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优势因子双人遥操作的波变量求取方法_2

文档序号:9432893阅读:来源:国知局

[0065] 其中,δ为主端1和主端2向从端传递的期望位置信息,选取#进行波变量转换。 计算方式如下:
[0067] J的计算见附图1中,其中含有微分项、加法项和乘法项。之后将以乍为需转换的 变量进行波变量转换。
[0068] 第三步:选择波变量和建立通信模型 [0069] 波变量的选择如下:
[0071] 其中,11"、us、V# V "为主端与从端之间传输的波变量。f "为在主端通过波变量解 算获得的从端传输的力信息。t为从端的环境力反馈信息。为在从端通过波变量解算 获得的主端传输的速度信息。
[0072] 从端的期望位置速度信息,从端的力信息均在波变量中编码进行传输。主端向从 端传输从端的期望速度信息,主端传输的波变量到达从端后,从端进行波变量的解码即可 得到期望速度信息。从端向主端传输从端的环境力反馈信息,在主端进行波变量的解码即 可得到从端的环境力反馈信息。
[0073] 波变量在信道中传输时会遇到的通信时延,由以下通信模型进行表示:
[0075] 其中,T表示主端与从端之间的通信时延。
[0076] 第四步:波变量的具体实现
[0077] 波变量的实现方式见附图2所示,其中展示了波变量的具体计算框图。
[0078] 主端与从端之间有一个通信信道,传输um、us、vjP V m,其中Un^P u s为主端向从端 传输的波变量;vs和v "为从端向主端传输的波变量。b为波阻抗,是正常数或对称正定矩 阵。
[0079] 实施例
[0080] 第一步:建立变优势因子双人遥操作主端与从端的主端、从端动力学模型 [0081] 根据上文中的(1-1) (1-2) (1-3)建立模型。具体的参数选择见下表:
[0083] 建立主端和从端期望的位置和力关系,选择α 1= α 2= 〇. 5
[0084] 第二步:设计待传输的主端变量
[0086] 其中:α 3为时变函数,选取a 3= sin(〇. Olt)。
[0087] 第三步:选择波变量和建立通信模型
[0088] 波变量的选择如下:
[0090] 波变量在信道中传输时会遇到的通信时延,由以下通信模型进行表示:
[0092] 其中,T表示主端与从端之间的通信时延。T选取均值为250ms的随机变量。
[0093] 第四步:波变量的具体实现
[0094] b的值根据具体任务需求进行决定,当与环境发生接触时,选取较大的b以减少运 动的幅度,比如b = 20 ;当尚未发生接触,需要进行快速移动时,选取较小的b,比如b = 5。
[0095]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 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变优势因子双人遥操作的波变量求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建立变优势因子双人遥操作的主端、从端动力学模型: 对于主端,动力学模型为:对于从端,动力学模型为:其中,X表示位置;M、B、K分别表示质量、阻尼、倔强系数;Fail表示主端控制器产生的控 制力;Fm表示从端控制器产生的控制力;Fh表示手施加给主端的力;Fe表示从端施加给环 境的力;下标叫表示主端1,下标m 2表示主端2,下标s表示从端; 期望的主端和从端之间力的关系是:巧^表示主端1期望受到的反馈力,表示主端2期望受到的反馈力;a i、和α 2分别 表示双人共享控制中的优势因子; 期望的主端和从端之间位置的关系是:其中,Xsd表示从端的期望位移;α 3表示双人共享控制中的优势因子; 从端控制器产生的控制力是:其中,Zu是控制阻抗,九^表示从端的期望速度,表示从端控制器产生的控制力; 2) 设计待传输的主端变量 在双人遥操作中,需要将主端的速度和力信息传递到从端,而把从端的速度和力信息 传递到主端; 当优势因子α3是时变参数时,需要将主端的α 3融合入主端位置信息中,再向从端传 输;而由于两个主端之间位置靠近,故先在主端进行位置信息融合和变量代换,设计变量 δ :其中,δ为主端1和主端2向从端传递的期望位置信息,选取^进行波变量转换,此时 S表示向从端传递的期望速度信息,其计算方式如下:将#作为需转换的变量进行波变量转换; 3) 选择波变量和建立通信模型 波变量的选择如下:其中,11"、us、vjP Vni为主端与从端之间传输的波变量;f"为在主端通过波变量解算获 得的从端传输的力信息;t为从端的环境力反馈信息;Λ,为在从端通过波变量解算获得的 主端传输的速度信息; 波变量在信道中传输时会遇到的通信时延,由以下通信模型进行表示:其中,T表示主端与从端之间的通信时延; 4) 波变量的具体实现 通过波变量反解速度与力信息的方式如下:利用微分器将九,:、九,^求出后,通过计算得出#;之后根据得出Uni;将 Uni通过信道传输到达从端,成为Us,再在从端利用(1-11)解算出期望速度信息七 /;从端利 用(1-9)得出Vs,之后将'通过信道传输到达主端,成为Vni,再在主端利用(1-12)解算出 力信息f n; 主端与从端之间有一个通信信道,传输um、us、vjP V m,其中Un^P u s为主端向从端传输 的波变量;\和Vni为从端向主端传输的波变量;b为波阻抗,是正常数或对称正定矩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优势因子双人遥操作的波变量求取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2)中,从端的期望位置速度信息,从端的力信息均在波变量中编码进行传输; 主端向从端传输从端的期望速度信息,主端传输的波变量到达从端后,从端进行波变量的 解码即可得到期望速度信息;从端向主端传输从端的环境力反馈信息,在主端进行波变量 的解码即可得到从端的环境力反馈信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优势因子双人遥操作的波变量求取方法,通过建立变优势因子双人遥操作的主端、从端动力学模型,然后设计待传输的主端变量,再选择波变量和建立通信模型,最终获得波变量;本发明对多个主端的位置信息进行融合,再进行波变量转换,所需传递的波变量信息较少。与传统的将两个主端的位置信息通过各自的通道传输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只需要一个通道传输波变量信息。此外,本发明针对遥操作中普遍存在的时延问题,可以很好的保证其无源性。本发明中采用的波变量方法,通过时延在遥操作系统内部中暂时存储能量,从而可以保证遥操作系统无源性,使遥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
【IPC分类】G06F19/00
【公开号】CN105184073
【申请号】CN201510551772
【发明人】黄攀峰, 戴沛, 刘正雄, 孟中杰
【申请人】西北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