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病理切片扫描装置的3d成像及融合的方法

文档序号:9397550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病理切片扫描装置的3d成像及融合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病理切片扫描装置的3D成像及融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病理切片是病理标本的一种。制作时将部分有病变的组织或脏器经过各种化学品和埋藏法的处理,使之固定硬化,在切片机上切成薄片,粘附在玻片上,染以各种颜色,供在显微镜下检查,以观察病理变化,作出病理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病理切片扫描装置是把病理切片转化成数字化的一种工具,替代了传统显微镜。
[0003]但现有病理切片扫描装置都是没有3D的效果,导致无法达到像显微镜一样可以在同一个位置可以上下调点焦距,来看不同的细胞组织变化。无法满足在一个焦平面中扫描出所有清晰的图像细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基于病理切片扫描装置的3D成像及融合的方法,有效的通过病理切片扫描装置来模拟出比显微镜更方便简洁的观看3D效果,并且通过融合功能可以实现把不同焦平面上的清晰组织全部融合在同一张图像上。最终达到能完整并清晰的查看到切片上所有的细胞及组织的图像。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基于病理切片扫描装置的3D成像及融合的方法,通过病理切片扫描装置模拟出各个焦平面上的3D图像,并且通过融合方法将不同焦平面上的3D图像全部融合在同一张图像上,最终由各个焦平面层的数据与融合层的数据组合成一幅3D图像。
[0007]所述病例切片扫描装置包括:
[0008]相机:用于采集病理切片图像;
[0009]成像镜:用于光路成像;
[0010]物镜:用于放大图像,能够上下移动,用于相机对焦;
[0011]病理切片:即扫描对象;
[0012]扫描平台:用于移动病理切片沿X,Y方向移动;
[0013]聚光镜:把光聚集在一起;
[0014]光源7:提供光源;
[0015]计算机。
[0016]所述方法包括:
[0017]SI,通过图像识别出切片组织上的焦点,对焦点进行对焦,算出各个焦点的Z轴最佳焦距,即Z轴实测焦距;
[0018]S2,利用所述Z轴实测焦距,拟合出一个虚拟平面,则XYZ扫描的轨迹按该虚拟平面运动,把该虚拟平面扫描的层作为焦平面O层;
[0019]S3,在焦平面O层内,控制物镜和扫描平台移动Z轴的运动曲线,在运动过程中,相机从轨迹(A与A’的轨迹起始点点同一个点)的运动的起始点开始持续不断抓取物镜与扫描平台运动过程中的图像,直至运动结束,并持续不断地把图像实时传给计算机;计算机实时对抓取过来的图像进行处理,直至该Z轴的运动曲线对应的XY实际切片扫描轨迹结束;
[0020]S4,Y轴再次移动到起始点,把焦平面O层的Z轴的轨迹依次向上或向下移动设定的距离,每移动一次,重复一次S3 ;
[0021]S5,直至所有层扫描结束,即扫描出了焦平面O层、焦平面I层至N层;通过N+1层的数据,通过所有层的数据描绘出该Z轴的运动曲线对应的XY实际切片扫描轨迹上的3D图像;
[0022]S6,对每个Z轴的运动曲线重复S3、S4和S5,得到每个Z轴的运动曲线对应的XY实际切片扫描轨迹上的3D图像,进而获得整张图像的数据;
[0023]S7,制作出3D数据并且通过融合算法取出每层最清晰的内容合成一个融合层。
[0024]所述SI中的对焦点进行对焦,算出各个焦点的Z轴最佳焦距是这样实现的:
[0025]将Z轴匀速移动,使用病理切片扫描装置中的相机不断抓取图像,找到抓取的图像中的清晰度最高的图像,该图像对应的Z轴的位置即为Z轴最佳焦距。
[0026]所述S2中的利用所述Z轴实测焦距,拟合出一个虚拟平面是这样实现的:
[0027]利用所述Z轴实测焦距,用图像平面拟合方法算出虚拟平面。
[0028]所述图像平面拟合方法包括二维插值和最小二乘法。
[0029]所述S3中的计算机实时对抓取过来的图像进行处理包括补光处理和颜色校正处理。
[0030]所述S4中的设定距离为0.0OOlmm至0.0lmm之间。
[0031]所述S5中的N为I至99。
[0032]所述S5中的N取4。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病理切片扫描装置扫描过程中,扫描出来的图像丢失本身图像细节的问题;能有效的通过病理切片扫描装置来模拟出比显微镜更方便简洁的观看3D效果,并且通过融合功能实现了把不同焦平面上的清晰组织全部融合在同一张图像上,最终达到能完整并清晰的查看到切片上所有的细胞及组织的图像。
【附图说明】
[0034]图1病理切片的扫描装置
[0035]图2平台XYZ轴的移动轨迹图
[0036]图3平台XY轴的移动轨迹图
[0037]图4 A’轨迹的Y与Z轴的轨迹运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9]病理切片扫描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采集病理切片图像的相机装置即相机I ;用于光路成像的成像镜2 ;用于放大图像的物镜3,其可上下移动,用于相机对焦;病理切片4,即扫描对象;扫描平台5,用于移动病理切片可以往X,Y方向移动;聚光镜6,把光聚集在一起;光源7:提供光源为LED灯,图1中的8-11表示PC与四个模块相互通信,PC控制四个模块及四个模块对PC机有数据的返回。
[0040]图2所示是平台XYZ轴的移动轨迹图。通过实测焦点算出扫描曲线。其中Α’表示的轨迹即Z轴的运动曲线,简称Α’轨迹。
[0041]图3所示是平台XY轴的移动轨迹图。图中为手绘切片组织图,图4表示实际对焦点。其中A表示XY的实际切片扫描轨迹。即A轨迹,与图2中的Α’的轨迹对应。
[0042]图4所示是A ’轨迹的Y与Z轴的轨迹运动图,其中0,1,2,3,4为5条不同的轨迹,条与条之间的Z轴间距为0.001mm。
[0043]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包括:
[0044]SI,对图3中的焦点(焦点一般都选取在切片组织上,可通过图像识别取得)进行对焦,算出各个点的Z轴最佳焦距也称作实测焦距(对焦方法:Z轴匀速移动,相机不断抓图,通过抓取的图像清晰度来得出Z轴移动到那个位置时图像最清晰即当作焦距位置。)(即图像最清晰的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