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416911阅读:来源:国知局
069]第二例:电子设备在第一弯折态时,电子设备的第一弯折角度为O度,即电子设备当前处于非弯折状态。然后,用户向电子设备施加弯折操作,这个过程中,电子设备从第一弯折态形变为第二弯折态,第二弯折态对应的第二弯折角度接近180度。接下来,电子设备停止施加弯折操作,将电子设备释放,此时,电子设备发生回弹,从第二弯折态形变为第三弯折态,第三弯折态对应的第三弯折角度可以为145度。换言之,电子设备在外力作用下从第一弯折态形变为第二弯折态后,在外力撤销后,电子设备并没有从第二弯折态回弹为初始状态(即非弯折状态),而是回弹了一部分,从第二弯折态形变为第三弯折态。
[0070]例如一种场景为:用户希望将柔性屏弯折成环状,以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如果用户自己调整角度,则需要调整多次。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在用户向电子设备施加弯折操作后,柔性屏从非弯折状态形变至第二弯折状态,并且在用户不再施加弯折操作后,电子设备从第二弯折态回弹为第三弯折态。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三弯折态时,其弯折角度为第三弯折角度,能够与用户手腕形状匹配,其中,第三弯折角度可以为预设角度,在电子设备的弯折角度为该预设角度时,能够与用户的手腕形状匹配。
[0071]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用户不需要对电子设备的弯折角度进行多次调整,电子设备会在弯折操作满足预设条件时,自动控制电子设备弯折至预设角度,从而精确控制柔性屏的弯折角度。
[0072]上述第一例中,可以采用能够发生回弹的材料,例如:塑胶等来实现柔性屏的回弹,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弹性结构的弹力,推动柔性屏回弹。上述第二例中,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弹性结构的弹力,推动柔性屏回弹,并通过弹性结构的弹力的大小对回弹的角度进行控制,弹力越大,回弹的角度越大。
[0073]进一步,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弯折操作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弯折态形变为所述第二弯折态,并在所述弯折操作不再施加于所述电子设备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维持所述第二弯折态不变。即在用户停止施加弯折操作后,电子设备维持第二弯折态不变。
[0074]实施例二
[007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0076]可弯曲屏幕20;
[0077]处理器21,与所述可弯曲屏幕20连接,所述处理器21用于检测获得一操作体施加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弯折操作,其中,所述弯折操作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产生形变;判断所述弯折操作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所述弯折操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弯折态形变为第二弯折态,并在所述弯折操作不再施加于电子设备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弯折态形变为第三弯折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弯折态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弯折角度,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弯折态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二弯折角度,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三弯折态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三弯折角度,所述第三弯折角度与所述第一弯折角度相同,或者不同。
[0078]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1还用于:
[0079]在所述弯折操作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弯折态形变为所述第二弯折态,并在所述弯折操作不再施加于所述电子设备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维持所述第二弯折态不变。
[0080]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1还用于:
[0081]判断所述弯折操作的持续时间是否小于一预设时长;其中,在所述持续时间小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所述弯折操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0082]可选的,所述处理器21还用于:
[0083]判断所述弯折操作对应的压力大小是否大于一预设压力阈值;其中,在所述压力大于所述预设压力阈值时,所述弯折操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0084]实施例三
[008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可弯曲屏幕,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0086]检测单元30,用于检测获得一操作体施加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弯折操作,其中,所述弯折操作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产生形变;
[0087]判断单元31,用于判断所述弯折操作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0088]控制单元32,用于当所述弯折操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弯折态形变为第二弯折态,并在所述弯折操作不再施加于电子设备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二弯折态形变为第三弯折态,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弯折态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弯折角度,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弯折态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二弯折角度,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三弯折态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三弯折角度,所述第三弯折角度与所述第一弯折角度相同,或者不同。
[0089]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32还用于:
[0090]在所述弯折操作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弯折态形变为所述第二弯折态,并在所述弯折操作不再施加于所述电子设备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维持所述第二弯折态不变。
[0091]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31还用于:
[0092]判断所述弯折操作的持续时间是否小于一预设时长;
[0093]其中,在所述持续时间小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所述弯折操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0094]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31还用于:
[0095]判断所述弯折操作对应的压力大小是否大于一预设压力阈值;
[0096]其中,在所述压力大于所述预设压力阈值时,所述弯折操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0097]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0098]1、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操作体向所述电子设备施加弯折操作后,所述电子设备产生形变,从第一弯折态形变为第二弯折态。并判断所述弯折操作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所述弯折操作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在所述弯折操作不再施加于电子设备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二弯折态形变为第三弯折态。换言之,在弯折操作不再施加于电子设备上后,电子设备仍然会发生形变,从第二弯折态形变为第三弯折态,其中,第三弯折态可以与第一弯折态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只要用户施加的弯折操作满足预设条件,电子设备最终都会弯折至第三弯折态,从而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柔性屏电子设备只能在外力作用时进行弯曲,并不能精确的控制柔性屏的弯折角度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精确控制柔性屏的弯折角度的技术效果O
[0099]2、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在所述弯折操作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弯折态形变为所述第二弯折态,并在所述弯折操作不再施加于所述电子设备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维持所述第二弯折态不变,进而实现了柔性屏既能对电子设备的弯折角度进行精确控制,又能在用户手动操作的控制下进行弯曲的技术效果,提高用户体验度。
[0100]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101]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102]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