于传感器技术的创新,特别是微机系统传感器(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MEMS)和生物传感器(B1sensor)的技术进步,使得包含多种微传感器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不断出现,并应用在人体相关的各种生理数据的采集,进而衍生出医疗健康方面相应的慢性病管理应用和服务远程医疗,由患者在远程利用可穿戴设备采集生理数据,再由医生在远程进行解读和分析,依据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和指导患者进行慢病管理,从而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0006]这种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提供慢性病管理的远程医疗方式,在实现方式上目前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
1、数据处理的实时性不足。
[0007]人体生理特征数据种类和类型比较多,而且很多重要生理特征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直接反映出生命体征,具有极强的实时性要求。但在通常的远程医疗慢性病管理中,一般采用患者数据远程采集-传递到后台进行存储-存储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的方式,导致处理的实时性比较差,不能完全满足突发情况的应对需求。实例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例子:
I)远程心电监测可以监护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工作情况,并将数据持续传递到后台。当远程病人的心脏病突发时,通过心电图监测的数据应能够在后台实时得到分析处理,反映出患者的紧急状况以便对其进行及时抢救。
[0008]2)人体的血糖水平是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的。当出现血糖水平过低时,容易导致低血糖患者心跳加快、冒冷汗等状况,并容易陷入昏迷甚至导致死亡。这就需要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实时分析处理以便提前进行警告和提示,以免发生意外。
[0009]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对不同类型和种类的人体生理特征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的机制和方法,以满足信息处理的实时性要求。
[0010]2、分享受众有限且缺乏分享的实时性。
[0011]在目前慢性病管理应用中,其生理数据和信息的流向基本局限在患者-医院的医生之间。而目前很多远程医疗的慢性病管理应用中,其信息分享也基本是以社交媒体分享为主,其特点是数据采集和处理完成后,人为控制将结果发布到相应的社交媒体上进行分享。这种方式的缺点是:
1)基于社交媒体的分享需要人为控制,缺乏自动处理机制并存在滞后性,无法满足急救的实时性需求;
2)由于分享平台为公共平台,无法为特定数据提供单独接口(不同的生理数据,和不同的指标数据),只能通过非结构化数据(文本或图片)进行分享,因此导致对数据的处理和使用在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分享前就终结了,无法进一步处理和使用;
3)个人隐私保护:一些特定的信息,尤其是涉及人体医疗健康的信息,是存在个人隐私属性而需要严格进行信息保护的,并不适合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分享;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对实时性要求高、需要原始数据来支持相关分析,并能够较好保护个人隐私的信息分享机制。在远程医疗新模式下,可以利用新的信息共享方式来改善和解决传统医疗模式下的上述缺点,实现实时分享并改善受众人群,以便在患者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提高院外存活率: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院外患者一旦具有突发情况,除了呼叫120急救意外,更依赖其生活环境中的家人(或者社区、养老院等)提供及时救护和帮助以节省时间,在“黄金10分钟”内采取必要措施挽救生命。
[0012]
3、缺乏生活(饮食和运动)、药物治疗与生理指标的关联结合。
[0013]慢病发展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渐进过程,其发生、发展与生活习惯和生活习性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在现有的医疗模式下,患者生活中大量的生活干预信息是不被医院或医生所掌握和了解的,而患者到医院就诊时,依据医院的检查往往达到的是其某一时刻的生理指标情况,无法全面反映出患者慢性病的病情和病程发展情况,也无法具体知悉其治疗的实际效果。例如:糖尿病的治疗的五架马车理论,就包含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环节,只有将饮食、运动、药物三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生活干预信息,才能完整的验证治疗的效果,并结合自我检测的生理指标进行再调整,直到形成稳定的血糖控制。
[0014]而目前的慢病管理方法中,缺乏将生活信息、治疗信息和自我监测的生理指标进行完整结合,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生活、治疗与病情、病程发展的内在联系。

【发明内容】

[001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实时数据处理、实时信息分享以及生活干预信息的慢性疾病管理方法,解决慢性病患者信息处理、分享实时性不足的问题。
[0016]本发明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备实时数据处理、实时信息分享以及生活干预信息的慢性疾病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用于采集个人数据的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采集到的多种数据传输到远程模块;进一步的,采集到的多种数据进行统一的兼容和适配处理后再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输送到远程模块;
52、远程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所述多种数据传输到云端模块的实时通信模块;
53、实时通信模块对数据做初步处理以后,将数据转移到实时处理模块;
54、实时处理模块实时计算实时通信模块传输过来的数据并得出指标状态结果;
55、实时处理模块将处理后的事件送到实时告警模块,实时告警模块根据事件和配置的告警策略判断是否生成告警,以及具体的告警种类,每种告警种类具有不同的告警级别;
56、实时处理模块将数据和计算得到的指标状态结果以及告警状态结果发送给实时信息共享模块;
57、实时信息共享模块根据配置的共享策略,将数据、指标状态结果和告警状态分发给相应的接收方。
[0017]优选的,远程模块支持多种数据的采集和兼容处理并进行传输。
[0018]优选的,用于采集个人数据的设备采集到的多种数据包括人体相关的生理指标数据和人体相关的生活干预信息,所述的生活干预信息包括活动状况、饮食情况、药物使用情况、位置信息和时间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饮食情况包括食物种类、质量和使用时间中的一项或多项,药物使用情况包括药物种类、剂量和使用时间中的一项或多项。
[0019]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包含可穿戴设备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用于采集个人数据的设备包括用户佩戴的包含多种传感器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包括生理指标传感器、运动/姿态传感器等,传感器可为现有微机系统传感器或生物传感器,包含但不限于以下的设备:智能血糖仪、智能远程心电图仪、智能血氧仪、智能血压仪、运动传感设备、个人位置信息传感设备、计算机或手机屏幕输入设备等等,具有超低功耗和微型化的特点;移动互联网技术则支持用户随时随地的进行远程使用。
[0020]优选的,采集个人数据的设备所采集的数据包括:
a)人体的各种生理指标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血压、血糖、心率和脉搏、心电图、体温、血液成份各项检验指标数据、尿液成份各项检验指标数据、呼吸以及其各项测量指标、身高、体重、活动姿态、运动状况等;
b)人的生活数据和信息,例如饮食(食物和摄入量、时间等)、活动姿态、运动状况(运动量和持续时间等)、用药情况(品种和药量、用药时间等);
c)地理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GPS定位数据、北斗定位数据、无线蜂窝基站信息和W1-Fi网络信息以及蓝牙设备无线信号信息。
[0021]优选的,所述的远程模块为用户智能手机、平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