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信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1770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用户信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网络信息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户信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用户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站点进行消费,网络站点能够使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该网络站点的全部信息。
[0003]对于网络站点而言,在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用户到达与网络站点对应的线下站点进行消费或享用服务。但实际中,很难确定用户在网络站点或网络平台上的线上行为与用户在线下站点的线下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发明内容】

[0004]本申请提供了用户信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5]—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的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智能终端发来的行为数据,其中,所述行为数据是所述智能终端获得的、与线下站点相关的用户线上行为数据和用户线下行为数据;获取所述线下站点的站点信息,所述站点信息包括站点W1-Fi基站信息和/或站点位置信息;将所述行为数据与所述站点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一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包括置信度信息;按设定条件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进行筛选得到线下站点的第二用户信息。
[000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的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行为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智能终端发来的行为数据,其中,所述行为数据是所述智能终端获得的、与线下站点相关的用户线上行为数据和用户线下行为数据;站点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线下站点的站点信息,所述站点信息包括站点W1-Fi基站信息和/或站点位置信息;第一用户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行为数据与所述站点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一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包括置信度信息;第二用户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按设定条件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筛选得到线下站点的第二用户信息。
[0007]本申请提供的用户信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对智能终端发来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行为数据确定线下站点和网络平台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相关性实现了对用户信息的识别。
【附图说明】
[000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09]图1是本申请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0010]图2a是根据本申请的用户信息的识别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1]图2b是图2a中的将所述行为数据与所述站点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一用户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0012]图2c是图2a中步骤203的将所述行为数据与所述站点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一用户信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0013]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用户信息的识别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7]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的用户信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0018]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和102,W1-FiSM 103,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和102、W1-Fi基站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0019]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和102、W1-Fi基站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和102、W1-Fi基站103上可以安装有W1-Fi模块。
[0020]终端设备101和102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具有W1-Fi模块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
[0021]服务器1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终端设备101和102、W1-Fi基站103上的W1-Fi数据进行处理的服务器。在可选的情况下,服务器105可以间隔设定时间向终端设备101和102、W1-Fi基站103发送检测命令,查看终端设备101和102、W1-Fi基站103的W1-Fi数据。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终端位置状态的识别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101和102发起,并由终端设备101和102、W1-Fi基站103将W1-Fi数据发送给服务器105 ;服务器105执行相应的操作,以确定终端设备101和102与W1-Fi基站103之间的位置关系。
[0023]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W1-Fi基站、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W1-Fi基站、网络和服务器。
[0024]进一步参考图2a,其示出了用户信息的识别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200,该用户信息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201,接收智能终端发来的行为数据,其中,行为数据是智能终端获得的、与线下站点相关的用户线上行为数据和用户线下行为数据。
[0026]在本实施例中,用户信息的识别方法运行与其上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述的服务器)接收智能终端(例如图1所述的终端设备)发来的行为数据。其中,智能终端用于记录搜索到的行为数据。
[0027]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智能终端发来的行为数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0028]第一方面:接收智能终端发来的用户线上行为数据,其中,用户线上行为数据包括用户身份标识和线上行为对应的行为时间,用户身份标识可用于对用户的上网数据进行标记;行为时间为用户进行消费行为时的时间。用户线上行为数据记录了用户的上网数据,并通过用户身份标识进行了标记,能准确反映用户的线上行为。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线上行为例如可以包括用户打开的网页、打开时间以及停留时间等。
[0029]第二方面:接收智能终端发来的用户线下行为数据,其中,用户线下行为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位置信息、用户W1-Fi扫描信息和用户W1-Fi连接信息。上述用户位置信息包括用户经度玮度坐标,上述用户W1-Fi扫描信息包括上述智能终端扫描到的W1-Fi基站信息,上述用户W1-Fi连接信息包括上述智能终端当前连接的W1-Fi基站信息。由上述描述可知,用户线下行为数据是关于用户空间位置的描述信息。
[0030]步骤202,获取线下站点的站点信息,站点信息包括站点W1-Fi基站信息和/或站点位置信息。
[0031]为了与行为数据进行匹配,还需要获取线下站点的站点信息。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接收线下站点的W1-Fi基站信息来得到线下站点的站点信息,本实施例的站点信息是某一区域内所有线下站点的信息。
[0032]步骤203,将上述行为数据与上述站点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第一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包括置信度信息。
[0033]由上述描述可知,行为数据是具体的某个智能终端检测到的数据,而站点信息是某一区域内所有线下站点的信息,因此,通过将行为数据与站点信息进行匹配,可以确定智能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得到带有置信度的用户信息。本实施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到用户信息:一,通过用户位置信息与站点信息匹配得到用户信息;二,通过用户W1-Fi扫描信息和用户W1-Fi连接信息与站点信息匹配得到用户信息。
[0034]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步骤203可以包括步骤2031:通过用户位置信息与站点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带有置信度的用户信息,与步骤2031对应的流程图如图2b所示。具体而言,步骤2031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0035]步骤20311,对上述用户位置信息与上述站点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到位置匹配信息。通常情况下,智能终端和W1-Fi基站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就能实现连接,因此,本实施例的对用户位置信息与站点位置信息进行匹配,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W1-Fi信号的匹配。
[0036]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20311可以包括:
[0037]确定上述用户位置信息的用户经度玮度坐标与上述站点位置信息的站点经度玮度坐标之间的距离;若上述距离小于设定距离,上述用户经度玮度坐标与上述站点经度玮度坐标匹配,将上述用户经度玮度坐标和当前时间信息封装成位置匹配信息,否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