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耳纹识别银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8086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耳纹识别银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耳纹识别银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如何准确的确认和检测一个人的身份,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由传统身份认证引起的问题,如:容易被伪造丢失,实用性低,效率低等,已经越来越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个背景下,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比起传统身份识别来说更加的简洁快速,运用算法能够快速完成识别过程,另一方面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更为可靠和安全,准确性高,同时利用电脑技术和管理系统地融合,能够实现自动化管理。
[0003]人体生物特征识别过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人体生物特征进行取样,主要是通过各种取样方式转换为图像或者数字代码。第二部分是对这些图像或数字代码进行算法分析,与系统中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完成匹配,从而确定身份识别
[0004]在目前的研究及成果上,人体生物特征识别主要运用到计算机视图、图像处理、语音处理、多感传输识别、计算机图形学等前沿技术。已经被用于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的生物特征有指纹、脸型、虹膜、耳纹等。基于这些特征,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最近几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0005]现有使用最广泛的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是指纹识别。由于指纹识别拥有终身不变性和唯一性,已经几乎成为了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的代名词。指纹识别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模式识别系统,包括整个指纹图像的扫描、获取、比对等。指纹识别的步骤如下:指纹图像压缩、指纹图像处理、指纹特征提取、指纹图像比对。其中核心部分是指纹图相比对,根据现场采集的指纹特征以及指纹库保存的指纹特征相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匹配。总体而言指纹识别是目前最成熟的人体生物特征识别。
[0006]相对于耳纹识别,指纹识别主要有下面三个缺点:
[0007]第一由于指纹图像的复杂度高,同时需要多重图像对比,所以存储指纹图像系统所需的内存很大。
[0008]第二稳定性低,人体手指容易受伤影响识别:人体手指是身体器官使用频率最高的,过多的使用导致经常会出现各种伤痕,在采集的过程中损坏图像质量,影响识别。
[0009]第三指纹是用户的重要个人信息,在一些应用场合指纹容易被他人获取:部分犯罪组织会在受害人出现的场所设法采集指纹数据,损害受害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0010]第四存在部分人群的指纹特征比较少,难以成像。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银行现有身份验证方式过于低效,通过远程ESM的耳纹识别功能达到银行远程身份认证,提升银行办事效率,加快业务流程办理。
[001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耳纹识别银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在银行业务办理的过程中,基于耳纹扫描机器ESM获取用户身份特征信息;
[0014]基于获取的用户身份特征信息验证用户身份;
[0015]在验证用户身份之后,基于人机交互系统进行银行业务办理。
[0016]所述方法之前还包括:
[0017]预先采集用户的耳纹数据,并将所采集的耳纹数据录入数据库进行存储。
[0018]所述预先采集用户的耳纹数据包括:
[0019]采用图像边缘检测技术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或
[0020]采用射线图像识别技术保证耳纹信息的正确扫描。
[0021]所述基于耳纹扫描机器ESM获取用户身份特征信息包括:
[0022]对耳纹图像进行预处理;
[0023]行图像边缘检测和分割;
[0024]对图像进行归一化。
[0025]所述对图像进行归一化包括:
[0026]对图像进行代数运算或者逻辑运算,通过加减乘除等计算方式留下有用的部分,在对这些部分进行灰度图像的转换,对图像进行图像灰度标准化,最后归一化出特征向量。
[0027]所述基于获取的用户身份特征信息验证用户身份包括:
[0028]将耳纹图像特征提取系统对图像进行灰度标准化后得到的特征向量提取出来,与系统库中相近的灰度图像模板进行匹配,得出比较结果。
[0029]相应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耳纹识别银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包括:
[0030]耳纹扫描机器ESM,用于在银行业务办理的过程中,获取用户身份特征信息;
[0031]身份验证模块,用于基于获取的用户身份特征信息验证用户身份;
[0032]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在验证用户身份之后,基于人机交互系统进行银行业务办理。
[0033]所述系统还包括:
[0034]预处理模块,用于预先采集用户的耳纹数据;
[0035]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所采集的耳纹数据。
[0036]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耳纹识别的银行远程身份认证方式,与以往用户亲自前往银行完成身份认证的方式不同,该发明通过构造一个银行联合耳纹数据库系统,通过用户在ESM机器上进行耳纹识别的采集步骤,并且通过算法比对最后达到身份验证的目的。这可以避免用户在银行长时间的等待,同时耳纹识别也能提升身份认证的准确性,更好的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用户在首次办理耳纹识别的时候可以前往任一银行进行耳纹数据采集,采集后的耳纹图像将会存入银行联合耳纹数据库系统中;用户在非首次办理的时候可以前往任一 ESM中进行耳纹图像采集,ESM将采集到的耳纹图像发送回系统中进行比对,最后返回比对结果。在完成身份认证之后,通过人机交互式方式完成业务过程,保证了验证过程的安全性。该方法提升银行业务办理效率,减少用户等待时间,保证银行交易安全性,促进银行业务发展,利于各大银行建立资源共享系统。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耳纹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的流程图;
[003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银行耳纹数据库系统结构示意图;
[0040]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耳纹图像采集系统采集耳纹数据的流程图;
[0041]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耳纹图像特征提取系统提取耳纹数据的流程图;
[0042]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银行耳纹系统分工流程图
[0043]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耳纹系统办理银行业务的流程图;
[0044]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耳纹识别银行远程身份认证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6]本发明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提供的基于耳纹识别银行远程身份认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银行业务办理的过程中,基于耳纹扫描机器ESM获取用户身份特征信息;基于获取的用户身份特征信息验证用户身份;在验证用户身份之后,基于人机交互系统进行银行业务办理。
[0047]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耳纹识别的银行远程身份认证方式,与以往用户亲自前往银行完成身份认证的方式不同,该发明通过构造一个银行联合耳纹数据库系统,通过用户在ESM机器上进行耳纹识别的采集步骤,并且通过算法比对最后达到身份验证的目的。这可以避免用户在银行长时间的等待,同时耳纹识别也能提升身份认证的准确性,更好的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以及财产安全。整个身份认证方式流程图如图1所示:用户在首次办理耳纹识别的时候可以前往任一银行进行耳纹数据采集,采集后的耳纹图像将会存入银行联合耳纹数据库系统中;用户在非首次办理的时候可以前往任一 ESM中进行耳纹图像采集,ESM将采集到的耳纹图像发送回系统中进行比对,最后返回比对结果。
[0048]在这种身份验证流程图的基础上上构建了一种银行耳纹数据库系统,它能够有效地解决耳纹数据传输以及匹配功能,主要分为耳纹图像采集系统、耳纹图像特征提取系统以及耳纹图像比对系统。这三个系统的分工以及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0049]从图2中可以看出,用户在进行耳纹识别的时候主要精力三个步骤:耳纹采集、特征提取,图像比对。
[0050]接下来开始分别介绍着三个系统以及ESM的构造思路。
[0051]图3示出了耳纹图像采集系统采集耳纹数据的流程图:
[0052]由于ESM中将耳纹图像采集系统融入了耳机中,所以大大减少了耳纹图像采集过程中定位以及光源的问题,目前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在耳机中内置一个红外扫描摄像机的方式进行耳纹图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