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触控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05873阅读:1397来源:国知局
多点触控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点触控板,特别是有关于一个具有网格压阻(gridpiezoresistor structure)的多点触控板。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美国专利US20090256817公开的多点触控板系统中,一个多点触控板14提供使用者以手指触碰,输入资讯到电脑主机12之用。一个显示器10电性耦合至电脑主机12,用以显示资讯,多点触控板14具有上层护层18 (如图2所示)。
[0003]如图2所示,在上层护层18的下方,有上电极线14T,上电阻15T,压阻16,下电阻15B,以及下电极线14B。
[0004]如图3所示,P点被压下时的状况,作为范例说明。显示电流17从上电极线14T流至下电极线14B,参考扇入区17T,电流17以扇入(fans in)方式自上电极线14T流至P点,然后,参考扇出区17B,电流17以扇出(fans out)方式自P点流至下电极线14B。
[0005]在一个压力感测电阻的任意位置按压,其电流扇入区域以及扇出区域的电阻,等同于多条电路平行接线的电阻;换句话说,在两个电极之间的电流流动,呈现非线型流动。而这种非线型的电流,会导致于按压位置的计算产生偏差,且愈靠近电极的地方偏差愈大。然而,对于一个触控面板而言,电流的线型流动是被期待的;以便减少按压位置的计算偏差。

【发明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被使用者压下时,电流以接近线性的方式自电源端(power end)流至接地端(ground end),按压位置的计算更为准确的多点触控板。本发明多点触控板这种接近线性流动的特性,使得控制系统对于触碰位置(touch posit1n)的计算准确度可以大幅提高。
[0007]本发明还希望提出一种基于前述多点触控板的延伸键盘,并提出前述多点触控板的制备方法。
[0008]根据实施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点触控板,包含上层网格压阻、下层网格压阻和空间,上层网格压阻具有多条横向条状压阻以及多条纵向条状压阻;下层网格压阻具有多条横向条状压阻以及多条纵向条状压阻;空间设置于上层网格压阻与下层网格压阻之间。
[0009]根据实施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触碰面板的延伸键盘,包含上层、网格压阻多点触控板和压力感测区,上层具有至少一个虚拟按键;网格压阻多点触控板设置于所述的上层下方;压力感测区设置于网格压阻多点触控板的一个对应于所述的虚拟按键的位置,当所述的虚拟按键被压下以后,用以感测一个压力,并且送出一个对应的压力信号到控制单元。
[0010]根据实施例,本发明的提出的一种具有网格压阻的多点触控板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0011]印制多条平行电极;
[0012]印制网格压阻:印制具有多条横向条状压阻以及多条纵向条状压阻,每一条平行电极设置于对应的横向或纵向条状压阻的上方或是下方。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网格压阻的多点触控板,被使用者压下以后,基于条状板墙结构,所产生的电流,其流动路径更为接近线性流动,自电源端(power end)流至接地端(ground end),使得按压位置的计算,更为准确。由于本发明的网格压阻呈现多孔状结构,在材料使用量方面,比起传统的实体材料结构而言,可以节省网格压阻的材料使用量。本发明多点触控板接近线性流动的特性,使得控制系统对于触碰位置(touchposit1n)的计算准确度可以大幅提高。
[0014]另外,本发明网格压阻的网格通孔孔径大小,可以依据使用的按压工具来做决定。例如,使用手指作为按压工具时,网格压阻的网格通孔孔径大小可以是接近3毫米(3_)直径或是平方面积,因为手指大约是5毫米(5_)直径或是平方面积。或是,使用触控笔尖作为按压工具时,网格压阻的网格通孔孔径大小可以是接近0.2-0.4毫米(0.2-0.4mm)直径或是平方面积,因为触控笔尖大约是0.5毫米(5mm)直径。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传统的多点触控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输入装置14的剖面图。
[0017]图3是图2受压时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0018]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多点触控板的立体图。
[0019]图5A是图4所示多点触控板的上视图。
[0020]图5B是图4所示多点触控板的正视图。
[0021]图5C是图4所示多点触控板的底视图
[0022]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多点触控板的立体图。
[0023]图7A是图6所示多点触控板的上视图。
[0024]图7B是图6所示多点触控板的正视图。
[0025]图7C是图6所示多点触控板的底视图。
[0026]图8是本发明的网格压阻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0027]图9是本发明的网格压阻的制作流程图。
[0028]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多点触控板的立体图。
[0029]图11A是图10所示多点触控板的顶视图。
[0030]图11B是图10所示多点触控板的正视图。
[0031]图11C是图10所示多点触控板的底视图。
[0032]图12A-12C是本发明的第一种电极线的配置方式示意图。
[0033]图13A-13C是本发明的第二种电极线的配置方式示意图。
[0034]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应用场合不意图。
[0035]图15是图14的部分区域的截面图。
[0036]图16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应用场合示意图。
[0037]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多点触控板的立体图。
[0038]图18A是图17所示的多点触控板的顶视图(图中显示上层网格压阻20T与图11A的第三实施例相同)。
[0039]图18B是图17所示的多点触控板的正视图。
[0040]图18C是图17所示的多点触控板的底视图(图中显示下层网格压阻20B与图11C的第三实施例相同)。
[0041]图19是本发明的网格压阻的堆迭修饰版示意图。
[0042]图20是本发明的网格压阻的另一堆迭修饰版示意图。
[0043]其中:20T为上层网格压阻;20ΤΧ为横向条状压阻;20ΤΥ为纵向条状压阻;20Β为下层网格压阻;20ΒΧ为横向条状压阻;20ΒΥ为纵向条状压阻;25、252为隔离单元;251为空间;26Τ、2611Τ、2613Τ、2615Τ、2617Τ 为横向电极;2612Β、2614Β、2616Β 为金属线;26Β、2611Β、2613Β、2615Β、2617Β为纵向电极;265Τ为横向条状压阻;265Β为纵向条状压阻;27Τ、27Β为网格通孔;29为电流;29Τ为路径;29Β为路径;31为多点触控板;32为软性显示器;35为智能手机;37为上层护层;38Τ为上层护层;38Β为下层护层;Β1、Β2为虚拟按键;CEM为导电增强金属。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改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45]第一实施例
[0046]如图4所示,一个多点触控板具有上层网格压阻20Τ以及一个下层网格压阻20Β,具有一个隔离单元25设置于上层网格压阻20Τ与下层网格压阻20Β之间。具有网格通孔27Τ穿过上层网格压阻20Τ ;具有网格通孔27Β(图中未表示)穿过下层网格压阻20Β。
[0047]上层网格压阻20Τ具有多条横向条状压阻20ΤΧ以及多条纵向条状压阻20ΤΥ。横向条状压阻20ΤΧ与纵向条状压阻20ΤΥ相互交织排列,且上表面呈共平面、下表面也呈共平面。
[0048]下层网格压阻20Β具有多条横向条状压阻20ΒΧ以及多条纵向条状压阻20ΒΥ。横向条状压阻20ΒΧ与纵向条状压阻20ΒΥ相互交织排列,且上表面呈共平面、下表面也呈共平面。
[0049]隔离单元25设置于上层网格压阻20Τ与下层网格压阻20Β之间,用以保持事先设定的空间251存在于上层网格压阻20Τ与下层网格压阻20Β之间。
[0050]至少一条第一横向电极26Τ设置于上层网格压阻20Τ的第一横向条状压阻20ΤΧ的上方。至少一条第二横向电极26Τ设置于上层网格压阻20Τ的第二横向条状压阻20ΤΧ的上方。
[0051]至少一条第一纵向电极26Β设置于下层网格压阻20Β的第一纵向条状压阻20ΒΥ的下方。至少一条第二纵向电极26Β设置于下层网格压阻20Β的第二纵向条状压阻20ΒΥ的下方。
[0052]如图5Α所示,上层网格压阻20Τ具有多条横向电极26Τ。第一横向电极26Τ设置于第一横向条状压阻20ΤΧ的上方。第二横向电极26Τ设置于第二横向条状压阻20ΤΧ的上方。其中,第一横向电极紧邻于第二横向电极。
[0053]如图5B所示,隔离单元25设置于上层网格压阻20T与下层网格压阻20B之间。
[0054]如图5C所示,下层网格压阻20B具有网格通孔27B。至少一条第一纵向电极26B设置于第一纵向条状压阻20BY的下方。至少一条第二纵向电极26B设置于第二横向条状压阻20BY的下方;第一纵向电极紧邻于第二纵向电极。
[0055]第二实施例
[0056]如图6所示,比对于图4的第一实施例,图6显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差别在于相邻的横向电极26T之间具有较宽的距离,图中显示一条横向条状压阻265T设置于相邻的横向电极26T之间。在下层网格压阻20B中,相邻的纵向电极26B之间,也具有较宽的距离,图中显示一条纵向条状压阻265B设置于相邻的纵向电极26B之间。
[0057]如图7A所示,上层网格压阻20T具有多条横向电极26T。横向条状压阻265T设置于相邻的横向电极26T之间。
[0058]如图7B所示,隔离单元25设置于上层网格压阻20T与下层网格压阻20B之间。
[0059]如图7C所示,下层网格压阻20B具有多条纵向电极26B,纵向电极26B之间具有较宽的距离。图中显示一条纵向条状压阻265B设置于相邻的纵向电极26B之间。
[0060]如图8所示,电流29在横向电极26T中的流动。电流流向受压区P的路径29T接近线性流动,这是由于网格压阻的条状板墙所产生的效果;同样地,电流自受压区P流向纵向电极26B的路径29B接近线性流动,这也是由于网格压阻的条状板墙所产生的效果。
[0061]如图9所示,一个网格压阻的制作方式,以丝网印刷的制备方法来执行,包含下述步骤:
[0062]印刷多条横向电极;
[0063]印刷上层网格压阻,具有多条横向条状压阻以及多条纵向条状压阻;使每一横向电极设置于对应的一条横向条状压阻的上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